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索尼定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丁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 研究莫索尼定 (Mox)对窦房结起搏细胞是否具有电生理作用及其相关受体以探讨Mox治疗实验性心律不齐的机理。方法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窦房结细胞AP。结果 Mox(0 .3~ 3mmol·L- 1)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P的舒张期除极速率 ... 目的 研究莫索尼定 (Mox)对窦房结起搏细胞是否具有电生理作用及其相关受体以探讨Mox治疗实验性心律不齐的机理。方法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窦房结细胞AP。结果 Mox(0 .3~ 3mmol·L- 1)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P的舒张期除极速率 (VDD) ,减慢自发搏动速率 (RPF) ,延长AP复极达 5 0 %及 90 %的时程 (APD50 和APD90 )。 1和 3mmol·L- 1Mox还明显增大最大舒张电位 (MDP)的绝对值。预先灌流α2 受体拮抗剂育亨宾 (1.0 μmol·L- 1,2 0min)取消Mox降低VDD ,延长APD50 和APD90 的作用 ;拮抗较低浓度Mox降低RPF和增大MDP的作用。育亨宾处理标本后 ,Mox显著增加AP幅度和最大除极速率。结论 Mox延长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APD50 和APD90 以及降低VDD的作用主要由α2 受体中介。Mox增大MDP绝对值和减慢RPF的作用则与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尼定 窦房结起搏细胞 电生理效应 动物实验 微电极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合并孕酮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效应的影响
2
作者 时新艳 帕尔哈提 《新疆医学》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与孕酮(progesterone,P)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找出二者合用的适宜浓度。方法: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1)E_2与 P...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与孕酮(progesterone,P)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找出二者合用的适宜浓度。方法: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1)E_2与 P 单独作用可使动作电位 APA、Vmax 明显下降,DPT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3期复极时间延长。(2)E_2与 P 联合作用,在低浓度时即具有交互作用,P 可加强 E2的效应。结论:E_2与 P 可能抑制钾通道和钙通道,E_2与 P 具有协同效应,临床应用中二者合用应以小剂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合并症 孕酮 家兔 窦房结起搏细胞 电生理效应 动作电位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调节窦房结起搏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镇郁琼 雷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2-123,126,共3页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调节窦房结起搏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信号传递机制。结果发现 ,采用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H- 89)选择性阻断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途径后 ,异丙肾上腺素依赖性 Ik 激活...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调节窦房结起搏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信号传递机制。结果发现 ,采用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H- 89)选择性阻断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途径后 ,异丙肾上腺素依赖性 Ik 激活被抑制 ,而用选择性蛋白激酶 C抑制剂 Bisindolymaleim ide(磷酸化途径 )后则异丙肾上腺素依赖性 Ik 激活未能被抑制。提示异丙肾上腺素调节 Ik 的信号传递机制主要通过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PKA)磷酸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延迟整流钾通道 窦房结起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猪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4
作者 段炼 徐志云 +2 位作者 宋智钢 张浩 姚颖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0,共1页
窦房结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窦房结细胞分离后深入研究其形态与电生理功能已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窦房结起搏细胞在构建生物起搏器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观察成熟猪窦房结细胞中起搏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窦房结起搏细胞 生物学特性 成熟 心脏传导系统 电生理功能 生物起搏 窦房结细胞
原文传递
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建红 强立新 马冬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0期888-888,共1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兴奋性降低或(和)兴奋性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病窦。轻者无症状或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一过性黑朦,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认为[1],其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兴奋性降低或(和)兴奋性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病窦。轻者无症状或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一过性黑朦,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认为[1],其病变过程众多,如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布氏杆菌病、伤寒),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病变等均可损害窦房结。心电图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和快慢综合征等形式表现出来。现代医学一般采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疗 心宝丸 窦房结起搏细胞 甲状腺功能减退 阿-斯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