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岩 于铠睿 +1 位作者 毛明华 马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手指深度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手指深度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对照组给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4周触觉、冷觉、热觉和痛觉恢复率,患指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43±4.11)、(18.20±4.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9.20±4.08)、(22.20±3.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触觉、热觉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冷觉、痛觉恢复率分别为97.50%和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的患指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分别为(37.82±3.34)cm/s和(67.82±5.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48±3.10)cm/s和(61.10±6.10)%],而观察组VAS评分为(2.10±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指功能和血流恢复,创面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治疗 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手指深度创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天龙 韩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康复效果、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停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行ALTPF治疗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手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对比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3
作者 孙全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评估穿支皮瓣修复技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技术在治疗手部外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总共有80名均等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患... 评估穿支皮瓣修复技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技术在治疗手部外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总共有80名均等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了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本项研究旨在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皮瓣修复效果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技术在治疗手部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方面展现出更佳的临床疗效,因此具备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胸腹部带蒂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陈善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81-08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25名,接受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本研究旨在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25名,接受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与研究组(25名,接受穿支皮瓣修复术)。研究观察了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治疗天数、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治疗天数、疼痛评分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24.00%,研究组的更低(P<0.05)。结论 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方案的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切口愈合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且患者术后疼痛更轻,手部关节活动度评分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治疗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文毅 罗欢嘉 +2 位作者 方喜泉 罗锦辉 蔡冠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417-2419,2460,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使用CEUS技术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使用CEUS技术分为两组(使用者45例为观察组,未使用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皮瓣成活率,统计两组皮瓣制备时间、皮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瓣并发症与供区并发症),于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制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外观形态、言语交流功能、口腔封闭功能、口腔咀嚼功能、口腔吞咽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EUS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皮瓣成活率并缩短皮瓣制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超声造影技术 成活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素娜 彭晓旭 陈海浦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分析整体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5例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皮... 目的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分析整体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5例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皮瓣远端伴有小面积表皮坏死,经换药等对症干预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8个月,所有患者局部移植皮瓣外形可,无臃肿,质地柔软,有弹性,肘、腕以及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供区愈合情况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予以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能有效促进移植部位缺损组织恢复,且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穿支皮瓣修复 四肢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周斌 王新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穿支皮瓣修复在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例,根据实际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掌背组、指动脉组,分别实施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手部功... 目的:观察穿支皮瓣修复在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例,根据实际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掌背组、指动脉组,分别实施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手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创口均为一期愈合,但指动脉组的皮瓣温度、两点分辨觉灵敏度与手部功能改善程度均高于掌背组,疼痛程度低于掌背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更利于提高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手部功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 手部功能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
8
作者 王敬琦 陈璇 +2 位作者 阿里木江·阿迪力 李德 李建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8-061,共4页
分析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采取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观察组采取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治疗前... 分析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采取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观察组采取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恢复优良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陈峰 曲新强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42例)和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4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手部感觉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及术后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VAS、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部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AM及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受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促进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愈合,缓解术后疼痛,短期内即可改善手部功能,且在提升握力与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技术在穿支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何琦 张国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观察显微血管技术辅助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1例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适应的手... 目的观察显微血管技术辅助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1例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适应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和联合组(5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联合组采用显微血管技术辅助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开展为期半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炎症因子及手功能改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的VEGF水平分别为(507±50)ng/L、(522±50)ng/L、(542±50)ng/L,均高于常规组[(468±50)ng/L、(490±51)ng/L、(503±50)ng/L](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分别为(7.7±1.3)mg/L、(0.69±0.23)ng/ml、(0.82±0.25)ng/ml,均低于常规组[(8.4±2.1)mg/L、(0.97±0.36)ng/ml、(1.14±0.26)ng/ml](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随访期间的Jamar握力、关节活动度(TAM)、DASH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32±5)kg、(178±20)°、(3.93±0.41)分,均高于常规组[(29±5)kg、(162±20)°、(2.42±0.36)分](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的愈合程度为(87±10)%,高于常规组(80±11)%;愈合时间为(10.3±2.3)d,低于常规组(12.5±3.1)d;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5/51)低于常规组24.0%(12/50)(P<0.05)。结论显微血管技术辅助穿支皮瓣修复术能改善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的VEGF及炎性指标,对促进其手功能恢复、加快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显微血管技术 穿支皮瓣修复 愈合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技术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王帅 许道宏 +1 位作者 李磊 石绪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技术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人9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技术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人9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显微血管技术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治疗前后手指总活动度(TAM)评分、感觉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5.92%vs79.59%)(P<0.05)。观察组术后3天和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TAM评分、感觉功能分级分别为(3.37±0.43)分、(4.17±0.12)级,高于对照组的(2.27±0.26)分、(3.32±0.1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显微血管技术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组织损伤病人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其手感觉及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组织愈合程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显微血管技术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黄华先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76-78,82,共4页
目的:探究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12月,研究对象为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带蒂皮瓣组(n=30)、穿支皮瓣组(n=30)两组,分别给予胸腹部带蒂皮... 目的:探究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12月,研究对象为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带蒂皮瓣组(n=30)、穿支皮瓣组(n=30)两组,分别给予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和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上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穿支皮瓣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带蒂皮瓣组,其DASH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带蒂皮瓣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带蒂皮瓣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为患者获取了更高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胸腹部带蒂修复 疗效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对患者手部创面面积、组织愈合时间的影响
13
作者 何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长沙市第八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0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腹部带蒂皮瓣治疗,观察组行股前外侧...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长沙市第八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0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腹部带蒂皮瓣治疗,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手部创面面积、组织愈合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功能、上肢功能、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炎症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修复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术后手部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MHQ评分、上肢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P、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效果更佳,可加快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手术 组织愈合时间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14
作者 徐志平 肖尚毫 徐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1期52-54,5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胸腹部带蒂... 目的探讨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感染时间(7.11±1.65)d、创口愈合时间(8.54±2.01)d、住院时间(7.29±2.10)d均低于对照组的(9.04±2.03)d、(12.11±2.54)d、(9.16±2.21)d,且术后的手功能评分(5.10±0.46)分高于对照组(4.66±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1、8.023、4.465、4.327,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手功能改善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吴丛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74-0076,共3页
探讨手部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穿支组织瓣修复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软组织缺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在这两组病人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部有蒂皮瓣移植,而对照组采用穿支皮瓣。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 探讨手部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穿支组织瓣修复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软组织缺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在这两组病人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部有蒂皮瓣移植,而对照组采用穿支皮瓣。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总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经穿支组织瓣修补术后,术后疼痛及瘙痒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用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上都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 穿支瓣用于手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腹腔带蒂瓣为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手外伤软组织 腹部带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乔红 吕云峰 张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对照组),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观察...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对照组),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各指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88%,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63±1.62)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6.03±1.52)d,短于对照组的(12.75±2.49)、(10.25±2.19)d(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 胸腹带蒂修复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海棠 欧治平 +3 位作者 谢沛军 曾志超 李鹏 叶锦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79-80,共2页
目的评价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干预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不... 目的评价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干预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44<0.05)。干预组患者病理学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腓肠肌穿支皮瓣修复术后悬吊抬高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艳 吴明珑 吴丽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总结悬吊抬高在186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腓肠肌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的做法与体会。方法利用300 cm×8 cm的外科医用绷带将患肢抬离床面约15~20 cm,绷带以患肢正常皮肤处为受压点。将1条72 cm×32 cm×0.3 cm,重150 g的... 目的总结悬吊抬高在186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腓肠肌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的做法与体会。方法利用300 cm×8 cm的外科医用绷带将患肢抬离床面约15~20 cm,绷带以患肢正常皮肤处为受压点。将1条72 cm×32 cm×0.3 cm,重150 g的软毛巾,长度对折两折,再将宽度对折。折叠好的软毛巾放于绷带和受压点的皮肤接触面之间,绷带上方系于床边输液架予以固定,调节输液架到受压点的距离为60~80 cm,使手术部位悬空,受压点和绷带之间保持垂直水平,悬吊抬高周期一般为3周。结果本组仅1例患者术后第7天发生皮瓣远端1/4坏死,比传统软枕抬高提高了4.7%。结论足部的悬吊抬高能有效提高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腓肠肌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部 软组织缺损 腓肠肌穿支皮瓣修复 悬吊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探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振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析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析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0.7%(39/43),观察组为93.0%(4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与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均较显著,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吉东 李敏 +2 位作者 张磊 国丽 李金荣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3期10-12,21,共4页
目的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组(研究组,40例),一组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组(研究组,40例),一组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29/40)(x^2=14.4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6/40)(x^2=11.14,P<0.05),组织病理学评分(8.6±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9±1.7)分(t=3.306,P<0.05),抗菌药物应用时间(5.8±1.3)d显著短于对照组(11.2±1.8)d(t=3.365,P<0.05),住院时间(5.7±1.1)d显著短于对照组(16.1±2.4)d(t=4.541,P<0.05),愈合时间(5.2±1.6)d显著短于对照组(24.6±4.1)d(t=6.965,P<0.05).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较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胸腹带蒂修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