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Lapidus截骨术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大成 王青松 +2 位作者 宋传航 付莹 靳晓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3-57,63,共6页
目的分析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在改良Lapidus术中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采用改良Lapidus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共27例(34足)。所有患者均拍摄术前负重X线、术后1周非... 目的分析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在改良Lapidus术中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采用改良Lapidus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共27例(34足)。所有患者均拍摄术前负重X线、术后1周非负重X线和术后随访足负重位X线,测量第1跖骨长度(first metatarsal length,FML),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夹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胫侧籽骨位置(tibial sesamoid position,TSP),第1跖骨基底距离地面高度和第1跖骨与地面角度,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前足评分量表(American Orthopedics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与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以上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23.71±8.05)个月。在FML方面,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VA、IMA及TSP方面,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跖骨基底距离地面高度、第1跖骨与地面角度及VAS评分方面,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减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AOFAS评分方面,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转移性疼痛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表现为影像学资料角度增加。结论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不仅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传统Lapidus双平面截骨并发第1跖骨短缩及成角加大引起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楔关节 拇外翻 Lapidus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内翻性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晨 肖雷 +7 位作者 李俊 肖嘉堃 邹凌峰 邓雪强 易轩 邓斌斌 邓建勇 郝亮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内翻性骨性关节炎(OA)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8年9月30例进行内侧胫骨近端撑开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内翻畸形OA患者,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内翻性骨性关节炎(OA)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8年9月30例进行内侧胫骨近端撑开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内翻畸形OA患者,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股胫角(FTA)等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X线片复查示所有患者的膝内翻畸形得到纠正,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末次随访术后KSS评分(88.42±3.27)分、FTA(176.88±3.36)°和VAS评分(1.48±0.8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能有效纠正力线,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性关节炎 近端平面 关节镜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vron截骨去旋转固定术治疗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中度外翻 被引量:4
3
作者 顾晓晖 毕擎 +1 位作者 夏冰 何小勇 《中医正骨》 2017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Chevron截骨去旋转固定术治疗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增大的中度外翻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7例17足中度外翻畸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50岁,中位数4... 目的:探讨Chevron截骨去旋转固定术治疗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增大的中度外翻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7例17足中度外翻畸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50岁,中位数43岁。所有患者均不合并第一跖骨头窄小、第一跖楔关节松弛、第一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均进行过6个月以上规范的非手术治疗,治疗无效。采用Chevron截骨去旋转固定术治疗,观察截骨端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DMAA及趾功能。截骨端愈合标准为X线片提示截骨线模糊,患肢完全负重。趾功能的评定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截骨端均在8周内愈合。至随访结束时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内翻、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趾内侧麻木,可能是由于术中损伤了腓浅神经内支,未作特殊处理,6个月后自行恢复。术后12个月时患者的HVA、IMA、DMAA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21.7°±1.5°),(9.2°±1.7°),t=4.642,P=0.000;(14.5°±1.2°),(8.1°±1.6°),t=6.573,P=0.003;(11.5°±1.5°),(4.5°±2.2°),t=7.4 3 3,P=0.0 0 0],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5 9.6 1±7.3 2)分,(8 7.7 2±8.5 0)分,t=1 8.2 6 4,P=0.0 0 6]。结论 :Chevron截骨去旋转固定术可有效矫正DMAA增大的中度外翻畸形,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第一远端关节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术后康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钟珊 柳剑 黄野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881-885,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双平面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 osteotomy,OWHTO)术后系统康复疗效,为制订标准化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双平面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27例(39膝),其中男12例,女15例;单侧15例,双侧12... 目的总结分析双平面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 osteotomy,OWHTO)术后系统康复疗效,为制订标准化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双平面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27例(39膝),其中男12例,女15例;单侧15例,双侧1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29岁)、中青年组(30~49岁)、中老年组(50~75岁),根据Takeuchi合页骨折分型制订相应康复方案,随访3~6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下地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最远行走距离进行比较、记录患者完全脱离拐杖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初次下地与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9岁和50~75岁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远行走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9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9岁组患者平均2个月完全脱离拐杖,30~49岁和50~75岁组患者平均2.5个月完全脱拐。结论双平面OWHTO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疼痛、恢复活动能力,在制订标准化康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活动需求、术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韩静 芮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APSO)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双平面平衡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在全麻下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术前...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APSO)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双平面平衡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在全麻下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术前行护理体检评估,将器械物品、弓形架及体位架准备调整到位;术中配合麻醉医师及术者,将患者安置于安全适宜的手术体位,在术者的指导下完成脊柱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双平面失平衡矫形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520.0mL。术后GK矫正至(32.0±14.8)°,Cobb角矫正至(8.2±3.5)°,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满意。术中1例患者出现硬脊膜破裂,立即予严密缝合,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术中未发生截骨相关神经损害、大血管及神经损伤,无臂丛神经损伤和皮肤损伤等体位相关并发症,术后无感染或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弓形架的特点和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性能,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不对称 平面平衡重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拇外翻Chevron截骨术后第一跖趾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琦 朱付平 +1 位作者 李武平 张易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熏洗治疗拇外翻Chevron截骨术后第一跖趾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温开水熏洗治疗,治疗组运用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分别观察3周,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第一跖...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熏洗治疗拇外翻Chevron截骨术后第一跖趾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温开水熏洗治疗,治疗组运用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分别观察3周,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学会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3周后,治疗组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周后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桐皮汤熏洗治疗拇外翻Chevron截骨术后第一跖趾关节僵硬临床疗效明确,可改善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拇外翻Chevron 第一趾关节僵硬 海桐皮汤 中药熏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骨截骨术治疗外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公林 谢赣平 +1 位作者 连育才 陈一鸣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631-631,共1页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足母)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足母)外翻畸形,(足母)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2 治疗方法2.1 截骨方法选择 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长者25足,行跖骨颈斜行截骨嵌插术。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短或相仿者17足,行路骨基底楔型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第一 MU外翻 足畸形 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楔形植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20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庆胜 闫广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48-2250,共3页
拇外翻畸形(hallaxvalgus,HV)是前足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见于女性患者,不仅表现为拇趾外翻。拇囊炎形成,前足变宽,还表现为第1跖骨内收。由于前足疼痛,常常因为穿鞋困难、影响行走而就诊。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当保守... 拇外翻畸形(hallaxvalgus,HV)是前足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见于女性患者,不仅表现为拇趾外翻。拇囊炎形成,前足变宽,还表现为第1跖骨内收。由于前足疼痛,常常因为穿鞋困难、影响行走而就诊。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当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din手 拇外翻畸形 保守治疗 楔形植 第一 中重度 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截骨治疗踇外翻 被引量:9
9
作者 胡灏 王之宇 林格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结果经过1年2个月~3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5.7%、97.7%。结论两种方法尤其是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为软组织结合骨性手术,术后踇外翻角、跖骨角及足的外形等各个方面矫形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改良McBride 第一基底外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i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丽先 董红 +2 位作者 彭琪 何月 尹诗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Aki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Juvara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H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HV患者103例(114足),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59足)行Juvara截骨术... 目的 探讨Aki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Juvara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H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HV患者103例(114足),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59足)行Juvara截骨术,联合组51例(55足)行Akin截骨术联合juvara截骨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足踝功能拇外翻角(HVA)、第Ⅰ、Ⅱ跖骨间角(IMA)、第1跖骨远关节面角(DMAA)变化和影像学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联合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HVA、IMA、DMAA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HV畸形患者行Akin联合Juvara截骨术治疗,对缩小HVA、IMA、DMAA角度、改善患者足踝功能的效果更显著,手术矫正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拇外翻畸形 Akin 第一基底 足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及矫正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力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评估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在中度拇外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矫正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诊治的80例中度拇外翻患者(80只患足)实施数据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分析临床... 目的 评估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在中度拇外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矫正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诊治的80例中度拇外翻患者(80只患足)实施数据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分析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手术之前与手术之后12个月拇外翻角度测量数值、第一跖骨之间角度测量数值、第一跖骨远处关节面角度测量数值、足部功能评定数值,评定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观十分满意及较为满意比例。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愈合,愈合时间(5.96±1.10)周,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情况;手术之后12个月拇外翻角度测量数值、第一跖骨之间角度测量数值、第一跖骨远处关节面角度测量数值[(5.81±1.30)°、(6.10±1.45)°、(6.73±1.50)°]小于手术之前测量指标数据,数值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54、15.090、26.134,P<0.05);手术之后12个月足部功能评定数值[(86.20±4.17)分]大于手术之前测量指标数据,数值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29,P=0.05);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主观十分满意及较为满意比例之和是92.50%。结论 在中度拇外翻患者治疗中运用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截骨治疗方法显示较优的临床疗效,同时可对中度拇外翻予以有效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中度 远端 平面 chevron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研究
12
作者 吕战虎 曹乐 +4 位作者 宋庆华 郭清河 吴永平 苗旭东 任甜甜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27-30,34,共5页
目的研究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对41例(41足)中重度外翻患者进行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统计术后并... 目的研究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对41例(41足)中重度外翻患者进行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术前、术后负重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感染、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HVA(37.71±4.09)°、IMA(14.32±2.40)°与术后HVA(10.97±4.80)°、IMA(6.47±1.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为(5.90±1.20)分,术后为(1.1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OFAS评分为(46.66±5.54)分,术后为(85.56±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外翻具有矫形能力强、稳定性好、并发症少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改良平面Chevron 软组织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carf截骨术对青年外翻患者跖骨远端关节面角矫正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欣文 汶倩 +5 位作者 李毅 刘诚 赵恺 赵宏谋 鹿军 梁晓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978-982,共5页
背景:青年外翻畸形中常合并较大的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MAA),传统的Scarf截骨术并不能较好的纠正DMAA。目的:分析和总结改良Scarf截骨术手术技术及对青年外翻患者DMAA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足踝外... 背景:青年外翻畸形中常合并较大的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MAA),传统的Scarf截骨术并不能较好的纠正DMAA。目的:分析和总结改良Scarf截骨术手术技术及对青年外翻患者DMAA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足踝外科行改良Scarf截骨手术的21例(31足)青年外翻患者资料。手术前后行负重位足部正侧位片,测量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夹角(IMA)和DMAA。同时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3.2±2.5)个月。伤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内侧切口皮肤边缘出现感觉麻木,10个月后复查症状缓解,无临床复发病例。31足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随访,HVA分别为(37.5°±5.2°)、(14.1°±6.5°)、(14.5°±6.5°),IMA分别为(14.1°±4.4°)、(4.8°±3.2°)、(5.5°±4.9°),DMAA分别为(31.0°±3.5°)、(7.2°±2.3°)、(7.5°±2.1°)。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AOFAS评分分别为(58.0±5.8)、(94.2±6.6),VAS评分分别为(6.0±2.0)、(1.5±2.0),术后1年较术前改善(P<0.001)。结论: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不仅能矫正HVA及IMA,而且通过反向旋转技术能有效矫正青年外翻患者的DMAA,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外翻 改良Scarf 外翻角 第一、二间夹角 远端关节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石超 刘承义 +4 位作者 常鑫 李明秀 王轩 田锋 李毅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 比较双平面截骨术和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61足)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平面截骨术组(采用双平面截骨术治疗,21例)和Scarf截骨术组(... 目的 比较双平面截骨术和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61足)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平面截骨术组(采用双平面截骨术治疗,21例)和Scarf截骨术组(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20例)。记录手术时间、下地锻炼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和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MAA),采用AOFAS前足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手术时间、下地锻炼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rf截骨术组1足僵硬,1足切口边缘皮肤麻木;双平面截骨术组1足外翻畸形复发,1足切口边缘皮肤麻木。末次随访时,两组HVA、第1~2 IMA、DMAA、AOFAS前足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囊炎症状好转,走路恢复正常步态。结论 双平面截骨术与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在影像学及功能改善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外翻畸形 远端关节面角 平面 Sca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vron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进 魏冀荣 +4 位作者 章莹 郭晓泽 王非 黄显华 尹庆水 《西部医学》 2012年第8期1469-1470,147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22足轻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进行治疗。患足术前术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进行AOFAS评分以评价功能和疼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22足轻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进行治疗。患足术前术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进行AOFAS评分以评价功能和疼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截骨端均达骨性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6周。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未出现一例内固定松动、断裂,拇外翻复发或第一跖骨头缺血坏死、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术前HVA平均25.2°,术后为5.6°;术前IMA平均11.4°,术后为6.3°;术前AOFAS评分为52.4分,术后至末次随访时为87.5分。各项指标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 拇外翻 Chev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第1跖骨远端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治疗拇外翻畸形
16
作者 马群莹 党晓谦 《西藏医药》 2020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7月~2020年1月收治拇外翻患者21例,采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结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术、"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术治疗,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7月~2020年1月收治拇外翻患者21例,采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结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术、"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末次测量患足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及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AOF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足21例切口均I期愈合(100%),未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跖骨头坏死、转移性跖骨痛、拇外翻畸形复发等);术前HVA (34.41±4.25)0、IMA(14.35±1.04)0,术后(10.46±1.15)0、(7.9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术前56.33±5.47分,术后96.19±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法简单易学,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患者舒适的优点,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一远端 拇趾内收肌肌腱松解 “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dlof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建中 毛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Ludloff截骨术的特点。方法采用长86.56 mm、直径30.65 mm的木质圆柱体,进行Ludloff截骨术模拟试验,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圆柱体的长度随矫形程度的增加而逐渐短缩;远端横截面也随之逐渐内旋;在截面偏向跖侧时,远端最低... 目的进一步了解Ludloff截骨术的特点。方法采用长86.56 mm、直径30.65 mm的木质圆柱体,进行Ludloff截骨术模拟试验,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圆柱体的长度随矫形程度的增加而逐渐短缩;远端横截面也随之逐渐内旋;在截面偏向跖侧时,远端最低点随矫形程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而偏向背侧或无偏向截骨面时,远端最低点不断升高。结论1)Ludlof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结果是使截骨远端呈内旋。矫正角度越大,内旋程度越大。故Ludloff截骨术产生的内旋肯定对籽骨的复位有一定影响。2)对于有明显跖骨痛的患者可采用偏向跖侧15°~20°的截骨面。3)对于Ⅰ/ⅡIMA(Ⅰ/Ⅱ跖间角)≥30°的患者,应谨慎使用Ludloff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Ludloff 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建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1010-1011,共2页
Scarf一词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其英文本意为嵌接的意思,类似木工常用的榫卯结构。1976年Burutaran首先报道4例患者使用Keller手术加第一跖骨Z字截骨治疗拇外翻,1984年Gudas和Zygmund开始使用,1990年Barouk对这种截骨进行改良,并在世界各... Scarf一词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其英文本意为嵌接的意思,类似木工常用的榫卯结构。1976年Burutaran首先报道4例患者使用Keller手术加第一跖骨Z字截骨治疗拇外翻,1984年Gudas和Zygmund开始使用,1990年Barouk对这种截骨进行改良,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1]。手术治疗指单侧或是双侧的拇外翻畸形,跖骨间夹间(IMA)为12°~23°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畸形 Scarf Keller 嵌接 近端 第一楔关节 复位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vron截骨术治疗足踇外翻60例疗效分析
19
作者 苏杰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456-457,共2页
目的研究Chevron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踇外翻的患者使用Chevron截骨术纠正其畸形。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拍摄X线片,对效果进行比较,并通过AOFAS评分来评价足部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随访,所有患者的截骨面均良性愈合,... 目的研究Chevron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踇外翻的患者使用Chevron截骨术纠正其畸形。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拍摄X线片,对效果进行比较,并通过AOFAS评分来评价足部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随访,所有患者的截骨面均良性愈合,无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各类评价标准在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evron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的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vron 踇外翻 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家森 张玮玥 +2 位作者 朱振军 周大凯 李慧宁 《中医正骨》 2018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45~71岁,中位数55岁。单足10例,双足2例。外翻角(hall... 目的:观察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45~71岁,中位数55岁。单足10例,双足2例。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均>40°,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均>16°。病程5~14年,中位数9.5年。术后随访观察截骨端愈合、趾功能恢复、畸形矫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中位数10.5个月。截骨端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中位数15周。至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失效、跖骨短缩、转移性跖痛及外翻复发。2例患者长距离行走后出现患足轻度疼痛,休息后缓解,未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趾功能,术后6个月评分高于术前[(85.1±5.4)分,(44.8±6.3)分,t=103.147,P=0.036]。术后6个月患者的HVA及IMA均较术前降低(8.5°±1.7°,49.2°±6.6°,t=152.512,P=0.025;6.7°±1.2°,19.4°±2.4°,t=133.509,P=0.031)。结论:Juvara截骨联合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重度外翻,截骨端愈合率高、畸形矫正效果好、趾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折固定 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