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1
作者 郝晓鹏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81-84,156,共5页
为掌握山西省关帝林区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以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对定量因子向定性因子进行转化。通过偏相关系数判定各个立地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从而得... 为掌握山西省关帝林区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以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对定量因子向定性因子进行转化。通过偏相关系数判定各个立地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从而得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坡位。根据主导因子和综合多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得出各样地优势木树高的预测方程,并划分立地质量评价等级,对南海滩林场18个立地类型区进行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中优等级的样地共占比80%,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总体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南海滩林场 油松人工林 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因子 数量化理论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收获效益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 陈立新 +2 位作者 段文标 沈海龙 于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立地类型划分,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分立地类型等级,对立地评价结果的预测值与调查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合适的函数进行优势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拟合;运用冗余分析探究林分密度及土壤化学指标中影响立木生长的主导因子,绘制散点图分析主导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数量关系特征。【结果】1)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共划分了30个立地类型,其中海拔为600~700 m、阴坡、斜坡、厚有机质层和中腐殖质层的立地组合最优,各立地类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758,P值均在0.001水平显著。2)系统聚类法将立地类型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时,Ⅰ~Ⅴ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依次为13.3%、43.3%、20%、20%、3.33%;3)Richards函数对60年生红松人工林优势木拟合效果最优,RSS、RMSE和R^(2)依次为21.566、0.202和0.886,P值在0.001水平显著,其优势木树高与胸径间的关系为H=24.569 (1-e^(-0.162D))^(5.199);4)株数密度对本研究区域的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最显著(解释比例达54.3%,F=89.2,P=0.002),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最大林分蓄积量约为550 m^(3)/hm^(2)。【结论】总体来说,在海拔较低、坡向偏向阴坡、坡度较缓、有机质层及腐殖质层较厚的红松人工林区域的立地质量较高,株数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性状影响最大,并遵循“最终收获量一定法则”,建议适当施肥或调控林分密度进行科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质量评价 数量化理论Ⅰ 冗余分析 林分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泽龙 李泽义 +3 位作者 陈邑烜 马孟良 姜在民 蔡靖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设置红桦天然次生林临时样地85块,以年龄-树高、胸径-树高数据为依据,选取常用的9个树木生长模型拟合导向曲线,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并采用2种方法对4个不同地区的立地质量进行比较,... 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设置红桦天然次生林临时样地85块,以年龄-树高、胸径-树高数据为依据,选取常用的9个树木生长模型拟合导向曲线,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并采用2种方法对4个不同地区的立地质量进行比较,实现对西北地区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的科学评价。结果表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的最优导向曲线方程分别为H=18.073/{1+exp[-(A-22.571)/9.144]}、H=19.793/{1+exp[-(D-12.218)/6.588]};确定基准年龄为40 a,基准胸径为20 cm,指数级距为2 m,划定10~20 m共6个立地质量等级,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检验结果表明,两表的卡方值均小于临界值,落点检验精度分别为95%和97.5%,达到编表精度要求,均能够良好地反映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2种方法在对4个地区的立地质量评价中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中陕西火地塘林场立地质量最优,宁夏二龙河林场次之,青海北山林场和甘肃洮坪林场立地质量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天然次生林 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指数 立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优势木胸径的湖南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汤维 黄朗 +2 位作者 杨浩 游文彪 朱光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建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杉木人工林平均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从4种基础生长模型中筛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参数值相近的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聚类后形成的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中,构建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坡位>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海拔。2)4个候选基础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较低(R2=0.6415~0.6420),选取单分子式(Mitscherlich)(R2=0.6420)作为构建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模型。3)考虑立地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将不同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拟,确定系数R2从0.6415~0.6420提高到0.6642~0.8258,拟合精度的高低与主导立地因子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其中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0.8258)。4)以确定系数≥0.95为聚类精度标准将立地类型划分为10个立地类型组,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模型在便于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建模的精度(R2=0.8409)。【结论】立地因子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将立地因子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混合模型中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适合于多种立地类型下的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平均优势木胸径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混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积潜在生产力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5
作者 周甲敏 刘兆刚 董灵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9,共9页
【目的】立地质量评价是森林经营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建立林分蓄积生长模型,引入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对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旨在为该地区森林生长收获预测、森林经营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 【目的】立地质量评价是森林经营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建立林分蓄积生长模型,引入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对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旨在为该地区森林生长收获预测、森林经营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0—2015年两期连续清查中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数据,建立林分平均高和蓄积生长模型,划分立地等级,并计算各立地等级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结合林分现实生产力及其与蓄积潜在生产力之间的差异,对当前林龄林分的实际状况和可提升空间进行评价。【结果】(1)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林分基准年龄(30 a)时,各立地等级的蓄积潜在生产力范围为3.87~6.10 m^(3)/(hm^(2)·a);阔叶混交林林分平均可提升空间介于50.78%~62.97%之间,且随着立地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增大。(2)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缓。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差异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3)各林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均呈现随立地等级降低而下降的趋势,立地质量中等的林分占总样本量的77.24%,且各个立地等级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始终大于现实生产力。【结论】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可以作为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针对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各立地等级处于发育初期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比近成熟林的更大,且林分可提升空间也更大;随着立地质量的降低,林分可提升空间逐步扩大。因此,应根据林分发育时期和立地条件,采取差异化抚育措施,且需注重立地质量中等的林分,优先进行中幼龄林抚育,提升林分的整体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潜在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 阔叶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立地质量评价的天然林生长模型构建方法
6
作者 张月莹 符利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35,共11页
【目的】F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立地生产潜力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结合环境和林分因子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主要围绕该方法中的林分生长模型开展研究,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 【目的】F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立地生产潜力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结合环境和林分因子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主要围绕该方法中的林分生长模型开展研究,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给出生长模型的建模方法,例如模型选型标准、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和模型评价等。【方法】假定林分为等株生长,利用数学理论推导出林分断面积模型中直接或间接含有年龄情形时林分断面积连年生长量计算公式,并给出断面积连年生长量与林分断面积指数是否为单调函数的判别准则;基于哑变量方法分析不同分类变量对断面积生长的影响,即模型参数化;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化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以吉林省3634个面积为0.06 hm^(2)的固定样地的4次连续观测数据为实例,构建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判断断面积连年生长量与林分密度指数是否为单调函数,从而为断面积模型选型提供捷径;建模时考虑模型参数化既能有效解释变量各等级之间的差异程度,又能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的改进最小二乘法能有效求解含哑变量的模型参数。【结论】本研究所给出的生长模型构建方法可为Fu等提出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立地质量评价 生长模型 单调函数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关县筇竹生长立地质量评价
7
作者 毛闻君 赵金发 +1 位作者 王丽 董文渊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采用数量化理论方法,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计算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的贡献值及筇竹高度预测值,以示性函数将各环境因素数量化,将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划分为7个项目24个类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类目相应的数值... 采用数量化理论方法,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计算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的贡献值及筇竹高度预测值,以示性函数将各环境因素数量化,将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划分为7个项目24个类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类目相应的数值,进行立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筇竹高度预测值分别为:6.07~5.00、5.00~3.93、3.93~2.87、2.87~1.80、<1.80 m;在随机抽取的30块样地中11块立地质量等级为“优”,11块为“良”,8块为“合格”,占筇竹样地总数的93.33%,合格率较高,区域生境是筇竹的适生区域。筇竹生长地立地质量得分表经复相关系数F检验及适合显著性检验均达到了精度要求,适用于筇竹林分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 立地质量评价 数量化理论 F检验 大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47
8
作者 吴恒 党坤良 +4 位作者 田相林 孙帅超 陈书军 赵鹏祥 曹田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8,共11页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运用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树种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差异,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比较通用地位级表与立地指数表、立地形表评价立地质量偏差。【结果】各树种卡方检验值均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值,符合精度要求。油松和落叶松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低于立地形,锐齿栎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高于立地形,华山松立地指数与立地形卡方检验平均值差异较小。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形适用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而立地指数适用于人工林。与通用地位级表的比较表明,地位级评价立地质量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地位级评价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误差显著大于立地指数。【结论】编制的油松、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华山松、锐齿栎立地形表满足立地质量评价精度要求,能够反映林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立地质量差异,可用于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管理。同时如何解决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混交和异龄的特点、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 立地指数 立地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树种光皮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正茂 李昌珠 +2 位作者 张良波 李培旺 李典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湖南省不同适生区范围内的光皮树生产基地,按不同生长类型、不同立地条件林分设置临时标准样地30块,在每块标准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测定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等林分结构因子的数量特征,并调查和收集林下植被、立地因子(海拔、坡... 在湖南省不同适生区范围内的光皮树生产基地,按不同生长类型、不同立地条件林分设置临时标准样地30块,在每块标准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测定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等林分结构因子的数量特征,并调查和收集林下植被、立地因子(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气象因素、经营水平等环境特征。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林分结构调查、标准木和林分优势木解析法测定树干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大量树干解析材料,拟合树高与年龄的回归方程式作为导向曲线,再利用树高调整法编制光皮树的地位指数表以及地位指数曲线簇。在综合分析影响光皮树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了5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构建立地质量评价数量化模型,进行光皮树的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油料树种 光皮树 立地质量评价 数量化理论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S”技术进行北京市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张晓丽 游先祥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292-295,共4页
本文针对目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立地分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技术上新的探讨。研究中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针对目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立地分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技术上新的探讨。研究中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借助相关数学分析,对北京市森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在此基础上的立地质量评价及多目标动态决策。通过对北京地区景观特征及其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等各种因子的定性分析,以及一、二类调查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确定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应用GIS建立各级分类的各因子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库,通过各分类层次的主导因子及辅助因子的专题图叠加完成初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及ES的推理机制对初分类结果进行综合,根据可信度理论,得出各级符合生产、造林规划和经营实际的立地类型图。对于最低一级的分类结果,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各类型立地质量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并编制立地质量评价图。在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选择目标集,进行面向目标的动态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 遥感 GIS 森林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晋平 张浩宇 张芸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3,共6页
在关帝山林区8个林场的油松天然林中选取69株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XLSTEM和SYSTAT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充分考虑达到胸高的年龄在立地指数模型中的意义,确定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引入生长截距和可变生长截距的概念,... 在关帝山林区8个林场的油松天然林中选取69株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XLSTEM和SYSTAT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充分考虑达到胸高的年龄在立地指数模型中的意义,确定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引入生长截距和可变生长截距的概念,分析林分优势木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建立关帝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可确定为胸高年龄35年,实际总年龄约为42~45年;2)油松天然林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不密切;3)本研究建立的油松天然林可变生长截距模型准确、可靠,能对胸高年龄为3~35年的油松天然林进行准确地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可变生长截距模型 生长截距法 油松天然林 关帝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兴宜 宋从文 张家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2-535,共4页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秃杉的生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并受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综合运用地位指数表、生产力级标准和地位指数模型,为给秃杉选择理想的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于促进秃杉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秃杉 立地类型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艳洁 周来 +1 位作者 靳爱仙 孙玉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7,80,共6页
通过对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林的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根据贡献值排序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向。用3个主导立地因子把样地划分为16个立地类型区,构建落叶松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用这一模型对东京城地区落叶松立地质量进... 通过对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林的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根据贡献值排序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向。用3个主导立地因子把样地划分为16个立地类型区,构建落叶松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用这一模型对东京城地区落叶松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个立地类型可区划分出优、中、差3个等级;经模型检验表明,模型精度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数量化理论Ⅰ 立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盐碱地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东兴 宫伟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98-103,共6页
根据盐碱地土壤性质与植物的生态关系,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种类、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和水溶性总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盐... 根据盐碱地土壤性质与植物的生态关系,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种类、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和水溶性总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为分类依据,以地上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为验证标准,进行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将大庆市盐碱地分为高生物量轻度盐碱地、高生物量中度盐碱地、中生物量中度盐碱地、低生物量中度盐碱地和重度盐碱地5种立地类型。研究结果可为恢复植被,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立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平 于磊 +1 位作者 李仁平 王玉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评价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的立地质量,以辽东山区大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临时样地数据、解析木数据、油松人工林二类清查数据为依据,开展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划分标准与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 为评价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的立地质量,以辽东山区大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临时样地数据、解析木数据、油松人工林二类清查数据为依据,开展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划分标准与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辽宁省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和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提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4个龄组,每1龄组分别划定了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3个径材规格的胸径分级标准。使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计算出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枯落物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等7个立地因子所有水平的得分,编制出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得分表;构建了7个立地质量数量化预测方程,并经χ2检验查表所得值与方程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得分值范围编制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Ⅴ共五级。为进一步与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龄组径阶划分标准相对应,使用Richard方程拟合了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优势木树高与胸径生长曲线,构建了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按胸径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绘制了辽东山区3个地级市的油松建筑材林立地质量等级分布图。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大多为II,III,IV 3个等级,I级地块数量很少,没有V级地块,其中I,II级地块可以用来生产大径材,III级地块只可以生产中径材,IV级地块可以生产中径材和小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林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林地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晓 曹霖 +1 位作者 王雪军 张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形估测模型 二类调查数据 潜在生产力测算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显春 杨祖达 +1 位作者 吴虹 彭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5-608,共4页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立地质量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山区核桃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志云 陆贵巧 +1 位作者 张锁成 李校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河北省山区核桃分布区17个县内不同立地条件下,调查了698块标准地,在综合分析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了7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构建了河北省山区核桃地力指数模型,编制了河北省... 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河北省山区核桃分布区17个县内不同立地条件下,调查了698块标准地,在综合分析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了7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构建了河北省山区核桃地力指数模型,编制了河北省山区核桃地力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精度要求。利用这一模型可对河北省山区核桃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为河北省山区核桃的栽培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立地质量评价 地力指数 模型 立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财富 常新东 +1 位作者 梁玉堂 张丙乾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4-80,共7页
选择Richards生长函数H=a(1-e-bA)c作为辽宁省刺槐优势高生长模型.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解析木资料,拟合出最优多形立地指数模型,编制了多形立地指数表.在综合分析影响刺... 选择Richards生长函数H=a(1-e-bA)c作为辽宁省刺槐优势高生长模型.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解析木资料,拟合出最优多形立地指数模型,编制了多形立地指数表.在综合分析影响刺槐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基础上,选择了7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与立地指数的回归模型,经减少项目法筛选出包含5个因子的立地指数最佳预估方程,编制了数量立地指数得分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立地指数 立地质量评价 刺槐 人工林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普洱县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平书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简述了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及其意义,并较详细地论述了普洱县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等。最后,得出了评价结果。
关键词 普洱县 森林立地质量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思茅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