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
1
作者 侯庆森 李光祚 +3 位作者 徐仲秋 刘宸钰 洪文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8,共15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PFA)补偿精度高的优势,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建立了目标平动和转动参数联合估计的最小化图像熵优化模型;为降低优化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设计了目标参数粗估计和精估计的高效BFGS求解子步骤,实现了目标转动参数的快速估计与大转角情况下MTRC的补偿。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民航客机数据成像结果表明,相比PSO-PFA算法,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运动参数估计精度更高,运算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逆合成孔径雷达 越分辨单元徙动 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 联合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一维距离像及其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放 韩晓磊 张延鑫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69,共5页
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中包含了丰富的目标尺寸、结构等目标特征,是进行空间目标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卫星宽带雷达实测数据获取难度大,前期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基于HRRP的目标识别算法,结论也... 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中包含了丰富的目标尺寸、结构等目标特征,是进行空间目标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卫星宽带雷达实测数据获取难度大,前期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基于HRRP的目标识别算法,结论也多是基于仿真数据和少量类别(几类)的前提下得到的,与工程应用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工程指导意义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地基雷达获取的30类卫星目标的大量一维距离像实测数据,从识别正确率的角度对目标HRRP及其特征(组合)的可分性和在空间目标个体识别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后续基于HRRP的空间目标个体识别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HRRP) 目标识别 识别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目标定向观测的飞行器导航方法研究
3
作者 熊凯 周鹏 魏春岭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2,共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定向观测星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信息融合的飞行器高精度导航方法.在已有导航方式中,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定向观测星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信息融合的飞行器高精度导航方法.在已有导航方式中,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组合导航在无线电信号拒止环境中存在性能下降的风险,传统INS/天文导航系统(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 CNS)组合导航能够抑制惯性测量单元中的陀螺漂移,但不能有效消除加速度计零偏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目标定向观测的飞行器自主导航新方法,在飞行器上配置星相机对星历已知的空间目标和背景恒星的视线方向(line-of-sight, LOS)进行观测,利用IMU进行状态预测,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获得载体位置、速度和姿态的估计值,同时,对惯性器件测量偏差进行校准.设计了基于克拉美劳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的观测目标优化选取策略,通过空间目标可见性分析、导航系统可观度分析以及导航滤波器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导航 空间目标 优化选取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数据的空间目标编目定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磊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1-2421,共1页
人造卫星发射入轨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星链等小卫星星座的布设,以及空间目标碰撞、解体、爆炸等事件生成大量的空间碎片,一方面使地球空间轨道资源愈发稀缺,另一方面,因空间拥挤使空间轨道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空间资产的安全。2021年3... 人造卫星发射入轨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星链等小卫星星座的布设,以及空间目标碰撞、解体、爆炸等事件生成大量的空间碎片,一方面使地球空间轨道资源愈发稀缺,另一方面,因空间拥挤使空间轨道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空间资产的安全。2021年3月18日我国云海一号卫星由于碎片撞击产生约21块可跟踪的碎片;2021年11月,俄罗斯的反卫试验产生了超过1500可跟踪的空间碎片;2021年发生了两次美国星链卫星与我国空间站的近距离交汇事件,迫使我国空间站实施紧急碰撞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轨道 空间碎片 雷达数据 小卫星星座 空间目标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远距离磁控方法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宏亮 张元文 +2 位作者 杨乐平 黄涣 马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70,共10页
星间电磁力/力矩作用相对于传统航天器操控方式,具有不消耗推进剂、无羽流污染、可控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交会对接、编队集群、失效卫星消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电磁力/力矩的数值与场源作用距离的3到4次方成反比,导致电磁力... 星间电磁力/力矩作用相对于传统航天器操控方式,具有不消耗推进剂、无羽流污染、可控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交会对接、编队集群、失效卫星消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电磁力/力矩的数值与场源作用距离的3到4次方成反比,导致电磁力/力矩的有效作用空间有限。磁化同轴枪强流脉冲放电装置可产生高传输速度(~1000 km/s)、高电子密度(~10^(16)cm^(-3))、高能量密度(~1 MJ/m^(2))、具有球马克位形的等离子体环,且等离子体环的放电电流可产生强度可观的环向磁场和极向磁场(~1 T)。此外,等离子体环的生成和输运环境与空间真空环境高度契合。基于磁化同轴枪生成具有球马克位形的等离子体环并将等离子体环所携带磁场远距投送的新型磁控方式,本文研究可控等离子体环远距投送对空间目标的磁控能力以及对空间目标消旋/回收的应用潜力等,并通过初步仿真算例予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环 磁场冻结 空间目标磁控 操控能力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TDCM和PFA的空间目标大转角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国伟 汪玲 朱岱寅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空间目标态势感知是当前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是空间目标感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得到利于目标鉴别的高分辨二维ISAR图像,需要通过增大积累转角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但是,... 空间目标态势感知是当前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是空间目标感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得到利于目标鉴别的高分辨二维ISAR图像,需要通过增大积累转角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但是,随着转角的增大,平动与转动之间的耦合增大,使得传统的先平动补偿、后利用转动成像的两步式成像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域信号共轭相乘(Time Domain Conjugate Multiplication, TDCM)处理与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 PFA)的成像算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的二维相干性,通过TDCM处理进行平动粗补偿,然后借助PFA的插值操作校正大转角引起的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Motion Through Resolution Cell, MTRC)并估计目标相对转动参数。通过迭代处理,持续对平动和转动参数进行优化,提升运动补偿效果。仿真验证了所提成像算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算法相比,成像聚焦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目标 大转角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弱纹理空间目标的特征点匹配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栗博 何红艳 +3 位作者 王钰 丁与非 孙豆 曹世翔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是遥感图像处理中关键的一环,目前成熟的算法大多面向对地成像类型的遥感图像,对于空间目标的遥感图像,没有考虑成像条件与探测平台的影响因素,特征点匹配质量较差。针对空间目标的匹配精度不高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是遥感图像处理中关键的一环,目前成熟的算法大多面向对地成像类型的遥感图像,对于空间目标的遥感图像,没有考虑成像条件与探测平台的影响因素,特征点匹配质量较差。针对空间目标的匹配精度不高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特征点匹配算法。首先,根据空间目标的重复弱纹理进行特征点提取与描述,再利用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聚类,并对特征点簇进行匹配;之后将特征点的主方向减去目标整体方向,利用特征点主方向对每一个点簇进行再分组,并完成特征点匹配;最后利用最近邻次近邻比率方法和随机样本一致算法(RANSAC)剔除外点。采用该特征点匹配方法进行的模拟成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空间目标图像,基于聚类的特征点匹配较直接匹配,匹配数量的提升最高可达50%,重投影误差优于1/4个像元。文章提出的这一方法使用目前通用的各种特征描述子,能够大幅度提高空间目标图像特征点匹配的数量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点匹配 聚类 结构张量 重复纹理 空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空间目标监视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昭凯 计一飞 +5 位作者 董臻 唐飞翔 张永胜 张庆君 赵秉吉 高贺利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0-578,共9页
大气介质垂向非均匀分布会使穿行其中的电磁波发生折射现象,尤其是其中的对流层和电离层,可造成电磁波传播延迟及路径弯曲,进而导致地基空间目标监视雷达测距和测角误差。本文基于射线追踪法实现了大气折射误差建模,推导了雷达测距和测... 大气介质垂向非均匀分布会使穿行其中的电磁波发生折射现象,尤其是其中的对流层和电离层,可造成电磁波传播延迟及路径弯曲,进而导致地基空间目标监视雷达测距和测角误差。本文基于射线追踪法实现了大气折射误差建模,推导了雷达测距和测角误差关于大气折射指数垂向分布的精确表达式,并详细阐述了地基空间目标监视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原理及流程,相比于传统的误差近似模型及修正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误差模型更准确、修正方法更有效。基于对流层和电离层模型获取大气折射指数垂向分布特性曲线,进行大气折射误差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大气分层不同间隔取值下的误差补偿精度更高、性能更稳健,特别是在低仰角情况下,其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电离层 大气折射效应 地基空间目标监视雷达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建立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489-499,共11页
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首先归纳了空间目标的典型光学特征,分析了用于轨道与光学特征探测与识别的两类光电望远镜特点,梳理了国外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了空间目... 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首先归纳了空间目标的典型光学特征,分析了用于轨道与光学特征探测与识别的两类光电望远镜特点,梳理了国外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了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和应用需求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地基光电系统 空间目标探测 空间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天基光学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瑶 陈忻 饶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空间小目标定位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天基光学探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目标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空间目标定位的概念。然后着重分析适用于空间“小、弱”目标的单星和多星定位方法,并对近年提出的异质传感器联合定位展开说明。最后,依据成像过程建立空间目标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分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占比并根据现存问题做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光学探测 空间运动目标 目标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雷达空间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11
作者 刘政玮 陈映 鲁耀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8-496,共9页
高分辨雷达在跟踪远程空间目标时,其量测坐标转换会引起一类特殊的强非线性问题。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经典的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跟踪精度会急剧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预测,... 高分辨雷达在跟踪远程空间目标时,其量测坐标转换会引起一类特殊的强非线性问题。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经典的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跟踪精度会急剧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预测,避免了球坐标系下目标运动的复杂建模;预测后,通过选取量测空间内目标位置和速度量及其协方差作为中间过渡状态,在测量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线性更新;更新后,再将中间状态映射到直角坐标系下,从而得到目标状态的一致性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可有效提高高分辨雷达对空间目标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高分辨雷达 空间目标 非线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紫外相机空间目标探测能力研究
12
作者 孙天宇 唐义 +3 位作者 刘婉玉 卞子煜 曾天机 徐文斌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卫星在发生由太阳翼导致的季节性闪烁时反射光谱会向短波偏移,波长更短的紫外段在空间目标太阳翼探测中具有潜在优势。针对空间目标探测,建立了空间目标探测信噪比和探测距离模型。针对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材料特性,测量了典型卫星材料、... 卫星在发生由太阳翼导致的季节性闪烁时反射光谱会向短波偏移,波长更短的紫外段在空间目标太阳翼探测中具有潜在优势。针对空间目标探测,建立了空间目标探测信噪比和探测距离模型。针对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材料特性,测量了典型卫星材料、太阳翼电池材料等紫外和可见光段的光谱反射率,也分析了模型中探测器和深空背景等其它影响因素。以“实践五号”和“天网5D”卫星为例,验证了紫外在太阳翼探测上的确存在显著优势。结果表明,相对于卫星主体可见光探测,太阳翼紫外探测信噪比增强1.3~1.6倍,由紫外和可见光复合探测距离可提升1.5~1.8倍。并且紫外在临边、掩星模式下,以及卫星变轨中发动机尾焰的探测中较可见光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因而紫外探测在空间目标探测中具有明显的费效比和探测能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紫外 紫外探测 空间目标 太阳翼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轨道外热流计算及辐射特性研究
13
作者 郑鸿儒 马岩 +2 位作者 张帅 王建超 曲友阳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7,共11页
本文针对空间目标受到的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地球反照辐射,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基于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编写了仿真程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进一步地,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受到的轨道外热流,采用带帆板的网格对有无遮挡... 本文针对空间目标受到的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地球反照辐射,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基于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编写了仿真程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进一步地,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受到的轨道外热流,采用带帆板的网格对有无遮挡情况下各表面受到的轨道外热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地模式下考虑遮挡后,−Y表面平均热流值降低了53.79 W/m^(2),+Y−Z侧帆板表面平均热流值降低了32.05 W/m^(2)。结合表面材料属性,分析了各表面的温度特性,并结合帆板温度的在轨遥测数据,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最后,计算了两种模式下各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观测模式下各表面受热流的影响不同,对地模式下各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较大,而对日模式下各表面热流较为稳定。两种模式下,太阳能帆板的温度较高,辐射强度较大,具有明显的红外特征,便于开展红外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外热流 空间目标探测 红外辐射 蒙特卡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恒星背景的空间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庞嘉鸿 黄鹂 明德烈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0期3100-3106,共7页
为解决在远距离探测阶段空间目标与恒星的光谱特性和运动相似导致难以检测的问题,研究首先提出多源标准星型模式的星图识别算法,构建标准星型模式,合并多个观测星的识别结果;再提出多帧特征融合判决方法,应用星图仿真、均值漂移聚类以... 为解决在远距离探测阶段空间目标与恒星的光谱特性和运动相似导致难以检测的问题,研究首先提出多源标准星型模式的星图识别算法,构建标准星型模式,合并多个观测星的识别结果;再提出多帧特征融合判决方法,应用星图仿真、均值漂移聚类以及置信度判决。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拓扑结构的星图识别算法,多源标准星型模式对星点位置噪声和星等噪声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识别率均高于95%且时间少于2 s,多帧特征融合判决方法准确识别与恒星运动相似的空间目标。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检测恒星背景的空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星图识别 标准星型模式 融合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的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设计
15
作者 韩如明 郭琰 刘国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3,共5页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作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要素,为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天域预警信息支撑,文中面对未来空间目标呈现小型化、星座化、异变化等特点,将云边端架构引入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作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要素,为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天域预警信息支撑,文中面对未来空间目标呈现小型化、星座化、异变化等特点,将云边端架构引入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系统需求;然后,结合云边端架构的理念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法,考虑当前探测感知装备现状合理设计了云中心、边中心和端节点的系统组成,结合空间目标探测流程设计了“两环、一库、四要素”的系统运行逻辑架构;最后,总结了该架构具备的先进能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 云边端架构 逻辑架构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
16
作者 邓博容 段美亚 +1 位作者 于喜庆 沈静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和理想点法评估编目最大化、重点任务优先、重点目标优先和搜索优先四种策略下的调度效能并进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编目最大化策略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实现了调度效能最大化。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HP指标综合法更加客观,对实际调度和装备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监视 效能评估 资源调度 理想点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自适应的空间目标姿态深度学习估计方法
17
作者 宋卓 张泽旭 +2 位作者 张凡 韦常柱 黄烨飞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87-1996,共10页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空间目标姿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照自适应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在光照自适应姿态识别一体化深度学习网络框架下,首先利用轻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块进行图像增强,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光照自...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空间目标姿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照自适应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在光照自适应姿态识别一体化深度学习网络框架下,首先利用轻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块进行图像增强,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光照自适应融合;随后建立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对融合图像完成特征提取并通过位置回归网络预测目标包络角点二维位置;最后,基于RANSAC-EPNP算法准确估计空间目标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姿态。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利用Unity软件建立了一个低光照条件的在轨目标姿态数据集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有效改善了低亮度和弱纹理目标图像的质量,而且在低光照条件下显著提高了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低光照条件 空间目标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目标部件智能分割与姿态估计
18
作者 曹姝清 谭龙玉 +2 位作者 罗建军 尤浩楠 易建军 《航天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空间目标相对导航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目标部件智能分割与姿态估计方法。通过虚实结合完成空间典型目标样本数据库的获取与增广构建,采用手动标注和自适应分割相结合实现目标部组件点云语义信息的快速标注。利用基... 针对空间目标相对导航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目标部件智能分割与姿态估计方法。通过虚实结合完成空间典型目标样本数据库的获取与增广构建,采用手动标注和自适应分割相结合实现目标部组件点云语义信息的快速标注。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PointNet++分层架构网络模型,完成对空间卫星5类典型部组件的三维识别与分割。并基于部组件智能三维分割结果,采用“整体建模,局部匹配”实现该部组件的位姿估计。算法无须对目标特定结构的特征提取与轮廓分割来实现对目标局部部组件的姿态估计,能有效克服复杂环境下特征提取慢且效果差导致姿态估计精度低的缺点,具有目标识别泛化性强、部组件分割速度快、姿态估计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深度学习 三维分割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时间窗的空间目标接近分析方法
19
作者 刘金海 林盛 靳俊峰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不考虑空间目标共轨道面或近似共面的情况下,两个空间目标轨道面都存在交线,且两个空间目标可能交会的地方发生在轨道面交线附近。此外,空间目标的轨道受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两目标之间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振荡起伏,但整体接近距离随时间的... 不考虑空间目标共轨道面或近似共面的情况下,两个空间目标轨道面都存在交线,且两个空间目标可能交会的地方发生在轨道面交线附近。此外,空间目标的轨道受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两目标之间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振荡起伏,但整体接近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有渐变的趋势,因此提出了一种附加时间窗的空间目标接近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空间目标之间进行快速精确的接近分析,获得两个空间目标之间的最接近时刻和接近距离等参数,特别是针对全球碰撞预警分析,将有效减少计算时间,计算效率提升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碰撞预警 轨道摄动 轨道筛选 接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空间目标在非金属碎片超高速撞击下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20
作者 陈兴 卢永刚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针对厘米/毫米级非金属碎片对典型空间目标的撞击风险评估,在基于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非金属碎片对3种典型结构的撞击毁伤特性基础上,结合毁伤树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典型空间目标易损性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易损性分析方法的总体思路和... 针对厘米/毫米级非金属碎片对典型空间目标的撞击风险评估,在基于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非金属碎片对3种典型结构的撞击毁伤特性基础上,结合毁伤树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典型空间目标易损性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易损性分析方法的总体思路和各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典型空间目标在非金属碎片撞击下导致不同毁伤等级的系统失效概率,并给出了典型空间目标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可用于无人航天器在遭受厘米/毫米级空间非金属碎片撞击后的系统失效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非金属碎片 易损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