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时网格编码级联分组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 邵朝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7-19,30,共4页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易受多径衰落影响的缺点,提出空时网格编码级联分组码系统,以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理论分析显示,该系统能在不牺牲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空时网格编码系统的编码增益和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集增益。借助计算机仿真...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易受多径衰落影响的缺点,提出空时网格编码级联分组码系统,以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理论分析显示,该系统能在不牺牲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空时网格编码系统的编码增益和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集增益。借助计算机仿真比较该系统与原系统在相同的条件下的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比同复杂度的空时网格编码系统节省大量的信噪比,是提高通信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编码 分组编码 空时网格编码级联分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敖珺 马春波 +1 位作者 敖发良 廖桂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根据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编码设计标准,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A-TCM)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在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8PSK调制的TCM情况下最优的星座图旋转角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效益和译码... 根据交织的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编码设计标准,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网格编码调制(A-TCM)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在空时分组码级联不对称8PSK调制的TCM情况下最优的星座图旋转角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效益和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空时分组码级联TCM的方法,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码 格形编码调制 不对称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状编码调制级联空时分组码的OFDM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滕勇 罗涛 +1 位作者 乐光新 尹长川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70,共5页
提出了格状编码调制级联空时分组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方案,给出了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并且与单天线发送OFDM系统相比,系统能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和编码增... 提出了格状编码调制级联空时分组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方案,给出了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并且与单天线发送OFDM系统相比,系统能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和编码增益,而与相同状态数的空时格状码的OFDM系统相比,也能有2dB左右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天线发送分集 分组码 格状编码调制 OFDM 编码增益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编码的全码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政委 张太镒 张蕊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针对传统八天线全码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解码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两种基于预编码的传输方案。利用四天线正交码扩展得到新的八天线准正交码,结合两个反馈相位信息构成的预编码矩阵,使信道矩阵正交化,消除码间串扰,实现码元独立最... 针对传统八天线全码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解码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两种基于预编码的传输方案。利用四天线正交码扩展得到新的八天线准正交码,结合两个反馈相位信息构成的预编码矩阵,使信道矩阵正交化,消除码间串扰,实现码元独立最大似然解码。发送端采用交织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实现了双码元联合最大似然解码。和获得满分集增益的星座图旋转方案不同,预编码方案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码间串扰,提高准正交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预编码的两种准正交码性能好于星座旋转准正交码,而且降低了解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交织 准正交分组码 全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MTCM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敖珺 敖发良 廖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该文研究了级联空时编码系统在编码增益,分集增益和传输能量效率的限定下最大化传输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留TCM编码方法校验位冗余的同时,还可获得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TCM编码方法。新方法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功率分集因子的正交... 该文研究了级联空时编码系统在编码增益,分集增益和传输能量效率的限定下最大化传输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留TCM编码方法校验位冗余的同时,还可获得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TCM编码方法。新方法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功率分集因子的正交发射码字矩阵,并给出新的译码算法,从而使得新的编码方法在获得满速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分析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编码状态数下,新方法在编码增益上比现有的满速率超正交空时分组编码方法提高1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码 网格编码调制 多维网格编码调制 超正交格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符号网格码与差分空时分组码级连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高俊 周正中 钟俊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4期360-364,共5页
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符号网格码(MTCM)与差分空时分组码级连的传输方法,研究了在传输信道是慢时变平坦瑞利衰变的条件下,并采用理想交织时系统的性能。导出了这个级连系统的成对错误概率上限表达式,分析表明,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不同信号序... 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符号网格码(MTCM)与差分空时分组码级连的传输方法,研究了在传输信道是慢时变平坦瑞利衰变的条件下,并采用理想交织时系统的性能。导出了这个级连系统的成对错误概率上限表达式,分析表明,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不同信号序列间的最小汉明矩离和信号星座间的平方欧几里德矩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有效性和信号星座条件下,这种级连的系统比非级连差分空时编码系统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信息传输速率 多符号网格 差分分组码级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时分组码预编码的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卫党 娄明 郑丽敏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为了提高正交空时分组码的MIMO系统性能,提出了采用预编码的空时分组码信号检测方案,该方案在发射端将正交分组编码和预编码矩阵相结合,在接收端采用MMSE均衡译码算法。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译码算法和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将... 为了提高正交空时分组码的MIMO系统性能,提出了采用预编码的空时分组码信号检测方案,该方案在发射端将正交分组编码和预编码矩阵相结合,在接收端采用MMSE均衡译码算法。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译码算法和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将此两种算法的性能与最大比值合并(MRC)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MMSE算法与ML算法性能相比在误比特率为10-5时有约0.5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分组码 最小均方误差 最大似然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编码调制与空时块码的级联和空时格码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居美艳 酆广增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介绍了空时编码,阐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编解码过程及其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并对空时分组编码、空时格栅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这三者在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同的信息速率和相同的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的BER(误比... 介绍了空时编码,阐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编解码过程及其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并对空时分组编码、空时格栅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这三者在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同的信息速率和相同的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的BER(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简单的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后的系统,可以比同复杂度甚至更高复杂度的空时格栅编码系统节省SNR(信噪比)。结论是针对两根发送天线和一根接收天线的,但对于更多天线的无线系统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格栅编码 分组编码 网格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旋转预编码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张会生 李立欣 陈春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5-670,共6页
为了提高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在多输入多输出衰落信道中的性能,文章结合随机旋转及预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分集方案。通过随机旋转使得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间干扰随机化,接收端在进行均衡译码的同时,将信道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发... 为了提高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在多输入多输出衰落信道中的性能,文章结合随机旋转及预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分集方案。通过随机旋转使得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间干扰随机化,接收端在进行均衡译码的同时,将信道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可以随之选择预编码矩阵,完成自适应编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过预编码矩阵的系统,新的发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码 编码 随机旋转 准正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串行级联空时频分组编码方法
10
作者 刘顺兰 万学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75,共6页
为了提高MIMO-OFDM系统中的空时频分组编码(STFBC)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串行级联空时频分组编码(SCSTFBC)方法,该方法把卷积码作为外码、空时频分组码作为内码,通过交织器,连接内码和外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随着发收天线数的... 为了提高MIMO-OFDM系统中的空时频分组编码(STFBC)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串行级联空时频分组编码(SCSTFBC)方法,该方法把卷积码作为外码、空时频分组码作为内码,通过交织器,连接内码和外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随着发收天线数的增加,其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在误比特率(BER)为10-3时,本文建议方法与空时频分组编码(STFBC)、空时频网格编码(STFTC)相比,其性能增益分别提高了6dB和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编码(STFBC) 串行级联编码(SCC) 交织器 网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LDPC码与空时分组码
11
作者 林雪红 吴伟陵 《无线电工程》 2004年第10期1-1,13,共2页
研究了空时分组码与LDPC码相级联的性能。为了减少译码延时,把校验阵变换为下三角校验阵进行编码, 由于校验阵和生成阵满足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在接收码字的同时,对子码进行译码。以便接收完整个码字时,再利用子码 的信息对整个码字进... 研究了空时分组码与LDPC码相级联的性能。为了减少译码延时,把校验阵变换为下三角校验阵进行编码, 由于校验阵和生成阵满足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在接收码字的同时,对子码进行译码。以便接收完整个码字时,再利用子码 的信息对整个码字进行迭代译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码 LDPC码 级联 码字 迭代译码 接收 编码 校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准正交空时分组码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颖鸿 殷福亮 陈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60-1564,共5页
该文针对采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QSTBC-MU-MIMO)系统,给出一种基于信漏噪声比(SLNR)准则的下行链路干扰抑制预编码方法。通过迭代优化,该文方法可以改善原始SLNR方法中由干扰用户增加所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增强... 该文针对采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QSTBC-MU-MIMO)系统,给出一种基于信漏噪声比(SLNR)准则的下行链路干扰抑制预编码方法。通过迭代优化,该文方法可以改善原始SLNR方法中由干扰用户增加所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增强了算法对系统用户数的鲁棒性。由于在优化目标中考虑了系统噪声,该方法可通过恰当选取复比例因子来实现优化问题的简化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正交分组码 编码 多用户 多输入多输出 下行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空频分组码编码方案和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强永全 王皎 李道本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空时编码作为对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经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空时分组码(STBC)的正交设计可以在接收端进行线性最大比合并解码,实现了高编码增益、大分集度和低译码复杂度。这种空时分组码在单个载波多个不同天线和时间上编码,... 空时编码作为对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经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空时分组码(STBC)的正交设计可以在接收端进行线性最大比合并解码,实现了高编码增益、大分集度和低译码复杂度。这种空时分组码在单个载波多个不同天线和时间上编码,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分集,但并没有实现频率的分集,分集度有限。本文将单载波的STBC扩展到多个载波,提出了一种时、空、频分组码(STFBC)的编码方案。这种编码在相同的码速率下,实现了比STBC更大的分集度和更高的编码增益。给出了基于这种编码方案的两种检测算法一线性合并最大似然检测(MLD)算法和线性合并解相关检测(D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时空频分组码的编码方法和检测算法较STBC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编码 发射分集 分组码 频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LDPC的空时分组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盈君遥 周围 《数字通信》 2013年第2期51-53,共3页
阐述了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算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就其编码能提供分集增益但不能提供编码增益的特点,给出空时分组码级联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系统模型。最后利用Matlab对级联LDPC的空时分组码进行仿真... 阐述了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算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就其编码能提供分集增益但不能提供编码增益的特点,给出空时分组码级联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系统模型。最后利用Matlab对级联LDPC的空时分组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级联LDPC码的空时分组码能有效提高编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分组码 LDPC码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组码在编码协作通信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立行 仰枫帆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提高系统性能,有效抵抗衰落,提出了采用空时分组码的双中继编码协作通信系统,并给出了中继点使用Alamouti码的发送方式。根据源点和中继点产生LDPC码的整体校验矩阵,导出了目的点进行联合迭代译码所需的初始化消息。理论分析和数值模... 为提高系统性能,有效抵抗衰落,提出了采用空时分组码的双中继编码协作通信系统,并给出了中继点使用Alamouti码的发送方式。根据源点和中继点产生LDPC码的整体校验矩阵,导出了目的点进行联合迭代译码所需的初始化消息。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Alamouti码可以明显提高系统性能。当误比特率达到10-4,Alamouti码编码协作通信系统较相应的普通编码协作具有1.6 dB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mouti分组码 编码协作通信 LDPC码 联合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预编码方法
16
作者 张江林 孙景芳 杨平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2,125,共4页
基于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时域均衡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块预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平坦衰落信道符号编码扩展到时域上数据块编码,构造了一种嵌入式准正交结构,从而简化了接收端信号处理,降低了复杂度。同时,对准正交空时分组码部分解耦和全解耦... 基于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时域均衡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块预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平坦衰落信道符号编码扩展到时域上数据块编码,构造了一种嵌入式准正交结构,从而简化了接收端信号处理,降低了复杂度。同时,对准正交空时分组码部分解耦和全解耦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分集 准正交分组码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e衰落下RS码级联空时分组码系统的性能分析
17
作者 黄海燕 马晴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1期30-33,共4页
从理论上给出一种Rice衰落条件下Reed-Solomon码级联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差错性能分析方法,并推导给出级联码误比特率上界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的增加,级联码系统的性能曲线迅速变好,获得了很高的编码增益。在... 从理论上给出一种Rice衰落条件下Reed-Solomon码级联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差错性能分析方法,并推导给出级联码误比特率上界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的增加,级联码系统的性能曲线迅速变好,获得了很高的编码增益。在误比特率为10-4时,与Reed-Solomon码的级联可以使衰落条件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提高大约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分组码 级联 分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网格编码与空时块码的级联系统
18
作者 胡思鹏 周翔 王晓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基于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网格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四维192QAM网格编码,并利用差分编码与比特转换相结合,克服了接收端载波恢复的相位模糊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多天线分集技术有效抵抗信道的衰落,采用多维网格编码与空时... 基于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网格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四维192QAM网格编码,并利用差分编码与比特转换相结合,克服了接收端载波恢复的相位模糊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多天线分集技术有效抵抗信道的衰落,采用多维网格编码与空时块码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编码调制 块码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组码在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19
作者 杨青 张庆荣 《数字通信》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分组码 自适应调制 编码系统 性能分析 频谱利用率 无线衰落信道 移动通信 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空时分组码性能估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祥明 罗涛 乐光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93-995,共3页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传输的衰落信道条件下 ,接收机输出瞬时信噪比的一般表达形式 ,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符号差错性能 .给出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小距离球界 ,由此可以得到空时分组码关于...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传输的衰落信道条件下 ,接收机输出瞬时信噪比的一般表达形式 ,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符号差错性能 .给出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小距离球界 ,由此可以得到空时分组码关于发送天线数量的“地板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分组码 分集技术 性能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