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规划控制线全流程管控的国土空间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杭州为例
1
作者 张迪校 张园玉 +2 位作者 周宝 张鸿辉 王闻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控制线的实施管理,是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的核心任务。当前,控制线管控存在数字底座时空融合与动态更新不足、管控要素和规则语义化程度不...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控制线的实施管理,是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的核心任务。当前,控制线管控存在数字底座时空融合与动态更新不足、管控要素和规则语义化程度不高、实施管控业务协同决策不够、规划控制线全过程数字管控难以实现等问题。本文以杭州规划控制线全流程管控实践为例,利用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在要素融合、时空关联、智能支撑等方面的特性,开展基于TIM的国土空间规划控制线全流程管控方法设计与研究,形成全流程管控框架、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探索规划控制线全流程管控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控制线 全流程管控 国土空间信息模型 CS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小朝 李琦 承继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城市的核心与基础,现有的万维网已经不能满足空间信息访问与处理的需要。该文对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和基础的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理论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空间信息...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城市的核心与基础,现有的万维网已经不能满足空间信息访问与处理的需要。该文对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和基础的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理论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与服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空间信息网格的若干关键技术及网格中的空间信息模型的特点与要求,并对空间信息网格服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模型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城市 空间信息网格 空间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二元复杂网络的电力统一空间信息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汇慧 杨成月 +1 位作者 吴丽莎 张翼英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智能电网融合了电力网和电力通信网(以下简称二元网络),是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针对电力空间信息模型存在的信息共享、专题应用及动态展示等难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二元网络的统一空间信息模型。分析了电力企业二元网络统一模型管理... 智能电网融合了电力网和电力通信网(以下简称二元网络),是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针对电力空间信息模型存在的信息共享、专题应用及动态展示等难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二元网络的统一空间信息模型。分析了电力企业二元网络统一模型管理需求,按照抽象、实体、业务3个层次构建了二元网络的几何对象、拓扑关系、台账参数的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实现了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电力二元网络统一空间信息模型表达、建模和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二元网络 统一空间信息模型 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信息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华 汪洋 周海洋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随着自然资源机构改革,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长期以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分散,未从全域国土空间和业务全链条进行整体统筹,数据冲突严重、协同共享不够等问题突出。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构建全域、全要素、... 随着自然资源机构改革,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长期以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分散,未从全域国土空间和业务全链条进行整体统筹,数据冲突严重、协同共享不够等问题突出。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构建全域、全要素、全链条国土空间科学治理体系为目标,归纳和总结了国土空间的内涵,提出了全新的国土空间信息模型。并基于数据库分层设计、IDEF1X语义建模、领域驱动设计等方法从概念层次、逻辑层次、物理层次、场景层次四个维度展开了框架设计,满足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为国土空间整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信息模型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数据共享 业务协同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集成的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及其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海军 辛华 《电力信息化》 2009年第7期54-57,共4页
构建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是实现配电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关键问题。融合了SVG与CIM两者的优势,提出面向集成的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该模型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相对独立,这样有利于不同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基于该... 构建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是实现配电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关键问题。融合了SVG与CIM两者的优势,提出面向集成的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该模型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相对独立,这样有利于不同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基于该模型开发完成了数据交换接口子系统,并在玉溪供电局配电GIS系统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空间信息模型 C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空间信息的分级共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满君丰 沈智慧 彭三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1期161-163,189,共4页
Internet上异构、分布的空间信息因各自独立、相对封闭而无法相互沟通和协作,从而形成了空间信息孤岛。论文利用计算机的知识表示理论和Ontology技术能够明确表达相关领域共识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异构空间信息的分级共识模型。该模型... Internet上异构、分布的空间信息因各自独立、相对封闭而无法相互沟通和协作,从而形成了空间信息孤岛。论文利用计算机的知识表示理论和Ontology技术能够明确表达相关领域共识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异构空间信息的分级共识模型。该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模型 知识表示 共识 ONT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CA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危双丰 黎景良 邵振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7,35,共5页
具备时空计算特征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与GIS集成极大促进了GIS对地理过程的模拟能力。论文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一种既能适合网格计算环境又充分考虑到地球空间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差异性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的... 具备时空计算特征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与GIS集成极大促进了GIS对地理过程的模拟能力。论文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一种既能适合网格计算环境又充分考虑到地球空间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差异性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的空间信息表示新方法。充分研究了SIMG与CA之间的联系,分别讨论了在SIMG上CA元胞及状态的确定、元胞空间的确定、规则的定义、时间粒度确定等,提出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元胞自动机模型(SIMGCA),并提出了SIMGCA模型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的应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 元胞自动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娜 刘纪平 +1 位作者 董春 王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7,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模型评价方法和分析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可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评价模型,并给出适用度计算的方法和流程。最后,以三种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在震灾评估中的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基...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模型评价方法和分析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可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评价模型,并给出适用度计算的方法和流程。最后,以三种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在震灾评估中的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基于适用度的模型适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 适用度 适用度评价模型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多Agent耦合技术研究
9
作者 彭溢 孟令奎 林承达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GIS在空间信息传输、分析和运算采用Multi-Agent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互操作、资源的迁移和集中管理的问题。文中探讨了多Agent系统在分布式GIS处理中的运行方式,研究多代理机制GIS耦合的技术,提出了基于Multi-Agen... 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GIS在空间信息传输、分析和运算采用Multi-Agent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互操作、资源的迁移和集中管理的问题。文中探讨了多Agent系统在分布式GIS处理中的运行方式,研究多代理机制GIS耦合的技术,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GIS耦合的具体方式,并通过构建耦合GIS的原型系统MAG探讨耦合GIS的空间信息表达和建模过程。试验证明,空间信息的Multi-Agent耦合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对处理一些大型的空间分析运算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技术 GIS MULTI-AGENT 空间信息表达 空间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技术
10
作者 陈广学 张德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04年第4期52-57,共6页
本文介绍了网格和空间信息网恪的概念,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相应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模型和空间信息网格服务问题。
关键词 空间信息网格 空间信息模型 空间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空间数据数智化治理研究
11
作者 任伟阳 程晓军 +2 位作者 黄睿 杜晓敏 贾娅琳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结合雄安新区信息化建设实践,本文提出以“标准整合、管理贯通、应用共享、制度匹配”为核心的四维数据治理模式,贯穿规划实施全流程,赋能精准化管控。基于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的空间数据数智化治理重构契机,构建全域全要素数据分类... 结合雄安新区信息化建设实践,本文提出以“标准整合、管理贯通、应用共享、制度匹配”为核心的四维数据治理模式,贯穿规划实施全流程,赋能精准化管控。基于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的空间数据数智化治理重构契机,构建全域全要素数据分类规范、多级数据库贯通架构,建立“一口进、多口出”共享机制,创新数据流转与智能服务模式。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功能,实现规划实施全流程动态管控,有效解决多源异构数据整合难、服务智能化不足等问题。研究表明,该数智化治理体系通过标准引领和技术赋能,显著提升空间数据共享效率与治理能力,为打通数据孤岛,拓展选址分析、合规审查等场景提供智能支撑,推动雄安新区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空间数据 数智化治理 规划实施 国土空间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空间信息传输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京振 孙群 +1 位作者 肖强 刘超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第7期9-11,19,共4页
自发地理信息(VGI)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相关地图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VGI的空间信息传输模型;重点分析了VGI条件下空间信息传输的特点和过程;并探讨了空间信... 自发地理信息(VGI)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相关地图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VGI的空间信息传输模型;重点分析了VGI条件下空间信息传输的特点和过程;并探讨了空间信息传输中的空间认知规律,为进一步研究VGI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GI 空间信息传输模型 空间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图匹配的室内位置-语义模型设计
13
作者 罗帅伟 黄艳华 +1 位作者 李超 陈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108-111,共4页
传统的室内空间信息模型或者过于复杂导致操作性较差,或者没有充分表达地图匹配所需的空间要素信息,阻碍地图匹配方法的高效实施。该研究将以构建能够有效支撑地图匹配的室内空间信息模型作为研究目标,此模型应明确室内空间要素的表达内... 传统的室内空间信息模型或者过于复杂导致操作性较差,或者没有充分表达地图匹配所需的空间要素信息,阻碍地图匹配方法的高效实施。该研究将以构建能够有效支撑地图匹配的室内空间信息模型作为研究目标,此模型应明确室内空间要素的表达内容,并应确定具体的表达方法。模型的构建应以地图匹配方法的机理为基础,以室内地图匹配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表达支撑室内地图匹配的空间信息为目的,分别对室内空间要素的位置及属性,室内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表达。该研究构建面向地图匹配的室内位置-语义模型。实验表明此模型较为简洁且信息完备,可在保证地图匹配实际需要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 地图匹配 位置 语义模型 空间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建模的区间线路走向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衢霖 李然 +2 位作者 董晓峰 杨敬 秦晓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30,共9页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综合考虑分析铁路选线区域内的地形、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植物群落、水域和湿地、道路、文物古迹和建筑用地等8个影响因素作为铁路选线的单成本因子,以辽宁省康平-法库区间铁路线...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综合考虑分析铁路选线区域内的地形、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植物群落、水域和湿地、道路、文物古迹和建筑用地等8个影响因素作为铁路选线的单成本因子,以辽宁省康平-法库区间铁路线路选线为试验段,建立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可以自动生成最优线路路径的区间铁路选线空间信息分析模型.康平-法库区间铁路选线GIS建模应用表明,基于成本距离的最优路径技术,是解决铁路选线多目标约束条件下自动进行空间线路搜索决策的可行方法,可有效克服选线设计中方案有限、选线效率低、决策周期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模型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小琴 束炯 +2 位作者 唐琳 孙娟 李莉 《测绘工程》 CSCD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针对数字城市提出了一种空间信息模型及结构框架,并依照该模型以大城市为例,对数字城市中的数字环境部分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字城市模型 空间信息模型 元数据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小琴 束炯 +2 位作者 唐琳 孙娟 李莉 《四川测绘》 2002年第4期163-166,共4页
本文针对数字城市,提出了一种空间信息模型及结构框架。并依照该模型,以大城市为例,对数字城市中的数字环境部分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字城市模型 空间信息模型 元数据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研究及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喜安 蒲浩 +2 位作者 胡建平 孟存喜 杨新林 《高速铁路技术》 2013年第6期1-8,13,共9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方法。建立铁路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指定区域内铁路空间线位的智能搜索提供了基础信息条件;以铁路空间线位几何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线路几何约束与环境影响约束作用,建立以最小...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方法。建立铁路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指定区域内铁路空间线位的智能搜索提供了基础信息条件;以铁路空间线位几何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线路几何约束与环境影响约束作用,建立以最小综合代价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数学优化模型;应用基因浮点编码方式,提出以交点偏移距、链式变坡点标高作为基因的三维空间编码方法,设计了适应于铁路三维空间线形整体优化的遗传算子,对三维空间线路进行全局搜索与多目标寻优,合理控制线路方案的取舍,保持线路方案群的多样性。基于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开发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搜索出的线路方案经济合理,验证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优化算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线 遗传算法 空间信息模型 多目标优化模型 三维整体优化 铁路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优化方法研究
18
作者 龙喜安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归纳和总结了铁路线路智能优化与三维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OSG技术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加工处理与信息输出为一体,建立了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搜索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环境。以平面交点坐标、交点半... 归纳和总结了铁路线路智能优化与三维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OSG技术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加工处理与信息输出为一体,建立了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搜索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环境。以平面交点坐标、交点半径、纵面变坡点里程、变坡点高程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了空间线路平面约束、纵断面约束、平纵组合约束和环境影响约束条件,深入分析铁路三维空间线路优化费用目标函数,建立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综合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浮点编码方式,以交点偏移距、交点曲线半径、链式变坡点高程为基因序列,针对多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生成线路方案群;基于多目标排序矩阵方式对每代中线路方案进行适用度计算,设计了选择、交叉和变异三类遗传算子,逐代遗传进化,实现了线路方案向最优线路方案群自动搜索,完成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寻优过程。以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基于vs.net、OSG、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的开发,结合实际工程对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智能优化 改进遗传算法 空间信息模型 多目标 数学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地区灭火救援指挥信息共享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丰刚 《中国科技信息》 2021年第7期103-104,共2页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各地区发展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许多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大幅度的增加,消防救援队伍方面所承担的安全保障责任越来越大。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普遍存在着难度大、技术性强等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各地区发展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许多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大幅度的增加,消防救援队伍方面所承担的安全保障责任越来越大。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普遍存在着难度大、技术性强等特征,如果未能获得可靠的指挥信息,轻则导致灾情的恶化,重则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对于跨地区灭火救援指挥信息共享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借助空间信息模型,以及各类现代化技术,强化指挥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救援工作 灭火救援指挥 消防救援 空间信息模型 火灾事故 安全保障责任 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集聚—扩散效应: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鹏 李洪涛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8年第3期82-112,共31页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的机制体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的机制体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集聚-扩散效应是各类要素在空间中流动的重要动力来源,促使空间的重构和地区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变迁。研究梳理建立出城市集聚-扩散作用机理及演化规律的理论框架,基于理论框架联系物理场的概念,提出创新性的构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研究对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进行MATLAB软件程序开发,计算得到集聚-扩散效应下城市边界及承载力范围,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系统性评估。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各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城市边界及承载力与其综合实力正向相关。东部地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良好,城市边界及承载力适中。中部地区城市之间存在空间挤压,城市承载力过高,城市扩散能力受限。西部地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水平较弱,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阻碍了其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扩散效应 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 空间资源配置 城市边界 城市承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