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驱动的汽轮机冷端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
1
作者 程波 卢绪祥 +2 位作者 刘雨菲 龙权利 张志斌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5,共7页
为了提高汽轮机冷端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冷端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稳态筛选,然后结合机理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挑选特征建立汽轮机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及凝汽器的压力预测模型,最... 为了提高汽轮机冷端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冷端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稳态筛选,然后结合机理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挑选特征建立汽轮机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及凝汽器的压力预测模型,最后改变冷端设备的运行方式并将其带入模型进行寻优。同时将其应用到某630 MW机组中进行实际预测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实时反映机组的真实运行情况并为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火电机组的节能减排与智慧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端系统 建模 最佳背压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冷端系统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
2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于2018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由上海交通大学汪国山编著。本书前六章围绕湿冷发电机组的冷端系统,依次介绍了凝汽器、湿冷塔、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清洁度管理、抽真空系统等分系统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变工况性能以及技术改造与优化... 本书于2018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由上海交通大学汪国山编著。本书前六章围绕湿冷发电机组的冷端系统,依次介绍了凝汽器、湿冷塔、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清洁度管理、抽真空系统等分系统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变工况性能以及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技术;第七章介绍直接空冷系统的改造与优化运行技术;第八章介绍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对湿冷和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进行综合节能改造;第九章介绍凝汽式发电厂冷端系统凝汽器余热回收技术。在以上各章中均提供了若干实际工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直接空冷机组 上海交通大学 改造与优化 端系统 抽真空系统 循环水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璐 尹纯亚 +1 位作者 戴晨 马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暂态电压演化传播路径。其次,从“交直流故障强耦合作用持续加强,暂态无功功率成分复杂”、“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暂态电压问题凸显”及“故障承载与调节能力下降,连锁脱网风险增大”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然后,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了实际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外送系统仿真模型,不同新能源占比、不同故障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从增强耦合运行特性机理认识、提升新能源涉网性能、增加多尺度协同控制策略、加强交流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的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 交直流故障 暂态电压 运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数据融合的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幅值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博宇 高鑫 +2 位作者 张哲 丁涛 张逸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0-118,共9页
对于含大规模风电的高压直流外送系统,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可能导致送端交流母线出现暂态过电压,进而引发新能源连锁脱网,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刻画直流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知识-数据融合的直流... 对于含大规模风电的高压直流外送系统,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可能导致送端交流母线出现暂态过电压,进而引发新能源连锁脱网,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刻画直流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知识-数据融合的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幅值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修正决策树分裂过程中的分支质量衡量指标提出改进决策树算法,挖掘暂态过电压与关键电气量的映射关系,提升过电压幅值预测模型的评估性能。其次,基于系统机理模型分析送端系统功率交换情况与交流母线电压的关联关系,推导模型驱动的换流站母线暂态过电压幅值解析表达式。最后,结合理论分析方法,建立知识-数据融合模型以快速修正过电压幅值理论计算结果,提升融合模型在训练样本不足或输入特征选择不当情况下的鲁棒性。面向存在暂态过电压问题的直流送端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暂态过电压幅值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决策树模型 暂态过电压 知识-数据融合 直流送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燃煤机组双压凝汽器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5
作者 冯金金 章颢 +5 位作者 李健平 陈伟 刘利 秦攀 李国庆 李永华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1期198-204,共7页
以淮南平圩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0MW燃煤机组双压凝汽器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参数,建立全工况实时冷端优化模型。基于历史运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负荷、循环水进水温度以及清洁系数等实时状态参数的变化... 以淮南平圩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0MW燃煤机组双压凝汽器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参数,建立全工况实时冷端优化模型。基于历史运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负荷、循环水进水温度以及清洁系数等实时状态参数的变化对冷端优化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得到计算工况下的最佳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及节能潜力。计算结果表明,63.44%的计算工况获得了节能效果,累计收益可达604.16MW·h,在高负荷和高进水温度的工况下,更需要合理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压凝汽器 端系统 全工况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波 卢绪祥 +1 位作者 刘雨菲 李逸轩 《电站辅机》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汽轮机冷端系统是煤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对整个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在介绍系统组成及优化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总结阐述了目前主要的优化方法,包括热力试验法、变工况计算法、热力仿真法、智... 汽轮机冷端系统是煤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对整个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在介绍系统组成及优化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总结阐述了目前主要的优化方法,包括热力试验法、变工况计算法、热力仿真法、智能预测法及相似工况匹配法,同时对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可为汽轮机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煤电机组的节能减排与智慧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端系统 运行优化 节能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梅海龙 曾海波 +2 位作者 段旺权 李铭 杜炳强 《湖南电力》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为平衡冷端系统对火电机组发电功率及厂用电率的影响,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调控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分析循环冷却水流量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功耗变化及机组在950 MW、7... 为平衡冷端系统对火电机组发电功率及厂用电率的影响,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调控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分析循环冷却水流量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功耗变化及机组在950 MW、750 MW、500 MW负荷下的微增功率曲线。通过主动改变变频泵频率,实时监测凝汽器压力变化,结合循环水泵功耗变化和机组微增功率曲线,计算机组净出力变化,通过对循环水泵运行优化试验,寻找变频泵的最佳运行频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得到机组在不同运行负荷下变频泵的最佳运行频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系统 循环水泵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冷端系统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
8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于2018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由上海交通大学汪国山编著。本书前六章围绕湿冷发电机组的冷端系统,依次介绍了凝汽器、湿冷塔、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清洁度管理、抽真空系统等分系统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变工况性能以及技术改造与优化... 本书于2018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由上海交通大学汪国山编著。本书前六章围绕湿冷发电机组的冷端系统,依次介绍了凝汽器、湿冷塔、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清洁度管理、抽真空系统等分系统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变工况性能以及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技术;第七章介绍直接空冷系统的改造与优化运行技术;第八章介绍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对湿冷和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进行综合节能改造;第九章介绍凝汽式发电厂冷端系统凝汽器余热回收技术。在以上各章中均提供了若干实际工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直接空冷机组 上海交通大学 改造与优化 端系统 抽真空系统 循环水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到端系统的导频插入和信道估计设计
9
作者 卓娜娜 向路平 +1 位作者 胡杰 杨鲲 《移动通信》 2024年第6期34-39,51,共7页
自深度学习技术驱动的端到端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被引入后,通信系统的架构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虽然该技术在AWGN信道上表现良好,但在无线信道环境变化情况下,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是引入导频信号,将导频按... 自深度学习技术驱动的端到端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被引入后,通信系统的架构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虽然该技术在AWGN信道上表现良好,但在无线信道环境变化情况下,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是引入导频信号,将导频按照头部位置插入或固定间隔插入的方式插入数据流中,同时在端到端系统之外增设信道估计模块以补充信道信息。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与端到端一体化的理念相矛盾。提出了一种综合的端到端系统,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导频插入位置选择并设计接收机,使系统能够有效收集信道信息,进而顺利恢复传输数据。与传统的导频插入方案相比,该系统具备明显的性能优势,误码率降低1~2 dB。另外,针对各类信道环境,系统内部的导频插入算法都可以提供具有针对性且高效的导频插入方案,因此对通信环境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系统 信道估计 深度神经网络 导频插入 动态通信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保护功能配置的新能源送端系统紧急安控策略
10
作者 王海军 单睿 +2 位作者 白雪 张国政 蒙博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了解决故障后新能源系统送端功率过剩以及受故障后安全稳定运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保护功能配置的新能源送端系统紧急安控策略。首先,在多保护功能配置的基础上提出紧急控制决策的安控指标,建立了紧急决策灵敏度;其次,考虑新能... 为了解决故障后新能源系统送端功率过剩以及受故障后安全稳定运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保护功能配置的新能源送端系统紧急安控策略。首先,在多保护功能配置的基础上提出紧急控制决策的安控指标,建立了紧急决策灵敏度;其次,考虑新能源送端系统综合运行风险和安控动作策略为目标,结合紧急决策灵敏度以及安全运行为约束建立新能源送端系统安控策略模型;然后,为了扩大搜索范围并提升局部搜索能力,在哈里斯鹰优化(Harris Hawk Optimization,HHO)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多种改进策略,以满足安控模型精确求解的需求;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安控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系统的稳定裕度,并且针对不同的失稳状况,提出的决策方法能够有效恢复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控策略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新能源送端系统 切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发电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邹金生 郑冉阳 +2 位作者 李欣原 王亚 多兆君 《清洗世界》 2024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垃圾焚烧发电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显著优势。在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中,冷端系统直接影响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冷端系统运行模... 垃圾焚烧发电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显著优势。在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中,冷端系统直接影响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冷端系统运行模式已难以满足节能增效、稳定高效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冷端系统的特点,从生产参数监测、优化模型构建、控制策略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旨在为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发电 端系统 设备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大规模风电送端系统对直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新燕 孟瑞龙 +2 位作者 梅生伟 王维庆 杨文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0-738,共9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的开发与利用及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形成,为了研究含大规模风电场的送端系统对直流系统的影响,针对大规模双馈风电场多端交直流外送系统,构建了交直流并联与非并联运行方式下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了3种情况即:风电场风速变化、... 随着大规模风电的开发与利用及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形成,为了研究含大规模风电场的送端系统对直流系统的影响,针对大规模双馈风电场多端交直流外送系统,构建了交直流并联与非并联运行方式下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了3种情况即:风电场风速变化、风电场故障、换流母线故障时送端系统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仿真实验数据和曲线;由仿真结果得到以下结论:风电场处于噪声风时,为保证系统频率稳定所需的火电容量最大;当交直流系统采用非并联运行方式时,风电场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最小;3种运行方式下换流站交流母线故障对直流系统影响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大规模双馈风电场 端系统 运行方式 短路故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分层协调思路 被引量:21
13
作者 叶希 鲁宗相 +3 位作者 乔颖 闵勇 黄强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8,共8页
中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含集群风电的多电源联运源端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提高其发电的控制灵活性对于促进风电消纳十分重要。针对"三北"地区风火联运源端系统特点,提出在调度中心... 中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含集群风电的多电源联运源端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提高其发电的控制灵活性对于促进风电消纳十分重要。针对"三北"地区风火联运源端系统特点,提出在调度中心和源端发电单元之间建立有功优化运行层,对局部分散的风电场和火电机组进行协调控制,从而提高源端电力的控制灵活性,充分利用消纳空间以提高风电利用率;其中,异特性多类型机组联运的控制复杂性问题、强刚性风火联运源端系统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难题是实现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的关键难题。文中从区域风电场群协调模式、多空间尺度分层协调模式以及多时间尺度逐级精细化策略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时空尺度分层协调有功优化运行体系,并梳理相应的运行性能评价指标;最后,着重从体系中风火协调层、集群风电协调层两个角度阐述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联运 端系统 集群风电 分层协调 多时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冷端系统评价指标及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0
14
作者 李秀云 严俊杰 林万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4-98,共5页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系统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已引起工程界的高度重视。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限于对冷端系统内的单个设备 (如凝汽器、循环水泵和冷却塔等 )进行分析和讨论 ,从冷端系统整体的角度 ,正确评价系统运行经济性的诊断理论...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系统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已引起工程界的高度重视。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限于对冷端系统内的单个设备 (如凝汽器、循环水泵和冷却塔等 )进行分析和讨论 ,从冷端系统整体的角度 ,正确评价系统运行经济性的诊断理论一直是一个空白。缺少一套冷端系统评价指标、相关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各因素对影响经济性的诊断理论及定量计算方法。针对现有的冷端系统经济性诊断指标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基准值诊断方法 ,将冷端系统内的众多因素划归为相关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子系统的系统参数 ,通过三阶指标体系逐层分解 ,建立起每一个影响因素与供电煤耗率之间的联系。为冷端系统节能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端系统 评价指标 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冷端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素芬 何冬辉 +1 位作者 陈贵军 李海军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在对火电厂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冷端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点,分析了冷端系统最优化运行原理,建立了冷端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优化软件;实例分析了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及其效益,... 在对火电厂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冷端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点,分析了冷端系统最优化运行原理,建立了冷端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优化软件;实例分析了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及其效益,验证了模型与软件的精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软件对火电厂的优化运行及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系统 运行特性 优化模型 优化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端系统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邦峰 张勇军 +1 位作者 李勇 任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1-25,38,共6页
首先分析了静态无功补偿的不足和动态无功补偿的作用,指出受端系统进行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的必要性,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动态无功补偿优化的建模方法,包括多目标优化模型和单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的... 首先分析了静态无功补偿的不足和动态无功补偿的作用,指出受端系统进行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的必要性,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动态无功补偿优化的建模方法,包括多目标优化模型和单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的一些思路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电压崩溃、传输能力、切负荷等费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系统 动态无功补偿 优化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切负荷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孙大雁 周海强 +3 位作者 熊浩清 杨阳 鞠平 赵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267-7275,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切负荷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分析直流闭锁后受端系统的暂态稳定裕度以及切负荷量对暂态稳定裕度的灵敏度;接着,以紧急负荷控制的经济代价为目标,以最大摇摆角、最低频率、最低暂态电压稳定...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切负荷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分析直流闭锁后受端系统的暂态稳定裕度以及切负荷量对暂态稳定裕度的灵敏度;接着,以紧急负荷控制的经济代价为目标,以最大摇摆角、最低频率、最低暂态电压稳定裕度及最大可控负荷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紧急切负荷控制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为解决人工智能算法计算量大,难以实施的困难,应用灵敏度方法,将非线性动态优化问题近似为线性规划问题,迭代求解直至收敛到最优解。为克服可能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的不足,采用了多初值寻优的方法。最后,以河南省电力系统为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减小计算量,提高优化速度,在确保系统暂态稳定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控制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受端系统 紧急控制 切负荷 暂态电压稳定裕度 灵敏度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受端系统直流再启动方案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明松 张文朝 +3 位作者 呙虎 谢国平 罗煦之 赵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0-135,共6页
直流再启动可有效提高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但也可能给受端系统带来频率和电压冲击。文中对弱受端系统直流再启动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流再启动过程的动作序列,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对弱受端系统第二、三道防线的影响,指出直流再... 直流再启动可有效提高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但也可能给受端系统带来频率和电压冲击。文中对弱受端系统直流再启动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流再启动过程的动作序列,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对弱受端系统第二、三道防线的影响,指出直流再启动与低频减载配合不好可能导致受端系统连锁故障;其次,提出了直流再启动与弱受端系统第二、三道防线的协调配合原则,并给出了直流再启动方案的评估方法及流程;然后,研究了直流单双极运行方式下的再启动候选方案,并给出系统运行方式配合建议。最后,以某弱受端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直流单双极运行方式下的再启动候选方案进行评估,并给出了运行方式建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判据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再启动 弱受端系统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协调配合 低频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春明 刘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2-1057,共6页
为增强直流互联大系统运行特性认识水平,针对区域电网间多回互联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展开研究。分析其成因;摸索其发生后送端系统频率、电压的变化特性;剖析其对送端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研究结论是:虽然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往往不... 为增强直流互联大系统运行特性认识水平,针对区域电网间多回互联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展开研究。分析其成因;摸索其发生后送端系统频率、电压的变化特性;剖析其对送端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研究结论是:虽然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往往不可避免,但是直流功率由于换相失败和控制系统的作用突变时,送端近区机组出力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紧跟着变化,送端近区显现出功率相对平衡的暂态特性。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仅局限在近区较小范围内,不会影响大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直流 换相失败 端系统 暂态 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