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四逆四君子汤联合穴位埋针在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集超声围术期的镇痛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妍 刘倩 +5 位作者 黄叶芳 文怡 石玲 尹小兰 杨蕾蕾 赵丹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四君子汤联合穴位埋针在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2年09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四君子汤联合穴位埋针在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2年09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际完成39例)给予常规HIFU术前准备和镇静镇痛方案,治疗组40例(实际完成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加味四逆四君子汤联合穴位埋针。比较2组手术情况,包括平均治疗功率、治疗强度、手术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疼痛的强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统计术中疼痛发生次数;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2组术后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评分情况,包括疼痛经历、疼痛对情绪影响、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疼痛控制效果满意度、疼痛教育满意度;比较2组术后镇痛镇静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平均治疗功率、治疗强度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镇痛镇静药物咪唑安定用量、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内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经历、疼痛对情绪影响、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控制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镇痛镇静药物并发症状发生率39.5%(15/38),对照组发生率79.5%(31/39),治疗组术后镇痛镇静药物并发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四君子汤联合穴位埋针在子宫腺肌病HIFU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提高患者术中痛阈及依从性,增强镇痛疗效,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又能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情绪、身体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减少镇静镇痛药的使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中医疗法 加味四逆四君子汤 穴位埋针 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穴位贴敷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顾菁华 俞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2-065,共4页
探讨穴位埋针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在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我院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80例,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行穴位埋针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应用穴位埋针疗法... 探讨穴位埋针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在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我院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80例,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行穴位埋针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应用穴位埋针疗法与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凭借其在药物透皮吸收与穴位特异性调节方面的双重优势,很好地改善了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提高了临床疗效,实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协同作用,为失眠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穴位贴敷 失眠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白穴穴位埋针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排便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任盛静 丁佳妮 +9 位作者 夏良辉 张坚明 唐伟峰 田均 姚智妍 唐晓军 许继 张敏敏 杨瑾怡 陆玉倩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二白穴穴位埋针对肛瘘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3肛瘘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中药坐浴治疗... 目的观察二白穴穴位埋针对肛瘘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3肛瘘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中药坐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白穴穴位埋针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创面疼痛情况、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10 d、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一次排便时间、便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7 d、10 d、14 d的排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8%,与对照组的89.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二白穴穴位埋针用于肛瘘术后治疗,可帮助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和排便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白穴 穴位埋针 肛瘘 术后 肛门疼痛 排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益气升阳穴位埋针联合脐灸在肥胖型PCOS的应用
4
作者 陈翠 张荣 +1 位作者 王桂一 李泉 《光明中医》 2025年第2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联合脐灸疗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肥胖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穴位埋针联合脐灸+盐酸二...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联合脐灸疗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肥胖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穴位埋针联合脐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质量、体重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及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BMI、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脐灸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不调 穴位埋针 脐灸疗法 脾肾阳虚证 益气升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针、穴位埋针及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成忠武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耳针、穴位埋针及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贵阳林东医院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分析耳针、穴位埋针及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贵阳林东医院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耳针、穴位埋针及贴敷),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咳嗽、气短、咳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COPD患者采用耳针、穴位埋针及贴敷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运动耐力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穴位埋针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穴位埋针联合整膝三步九法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高海涛 杨华军 +2 位作者 王世雨 陈建阳 但承学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采用揿针穴位埋针联合整膝三步九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息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肝肾不足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 目的:探讨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采用揿针穴位埋针联合整膝三步九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息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肝肾不足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揿针穴位埋针联合整膝三步九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骨性关节炎生存质量量表(QOL-KOA)评分下降,研究组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不足型KOA患者采用揿针穴位埋针联合整膝三步九法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调节IL-1β、IL-6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肝肾不足型 穴位埋针 整膝三步九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7
作者 彭云 唐茂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桂林市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1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炔...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桂林市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1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中医证候(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经色暗淡、肥胖)积分、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月经周期评分、卵巢功能指标(切面卵泡数目、卵巢体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75%vs.87.50%,χ^(2)=7.907,P=0.005)。干预3个月后,2组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经色暗淡、肥胖积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E2、LH、FSH、T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月经周期评分低于干预前,切面卵泡数目少于干预前,卵巢体积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采用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痰瘀证 归芍地黄汤 穴位埋针 性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刘丰 魏尧 +5 位作者 邓超 宋明霞 方秀鹏 唐华 戚与仪 郑闽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3708-3713,共6页
目的研究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在尿石症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引发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8例,... 目的研究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在尿石症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引发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8例,观察组采取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照组则接受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P物质、盐酸哌替啶使用率、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存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F_(时间)=130.020,P_(时间)<0.001;F组间=9.030,P_(组间)<0.001;F_(交互)=1291.230,P_(交互)<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中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24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证候积分、GQOLI-74评分及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L-6、CRP、TNF-α、5-羟色胺、P物质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吲哚美辛栓治疗尿石症急性肾绞痛的效果较理想,可快速降低疼痛,且镇痛作用持久,可促进症状减轻,同时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盐酸哌替啶的使用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急性肾绞痛 穴位埋针 氢溴酸山莨菪碱 吲哚美辛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温肾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临床研究
9
作者 许敏利 倪岚 +1 位作者 朱梦婷 叶凯梦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肺温肾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阳虚水泛证肺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温肾汤内服联合穴位埋针治... 目的:观察补肺温肾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阳虚水泛证肺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温肾汤内服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程度[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生活质量[慢阻肺自我评估问卷(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mMRC、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3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温肾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可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阳虚水泛证 补肺温肾汤 穴位埋针 心功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埋针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刘庭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足三里穴位埋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织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其中35例纳入对比组,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另外3...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足三里穴位埋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织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其中35例纳入对比组,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另外35例纳入试验组,采取足三里穴位埋针,对比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发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以足三里穴位埋针进行干预,可缩短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快速改善产妇胃肠功能,缓解产妇临床症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埋针 剖宫产 术后产妇 胃肠功能恢复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位埋针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的表达谱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孝芳 崔瑾 +4 位作者 刘小雨 张小珊 冯麟 王兴桂 钱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6857-6862,共6页
背景:内关针刺可上调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但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较多,针对部分因子研究有局限性。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 背景:内关针刺可上调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但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较多,针对部分因子研究有局限性。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埋针7d后取各组小型猪的缺血心肌组织进行实验。结果与结论:应用QSeries血管生长功能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检测到96个与血管生成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显著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膈俞组显著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2个。就其基因功能分类而言,内关组、膈俞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各有其自身特点,但特异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以及其他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基质蛋白酶及抑制剂以及其他相关基因是各组共有的,其中以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最多。说明心肌缺血以及穴位埋针后的干预均与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有关,但内关埋针与膈俞埋针作用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膈俞 穴位埋针 小型猪 基因芯片 心肌缺血模型 血管生成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亚锋 殷建权 严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有效便利的针刺方法。方法:将9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针组、络活喜组和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以血压、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评价标准,分析比较其治疗后的降压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3组均能明... 目的:探讨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有效便利的针刺方法。方法:将9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针组、络活喜组和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以血压、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评价标准,分析比较其治疗后的降压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3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压,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穴位埋针组76.6%,络活喜组86.6%,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96.6%,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高血压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以穴位埋针组和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改善最明显,与络活喜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3组治疗后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穴位埋针组80%,络活喜组70%,穴位埋针合络活喜组96.7%,与其余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埋针颈夹脊穴能明显改善颈源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络活喜合用,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组,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颈源性高血压 颈夹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雪蓉 黄俊 +1 位作者 金燊懿 陆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基础治疗的DPN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基础治疗的DPN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ysis scale,VAS)、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糖脂代谢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不同时期各指标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及随访期TCSS、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1),VAS亦降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CSS分值降低(P<0.01),中医证候评分和VAS降低(P<0.05)。随访期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降低(P<0.05),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AB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均下降(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且在疼痛症状改善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中药熏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埋针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艳霞 宋亚宁 +2 位作者 李俊霞 景卫国 魏晓凡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埋针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7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未进行埋针治疗的2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剖宫产术后立即进行足三里穴位埋针...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埋针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7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未进行埋针治疗的2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剖宫产术后立即进行足三里穴位埋针治疗的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足三里穴位埋针治疗,可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足三里 治疗 胃肠功能 穴位埋针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募配穴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符琼方 杨文秀 +2 位作者 张少明 王景科 林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209,共4页
探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探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穴位埋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俞募配穴针法,两组患者数据观察: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量表评分、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临床症状评分及IgE、IFN-γ、SP-A水平、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值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E、IFN-γ、SP-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显著降低,血清IFN-γ、SP-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治疗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症状为恶心,P>0.05;治疗组治疗满意率高达98.15%(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45/54),P<0.05。结论采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且本次治疗安全可靠,患者十分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穴位埋针 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摇针法联合穴位埋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潇 历佳琦 +3 位作者 董施秋 齐德玉 潘军英 王宫博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盘摇针法联合穴位埋针对L1~S2节段脊髓损伤(SCI)患者心理及独立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入组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盘摇针法联合埋针治疗。治疗12周后,应用HAMD评分、HAMA评... 目的:探讨盘摇针法联合穴位埋针对L1~S2节段脊髓损伤(SCI)患者心理及独立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入组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盘摇针法联合埋针治疗。治疗12周后,应用HAMD评分、HAMA评分及外周血5-HT含量来评价SCI患者心理状态,应用FIM量表评价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5-HT、NE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IM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盘摇针法联合穴位埋针可以显著改善SCI患者心理及独立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摇 穴位埋针 心理状态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络拔罐结合穴位埋针治疗多汗症32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荣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刺络拔罐 多汗症 穴位 穴位埋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合理心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胸痹心痛之痰瘀互结证经验浅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洋 董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749-750,共2页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疾病,痰瘀互结证为其典型证型。本研究介绍董波教授自拟中药汤剂三合理心汤联合穴位埋针,以内外同治、针药并举的理念,辨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胸痹 痰瘀互结 三合理心汤 穴位埋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位埋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SOD、GSH-PX、MDA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欧阳娟 邹晓琴 蒋绍祖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44-845,858,共3页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埋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SOD、GSH-PX、MDA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2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内关组给予穴位埋针7天,治疗结...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埋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SOD、GSH-PX、MDA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2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内关组给予穴位埋针7天,治疗结束后,检测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穴位埋针可显著升高肾脏SOD、GSH-PX的活性(P<0.05),而肾脏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情况下,内关穴位埋针可调节肾脏SOD、GSH-PX与MDA可能与促进特定脏器的自由基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高脂血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常新斗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3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针联合三妙汤加味内服、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三妙...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针联合三妙汤加味内服、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三妙汤加味内服、金黄膏外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血沉(ESR)、关节腔积液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除关节肿胀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外,治疗组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关节腔积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关节腔积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中药内服外敷可有效减轻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ES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湿热痹阻型 穴位埋针 三妙汤加味 金黄膏 血沉 关节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