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深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华军 杨骞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5,共10页
利用中国2000~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采用LeSageand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 利用中国2000~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采用LeSageand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区域内溢出效应、区域问溢出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在邻接和经济空间权重下其显著性并不高,且在地理距离权重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远大于区域间溢出效应。控制变量中。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回归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的实证 被引量:6
2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75,共9页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活动受其他与之相近空间特征地区的影响;三种空间权重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在0.18-0.25之间,但区域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影响小于信息化的效应水平;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潜能需要进一步释放;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间接效应抵消了负向直接效应,因而总效应表现为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控制了资本、财政支出、国有化程度等变量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为正,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镇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其中:在经济空间的关联模式下为正,在邻接、地理距离空间关联模式下为负。但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水土匹配、空间效应及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03-2013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许长新 林剑婷 宋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158,共6页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匹配能够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同时也存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匹配能够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同时也存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自然禀赋与实际利用情况,首先利用中国2003-2013年的分省数据,选取单位耕地面积的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和当量系数描述了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现实,发现我国农业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匹配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受到水土资源约束较强,农业水土资源的形成区域与消耗区域在空间上不相匹配;然后,在邻接权重矩阵下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关系,呈现出高度的集聚性和非均质性。为避免估计结果有偏,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加入农业生产人、财、物等控制变量,测度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总体上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即水土匹配度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相邻区域的水土资源自然禀赋条件类似,而且农业生产中存在"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水土匹配度对相邻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采取相关措施优化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关系,对促进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匹配 农业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沈丽 邵淑灿 刘媛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第3期56-63,69,共9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oran指数对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特征进行了检验,进而应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金融集聚...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oran指数对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特征进行了检验,进而应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金融集聚的三种溢出效应进行分解并进行客观准确的衡量。研究发现:省际"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对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的区域内溢出效应和总溢出效应,但金融规模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还发现相比较于直接溢出,金融效率区域间溢出具有更大的效果;政府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均资本等控制变量均具有正向总体溢出,其中,劳均资本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集聚 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贷款、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丽 刘媛 李文君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41,共16页
利用2008-2016年的分省数据,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区域间金融关联、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传染效应会放大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且在不同的... 利用2008-2016年的分省数据,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区域间金融关联、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传染效应会放大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且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关联模式下,银行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负。结果表明,空间关联在不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防止决策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崔蓉 刘华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5期26-34,共9页
建立基于生产函数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考察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以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经... 建立基于生产函数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考察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以及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旅游产业集聚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省份旅游产业集聚呈上升趋势。(2)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内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约是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3.5倍和7倍。(3)产业集聚、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区域内和总体空间溢出效应,但产业集聚具有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而劳动对地理或经济邻近省份的旅游经济增长起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资本驱动的旅游产业集聚是推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集聚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溢出效应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轻工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祝福云 闫鑫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2,共9页
为揭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以轻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轻工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省际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各影响因素对轻工... 为揭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以轻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轻工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省际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了各影响因素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内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联动性。在影响因素中,信息化、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扶持、城镇化、对外需求和对内需求对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轻工业 金融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经济绩效的溢出效应及其分解 被引量:35
9
作者 郝国彩 徐银良 +1 位作者 张晓萌 陈明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3,共9页
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升绿色经济绩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绿色经济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进行了分区域比较;依据经济空间权重构建多种空间计量... 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升绿色经济绩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绿色经济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进行了分区域比较;依据经济空间权重构建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与分解。研究结论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和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绿色经济绩效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绿色经济绩效越低,而且具有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演变趋势。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并不存在。资源禀赋对区域内绿色经济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示范效应有助于增强绿色经济绩效的区域间正向溢出。技术进步对区域内绿色经济绩效提升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但对区域间绿色经济绩效提升却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区域间绿色经济绩效提升都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即区域内、区域间均存在"污染天堂假说"。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充分发挥地区间、城市间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努力提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绿色经济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绩效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经济绩效 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