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法漏洞补充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健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50-358,共9页
在税法解释学中,税法漏洞补充理论占据重要地位。税法漏洞系税法违反立法者计划的不圆满性,因此所有的税法漏洞都是"体系违反",须透过法律补充予以消除,使税法价值获得圆满的实现。以此为"元视点",进一步对税法漏... 在税法解释学中,税法漏洞补充理论占据重要地位。税法漏洞系税法违反立法者计划的不圆满性,因此所有的税法漏洞都是"体系违反",须透过法律补充予以消除,使税法价值获得圆满的实现。以此为"元视点",进一步对税法漏洞的含义与认定、税法漏洞补充的方法、税法漏洞补充的容许性、税法漏洞补充的范围以及税法漏洞补充的限制等理论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 税法漏洞 漏洞补充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法定主义约束下的税法漏洞补充
2
作者 顾德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9期125-125,共1页
摘要现代税法发展的趋势是通过限定政府的权力,切实保障纳税人的权益。而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处于一种被架空的状态,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发布的通知、批复等规范性文件成为人们纳税真正的依据。在税法出现漏洞时,行政机关的... 摘要现代税法发展的趋势是通过限定政府的权力,切实保障纳税人的权益。而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处于一种被架空的状态,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发布的通知、批复等规范性文件成为人们纳税真正的依据。在税法出现漏洞时,行政机关的一纸没有法律依据的通知就将税法漏洞死死堵死,而当这种方式被习以为常时,我们刚刚树立起来的一点点税收法治观念将会荡然无存,并且纳税人也将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毫无权利存在。税收法定原则也将成为有名无实在的空口号。因此,本文将对税法漏洞进行厘定并对税法漏洞补充进行正确的定性,最后通过税收法定主义的过滤,提出税法漏洞补充的方法,以期能对现状的改观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漏洞 漏洞补充 税收法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法漏洞的生成机理与认定规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税梦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6,共8页
凡是法律皆有漏洞,缘于税法调控要素的高度流变性等孕育漏洞的特殊土壤,税法漏洞较之其他法域漏洞更为突出和特别。本文首先比较税法漏洞与税法盲区、税法空白、税务筹划及税收优惠的相关概念,以税法不确定固有概念为梳理脉络进行文本分... 凡是法律皆有漏洞,缘于税法调控要素的高度流变性等孕育漏洞的特殊土壤,税法漏洞较之其他法域漏洞更为突出和特别。本文首先比较税法漏洞与税法盲区、税法空白、税务筹划及税收优惠的相关概念,以税法不确定固有概念为梳理脉络进行文本分析,阐述税法漏洞生成的税收优惠、法际协调、调控要素和立法技术的环境检视,最终从税法漏洞的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三个维度构建税法漏洞的认定规则,以期为我国税法漏洞的理论研究与税法漏洞填补的立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漏洞 税法盲区 税法空白 税收优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法漏洞类型化的文本分析
4
作者 税梦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8,共9页
税法漏洞的“易变性”特有属性,促使“类型化”特殊品性成为解构税法漏洞的基本思考方式。基于税法漏洞存在的不同层面及其不同特征,将税法漏洞类型化的因子提取为税法不确定概念漏洞和税法不完全规则漏洞。而在具体区分层面,以漏洞来... 税法漏洞的“易变性”特有属性,促使“类型化”特殊品性成为解构税法漏洞的基本思考方式。基于税法漏洞存在的不同层面及其不同特征,将税法漏洞类型化的因子提取为税法不确定概念漏洞和税法不完全规则漏洞。而在具体区分层面,以漏洞来源法域和税法形式特征的不同为标准,将税法漏洞解构为双层四类进行类型化的文本分析,即税法不确定固有概念漏洞和借用概念漏洞、税法不完全规范规则漏洞和标准规则漏洞,并得出不同类型的税法漏洞形成的具体原因、偏向的税法领域、导致的体系缺陷各有不同的评价性结论,从而为针对不同类型的税法漏洞采取不同的填补方法之理论建造与实务推进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漏洞类型化 固有概念 借用概念 规范规则 标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法漏洞填补的原理及规则 被引量:2
5
作者 税梦娇 《经济法学评论》 2019年第2期-,共16页
目次一、税法漏洞填补的内涵解读二、税法漏洞填补的机理分析三、税法漏洞填补的法治理念四、税法漏洞填补的界限范围五、税法漏洞填补的总体规则一、税法漏洞填补的内涵解读(一)税法漏洞填补的概念界分缘于现实中高度流变、错综复杂的... 目次一、税法漏洞填补的内涵解读二、税法漏洞填补的机理分析三、税法漏洞填补的法治理念四、税法漏洞填补的界限范围五、税法漏洞填补的总体规则一、税法漏洞填补的内涵解读(一)税法漏洞填补的概念界分缘于现实中高度流变、错综复杂的调控要素决定了税法不可能穷尽各种可能,面面俱到的税收要件在确定事实上难以实现。①加之全球人工智能新变革下数字经济税收等演变使税法体系漏洞大量产生,税收法定下税法漏洞填补的理论构造和现实运用势在必行。税法漏洞填补,在我国台湾地区称税法补充,是指税收立法者和税法实施者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根据一定的填补标准和程序、填补方法或规则,遵循税收法定和有利于纳税人原则的指导理念,对现行税法体系上存在影响税法应有功能,违反税收立法计划或其整体的关联性,且针对税法必须或应当调整的税收关系具有不圆满的税法漏洞加以修复或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漏洞 权限范围 法治理念 税收法定 税法实施 税收关系 人工智能 税法体系
原文传递
税法续造与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机制浅谈
6
作者 郭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6期104-104,共1页
在国内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各项经济活动的安排越发自由,基于此情况,安定的税法显然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实际需求,故为切实保障课税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就只能以对特殊个案单独裁决,但该处理方式显然背离了税收法定主义。... 在国内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各项经济活动的安排越发自由,基于此情况,安定的税法显然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实际需求,故为切实保障课税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就只能以对特殊个案单独裁决,但该处理方式显然背离了税收法定主义。对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税法续造与税收法定实现机制,以此保障课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主义 税法漏洞 税法续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税行为非法性质疑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少英 谢徽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7-50,共4页
通过对避税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指出现行税法予以规制的一系列所谓“避税”行为,不宜再称其为避税。而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避税行为,其非法性也值得质疑。从避税产生的原因、以避税有违税法宗旨和税法基本原则来认定避税非法性观点的... 通过对避税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指出现行税法予以规制的一系列所谓“避税”行为,不宜再称其为避税。而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避税行为,其非法性也值得质疑。从避税产生的原因、以避税有违税法宗旨和税法基本原则来认定避税非法性观点的不合理及避税非法性界定在实践中的困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税 非法 税法漏洞 税法宗旨 税法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税问题法律探析
8
作者 孔少飞 王先年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6年第3期49-51,共3页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家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迫使纳税人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以减轻自己的纳税义务,偷税、漏税、欠税、抗税和避税问题便接踵而至。相比之下,避税是较为安全或保险的办法,因为随着税收法制的健全和征管方法...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家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迫使纳税人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以减轻自己的纳税义务,偷税、漏税、欠税、抗税和避税问题便接踵而至。相比之下,避税是较为安全或保险的办法,因为随着税收法制的健全和征管方法的改进,偷税、漏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税问题 法律探析 税法漏洞 纳税义务 纳税人 避税行为 税收立法 反税 税基式避税 税额式避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务筹划方法微探
9
作者 周桂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第18期25-26,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税收筹划方法:利用优惠政策开展税收筹划、企业纳税期的合理递延、开展内部转让定价税收筹划、找寻税法漏洞税收筹划、利用会计处理进行筹划。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税收筹划 税收优惠 税法漏洞 转让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海外企业合法避税
10
作者 王玉武 《外向经济》 1994年第4期19-19,共1页
所谓合法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方式利用各国间的税收差异,运用课税主体或客体跨越税境的流动或非流动,减轻或消除税负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或模糊条款来减轻税负。 合法避税以其公开性、合法性、有效性而被世界... 所谓合法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方式利用各国间的税收差异,运用课税主体或客体跨越税境的流动或非流动,减轻或消除税负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或模糊条款来减轻税负。 合法避税以其公开性、合法性、有效性而被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或企业所广泛认识和采用,这是各国经济日益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避税 海外企业 避税方法 税务计划 专业会计师 税境 课税主体 税法漏洞 减轻税负 跨国纳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法续造与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55
11
作者 汤洁茵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5,共19页
契约自由化为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安排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相对安定的税法不可避免地滞后于社会发展。由于缺乏明确的税法规则的指引,为确保课税公平,新型交易的税收待遇不得不由税务机关在个案中予以裁量。但主要甚至完全仰赖于裁... 契约自由化为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安排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相对安定的税法不可避免地滞后于社会发展。由于缺乏明确的税法规则的指引,为确保课税公平,新型交易的税收待遇不得不由税务机关在个案中予以裁量。但主要甚至完全仰赖于裁量解决新型交易的课税问题,并不符合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在新型交易尚未被市场广泛、普遍地接受的情况下,立法者可以选择以标准的形式对这一征税事项作出规定。在标准规范之下,税务机关对新型交易的征税作出裁量决定,所形成的先例可以为这一征税事项严格规则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经验积累。但在社会高度流变的背景下,受限于立法技术、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新型交易的征税事项的规范形式实现从标准到严格规则的演进将是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主义 税法漏洞 法律续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