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合线路SPECT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荣福 杨熊飞 +4 位作者 张春丽 付占立 范岩 张旭初 徐文怀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其显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其显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与B超、CT、MRI的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在35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中,其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88.9%、100%、100%、72.7%;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77%-98%、71%-98%、63%-100%、86%-100%、39%-94%。符合线路SPECT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明显高于B超,与CT和MRI的比较尚无显著性差异;95%可信区间分析,结果显示符合线路SPECT高于B超、CT和MRI;18F-FDG符合线路SPECT和B超、CT、MRI联合应用在某些病例的诊断中具有互补性。结论:18F-FDG SPECT/PET显像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消化系统肿瘤 手术治疗 肿瘤转移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在淋巴瘤患者诊断及监测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要慧 岑溪南 +9 位作者 欧晋平 粱赜隐 邱志祥 王文生 许蔚林 李渊 尹玥 王茫桔 董玉君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23-1026,共4页
本研究探讨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检查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后监测复发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病理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71例次的SPECT/PET检查结果。结果表明:28例患者初次治疗前行SPECT/PET检查的... 本研究探讨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检查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后监测复发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病理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71例次的SPECT/PET检查结果。结果表明:28例患者初次治疗前行SPECT/PET检查的准确率100%,而CT准确率为81.7%。SPECT/PET和CT对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5.7%和53.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3)。SPECT/PET和CT对结外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91.3%和56.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7)。32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阶段共进行了43例次SPECT/PET检查。SPECT/PET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9%。6例患者为SPECT/PET先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复发。结论:SPECT/PET检查结果对淋巴瘤患者诊断和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代谢显像 淋巴瘤 淋巴瘤诊断 淋巴瘤复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多 张卫红 +2 位作者 李亚威 王萌 吕平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4例胸腔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灶的病理类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4例胸腔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灶的病理类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 8例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2例,良性神经鞘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6例间叶组织肿瘤(良性孤立性纤维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按照良恶性分组为良性组10例和恶性组4例。良性组与恶性组平均年龄及CT征象均无统计学差异。恶性组T/L及T/M明显高于良性组,并且有统计学差异(13. 31 vs 4. 91,P=0. 036;3. 12 vs1. 13,P=0. 002)。以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5. 7%,敏感性100%,特异性80. 0%,2例假阳性病例均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神经源性肿瘤与间叶组织肿瘤CT表现及符合线路显像特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鉴别胸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并且鉴别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准确率较神经源性肿瘤高,具有简便直观的优势,有利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胃癌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吉刚 李春林 +1 位作者 邹兰芳 张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患者的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进行分析,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符合线路SPEC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 目的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患者的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进行分析,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符合线路SPEC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00%和88.9%。②18例手术患者中,胃局部淋巴结转移12例,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出7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3%、100%和58.3%。③符合线路显像检出远处转移6例,CT仅检出2例。④对6例同时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与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 MDP)骨显像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两者所示骨病灶部位不尽一致。结论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胃癌较为灵敏,检出胃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显像诊断 spect显像 局部淋巴结转移 亚甲基二膦酸盐 阳性预测值 符合线路显像 远处转移 组织病理学 原发性胃癌 应用价值 胃癌诊断 胃癌患者 结果比较 CT检出 手术患者 病灶部位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多 李亚威 +2 位作者 张卫红 王萌 吕平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7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理分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7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理分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低危组胸腺上皮肿瘤7例(A型胸腺瘤1例,AB型胸腺瘤3例,B1型胸腺瘤3例),高危组胸腺上皮肿瘤10例(B2型2例,B3型1例,胸腺鳞癌7例)。WHO组织学分型与目测分级、T/L和T/M高度相关(r分别为0.697,0.811和0.815,P值为0.002,0.000和0.000),与肿瘤的长径和短径无明显相关。以目测肿块放射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1.4%,准确率为88.2%,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100%。低危与高危胸腺上皮肿瘤组之间的CT表现包括肿块长径、短径、肿块有无坏死、钙化、分叶、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晰,有无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肺内转移、是否均匀强化和肿块内肿瘤血管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而低危和高危组在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上肿块的目测分级(2.0 vs 3.7,P=0.001)、T/L(5.4 vs 16.3,P=0.002)和T/M(1.2 vs 10.4,P=0.00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与肿块糖代谢摄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以^(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肿块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准确性高,为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显像诊断结外淋巴瘤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秀梅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 探讨符合线路SPECT诊断结外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ADAC公司生产的VertexPlusEPICMCD/ACSPECT/PET ,对 18例术前或术后的NHL患者进行18F FDG代谢显像。对其中 9例原发和 /或继发结外NHL的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 目的 探讨符合线路SPECT诊断结外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ADAC公司生产的VertexPlusEPICMCD/ACSPECT/PET ,对 18例术前或术后的NHL患者进行18F FDG代谢显像。对其中 9例原发和 /或继发结外NHL的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并与同期常规影像 (超声、CT)比较 ,结果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 符合线路SPECT 18F FDG代谢显像发现 9例结外NHL有 11个18F FDG摄取异常增高病灶 ,其对结外NHL病灶探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5 %(11/ 13 )、10 0 %(2 / 2 )、86.7%(13 / 15 )。CT发现 6个病灶 ,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3 0 .8%(4 / 13 )、10 0 %(2 / 2 )、40 %(6/ 15 )。结论 符合线路SPECT 18F FDG代谢显像对结外淋巴瘤的诊断不失为一种有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代谢显像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腺癌的CT及^(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多 曹宝霞 吕平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肺黏液腺癌的CT及^(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肺黏液腺癌患者的影像、病理及病例资料,6例患者均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诊断CT资料,其中4例有增强CT。结果:2例为广泛分布型,最大病... 目的:探讨肺黏液腺癌的CT及^(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肺黏液腺癌患者的影像、病理及病例资料,6例患者均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诊断CT资料,其中4例有增强CT。结果:2例为广泛分布型,最大病变位于下叶或以下叶分布为主,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4例为局灶型病变,位于上叶1例,下叶3例,病灶最大径2.1~7.0cm,仅1例为磨玻璃与实性混合密度,其余均为实变影,1例形成肿块样,其余3例为不规则片状,2例平扫内部可见低密度区,2例有空泡征,1例有毛刺,2例病灶周围有小结节或微结节。4例增强扫描的病例中3例可见血管造影征,1例广泛分布病变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为4例局灶型病变中,目测分级0级2例,1级1例,0-2级1例,2例广泛分布病变放射性摄取最高区目测分别为3级和4级。结论:肺黏液腺癌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好发于下叶,CT表现以实变、磨玻璃影为主,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增强扫描可见血管造影征,易发生肺内转移,表现为广泛播散性分布。局灶型黏液腺癌FDG摄取值低,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广泛分布型黏液腺癌表现为FDG高摄取,需要与感染性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符合线路SPECT配置针孔准直器进行小动物高能成像的可行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秀梅 冯珏 贾红丽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SPECT配置针孔准直器进行小动物高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1点源试验。将14.8 MBq的99Tcm、131I和18F三种核素的点源分别置于针孔准直器表面中心轴线不同距离处,采集点源图像并计算分辨率;2小鼠成像。首先采集小鼠的99Tcm...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SPECT配置针孔准直器进行小动物高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1点源试验。将14.8 MBq的99Tcm、131I和18F三种核素的点源分别置于针孔准直器表面中心轴线不同距离处,采集点源图像并计算分辨率;2小鼠成像。首先采集小鼠的99Tcm和18F-FDG平面图像,次日采集小鼠的18F-FDG符合线路断层融合影像。结果 99Tcm的点源图像清晰、无伪影;131I和18F点源周围均存在少量透射和散射伪影,图像边缘有较明显的环形透射伪影。三种核素点源分辨率均随距离增加而下降,在距离探头30 mm位置,99Tcm、131I和18F的点源分辨率FWHM分别为4.3、5.2、7.4 mm,分辨率FWTM分别为7.1、10.1、14.5 mm。其中,18F分辨率FWHM为7.2 mm,优于SPECT的系统分辨率10 mm。经过模拟放大2.5倍后,小鼠的高、低能影像均较清晰,环形伪影位于有效视野之外。小鼠符合线路18F-FDG的影像不清晰。结论在对分辨率要求不高的场合,符合线路SPECT配置低能针孔准直器进行小动物高能成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针孔准直器 小动物成像 18F-FDG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殷小伟 徐龙宝 +2 位作者 韦国桢 俞小卫 邓民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1-62,65,共3页
目的 研究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7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 ,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T/N ,再通过其他诊断方法确诊 ,比较1 8F FD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 目的 研究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7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 ,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T/N ,再通过其他诊断方法确诊 ,比较1 8F FD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根据最后确诊的结果将 10 7例患者分成良性及恶性 2组 ,恶性组 72例 ,T/N值 (5 2 8± 3 0 7) ;良性组 3 5例 ,T/N值 (1 45± 0 65 ) ,恶性组T/N值明显高于良性组 (P <0 0 1)。T/N值以 2 0作为判断良恶性的分界值 ,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性为 80 % ,准确性为 93 45 %。结论 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CT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并能为肺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肿瘤病因
10
作者 葛秀清 杨文忠 +3 位作者 刘健 宋炯 甘欣锦 贾新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6-77,85,共3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筛查缺铁性贫血患者恶性肿瘤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查。静注18F-FDG 5~8 mCi,45 min后开始扫描,进行...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筛查缺铁性贫血患者恶性肿瘤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查。静注18F-FDG 5~8 mCi,45 min后开始扫描,进行X-ray断层采集,经计算机重建获得全身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断层影像。结果53例缺铁性贫血最后确定的病因为胃肠道恶性肿瘤31例,非肿瘤性疾病22例。符合线路显像的敏感性为90.3%(28/31),特异性81.8%(18/22),准确率86.8%(46/53),阳性预测值87.5%(28/32),阴性预测值85.7%(18/21)。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作为筛查诊断手段,可以初步确定潜在恶性肿瘤的有无及其所在部位,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肿瘤 符合线路spect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11
作者 李多 李亚威 +2 位作者 张卫红 王萌 吕平欣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7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理分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7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理分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低危组胸腺上皮肿瘤7例(A型胸腺瘤1例,AB型胸腺瘤3例,B1型胸腺瘤3例),高危组胸腺上皮肿瘤10例(B2型2例,B3型1例,胸腺鳞癌7例)。WHO组织学分型与目测分级、T/L和T/M高度相关(r分别为0.697,0.811和0.815,P值为0.002,0.000和0.000),与肿瘤的长径和短径无明显相关。以目测肿块放射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1.4%,准确率为88.2%,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100%。低危与高危胸腺上皮肿瘤组之间的CT表现包括肿块长径、短径、肿块有无坏死、钙化、分叶、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晰,有无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肺内转移、是否均匀强化和肿块内肿瘤血管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而低危和高危组在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上肿块的目测分级(2.0vs3.7,P=0.001)、T/L(5.4vs16.3,P=0.002)和T/M(1.2vs10.4,P=0.00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与肿块糖代谢摄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以^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肿块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准确性高,为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与CT显像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宏芹 李浩 +1 位作者 王天佑 杨吉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ic,SPECT)及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鉴别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ic,SPECT)及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鉴别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备同期SPECT及CT影像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SPN病例117例,将SPECT及CT的判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诊断恶性SPN 93例,良性SPN 24例为"金标准";SPECT诊断恶性SPN 77例,良性SPN 40例,其中,假阳性6例,假阴性22例;CT诊断恶性SPN 98例,良性SPN 19例,其中,假阳性14例,假阴性9例。SPE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为76.34%(71/93)、75.00%(18/24)、76.1%(89/117)、92.70%(71/77)、45.00%(18/40)、51.3%;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为90.32%(84/93)、41.67%(10/24)、80.3%(94/117)、85.71%(84/98)、52.63%(10/19)、32.0%。SPECT对确诊SPN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出恶性病变的能力好于SPECT,SPECT确定良性病变的能力强于CT,总体上SPECT对SPN的确定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肺孤立性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CT融合图像对全身骨显像单发“热区”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暖 李广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620-4622,4625,共4页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融合图像对全身骨显像单发"热区"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单发"热区"进行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通过与病理学检查、CT、MRI...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融合图像对全身骨显像单发"热区"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单发"热区"进行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通过与病理学检查、CT、MRI检查及6个月以上随访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SPECT、同机CT及SPECT/C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SPE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23%、63%;同机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47%、87%、66%;SPECT/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5%、80%、88%。SPECT/CT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性显著高于SPECT(P<0.05),同时灵敏度及准确性显著高于同机CT(P<0.05)。结论符合线路SPECT/CT融合图像可显著提高对骨显像单发"热区"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符合线路spect/CT融合图像 单发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预测肺部病变的半定量诊断阈值
14
作者 宋长祥 陈鹏 +2 位作者 陆武 刘永 杜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2-484,共3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4例肺部病变患者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图像,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预测肺部病变良恶性的最佳诊断阈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半定量诊断 肺部病变 CT显像 阈值 预测 spect CT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低剂量CT^(18)F-FDG显像在肺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茜 黄俐俐 +6 位作者 岳明纲 秦淑玲 王玉 聂玉新 张彩群 梁铁军 赵亚妹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评价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对肺癌诊断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Millennium VG with Hawkeye成像仪对高分辨CT不能确诊的48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将显像结果与... 目的评价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对肺癌诊断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Millennium VG with Hawkeye成像仪对高分辨CT不能确诊的48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肺部原发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同时,对24例NSCLC患者术中摘取的74个淋巴结在相应淋巴结区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病灶与病灶对比,评价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显示,有40例患者出现了肺部异常FDG摄取情况。根据形态及核素摄取特征,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正确检出恶性病变34例,排除恶性病变6例,出现假阳性6例和假阴性2例,对原发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50.0%和83.3%;同时,在4例患者中检出了CT未发现的、发生于肾上腺和骨的肺外转移。恶性肿瘤对FDG的摄取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且鳞癌高于腺癌。在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淋巴结区与淋巴结区的对比显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7.9%、90.9%和82.4%;而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比较显示,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1.5%、81.8%和70.8%。结论使用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行18F-FDG显像,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对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上其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显像
原文传递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成像在肺部肿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荣福 卢霞 +9 位作者 范岩 付占立 张旭初 张建华 王彦福 田红 郭凤琴 赵光宇 李全忠 张明霞 《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氟[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肺部肿物性质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和/或CT检查发现肺部肿物的35例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对显像结果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目的]探讨氟[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肺部肿物性质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和/或CT检查发现肺部肿物的35例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对显像结果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35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真阳性23例,真阴性9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0.0%,准确率为91.4%,阳性预测值为95.8%,阴性预测值为81.8%。[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在肺部肿物早期发现、临床分期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spect 正电子成像 肺部肿物 放射性核素
原文传递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评估的作用
17
作者 周莉莉 王椿 +3 位作者 赵晋华 颜式可 高彦荣 蔡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34-1035,共2页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突破了其他分期和反应评估解剖方法的限制,最早应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研究显示FDG代谢显像对淋巴瘤的分期优于CT^[1]。近几年,国外学者正在研究其在淋巴...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突破了其他分期和反应评估解剖方法的限制,最早应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研究显示FDG代谢显像对淋巴瘤的分期优于CT^[1]。近几年,国外学者正在研究其在淋巴瘤的反应评估和预后中的价值。我们回顾分析了FDG符合线路SPECT对5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检测结果,以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 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评估 spect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解剖方法
原文传递
氟标葡萄糖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谢红 王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其他检查(X线胸片、CT)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例(男29,女13),年龄(30~83)岁,平均45.02岁,孤立肺结节直径(1.0~11)cm,平均4.02cm... 目的:探讨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其他检查(X线胸片、CT)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例(男29,女13),年龄(30~83)岁,平均45.02岁,孤立肺结节直径(1.0~11)cm,平均4.02cm。使用GE公司双探头SPECT/CT(Millenium VG,HAWKEYE)进行胸部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结果:30例癌症患者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提示为恶性肿瘤,检出率100%,灵敏度100%;12例良性病变中有5例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其病理证实均为结核病;7例PET/CT检查结果真阴性,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特异度58.3%,假阳性率41.6%。结论: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对肺癌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于临床普通影像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极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临床应用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标葡萄糖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滨 方华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其他检查(胸x线片、CT)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45.02岁,孤立肺结节直径1.... 目的:探讨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SPEC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其他检查(胸x线片、CT)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45.02岁,孤立肺结节直径1.0~11cm,平均4.02cm。使用GE公司双探头SPECT/CT(Millenium VG,HAWKEYE)进行胸部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结果:30例癌症患者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提示为恶性肿瘤,检出率100%,灵敏度100%;12例良性病变中有5例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其病理证实均为结核病;7例PET/CT检查结果真阴性,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特异度58.3%,假阳性率41.6%。讨论: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对肺癌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于临床普通影像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极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 CT 18F—FDG 临床应用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前后^(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洪雷 张苗 +1 位作者 周雯 栾兆生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892-894,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分析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情况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62%(18/29)的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