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羌塘盆地中的一种重要褶皱样式——穹窿构造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保江 刘建清 杨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14,共7页
穹窿构造在北羌塘盆地普遍发育,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褶皱样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燕山Ⅲ幕近南北向背斜与前期近东西向背斜的复合叠加。作者进一步指出,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 穹窿构造在北羌塘盆地普遍发育,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褶皱样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燕山Ⅲ幕近南北向背斜与前期近东西向背斜的复合叠加。作者进一步指出,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构造是确定油气勘探靶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盆地 穹窿构造 油气 青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穹窿构造断裂体系特征及其封闭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伟 王峙博 +3 位作者 王光增 薛雁 赵文睿 张晓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104,共12页
断裂是复杂断块油气藏聚集成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查明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和封闭性的强弱是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和有利区带预测的关键。本文在对东营穹窿构造区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相干体和断裂活动性对断裂体系的时空发育特征进... 断裂是复杂断块油气藏聚集成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查明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和封闭性的强弱是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和有利区带预测的关键。本文在对东营穹窿构造区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相干体和断裂活动性对断裂体系的时空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断裂封闭性与油气聚集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营穹窿构造的形成与孔店组、沙四段的盐、膏岩及塑性泥岩层的上拱、北界边界断层的逆牵引和后期的右旋张扭有关,多期次叠加、多方向伸展、多类型组合的断裂体系将其复杂化;不同构造层、不同部位断层封闭性的存在较大差异,Es3—Es2x亚段二级断层封闭性较好,三级断裂则较差,Es2s—Ed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油气藏的聚集分布与断层封闭性好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多聚集于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封闭性差的油源断层很难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断层封闭性 油气聚集 东营穹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德安彭山穹窿构造特征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文革 谢卫红 《北京地质》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论述了彭山穹窿构造的特征,对南北向构造进行了描述。认为穹窿构造为 彭山地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它控制着该区层控型矿床。
关键词 穹窿构造 控岩控矿 彭山 江西 地质特征 扬子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柳沟铜钨矿区穹窿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宏 龚智 《甘肃冶金》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小柳沟铜钨矿区是近年来在祁连构造带发现的大型钨矿成矿集中区 ,对它的发现和成矿机理的研究 ,对整个祁连构造带的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矿区地层、隐伏岩体、矿体、石英脉的产出形态入手 ,探讨了穹窿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
关键词 穹窿构造 控矿特征 铜钨矿 小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彭山高挥发份花岗岩底辟穹窿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长信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7-135,共9页
江西省德安县彭山锡矿田,是一个典型的高挥发份花岗岩底辟穹窿构造。穹窿面积约180km^2,构成穹窿的地层为晚元古代震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穹窿核部有一中生代高挥发份花岗岩隐伏岩体,围岩中有大量极其发育的圆弧形层间重力滑动断层及滑... 江西省德安县彭山锡矿田,是一个典型的高挥发份花岗岩底辟穹窿构造。穹窿面积约180km^2,构成穹窿的地层为晚元古代震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穹窿核部有一中生代高挥发份花岗岩隐伏岩体,围岩中有大量极其发育的圆弧形层间重力滑动断层及滑裂岩带,并伴有大量以隐伏花岗岩体为中心的放射状裂隙及断层。些种隐伏的高挥发份花岗岩侵入体,具有强大的底辟上升刺穿能力,并伴有极其丰富的气液成矿热流体,有关的内生热液矿床,严格受层间重力滑动断层及滑裂岩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挥发份 花岗岩底辟 穹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全栈古穹窿构造南东缘金成矿地质条件的探讨
6
作者 时国辉 陈兆仁 《山西冶金》 CAS 2010年第2期27-30,共4页
运用历史地质学观点,对吉林东部会全栈古穹窿构造格架的偏转变位等进行分析阐述;综合穹窿南东缘金矿地质特征,厘定出五台期和印支—燕山期为两个成矿期;初步探讨了各成矿期金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提出在三道溜河TTG岩石组合就位固结之后... 运用历史地质学观点,对吉林东部会全栈古穹窿构造格架的偏转变位等进行分析阐述;综合穹窿南东缘金矿地质特征,厘定出五台期和印支—燕山期为两个成矿期;初步探讨了各成矿期金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提出在三道溜河TTG岩石组合就位固结之后,钾质系列花岗岩浆冷凝之前为主成矿幕的观点,总结出该幕的综合控矿因素和地质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全栈古穹窿构造 边缘滑脱构造 主成矿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丰热穹窿构造的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演化
7
作者 王雨林 《江西地质》 1989年第1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江西 穹窿构造 变质作用 构造演化 变质岩
全文增补中
穹窿构造下的煤矿开采技术条件探讨——以遵义县木康煤矿为例
8
作者 丁恒 李勋梅 《有色金属文摘》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县木康煤矿为例,分析了穹窿构造与煤矿沉陷、矿井水灾、瓦斯爆炸、煤矿自燃的联系,基于穹窿构造具体岩层组成、顶层受力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工艺,以充分提高煤炭的开采利用率,确保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性,以期... 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县木康煤矿为例,分析了穹窿构造与煤矿沉陷、矿井水灾、瓦斯爆炸、煤矿自燃的联系,基于穹窿构造具体岩层组成、顶层受力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工艺,以充分提高煤炭的开采利用率,确保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性,以期对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构造 矿井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构造特征对煤系地层等软弱地层的影响
9
作者 王忠福 张耀 《企业技术开发》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文章对落炉穹窿构造及周围出露的煤系地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该穹窿构造特征对煤系地层等软弱地层的影响,为落炉穹窿构造周围矿山生产指出了方向,同时为下一步在该穹窿构造下展开地质工作、圈定找矿靶区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穹窿构造 煤系地层 软弱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风岭穹窿构造应力场分析
10
作者 贾宝华 《湖南地质》 1989年第4期7-14,共8页
关键词 穹窿构造 应力场 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顶铅锌矿床穹隆构造成因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燕守勋 李朝阳 +2 位作者 周朝宪 杨诲 陈式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依据大量地质事实,本文论述了滇西兰坪盆地古新世自东向西的滑覆,始新世末期自西向东的推覆,首次提出了金顶穹隆构造成生于两期背斜的横跨式叠加的观点,并论述了穹隆构造的控矿作用。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因 穹窿构造 相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电磁剖面法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区块构造详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昌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7,319,共6页
叙述了连续电磁剖面法(CEMP)测深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区块构造详测勘查中,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CEMP测深结果及其解释成果;并将CEMP测深成果与二维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及羌-资1井钻探验证资料进行比照,说... 叙述了连续电磁剖面法(CEMP)测深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区块构造详测勘查中,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CEMP测深结果及其解释成果;并将CEMP测深成果与二维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及羌-资1井钻探验证资料进行比照,说明了CEMP测深勘查浅层地质构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电磁剖面测量 张量测量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 二维反演 穹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9
13
作者 石礼炎 《福建地质》 2009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顶托作用所产生的穹窿状滑脱裂隙构造中,贮矿围岩为复式岩体及南园组火山碎屑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多层重叠,以辉钼矿石英脉、辉钼矿硅化脉带为主,脉带旁有硅化、绢英岩化、钾化、云英...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顶托作用所产生的穹窿状滑脱裂隙构造中,贮矿围岩为复式岩体及南园组火山碎屑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多层重叠,以辉钼矿石英脉、辉钼矿硅化脉带为主,脉带旁有硅化、绢英岩化、钾化、云英岩化等。复式岩体属高硅富钾花岗岩,可以与赤路、三保等钼矿床成矿花岗岩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构造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构造 斑岩型矿床 古田西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秦岭群中片麻岩穹窿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健民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0-28,共9页
东秦岭地区西起陕西商县,东至河南夏馆的广大区域内分布着一个由秦岭群组成的大型片麻岩穹窿。综合构造学、岩石学、岩石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作者认为该区片麻岩穹窿是由叠加褶皱作用形成。
关键词 秦岭群 片麻岩 穹窿构造 叠加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南金厂金铜矿床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常富 郭志远 +1 位作者 胡京宇 蒋明霞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穹窿构造和岩浆演化的特征,并提出简要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 穹窿构造 岩浆演化 成矿模式 金矿床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康如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2年第1期57-61,共5页
将白马山 -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 (锑 )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 ,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 (高家坳式 )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 (龙山式 )金锑矿床和石英... 将白马山 -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 (锑 )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 ,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 (高家坳式 )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 (龙山式 )金锑矿床和石英脉型 (古台山式 )金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应依托穹窿构造来开展 ,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锑矿床 矿床类型 找矿标志 远景预测 白马山-龙山 湖南 穹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隆子—措美一带构造特征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荣才 《四川地质学报》 2012年第S1期28-32,共5页
藏南隆子—措美一带夹持于藏南拆离系(STDS)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之间。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形成了该地区特殊的构造样式,由近东西向展布的藏南拆离系主拆离带和洛扎、绒布—隆子两条断裂带、一系列倒转复式褶皱以及两个穹窿构... 藏南隆子—措美一带夹持于藏南拆离系(STDS)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之间。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形成了该地区特殊的构造样式,由近东西向展布的藏南拆离系主拆离带和洛扎、绒布—隆子两条断裂带、一系列倒转复式褶皱以及两个穹窿构造组成。始喜马拉雅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大规模陆—陆碰撞,导致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发生大规模缩短,沉积盖层以藏南拆离系为底界自北向南大规模逆冲推覆、褶皱;新喜马拉雅期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自北向南挤出;藏南拆离系主拆离带和洛扎、哲古两条次级构造带上盘地层是自南向北伸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穹窿构造 藏南隆子—措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穹窿形貌特征及成因研究
18
作者 吴文慧 任鑫 +2 位作者 陈媛 帕丽古力·杰恩斯 孙国洋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28,共8页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区域分布有吕姆克山(Mons Rümker)和梅朗(Mairan)火山穹窿构造。通过“嫦娥”影像和地形数据对两类穹窿的形貌特征和形成因素对比研究,讨论穹窿的划分标准。共计圈定了Mons Rümker 13个月海穹窿和Maira...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区域分布有吕姆克山(Mons Rümker)和梅朗(Mairan)火山穹窿构造。通过“嫦娥”影像和地形数据对两类穹窿的形貌特征和形成因素对比研究,讨论穹窿的划分标准。共计圈定了Mons Rümker 13个月海穹窿和Mairan所在的4个非月海穹窿,并计算了穹窿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流变学参数。结果表明:Mons Rümker月海穹窿较为低缓,按照坡度和高度划分为Mons Rümker第一类月海穹窿(坡度均<5°,高度200~400 m)和Mons Rümker第二类月海穹窿(坡度5°~7°,高度300~600 m),其中第二类较高陡的月海穹隆具有较高的黏度和更低的喷发速率。Mairan非月海穹窿更为高陡,其岩浆喷发速率低于Mons Rümker月海穹窿,岩浆粘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喷发周期较长;在空间上,Mairan所在的4个非月海穹窿呈线性展布,其物质成分和形成时间相近,表明彼此关联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区域 火山穹窿构造 穹窿形貌特征 穹窿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溜河地区太古宙岩浆-构造事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大瞻 刘跃文 《吉林地质》 1994年第3期46-54,共9页
三道溜河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北东缘,北西起自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南东至四道砬子河,太古宇出露广泛。笔者在此进行1:5万区调时,共发现了六次岩浆-构造事件,由老至新依次为:787角闪辉石岩、岭东片麻岩、大朝阳沟斜长角闪岩、... 三道溜河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北东缘,北西起自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南东至四道砬子河,太古宇出露广泛。笔者在此进行1:5万区调时,共发现了六次岩浆-构造事件,由老至新依次为:787角闪辉石岩、岭东片麻岩、大朝阳沟斜长角闪岩、三道溜河TTG岩组、唐胡店沟二长花岗岩、五道砬子河变辉长辉绿岩(发生在元古宙早期,在时空上与太古宇关系密切)。上述事件,表现为基性岩类与酸性岩类交替出现。基性岩事件依次为超基性岩-基性岩-偏碱性基性岩,稀土元素总量由高至低,微量元素Ba、Mn、Zr递增,Pb、Zn递减。酸性岩事件依次为中酸性岩-酸性岩-偏碱性酸性岩,稀土元素的La/Lu、ΣCe/ΣY由低到高,总量变化不大,微量元素Co、Cr、Ni、Cu递减。本区的构造运动与岩浆侵入活动相辅相成,古穹窿构造及北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了Au、Ag、Cu等矿产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岩浆构造事件 穹窿构造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二号井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0
作者 蒋福兴 王会敏 姜金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本井田构造线主要走向为北东和北北西两组。它们的反接复合形成了大量轴向辗转弯曲的宽缓褶皱及走向辗转亏曲、力学性质复杂和位移方式多变的断裂构造。井田经历的构造演化为纬向系─先北西西系─中新华夏系─后北西西系─北北西系。
关键词 构造穹窿 构造盆地 构造演化 断层 煤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