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亮 王军海 +3 位作者 王志烈 谢金元 陈登 丁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83,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翻译过程在许多缺血、缺氧的条件下都会增加,有效改善机体血管形成与侧支微循环。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也需要严格的缺氧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翻译过程在许多缺血、缺氧的条件下都会增加,有效改善机体血管形成与侧支微循环。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也需要严格的缺氧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VEGF-IRES-HIF-1αm u)转染内皮祖细胞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①转染Ad-VEGF-IRES-HIF-1αm u到内皮祖细胞,观察细胞活性、形态及细胞病变效应;②将转染Ad-VEGF-IRES-HIF-1αm u成功的内皮祖细胞植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股骨坏死部位(实验组:转染Ad-VEGF-IRES-HIF-1αm u,对照组:内皮祖细胞细胞悬液,空白组:细胞培养液);③移植10周后,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及CD34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计数;④墨汁灌注透明切片血管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②实验组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较多,且相互之间有连接。③实验组动物股骨头血管墨汁染色显示有新的血管生成,部分血管管径良好,有再通现象,血管间有清晰的连通脉络,有效的血管脉络均匀分布在缺损区域;实验组新生血管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 <0.05);④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中可以增强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 股骨头坏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修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亮 王军海 +3 位作者 王志烈 谢金元 陈登 丁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440-4446,共7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可单独诱导骨形成的生长因子,但是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单一基因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较弱,无法在新生骨组织处产生足量的毛细血管,所以在诱导骨形成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诱导因子协同作用。低...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可单独诱导骨形成的生长因子,但是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单一基因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较弱,无法在新生骨组织处产生足量的毛细血管,所以在诱导骨形成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诱导因子协同作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BMP-2-IRES-HIF-1α^(mu))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1)转染Ad-BMP-2-IRES-HIF-1α^(mu)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能力;(2)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股骨坏死部位移植转染Ad-BMP-2-IRES-HIF-1α^(mu)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移植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移植细胞培养液。移植8周后,Westen blot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情况;墨汁灌注透明切片血管形态学观察股骨头缺损区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转染Ad-BMP-2-IRES-HIF-1α^(mu)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数量均高于未转染的细胞,说明转染Ad-BMP-2-IRES-HIF-1α^(mu)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2)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移植8周后,实验组缺损区周边观察到明显的成骨反应,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空骨陷窝率低(P<0.05),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高(P<0.05);墨汁灌注实验显示:实验组出现血管化现象,并出现骨陷窝结构,血管间有清晰的连通脉络相互间构成网络,股骨头下血管分布及血管网的形成基本正常,实验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为114.22±3.78,高于对照组(63.78±2.61)和空白组(21.39±3.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干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 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坏死 腺病毒载体 血管生成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赖艳娴 刘城 +5 位作者 王月刚 谢宜军 童锴 胡英芳 韦莉莉 吴平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凝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300bp的小片段及后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6300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鉴定正确后,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PI-SceI和I-CeuI双酶切重组3突变型穿梭载体,获得含有3突变型HIF-1α(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的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载体Adeno-XTM Viral DNA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腺病毒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再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3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和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治疗 血管新生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童锴 谢宜军 +3 位作者 王月刚 郭寿贵 赖文岩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5-447,453,共4页
目的构建人双突变型HIF-1α-Ala402-Ala564腺病毒表达载体,研究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在业已完成的pShuttle2-HIF-1α-Ala564的基础上,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将其第402位脯氨酸密码子CCA突变为丙氨... 目的构建人双突变型HIF-1α-Ala402-Ala564腺病毒表达载体,研究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在业已完成的pShuttle2-HIF-1α-Ala564的基础上,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将其第402位脯氨酸密码子CCA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GCA,构建成双突变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质粒连接,重组成pAdeno-HIF-1α-Ala402-Ala564腺病毒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包装成为重组Adeno-HIF-1α-Ala402-Ala564腺病毒。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eno-HIF-1α-Ala402-Ala564(双突变型),为冠心病的突变型HIF-1α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突变型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寿贵 吴平生 +1 位作者 王月刚 傅锐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614-1617,共4页
目的:构建人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H IF-1)α腺病毒表达载体,研究人突变型HIF-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由pcDNA3.1(+)-HIF1α(突变型)质粒获得突变型HIF1αcDNA,克隆到穿梭质粒pShuttle2,以PI-SceI和I-Ceu... 目的:构建人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H IF-1)α腺病毒表达载体,研究人突变型HIF-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由pcDNA3.1(+)-HIF1α(突变型)质粒获得突变型HIF1αcDNA,克隆到穿梭质粒pShuttle2,以PI-SceI和I-CeuI双酶切重组穿梭质粒,获得含有突变型HIF1αcDNA的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质粒Adeno-X Viral DNA连接,重组成pAdeno-HIF1α腺病毒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为重组Adeno-HIF1α腺病毒,并进行PCR鉴定及滴度测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包装后冻融细胞的上清PCR检测重组腺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滴度为2×1012pfu/L.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eno-HIF1α(突变型),为冠心病的突变型HIF1α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突变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氧条件下同时表达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目的蛋白和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分子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丹平 王国贤 +1 位作者 胡亮 李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87-3792,共6页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能够调控多种基因共同表达,在骨缺损部位可诱导生理功能完整的新血管生成。目的:构建能够同时表达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目的蛋白和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human renilla ren...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能够调控多种基因共同表达,在骨缺损部位可诱导生理功能完整的新血管生成。目的:构建能够同时表达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目的蛋白和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human renilla reniformi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hrGFP)报告分子的新型腺病毒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对目的基因供体质粒pCMV6-XL5-HIF1α携带的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进行测序和对其序列内部限制性内酶识别位点进行分析,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定点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编码区的第402位、564位和803位氨基酸,酶切、测序检测突变情况,将正确突变后的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突变mutagenesis,突变后的HIF-1α基因写作HIF-1αmu)定向连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IRES-hrGFP-1中。携带HIF-1αmu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经测序鉴定、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BJ5183-AD-1电感受态细胞,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机制将HIF-1αmu和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同其顺势表达元件重组入腺病毒基因组质粒,通过PacⅠ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重组体。结果与结论:经基因测序证实,HIF-1α基因编码区的第402位、564位和803位氨基酸均定点突变成丙氨酸。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新型重组腺病毒突变型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Ad-HIF1αmu-IRES-hrGF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突变 重组腺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童锴 谢宜军 +1 位作者 王月刚 吴平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得到常氧下高表达的携带HIF-1α突变型HIF-1α-Ala402-Ala56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在业已完成的pShuttle2-HIF1α-Ala564的基础上,用连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目的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得到常氧下高表达的携带HIF-1α突变型HIF-1α-Ala402-Ala56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在业已完成的pShuttle2-HIF1α-Ala564的基础上,用连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将其第402位脯氨酸密码子CCA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GCA,构建成双突变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双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为缺血性心脏病的HIF-1α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突变型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娓 童锴 +4 位作者 张红亚 王月刚 郭寿贵 韦莉莉 吴平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564与402双位点突变的HIF-1α基因(Ad-HIF-1α-564Ala-402Ala,简称Ad-H564/402)在大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①将先期构建的Ad-H564/402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 目的:探讨564与402双位点突变的HIF-1α基因(Ad-HIF-1α-564Ala-402Ala,简称Ad-H564/402)在大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①将先期构建的Ad-H564/402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毒纯化.用电子显微镜、PCR及测序的方法鉴定并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病毒滴度;②构建急性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Ad-LacZ,Ad-H0,Ad-H564/402和生理盐水(NS)转染术侧下肢骨骼肌,于转染后1,3,5,7 d,应用RT-PCR测定骨骼肌中HIF-1αmRNA的表达量;③基因转染后28 d,选择性下肢动脉造影及血管铸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①经扩增、纯化后基因突变区信息保存完好,最终滴度达到(6.29±0.26)×1014OPU(optical particle u-nit,光学颗粒单位)/L.②突变体基因Ad-H564/40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野生型HIF-1α基因(P=0.000);且以第7日最高(P=0.000);经两两比较,不同基因组间及不同转染天数间的表达量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③基因转染28 d后造影及血管铸型结果显示:Ad-H564/402组的绒毛小血管数大于Ad-H0组及其他各组.结论:①外源性突变体Ad-H564/402基因可促进体内HIF-1αmRNA的表达.②外源性突变体Ad-H564/402基因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侧支血管形成及微血管新生.③突变体Ad-H564/40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较野生型基因Ad-H0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生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9
作者 赖艳娴 童锴 +3 位作者 谢宜军 王月刚 韦莉莉 吴平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三突变型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三突变型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300 bp的小片段及后者6300 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三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三突变型穿梭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三突变型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为进一步促进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治疗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重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10
作者 李慧 杨鹏程 +1 位作者 韦莉莉 李桥川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过表达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重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方法根据原有质粒pc DNA3.1+-HIF1-Ala402-Ala564-Ala803的HIF-1α三突变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连接至入门载体,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入门载... 目的构建并鉴定过表达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重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方法根据原有质粒pc DNA3.1+-HIF1-Ala402-Ala564-Ala803的HIF-1α三突变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连接至入门载体,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入门载体与p T590质粒及p ENTR_L4_PCMV_R1质粒拼接为三突变型HIF-1α重组慢病毒载体,将该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的克隆测序鉴定。将三突变型HIF-1α重组慢病毒载体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将EA.hy926细胞分为感染重组HIF-1α过表达慢病毒的Lenti-HIF-1α组、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的Lenti-negative组、只加培养基的MOCK组,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嘌呤霉素(1μg/ml)筛选高表达HIF-1α细胞株,观察病毒感染效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测序鉴定结果提示成功合成三突变型HIF-1α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EK293T细胞中有大量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重组慢病毒感染EA.hy926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EGFP表达,Lenti-HIF-1α组细胞稳定表达HIF-1α蛋白,且其表达水平高于Lenti-negative组及MOCK组。结论重组三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可成功构建,并可获得稳定表达HIF-1α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突变 过表达 慢病毒载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促进其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馨 周琳 张晓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386-3393,共8页
背景:为了提高移植组织的存活率,多数学者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细胞治疗上,特别是经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领域。目的:分析三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促进脂肪移植成活率的作用。方法:(1)利用目的片段重组三点突变型... 背景:为了提高移植组织的存活率,多数学者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细胞治疗上,特别是经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领域。目的:分析三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促进脂肪移植成活率的作用。方法:(1)利用目的片段重组三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入腺病毒pA dE asy-1系统,包装病毒并测定滴度;(2)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及鉴定;(3)以3种病毒液连同空白组共分4组进行后续实验(实验组含三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组);将病毒液转染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内,通过示踪因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观察病毒转染效率,检测各组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4)通过MTT法检测各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1)腺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并包装成功,符合转染要求;(2)通过成脂诱导、成骨诱导及成软骨诱导鉴定证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可以作为后续实验的种子细胞;(3)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1αmR 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5);(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5)实验组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分裂增殖程度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提示腺病毒介导的三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不仅可以在常氧条件下持续表达目的蛋白,同时也能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显著增殖,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 组织工程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突变 脂肪移植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载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张蔚威 王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956-3963,共8页
背景:目前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可提高组织和细胞在缺血环境下继续生存的能力,在促进血管再生方面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三点突变型HIF1α联合示踪因子hrGFP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IF1α^(mu)-... 背景:目前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可提高组织和细胞在缺血环境下继续生存的能力,在促进血管再生方面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三点突变型HIF1α联合示踪因子hrGFP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IF1α^(mu)-IRES-hrGFP-1,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培养,实验组以突变基因Ad-CMV-HIF1α^(mu)-IRES-hrGFP-1病毒液转染细胞,阳性对照组以未突变基因Ad-CMV-HIF1α-IRES-hrGFP-1病毒液转染细胞,阴性对照组以Ad-CMV-IRES-hrGFP-1空病毒液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病毒液。转染72 h后,进行HIF1α基因mRNA及蛋白检测;转染24,48,72,96,120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1)HIF1α基因mRNA检测:实验组、阳性对照组HIF1α基因mRNA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HIF1α蛋白检测:实验组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高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细胞增殖: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均较慢,两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细胞增殖程度高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三点突变型HIF1α联合hrGFP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不仅可在常氧条件下持续表达目的蛋白HIF1α,同时也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突变 hrGFP 病毒载体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璇 陶宇 +4 位作者 裴静娴 李明琰 陈建威 刘城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毒纯化,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提取病毒DNA,进行PCR及PCR产物测序鉴定三突变型HIF-1α基因;X-Gal染色法测定重组腺病毒转染效率;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分别转染hMVECs后,观察hMVECs在Matrigel上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情况;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和PBS分别转染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后,利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收集数据并计算各组CAM血管面积比。结果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扩增纯化后的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病毒滴度达1011~1012PFU/ml;X-gal染色显示MOI为100pfu/cell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Ad-HIF-1α-564/402/803转染hMVECs后Matrigel上的管腔数目显著多于Ad-HIF-1α-nature组、Ad-Null及对照组;基因转染CAM72h后,Ad-HIF-1α-564/402/803组CAM上微小血管数目较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明显增多;Ad-HIF-1α-564/402/803组血管面积比与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0.000)。结论Ad-HIF-1α-564/402/803能明显促进hMVECs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同时可以促进CAM模型上微小血管新生,证实了Ad-HIF-1α-564/402/803在常氧情况下对血管新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重组腺病毒 血管新生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静娴 王月刚 +4 位作者 刘城 魏璇 李明琰 陈建威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增殖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三突变型HIF-1α腺病毒载体(Ad-HIF-1α564/402/803)、野生型HIF-1α腺病毒载体(Ad-HIF-1αnature)、Ad-LacZ及空载腺...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增殖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三突变型HIF-1α腺病毒载体(Ad-HIF-1α564/402/803)、野生型HIF-1α腺病毒载体(Ad-HIF-1αnature)、Ad-LacZ及空载腺病毒载体(Ad-Null)分别在HEK293A细胞大量扩增,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三突变型HIF-1α与野生型HIF-1α的转录活性;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最佳转染复数转染体外培养的hMVECs,Western blotting测定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MTS检测Ad-HIF-1α564/402/80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三突变型HIF-1α转录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HIF-1α(P<0.001);Ad-HIF-1α564/402/803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高于Ad-HIF-1αnature及其他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HIF-1α呈剂量依赖关系。Ad-HIF-1α564/402/803组第3、5天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Ad-HIF-1αnature及其他组(P<0.01)。结论三突变型HIF-1α在体外常氧条件下稳定高效表达,可诱导hMVECs VEGF蛋白表达上调,促进hMVE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腺病毒载体 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对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莉莉 吴平生 +2 位作者 王月刚 胡英芳 谢宜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感染常氧下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HIF-1α,p21WAF1/CIP1的mRNA...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感染常氧下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HIF-1α,p21WAF1/CIP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1α,p21WAF1/CIP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Hoechst染色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结果Ad-HIF-1α-Ala564-Ala803感染LoVo细胞后随着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p21WAF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增高,Hoechst染色示Ad-HIF-1α-Ala564-Ala803组细胞的凋亡率(16.2%)明显高于对照组(5.5%)(P=0.00)。结论HIF-1α可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低氧诱导因子 细胞凋亡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老年小鼠缺血下肢血管的新生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佳佳 李瑜辉 +2 位作者 唐其东 吴平生 宾建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老年鼠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效应。方法24只老年小鼠结扎一侧下肢股动脉制备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经肌肉注射生理盐水(NS)、腺病毒包裹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LacZ)、腺病... 目的探讨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老年鼠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效应。方法24只老年小鼠结扎一侧下肢股动脉制备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经肌肉注射生理盐水(NS)、腺病毒包裹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LacZ)、腺病毒包裹的Pro402、Pro564、Asn803三位点突变型HIF-1α基因(Ad-TM)。术前、术后0、7、14、21、28 d分别对小鼠双侧下肢骨骼肌行对比超声灌注成像评价缺血下肢骨骼肌的血流情况(用缺血下肢血流量/对侧非缺血下肢血流量表示)。术后28 d处死小鼠取下肢骨骼肌行免疫荧光染色标记Bandeira simplificifolia-1凝集素(BS-1 lectin)评价微血管密度(用微血管/骨骼肌纤维表示)。结果对比超声灌注成像显示:术前双下肢血流量基本相等,术后0 d 3组的血流量均下降至15%左右,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3组的血流均有所恢复,其中,Ad-TM组的血流恢复快于其他两组,术后28d,Ad-TM组中缺血下肢的血流量达到对侧非缺血下肢血流量的(66.6±8.9)%,较NS组的(34.2±6.3)%和Ad-LacZ组的(35.7±5.4)%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d-TM组的微血管密度1.06±0.10显著高于NS组0.36±0.04和Ad-LacZ组0.3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突变型HIF-1α基因可有效促进老年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对比超声 下肢缺血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糖代谢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探讨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轶男 张扬 +3 位作者 段国涛 段佳迎 白李晨 李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肿瘤在中国已上升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胃肠道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致死率均位居第二,其中气阴两虚证是胃癌患者常见基本证候之一。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脾主运化失司,则胃阴生津无源,...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肿瘤在中国已上升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胃肠道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致死率均位居第二,其中气阴两虚证是胃癌患者常见基本证候之一。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脾主运化失司,则胃阴生津无源,损及阴液,不能濡养,形成气阴两虚状态,是胃癌常见病机理论之一。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和糖代谢的重编程与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理论相契合。本文以中医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相结合,聚焦基于肿瘤微环境糖代谢理论对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的探讨,旨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理论及临床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阴两虚 肿瘤微环境 糖代谢 低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和钙离子对野生型及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真核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傅锐斌 吴平生 +4 位作者 邱健 向定成 马骏 洪长江 何建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1-1323,1328,共4页
目的对已构建的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单突变)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双突变)进行进一步的功能鉴定。方法将pcDNA3.1+/HIF-1α、pcDNA3.1+... 目的对已构建的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单突变)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双突变)进行进一步的功能鉴定。方法将pcDNA3.1+/HIF-1α、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分别用脂质体法短暂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uman embryo kidney293,HEK29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氧、低氧无钙离子或有钙离子条件下各组转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正常氧条件各组转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结果正常氧条件下,转染突变体的细胞较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细胞HIF-1α蛋白和VEGFmRNA水平增高;低氧条件下,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HEK293细胞HIF-1α蛋白水平增高;Ca2+刺激减少低氧时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但对转染突变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两种突变体产物在蛋白水平上具耐氧和耐蛋白酶降解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突变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载三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a基因微泡靶向传输
19
作者 谢佳佳 李瑜辉 +4 位作者 唐其东 余天浩 陈武奇 杨莉 宾建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67-168,共2页
目的血管新生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然而,基因传输的有创性阻碍了血管新生疗法的深入发展,超声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为基因传输带来了希望。因此,本研究探讨超声介导载人三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 目的血管新生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然而,基因传输的有创性阻碍了血管新生疗法的深入发展,超声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为基因传输带来了希望。因此,本研究探讨超声介导载人三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基因微泡靶向传输促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 24只实验小鼠予结扎一侧下肢股动脉制备下肢缺血模型,另一侧下肢作为对照组。术后1周所有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A组:尾静脉注入HIF-1a基因微泡+超声照射;小鼠仰卧位,通过尾静脉10 min内恒速输注载基因微泡,同时将超声探头垂直固定于缺血下肢,照射10 min(探头17L5,频率7.0 MHz,机械指数1.9);B组:尾静脉注入HIF-1a基因微泡;C组:超声照射(同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转染后第5天人HIF-1a蛋白表达情况,转染后第2周利用超声灌注成像评价缺血下肢血流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 WesternBlot显示人HIF-1a蛋白的表达在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较C组显著增加。血流灌注成像显示转染后第2周中A组缺血下肢的血流量达到对侧非缺血下肢血流量的79.3%±6.4%,显著高于B组60.0%±4.2%和C组5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的载人三突变型HIF-1a基因微泡可实现向小鼠缺血下肢的靶向传输,并产生促血管新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基因转染 下肢血管 低氧诱导因子 超声探头 微泡 突变型 缺血模型 免疫荧光染色 实验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探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
作者 吴翔 寻英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探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复方制剂对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80例新发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按照随机... 目的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探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复方制剂对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80例新发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IF-1α、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胰岛功能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浆指标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复方制剂可有效降低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体质量,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并可通过干预HIF-1α信号通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二甲双胍 恩格列净 超重/肥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