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溪洛渡高拱坝渐进破坏过程仿真分析与稳定安全度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伟 常晓林 +1 位作者 唐忠敏 黎满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模拟施工程序和加载过程 ,考虑坝体基础相互作用 ,利用强度储备系数法、超载系数法和能量法等 ,对坝体 -坝基系统进行渐进破坏过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模拟破坏的方法不同 ,其渐进破坏过程和失稳模式不...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模拟施工程序和加载过程 ,考虑坝体基础相互作用 ,利用强度储备系数法、超载系数法和能量法等 ,对坝体 -坝基系统进行渐进破坏过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模拟破坏的方法不同 ,其渐进破坏过程和失稳模式不同 ,相应强度储备安全系数和超载安全系数也不同 ,而用强度分析法和稳定分析法求得的极限承载能力完全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计算分析 渐进破坏过程 极限承载能力 稳定安全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稳定安全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颜天佑 李同春 +1 位作者 郑治 段金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696,共6页
采用边坡稳定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混合解法对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即由强度折减法搜索其可能滑动面,确定危岩体最可能的破坏方式和滑动面位置,然后重新建立模型,加入搜索得到的滑动面和加固措施,由有限元迭代解法求... 采用边坡稳定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混合解法对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即由强度折减法搜索其可能滑动面,确定危岩体最可能的破坏方式和滑动面位置,然后重新建立模型,加入搜索得到的滑动面和加固措施,由有限元迭代解法求得其滑动面的安全系数.通过该法确定了Dr2危岩体最危险滑动面,并计算得到了每项加固措施对危岩体抗滑稳定安全性的贡献度,为加固措施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风营电站 Dr2危岩体 边坡稳定 稳定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dfill坝的整体稳定安全度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堃 何蕴龙 刘俊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0-555,共6页
根据Hardfill坝的设计理念,研究适合Hardfill坝的整体稳定安全度考察方法,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典型Hardfill坝进行了计算,并就Hardfill坝材料参数及结构特征对大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强度储备为主的... 根据Hardfill坝的设计理念,研究适合Hardfill坝的整体稳定安全度考察方法,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典型Hardfill坝进行了计算,并就Hardfill坝材料参数及结构特征对大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强度储备为主的综合法考察大坝的整体安全度,Hardfill坝一般存在沿坝基面的整体失稳破坏机理,其破坏模式为剪切屈服区自坝趾开始,沿坝基面向上游扩展,从而导致大坝滑移失稳;与相同地基条件下的重力坝结构相比,梯形结构的Hardfill坝的整体稳定安全度有较大提高;坝体与坝基的弹性模量比对Hardfill坝的破坏模式及整体安全度影响较小,而坝体的抗剪强度对其则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坝坡坡比和坝高对Hardfill坝的破坏模式影响也较小;坝趾部位为大坝安全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与施工中应在该位置适当加大水泥用量以提高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FILL坝 整体稳定安全度 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万家口子高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浩 蔡德所 解凌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4-192,共9页
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软件FLAC3D对万家口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坝基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坝体-坝基变形、应力分析。采用超载法研究大坝及坝基的渐进破坏过程和可能的失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坝体-坝基变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整体安全度... 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软件FLAC3D对万家口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坝基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坝体-坝基变形、应力分析。采用超载法研究大坝及坝基的渐进破坏过程和可能的失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坝体-坝基变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整体安全度为4.0,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极限承载力由坝踵处的Ⅳ类岩体、左岸坝肩不整合面和节理群的强度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稳定安全度 超载法 FLAC3D 快速拉格朗日法 万家口子高拱坝 变形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苏怀智 刘红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了确保高重力坝的稳定安全,针对高重力坝坝基存在抗剪强度与正应力呈非线性关系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二次抛物线形的抗剪强度包络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二次抛物线形抗剪强度包络线的功能函数。结合改进的JC法,提出了高坝坝基失稳可... 为了确保高重力坝的稳定安全,针对高重力坝坝基存在抗剪强度与正应力呈非线性关系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二次抛物线形的抗剪强度包络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二次抛物线形抗剪强度包络线的功能函数。结合改进的JC法,提出了高坝坝基失稳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将上述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某高坝工程除险加固后的稳定安全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该坝经过除险加固处理后坝体具备一定的稳定安全储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高坝 重力坝 稳定安全度 非线性关系 功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混凝土重力坝复杂坝基稳定安全度及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伟 常晓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采用各向异性强化-软化的有厚度薄层单元模拟了坝基软弱夹层的力学变形特性,采用无厚度接触摩擦单元模拟坝基岩体节理裂隙,对高混凝土重力坝复杂坝基抗滑稳定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利用强度储备系数法模拟坝体坝基系统的渐进破坏过... 采用各向异性强化-软化的有厚度薄层单元模拟了坝基软弱夹层的力学变形特性,采用无厚度接触摩擦单元模拟坝基岩体节理裂隙,对高混凝土重力坝复杂坝基抗滑稳定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利用强度储备系数法模拟坝体坝基系统的渐进破坏过程、可能失稳模式,提出了塑性屈服区贯通的强度分析方法、典型特征点位移突变的变形体分析方法以及能量法联合判定坝体坝基系统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方案,得出了坝体坝基系统的极限承载力。最后针对建设中的向家坝水电站高重力坝的深层抗滑问题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由夹泥层的强度控制,极限状态的强度储备系数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深层抗滑 非线性有限元 强度储备系数法 能量法 稳定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稳定安全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董玉文 任青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2,共5页
针对我国西部兴起的高拱坝建设热潮,对目前高拱坝稳定安全度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方法有柔度系数法、安全系数法、可靠度方法和模型试验法。总结了拱坝的失效模式和失稳判据;对工程中最常用的安全系数法,系统阐述了计算安全度的数... 针对我国西部兴起的高拱坝建设热潮,对目前高拱坝稳定安全度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方法有柔度系数法、安全系数法、可靠度方法和模型试验法。总结了拱坝的失效模式和失稳判据;对工程中最常用的安全系数法,系统阐述了计算安全度的数值方法和最新进展;得出拱坝安全度控制标准由局部安全度向整体安全度转变、安全度分析方法由确定性方法向不确定性方法发展的结论,另外常规的拱坝稳定数值分析方法如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得到不断完善,新型数值方法在拱坝稳定分析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稳定安全度 安全系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稳定安全度为目标函数的高拱坝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 《广东水利水电》 2011年第7期78-81,共4页
该文探讨了高拱坝优化设计的可行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整体稳定安全度为目标函数,以坝体上游面开裂深度与坝体厚度的比值为约束条件对某高拱坝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体型参数,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拱坝 优化设计 整体稳定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溢流坝与基岩的三维稳定安全度分析
9
作者 张燎军 傅作新 +1 位作者 钱向东 朱岳明 《红水河》 1997年第2期28-33,共6页
本文导出了改进排水结构技术的计算公式,据此分析了大藤峡枢纽的三维渗流场。接着,根据坝体、基岩不同材料分区,建立不同的本构模型,用适用于具有开裂、屈服混合破坏模式的子增量变[K]p迭代法分析了基岩的非线性性质对结构——... 本文导出了改进排水结构技术的计算公式,据此分析了大藤峡枢纽的三维渗流场。接着,根据坝体、基岩不同材料分区,建立不同的本构模型,用适用于具有开裂、屈服混合破坏模式的子增量变[K]p迭代法分析了基岩的非线性性质对结构——岩基系统应力和变位的影响以及基岩的稳定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坝 渗流场 基岩 稳定安全度 混凝土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双曲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董建华 谢和平 +2 位作者 张林 陈建叶 胡成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7-2033,共7页
针对大岗山双曲拱坝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和机制。试验过程模拟大坝基础的不连续岩体条件、岩体力学特性和整体双曲拱坝。试验考虑拱坝上游超载情况,同时还模拟两坝肩岩... 针对大岗山双曲拱坝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和机制。试验过程模拟大坝基础的不连续岩体条件、岩体力学特性和整体双曲拱坝。试验考虑拱坝上游超载情况,同时还模拟两坝肩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强度弱化的影响,为此研制适合该工程的变温相似材料及试验模拟新技术,并在一个模型上进行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试验结果给出拱坝在正常蓄水位和降强之后超载作用下的位移场,获得坝体和坝肩的变形及分布特征、内部断层典型测点的相对位移,揭示拱坝坝体和坝基失稳前后裂缝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破坏机制。得到强度储备系数为1.25,超载系数为4.0~4.5,确定拱坝坝肩坝基整体稳定安全度为5.0~5.6。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针对坝肩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固处理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工程 双曲拱坝 地质力学模型 变温相似材料 整体稳定安全度 综合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诸葛亦斯 陈秀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4,共5页
针对某高拱坝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两岸坝肩岩体内存在断层、煌斑岩脉、层间挤压带、深部裂隙等各类软弱结构面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利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采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方法,研究了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 针对某高拱坝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两岸坝肩岩体内存在断层、煌斑岩脉、层间挤压带、深部裂隙等各类软弱结构面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利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采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方法,研究了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试验中充分考虑了影响坝肩坝基稳定的各种因素,既考虑拱坝上游超载情况,同时还重点模拟两坝肩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强度弱化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坝肩坝基的变形及分布特征、失稳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约为4.7~4.9,拱坝的基础处理效果较好,并针对坝肩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地质力学模型 整体稳定安全度 综合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条件下重力坝坝基稳定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宝全 张林 +1 位作者 陈建叶 谢立诚 《四川水力发电》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和综合法,分别对武都重力坝四个典型坝段天然地基方案和加固地基方案分阶段进行了坝基稳定破坏试验,获得了两方案下坝基失稳的破坏过程、变形分布特点以及破坏形态,得出了两方案各自的稳定安全度。研究结果...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和综合法,分别对武都重力坝四个典型坝段天然地基方案和加固地基方案分阶段进行了坝基稳定破坏试验,获得了两方案下坝基失稳的破坏过程、变形分布特点以及破坏形态,得出了两方案各自的稳定安全度。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武都重力坝的四个典型坝段在天然地基下存在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加固处理后,混凝土加固塞阻隔了断层裂纹的扩展和滑移通道的形成,说明以置换混凝土塞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坝基能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混凝土重力坝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天然地基 加固地基 稳定安全度 武都重力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拱座稳定“分项系数设计法”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涛 《水电站设计》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拱坝拱座稳定分析的“分项系数设计法”与《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145-85)中的稳定计算方法,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拱坝拱座稳定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针对拱坝拱座稳定计算的“分项系数设计法”在拱坝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拱坝 拱座 稳定分析 稳定安全度 分项系数 刚体极限平衡法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某高拱坝坝肩变形稳定计算分析
14
作者 罗选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4,85,共6页
为了论证和评价金沙江拟建某水电站高拱坝坝肩岩体的变形稳定性,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 D对坝肩岩体在天然状态和荷载后的应力、变形和破坏的发展特征模拟研究,分析了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特征及超载状态下变形破坏特征,结果... 为了论证和评价金沙江拟建某水电站高拱坝坝肩岩体的变形稳定性,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 D对坝肩岩体在天然状态和荷载后的应力、变形和破坏的发展特征模拟研究,分析了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特征及超载状态下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处于稳定状态,得到了坝肩岩体在超载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并评价了坝肩岩体的整体稳定安全度和超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肩岩体 变形稳定分析 稳定安全度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基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一江 黎保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82-86,共5页
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是保证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针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 10 8—1999)中关于复杂地基重力坝的稳定性需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新规定,笔者结合某重力坝稳定问题实例,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刚... 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是保证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针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 10 8—1999)中关于复杂地基重力坝的稳定性需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新规定,笔者结合某重力坝稳定问题实例,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及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的成果进行了对比。对有限元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抗滑稳定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复杂地基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刚体极限平衡法 混凝土重力坝 可靠度分析 稳定安全度 大坝安全 设计规范 稳定问题 分析计算 有限元法 表达方法 稳定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溪洛渡高拱坝坝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段龙海 张林 +1 位作者 杨宝全 丁泽霖 《水电站设计》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探讨在超载和强降的综合影响下溪洛渡高拱坝坝肩、坝基的稳定安全度;分析大坝及坝基、坝肩的变形分布特征,揭示大坝与坝基的变形过程和破坏机理。试验表明,在未计入渗压及地震荷载工况下,坝肩综合稳定...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探讨在超载和强降的综合影响下溪洛渡高拱坝坝肩、坝基的稳定安全度;分析大坝及坝基、坝肩的变形分布特征,揭示大坝与坝基的变形过程和破坏机理。试验表明,在未计入渗压及地震荷载工况下,坝肩综合稳定安全系数为6.3;在超载情况下,坝肩变位不对称,坝肩破坏形态也不对称,总体上左岸比右岸破坏较重。在超载后期,受坝基附近层间、层内错动带的影响,坝基面径向变位较大,基础约束相对较弱,因此,加强对坝基的加固处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 试验方法 综合法试验 坝基 坝肩 位移 稳定安全度 溪洛渡高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浅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培基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简要论述了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问题的特点、破坏机理、抗剪 (断 )强度参数选择、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及稳定安全度的判据。文中对刚体极限平衡法及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计算的安全度判据提出见解 ,以供讨论与参考。
关键词 重力坝 深层抗滑稳定 尾岩抗力体 稳定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24
18
作者 沈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6,共5页
根据长江科学院 2 0多年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经验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分别从相似原理、模型材料选择、关键模拟技术和在不同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应向深... 根据长江科学院 2 0多年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经验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分别从相似原理、模型材料选择、关键模拟技术和在不同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应向深度 (即模拟和量测技术 )和广度方向发展 ,在发现新的力学机理和验证数学模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 相似关系 试验技术 地质构造 稳定安全度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典型高程平面坝肩加固方案研究
19
作者 成磊 张林 +1 位作者 陈媛 王彩霞 《四川水力发电》 2007年第3期74-77,共4页
结合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加固地基方案,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并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对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性和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固条件下坝肩及坝体变形分布特征、坝肩失稳的破... 结合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加固地基方案,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并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对小湾工程1210m高程平面坝肩稳定性和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固条件下坝肩及坝体变形分布特征、坝肩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确定了坝肩超载稳定安全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水电工程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超载稳定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5
20
作者 白冰 袁维 李小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158-1164,共7页
The core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involves finding a critical strength curve that happens to make the slope globally fail and a definition of factor of safety(FOS).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 The core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involves finding a critical strength curve that happens to make the slope globally fail and a definition of factor of safety(FOS).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detail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and a definition of FOS for slope stability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RM. When constructing the new definition of FOS, efforts were made to make sure that it has concise physical meanings and fully reflects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lope. Two examples, slopes A and B with the slope angles of 63° and 34° respectively, were given to verify the method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se two slopes, the FOSs from origin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re respectively 1.5% and 38% higher than those from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predicts a deeper potential slide line and a larger slide mas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on one hand, the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ar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is reasonable,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igin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may overestimate the safety of a slope.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advised to be considered as an additional option in the practical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s although more useful experience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doubl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factor of safet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