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痒螨和水牛痒螨第二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小勇 杨光友 +1 位作者 古小彬 赖松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50,共6页
为了探讨水牛痒螨株和兔痒螨株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四川水牛痒螨株和四川兔痒螨株的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5个国外痒螨株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比较。序列分析发现:兔痒螨株和水牛痒螨株的序列长度分别... 为了探讨水牛痒螨株和兔痒螨株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四川水牛痒螨株和四川兔痒螨株的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5个国外痒螨株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比较。序列分析发现:兔痒螨株和水牛痒螨株的序列长度分别为277bp和281bp,两序列间存在多处转换、颠换和缺失。四川水牛痒螨株同四川兔痒螨株间及国外痒螨分离株间的ITS-2基因同源性较低(87.1%~88.0%);而四川兔痒螨株与国外痒螨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95.5%~100.0%)。用痒螨ITS-2基因构建的MP,NJ,ME及UPGM树中,兔痒螨株和水牛痒螨株在不同的系统树中其位置比较固定,且两者相距均较远。根据痒螨ITS-2基因同源性分析和系统树构建结果以及其他已报道的相关证据,作者认为:兔痒螨株和水牛痒螨株可能为痒螨属Psoroptes中两个不同的种,兔痒螨分离株为马痒螨P.equi;而水牛痒螨株与来自兔、山羊、绵羊和黄牛等痒螨株亲缘关系较远,可能为痒螨属中的另一个独立有效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痒螨 痒螨株 分类地位 水牛 第二内部转录间隔(its-2)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的藁本与常见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婷 姚辉 陈士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418-423,共6页
本文对药材藁本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 ITS2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比较了ITS2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结果显示辽藁本的种内差异较小,而与其主... 本文对药材藁本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 ITS2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比较了ITS2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结果显示辽藁本的种内差异较小,而与其主要混伪品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差异性范围为5.7%~35.3%。根据ITS2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药材藁本的样品紧密的聚在一起,和其混伪品可以明确区分,支持率为100%。此外,ITS2的二级结构可作为鉴定药材藁本及混伪品种的一个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学及分类学意义。本研究表明rDNA ITS2序列分析可作为药材藁本与混伪品的一种有效的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 混伪品 核糖体DNA第二转录间隔(rDNA IT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诊断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凌步致 吴奎海 +3 位作者 马均宝 何艳嫦 崔东岚 吴智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的PCR方法诊断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通用引物扩增纯菌落和临床标本的ITS2区域,对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等分析,以此来鉴定真菌属种。结果 10种常见致病性真菌纯菌落和10... 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的PCR方法诊断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通用引物扩增纯菌落和临床标本的ITS2区域,对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等分析,以此来鉴定真菌属种。结果 10种常见致病性真菌纯菌落和10例临床标本的DNA测序结果均与表型鉴定符合。结论以ITS2为靶序列的PCR可成为临床快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转录间隔 转录间隔2 深部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蚤属(Ophthalmopsylla)两蚤种的rDNA ITS2序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赟 漆一鸣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研究伏河眼蚤异常亚种Ophthalmopsylla volgensis extrema(Ioffet Scalon,1953)和长突眼蚤Oph-thalmopsylla kiritschenkoi(Wagner,1930)rDNA ITS2序列,为蚤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PCR扩增两蚤种rDNA ITS2片段并... 目的:研究伏河眼蚤异常亚种Ophthalmopsylla volgensis extrema(Ioffet Scalon,1953)和长突眼蚤Oph-thalmopsylla kiritschenkoi(Wagner,1930)rDNA ITS2序列,为蚤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PCR扩增两蚤种rDNA ITS2片段并测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伏河眼蚤异常亚种rDNA ITS2序列长372 bp,长突眼蚤长380 bp;两蚤种间共有30处碱基不同,包括16处缺失/插入、4处转换、10处颠换,种内无差异。结论:rDNA ITS2序列可用作两蚤种鉴别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第二转录间隔(IT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属植物ITS2序列鉴定与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鑫瑞 宋芸 +3 位作者 李政 孙哲 李澳旋 乔永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5-2431,共7页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鉴定柴胡属植物及其易混品,对染色体核型参数进行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柴胡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判定、种质鉴定及物种进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份柴胡材料以及在GeneBank数据库中下载29条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鉴定柴胡属植物及其易混品,对染色体核型参数进行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柴胡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判定、种质鉴定及物种进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份柴胡材料以及在GeneBank数据库中下载29条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提取柴胡基因组DNA,对其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并且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用CodonCode Aligner软件校对拼接后,利用MEGA X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并应用ITS2数据库网站预测其ITS2二级结构,利用4Sale1.7.1对共有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统计整理13种柴胡属植物的核型数据,进行似近系数聚类分析,并计算核型似近系数及遗传距离。结果 75份柴胡材料中,有67条被鉴定为北柴胡,3条被鉴定为黑柴胡,2条被鉴定为藏柴胡,2条被鉴定为三岛柴胡,1条被鉴定为狭叶柴胡。北柴胡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NJ树北柴胡单独聚为一类,具有良好的单系性,ITS2二级结构与NJ树结合可以很好地鉴定柴胡属植物及其混伪品。当核型似近系数接近0.7151时,13种柴胡属植物可以聚类为3大类群。13种柴胡属植物中,线叶柴胡与紫花大叶柴胡核型似近系数最大(0.9955),进化距离最小(0.0045),长白柴胡与锥叶柴胡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1476),其进化距离最大(1.9135)。结论基于ITS2条形码技术可以对柴胡属植物进行鉴定,研究柴胡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及遗传进化距离,为确保柴胡用药安全,准确鉴定柴胡属植物,规范柴胡人工栽培,以及柴胡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判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ITS2) 核型 进化距离
原文传递
用ITS2鉴定芥辣类调味品中山葵、辣根和芥末组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贞 李兆雯 +1 位作者 吴新 芦春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100,共7页
日式饮食中的芥辣类调味品主要以同属十字花科的山葵(Eutrema wasabi)、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芥末(mustard)做原料加工而成。利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Ⅱ(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山葵、... 日式饮食中的芥辣类调味品主要以同属十字花科的山葵(Eutrema wasabi)、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芥末(mustard)做原料加工而成。利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Ⅱ(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山葵、芥末和辣根,为该技术应用于芥辣类产品质量检测提供参考。以3种植物材料(山葵、辣根、白芥末)为实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引物ITS2S2进行PCR扩增得到ITS2片段,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物种鉴定。MEGA7.0(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分析ITS2序列结果表明,山葵、白芥末和辣根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在0.088~0.171,均大于0.01,种间变异位点有36个,初步推断利用ITS2序列能将山葵、白芥末和辣根3物种区分开来。另外,GenBank中获得山葵以及近亲西北山嵛菜、辣根、芥末的ITS2序列,MEGA7.0进行种间序列分析,计算K2P,并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进化树,山葵与近亲西北山嵛菜聚为一支,棕芥末与白芥末、黑芥末聚为一大支,而辣根单独为一支。通过分析ITS2序列,发现山葵与近亲西北山嵛菜、辣根、芥末的种间K2P遗传距离在0.030~0.105,均大于0.01。研究表明,利用ITS2技术可以鉴别山葵、辣根和芥末等近缘物种,此技术可以用于芥辣类调味品特定原料成分鉴定及定量,为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葵 辣根 芥末 内部转录间隔Ⅱ(ITS2)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的进口紫草ITS2序列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杰 戴胜云 +6 位作者 谷海媛 乔菲 连超杰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米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0-755,共6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研究进口紫草ITS2序列的特征,为市场紫草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与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ITS2区域作为对进口紫草和紫草对照药材进行比较、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并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研究进口紫草ITS2序列的特征,为市场紫草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与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ITS2区域作为对进口紫草和紫草对照药材进行比较、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并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不同来源进口紫草的ITS2序列与紫草对照药材的异同。结果:39份进口紫草样品经限制性内切酶AluI酶切后,其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仅DH3在500 bp左右有条带,而在100~300 bp无条带,其余样品均在100~300 bp有2条或3条明显条带;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其中样品DH3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最多,有15个碱基差异,样品F2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一致,其他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为1~9个碱基;从聚类结果中可以看出进口紫草样品DH3与其他进口紫草样品和紫草对照药材均明显区分,独自为一枝,而与紫草对照药材共同聚为一枝且支持率≥50%的样品共有14个。结论:选用ITS2区域,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了进口紫草与紫草对照药材ITS2序列的异同,为紫草药材及饮片的有效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为紫草药材的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紫草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DNA条形码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ITS2序列的中药材苍术种苗DNA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金欣 李耿 +4 位作者 陈彩霞 魏妙洁 王燕 赵春颖 石林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药材苍术种苗鉴定方法。方法:收集中药材苍术及其易混品原植物样品28份,构建苍术种苗鉴定参考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条形码数据库。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及湖北等苍术主产地收集... 目的:建立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药材苍术种苗鉴定方法。方法:收集中药材苍术及其易混品原植物样品28份,构建苍术种苗鉴定参考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条形码数据库。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及湖北等苍术主产地收集苍术种苗52份。通过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ITS2条形码序列。应用PUAP4.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利用MEGA7.0软件构建邻接树,对中药材苍术种苗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中药材苍术及其易混品原植物ITS2条形码序列具有稳定的序列差异,邻接树呈现单系性,可以明显区分苍术及其易混品;基于标准参考数据库,42份苍术种苗为朝鲜苍术(80.8%),7份苍术种苗为苍术(13.5%),3份苍术种苗为白术(5.7%)。结论:基于ITS2序列可以准确区分中药材苍术及其混伪品种苗。苍术种苗基原物种鉴定结果以朝鲜苍术为主,提示苍术临床用药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种苗 DNA条形码 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2 朝鲜苍术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的ITS2条形码分子鉴定及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5
9
作者 严华 石任兵 +6 位作者 姚辉 张文娟 李明华 程显隆 余坤子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4-1053,共10页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从分子水平快速、准确地鉴定我国12个省区铁皮石斛栽培基地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及其同属常见植物的基原,采用微波消解ICP-MS技术测定各地铁皮石斛中铅(Pb)、镉(Cd)、砷(As...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从分子水平快速、准确地鉴定我国12个省区铁皮石斛栽培基地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及其同属常见植物的基原,采用微波消解ICP-MS技术测定各地铁皮石斛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评价栽培铁皮石斛的用药安全。方法:提取各样本总DNA,对r DNA的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区)进行扩增,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通过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比对和构建N-J(Neighbor-Joining)系统树进行基原鉴定。建立微波消解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ICP-MS法对铁皮石斛中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测定,比对国内外现行标准,对铁皮石斛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铁皮石斛的ITS2序列长度在246-340bp范围,种内变异较小,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09,铁皮石斛及其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206,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的最大K2P遗传距离。经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比对及构建N-J树进行基原鉴定。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区分铁皮石斛及其近缘种。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地的含量差异较显著,但在安全的范围内。结论:ITS2片段DNA条形码可有效鉴定中药铁皮石斛及其常见同属植物的基原,建立的ICP-MS法测定铁皮石斛中5种重金属与有害元素的方法准确、可行,各元素的含量在现行相关标准的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第二转录间隔(ITS2) DNA分子鉴定 基原鉴定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有害元素
原文传递
应用ITS2条形码及种子形态鉴定柴胡属种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戚文涛 李剑超 +2 位作者 王晨 罗容 刘长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177,共8页
目的: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DNA条形码分子检测技术准确鉴定柴胡属种子。方法:收集41份市售柴胡属种子和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15个品种75条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游标卡尺进行种子外观形态特征的... 目的: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DNA条形码分子检测技术准确鉴定柴胡属种子。方法:收集41份市售柴胡属种子和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15个品种75条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游标卡尺进行种子外观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录,测定千粒重。提取种子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双向测序得ITS2序列。基于BLAST法,邻接(NJ)系统进化树法,Kimura双参数模型(K2P)遗传距离法和ITS2序列二级结构进行物种鉴定。结果:不同基原的柴胡属种子在长、宽、横切面及千粒重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别;柴胡种子的ITS2序列有2个种内变异位点,3种单倍型,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9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0.032;NJ系统进化树中柴胡和狭叶柴胡分别聚为独立一支,具有良好的单系性;ITS2序列二级结构可以弥补NJ树在变种鉴定方面的不足。41份柴胡属种子样品中有30份柴胡,3份狭叶柴胡,5份三岛柴胡,2份藏柴胡及1份小叶黑柴胡。结论:市售柴胡种子存在来源多样、基原混乱的问题。基于ITS2条形码和种子形态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定柴胡属种子,为制定柴胡种子质量标准,规范柴胡种植,从源头解决柴胡药材质量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药用植物种子或者种子类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属 种子 传统形态学 DNA条形码 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ITS2) 二级结构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原文传递
基于ITS2序列的紫草PCR-RFLP鉴别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谦 刘杰 +2 位作者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通过对市面大量流通的非中国药典收载紫草基原的所谓紫草进行分析,建立紫草正品与非中国药典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紫草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确定非中国药典品的科属;利... 目的:通过对市面大量流通的非中国药典收载紫草基原的所谓紫草进行分析,建立紫草正品与非中国药典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紫草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确定非中国药典品的科属;利用距离法和建树法比较非中国药典品与软紫草属、滇紫草属、紫草属的亲缘关系;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PCR产物,将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紫外成像。结果:非中国药典品经Blast比对为软紫草属;非中国药典品与软紫草属新疆紫草平均遗传距离为0.071,均小于与紫草属和滇紫草属的平均遗传距离,通过建立Neighbor-Joining(N-J)树聚类分析,非中国药典品与软紫草属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明显区分,并与滇紫草属和紫草属均具有良好的单系性。正品紫草能被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为两条条带,非中国药典品不能被酶切。结论:市场流通大量紫草非中国药典收载的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和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法可鉴别紫草正品与非中国药典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中药基原鉴定分析 中药材伪品鉴定 中药材分子鉴定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ITS2序列的苍术属植物遗传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宇珺 张北雪 +2 位作者 马善鹏 孙建之 才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71-175,共5页
目的: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东北产栽培和野生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明确其种间遗传关系远近,并对东北产朝鲜苍术的栽培起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提取不同栽培区包括北苍术、朝鲜苍术在内的五种苍术属40份样本以及朝鲜苍术7份... 目的: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东北产栽培和野生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明确其种间遗传关系远近,并对东北产朝鲜苍术的栽培起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提取不同栽培区包括北苍术、朝鲜苍术在内的五种苍术属40份样本以及朝鲜苍术7份野生种质样本的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所有序列用MEGA5. 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clustal W),去除两端5. 8S和28S序列,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苍术属5种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根据NJ树和ITS2二级结构结果,除北苍术和朝鲜苍术未被区分开,其余几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根据NJ树结果可知,朝鲜苍术的栽培品系和野生种质也能很好的聚在一起。结论:ITS2序列能稳定、准确鉴别苍术属5种药材。朝鲜苍术与北苍术亲缘关系很近,可认为是苍术北方分支中的一种变种,建议将朝鲜苍术并入北苍术。且在辽宁有大规模栽培的朝鲜苍术可能起源于辽宁本地的野生群体,种源可能来自于辽宁岫岩等地的野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属 关苍术 朝鲜苍术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遗传关系 二级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巢式PCR的紫草鉴别引物筛选
13
作者 刘杰 谷海媛 +4 位作者 戴胜云 乔菲 连超杰 郑健 加沙尔·斯哈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目的:基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理念设计并筛选出可用于高效扩增与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真伪的特异性引物。方法:针对新疆紫草的ITS序列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巢式引物设计;比较ITS2通... 目的:基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理念设计并筛选出可用于高效扩增与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真伪的特异性引物。方法:针对新疆紫草的ITS序列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巢式引物设计;比较ITS2通用引物PCR和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于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变异位点覆盖情况对设计的紫草药材特异性引物进行评价。结果:经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共选出11对引物进行合成;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明显优于ITS2通用引物PCR;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ITS2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且呈单一条带;确定AE-9S/AE-2A、AE-4S/AE-10A、AE-12S/10A、AE-29S/AE-29A共4对引物适用于紫草正伪品鉴定。结论:在DNA条形码鉴定和巢式PCR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4对可以用于有效区分药材市场中主流的新疆紫草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的特异性引物,为后续紫草药材及其他中药民族药品种的鉴定方法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DNA条形码 巢式PCR(nPCR)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重楼栽培品基原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过立农 刘杰 +4 位作者 朱玲 昝珂 郑健 马双成 李昀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7-866,共10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重楼栽培品的基原,并比较同物种重楼栽培品与野生品的DNA条形码差异。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重楼的IT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确定收集重楼样品的物种;利用距离法...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重楼栽培品的基原,并比较同物种重楼栽培品与野生品的DNA条形码差异。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重楼的IT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确定收集重楼样品的物种;利用距离法和建树法比较重楼样品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比较不同物种样品之间,以及同物种样品的野生品与栽培品之间的碱基差异。结果:收集重楼样品经Blast比对共有10个物种,分别为宽瓣重楼、毛重楼、七叶一枝花、花叶重楼、独龙重楼、五指莲重楼、西藏延龄草、平伐重楼、华重楼、南重楼;除南重楼的ITS序列与毛重楼的平均种间遗传距离小于南重楼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外,各个物种的ITS和ITS2序列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其最小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通过建立NJ树聚类分析,重楼样品的10个物种中相同物种聚类,且具有良好的单系性;从碱基比较结果上看,野生重楼样品与栽培重楼样品的碱基差异很小,甚至完全一致。结论:市场流通重楼药材的性状多样且差异很大并非由于人工驯化造成,而是由于重楼栽培基原的混乱造成的,且多数流通样品为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物种,通过DNA条形码技术为重楼属药用植物鉴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野生品 栽培品 碱基差异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内部转录间隔(ITS) 基原鉴定 植物鉴别 DNA条形码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快速鉴别肉苁蓉 被引量:8
15
作者 过立农 刘杰 +5 位作者 赵春艳 昝珂 郑健 马双成 陈艳菲 李昀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5-671,共7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建立肉苁蓉样品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鉴定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肉苁蓉的IT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利用MEGA 6.06软件通过建树法进行NJ树聚类分析;通过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建立肉苁蓉样品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鉴定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肉苁蓉的IT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利用MEGA 6.06软件通过建树法进行NJ树聚类分析;通过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对经设计、合成的8对引物通过HRM实验进行筛选;建立肉苁蓉的HRM鉴定方法。结果:通过ITS和ITS2序列的NJ树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区分3种肉苁蓉(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及采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肉苁蓉相近种),且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各自的栽培品与野生品不存在明显差异;经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共选出8对引物进行合成;通过HRM预实验筛选出引物Ysr-2为最佳实验引物;确立了有效鉴定3种肉苁蓉样品的HRM方法。结论:通过DNA条形码和HRM技术均能有效鉴定3种肉苁蓉样品,且结果一致,起到互相验证的作用,为肉苁蓉及其他中药民族药品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内部转录间隔(ITS) DNA条形码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和HRM技术建立紫草药材的RFLP-HRM鉴别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杰 房文亮 +7 位作者 唐哲 连超杰 戴胜云 过立农 郑健 乔菲 马双成 李昀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54-1362,共9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的真伪并建立紫草药材的RFLP-HRM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利用MEGA 6.06软件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NJ树聚类分析...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的真伪并建立紫草药材的RFLP-HRM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利用MEGA 6.06软件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NJ树聚类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对市场中紫草非药典品进行基原确证;针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对经设计、合成的引物通过HRM实验进行筛选;建立紫草药材的RFLP-HRM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对紫草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NJ树聚类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可以有效区分新疆紫草、疏花软紫草、黄花软紫草及市场上非药典来源的紫草药材(紫草非药典品);经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共选出4对引物进行合成;通过HRM实验筛选出引物Zcf-1为最佳实验引物;确立了有效鉴别紫草市场药材的RFLP-HRM方法。结论:通过DNA条形码和HRM技术均能有效鉴别紫草市场药材真伪,且结果一致,起到互相验证的作用,建立了紫草市场药材的RFLP-HRM鉴定方法,为紫草及其他中药民族药品种的快速鉴定技术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DNA条形码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和HRM技术鉴别肉苁蓉疑似伪品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杰 过立农 +3 位作者 马双成 高妍 郑健 王俊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2-1038,共7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鉴定肉苁蓉药材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肉苁蓉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将待鉴定肉苁蓉样品的ITS2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利用MEGA 6.06软件通过建树法进...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鉴定肉苁蓉药材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肉苁蓉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将待鉴定肉苁蓉样品的ITS2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利用MEGA 6.06软件通过建树法进行NJ树聚类分析;通过HRM方法快速鉴定肉苁蓉药材基原。结果:21份待鉴定肉苁蓉样品ITS2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中,11份样品与沙苁蓉高度一致,其余10份样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品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高度一致;通过ITS2序列的NJ聚类分析,将21份待鉴定肉苁蓉样品分别聚类到沙苁蓉、管花肉苁蓉、盐生肉苁蓉、肉苁蓉4个种;通过HRM方法鉴定肉苁蓉药材样品,鉴定结果与NJ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DNA条形码和HRM技术均能有效鉴定不同种的肉苁蓉药材样品,且结果一致,起到互相验证的作用,为肉苁蓉及其他中药民族药品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DNA条形码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
原文传递
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乔菲 刘杰 +5 位作者 房文亮 过立农 戴胜云 连超杰 马双成 郑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8-675,共8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传统经验鉴别和理化鉴别技术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巴戟天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构建NJ树的方法推断巴戟天饮...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传统经验鉴别和理化鉴别技术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巴戟天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构建NJ树的方法推断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基原;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差异;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差异。结果: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经NJ树聚类分析和与GenBank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巴戟天饮片与其混伪品分支明显,11批巴戟天混伪品被鉴定到7个种,分别为印度羊角藤(羊角藤)、蔓虎刺、硃砂根、木通、黑老虎、合蕊五味子(铁箍散)、南五味子;种内、种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5批巴戟天饮片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巴戟天饮片与其他7个混伪品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为0.037;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为巴戟天饮片正伪品的鉴别以及标准提升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DNA条形码技术 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中药鉴定 经验鉴别 理化鉴别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制草乌疑似伪品基原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杰 过立农 +3 位作者 马双成 高妍 郑健 王俊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制草乌疑似伪品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建库样品及制草乌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对建库样品进行N-J聚类和变异位点分析,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通过与建库样品进行比对推断...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制草乌疑似伪品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建库样品及制草乌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对建库样品进行N-J聚类和变异位点分析,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通过与建库样品进行比对推断制草乌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结果:制草乌药材疑似伪品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能比对到多个种,且一致率均达到100%;建库样品ITS2序列进行N-J聚类和变异位点分析,结果均显示乌头与北乌头不能区分,其余建库样品均可区分;通过将5.8S与28S区间位点准确的56条制草乌药材疑似伪品的ITS2序列与建库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其中2条序列与康定乌头完全一致,18条序列与准噶尔乌头完全一致,6条序列与甘青乌头完全一致,剩余30条序列与乌头、北乌头序列一致。结论:鉴定结果显示,市场制草乌药材存在掺伪及全伪现象,混伪品有康定乌头、甘青乌头、准噶尔乌头,其中准噶尔乌头为主要混伪品,此研究为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制草乌正伪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草乌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基原鉴定 植物鉴别 DNA条形码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重楼药材疑似伪品基原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杰 过立农 +3 位作者 马双成 高妍 郑健 王俊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重楼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建树法推断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结果:重楼药材疑似伪品...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重楼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建树法推断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结果: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为狭叶重楼(变种)和黑籽重楼(原变种),一致率均达到99%;通过与前期研究的重楼ITS2序列进行NJ聚类分析,可以判定待鉴定样品的基原与西藏延龄草较为接近;通过将重楼药材疑似伪品与收集的吉林延龄草标本、西藏延龄草标本、宽瓣重楼标本、华重楼标本的ITS2序列进行NJ聚类分析,推断重楼药材疑似伪品的基原为吉林延龄草。结论:确定重楼药材疑似伪品为非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物种,并推断其基原为吉林延龄草,通过DNA条形码技术为鉴别药材正伪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内部转录间隔2(ITS2) 基原鉴定 植物鉴别 DNA条形码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