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在轨加注站的空间运输系统规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小卫 鲁宇 +3 位作者 唐琼 吴胜宝 高朝辉 申麟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针对基于在轨加注站模式的空间运输系统,分析了其执行地球空间任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和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时采用的不同空间运输系统组合,对比了反推减速和气动减速两种方式,得到了具体的加注站及其空间运输系统的... 针对基于在轨加注站模式的空间运输系统,分析了其执行地球空间任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和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时采用的不同空间运输系统组合,对比了反推减速和气动减速两种方式,得到了具体的加注站及其空间运输系统的规模和数量需求。结果表明基于在轨加注站的整个空间运输系统规模和在轨加注规模有限,数量可控,可实现性强,利用两个加注站和有限数量的空间转移运载器就能满足多种空间探测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加注站 规模分析 空间运输系统 空间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可重复使用型空间运输系统的研制状况分析
2
作者 王存恩 《控制工程(北京)》 2003年第4期22-28,共7页
本文介绍了日本正在研制的三种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HOPE-X、火箭飞机和空天飞机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日本 空间运输系统 HOPE-X系统 火箭飞机 空天飞机 一次性 可重复使用 航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空间运输系统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少鹏 《火箭推进》 CAS 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论述了俄罗斯先进的空间运输系统(TSS)的构想及其各种推进系统研制工作的主要方面。构想中的TSS为两级结构,第一级可重复使用,采用多台液氧/甲烷发动机为其动力系统。文中的数据是基于研制计划和试验结果。这些研究与试验工作,是针... 本文论述了俄罗斯先进的空间运输系统(TSS)的构想及其各种推进系统研制工作的主要方面。构想中的TSS为两级结构,第一级可重复使用,采用多台液氧/甲烷发动机为其动力系统。文中的数据是基于研制计划和试验结果。这些研究与试验工作,是针对液氧/甲烷(或液化天燃气)发动机的若干关键问题而进行的,即: ·燃烧室及喷管能量特性的试验验证; ·富燃燃气发生器预期性能参数的验证; ·甲烷做为可重复使用发动机冷却剂; ·不同的发动机工作模式对燃烧室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多次工作循环的热负荷所带来的燃烧室内壁低频疲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空间运输系统 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推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仿真风险分析在空间运输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朱云风 顾昌耀 梁叔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0年第2期19-24,共6页
VERT(Venture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是一种以随机网络仿真技术为基础的风险评审技术,它在武器系统决策评价等方面得到成功的应用。
关键词 VERT 仿真 风险分析 空间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和技术任务:空间运输系统-77航天任务18年回顾(三)
5
作者 Ben Evans 刘天雄 《卫星与网络》 2014年第10期48-51,共4页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研发商业化空间实验室Spacehab”,Bob Citron在Spacehab公司的网站www. astrotech.com上回忆说:“我的回答通常是这样的,对于有些经常遇到的、但是又没有线索解释的空间科学问题,通过一小部分怀着无限航天梦...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研发商业化空间实验室Spacehab”,Bob Citron在Spacehab公司的网站www. astrotech.com上回忆说:“我的回答通常是这样的,对于有些经常遇到的、但是又没有线索解释的空间科学问题,通过一小部分怀着无限航天梦想的人的不懈努力,尽管在探索过程要面对几乎不能克服的技术问题和资金障碍,尽管过去没有人试图这样尝试,但是也许他们能够找到答案。”Bob Citron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世界第一个私人基金公司以支持人类的空间探索,利用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舱搭载商业化空间实验室Spacehab,就可以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开展大量科学研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科学问题 航天任务 技术 空间实验室 微重力环境 ab公司 空间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和技术任务:空间运输系统-77航天任务18年回顾(二)
6
作者 Ben Evans 刘天雄 《卫星与网络》 2014年第9期52-55,共4页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奋进号航天飞机与SPARTAN-207飞行器之间保持着90-110千米的距离,还要继续开展其他方面的有效载荷技术试验,其中包括新一代的固态存储记录器以及新一代集成电路在轨试验验证。在美国东部时间1996年5月20日傍晚,继顺利...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奋进号航天飞机与SPARTAN-207飞行器之间保持着90-110千米的距离,还要继续开展其他方面的有效载荷技术试验,其中包括新一代的固态存储记录器以及新一代集成电路在轨试验验证。在美国东部时间1996年5月20日傍晚,继顺利完成了空间充气展开天线试验IAE,天线被释放到轨道空间后,在奋进号航天飞机飞行轨道的前方约185千米处,宇航员追踪到了该空间充气展开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技术试验 航天任务 奋进号航天飞机 科学 有效载荷 试验验证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空间运输系统中长期规划
7
《国外空间动态》 1994年第5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规划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空间运输系统轨道器的导航
8
作者 波捷戈夫В.И. 罗马诺夫Л.М 柳恒俊 《上海航天》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空间运输系统轨道器的导航状态矢量的计算分两步进行:外推状态矢量(即对运动方程积分)和根据导航信息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来修正该矢量.轨道器在发射段的导航完全用惯性测量器来实现.轨道器的位置和速度用惯性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用导航滤波... 空间运输系统轨道器的导航状态矢量的计算分两步进行:外推状态矢量(即对运动方程积分)和根据导航信息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来修正该矢量.轨道器在发射段的导航完全用惯性测量器来实现.轨道器的位置和速度用惯性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用导航滤波器来实现惯性测量数据与外部导航信息传感器数据的统一,而导航滤波器可以三路体制或单路体制工作.对发射入轨段、轨道飞行段、再入和着陆段的导航作了详细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轨道器 导航
全文增补中
国际空间站及空间运输系统的新进展
9
作者 郝希凡 《航天出国考察技术报告》 1996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关键词 航天站 空间运输系统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将发展可重复使用空间运输系统
10
《创新时代》 2017年第7期100-100,共1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燕生近日在京表示,我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将适时启动工程实施,还将发展低成本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空间运输系统等技术。
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空间运输系统 可重复使用 运载火箭 副总经理 工程实施 低成本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输系统地面支持装置的电连接器的选择和电缆组件...
11
作者 Clad.,JA 《机电元件》 1989年第A00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地面支持装置 连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空间往返运输系统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才满瑞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5,共5页
可重复使用的空间往返运输系统具有广泛的军事用途和商业应用前景 ,因此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目标。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在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空间运输系统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空间运输系统气动设计专栏
13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空间运输系统是能够自由进出空间轨道、安全返回地球表面、执行天地往返运输任务的航天运输体系。近年来,随着先进动力、新材料、新工艺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国内外各航天集团又开始新一轮先进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其中大量研究项目针对... 空间运输系统是能够自由进出空间轨道、安全返回地球表面、执行天地往返运输任务的航天运输体系。近年来,随着先进动力、新材料、新工艺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国内外各航天集团又开始新一轮先进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其中大量研究项目针对具备完全可重复使用、可大幅降低运送有效载荷进入太空成本的先进空间运输系统展开。跨大气层飞行器是先进空间运输系统的主要载体,而气动设计是跨大气层飞行器设计的基石,因此针对不同类型进出大气层飞行器的气动研究当下具备足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动效应 地球表面 气动设计 空间轨道 跨大气层飞行器 空间运输系统 航天集团 可重复使用
原文传递
美国低成本货物及载人空间运输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14
作者 郭筱曦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52,共10页
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模式的演进以及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低成本货物及载人空间运输能力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果。为研究美国相关能力的发展策略,梳理了其在载人航天领域利用新型公私合作... 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模式的演进以及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低成本货物及载人空间运输能力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果。为研究美国相关能力的发展策略,梳理了其在载人航天领域利用新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空间运输能力开发的情况,并分析了其合作模式特点和相关成本。分析表明:美国低成本货物及载人空间运输能力发展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商业化模式和新技术应用的推广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政策扶持、市场建设和技术积累则是重要保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为国内低成本货物及载人空间运输能力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国际空间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梯系统指标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普卓 汪小卫 +1 位作者 刘丙利 唐庆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天梯是一种将有效载荷从地球表面运输到空间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天梯系统规模和运载能力等指标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确定天梯系统规模及运载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设计流程,分析了相关... 天梯是一种将有效载荷从地球表面运输到空间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天梯系统规模和运载能力等指标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确定天梯系统规模及运载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设计流程,分析了相关设计参数对天梯系统规模及运载能力的影响,为后续开展天梯方案论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梯 参数设计 运载能力 空间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霍普-X的飞行控制系统
16
作者 孙承启 《国际太空》 1999年第4期25-26,共2页
“霍普”(HOPE)是日本H-2轨道飞机(H-2OrbitingPlane)的缩写,为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联合研制的一个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用的各种技术,... “霍普”(HOPE)是日本H-2轨道飞机(H-2OrbitingPlane)的缩写,为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联合研制的一个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用的各种技术,专门研制了几个试验飞行器,它们是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轨道飞机 空间运输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E—X飞行控制系统
17
作者 Tatsushi Izumi 孙承启 《控制工程(北京)》 1998年第4期26-32,17,共8页
日本航空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正在研究名为HOPE(H-Ⅱ Orbiting Plane)的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需的各种技术,已安排了一些飞行试验。这些飞行试验计划是OREX(轨道再入试验)、HYFLEX(超音速飞行试... 日本航空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正在研究名为HOPE(H-Ⅱ Orbiting Plane)的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需的各种技术,已安排了一些飞行试验。这些飞行试验计划是OREX(轨道再入试验)、HYFLEX(超音速飞行试验)、ALFLEX(自动着陆飞行试验)和HOPE—X(HOPE试验机)。HOPE—X计划在21世纪初用H-ⅡA运载火箭发射。其主要目的是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和实用再入航天器所必需的基本技术。飞行控制系统是HOPE—X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它由硬件和软件(飞行控制软件FCS)组成。飞行控制系统中有自主飞行控制器(AFC)、组合惯性测量仪表(IIM)、无线电高度计(RA)和大气数据系统(ADS)。FCS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装在AFC中的FCS—AFC,另一部分是装在IIM中的FCS-IIM。FCS具有管理飞行器系统和飞行控制器的若干功能,例如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计算机系统管理飞行器系统管理冗余管理导航、制导和控制本文将讨论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系统 日本 HOPE-X 空间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数据系统标准化计划的缘由和概貌
18
作者 Smyl.,RE 张纪生 《飞行器测控技术》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关键词 空间运输系统 数据系统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加注站概念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鲁宇 汪小卫 +2 位作者 Saccoccia Giorgio 饶大林 张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在轨加注站研究的必要性和任务前景;给出了基于在轨加注站的地球空间任务、月球探测任务、小行星探测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等任务模式和相关运输系统组成;最后给出在轨加注站初步构型设想。研究内容为后续深入开... 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在轨加注站研究的必要性和任务前景;给出了基于在轨加注站的地球空间任务、月球探测任务、小行星探测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等任务模式和相关运输系统组成;最后给出在轨加注站初步构型设想。研究内容为后续深入开展在轨加注站技术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加注站 概念研究 空间运输系统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望21世纪的航天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褚桂柏 《航天器工程》 2001年第1期44-60,共17页
简要地回顾了20世纪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成就,重点展望21世纪航天技术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运输系统、空间站和空间工业化、月球基地开发、载人火星飞行、空间电站、恒星际航行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运输系统 空间 空间工业比 月球基地 21世纪 航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