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微分系统的等度积分φ_0-相对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培光 许青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利用锥值Lyapunov函数方法和比较原理,研究了2个不同微分系统的等度积分φ0-相对稳定性,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等度积分相对稳定 等度积分φ0-相对稳定 一致积分φ0-相对稳定 等度渐近积分φ0-相对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微分系统的等度积分φ_0-稳定
2
作者 王培光 刘晓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利用锥值Lyapunov函数和比较方法,研究了脉冲微分系统零解的等度积分φ0-稳定性,并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关键词 脉冲微分系统 等度积分φ0-稳定 等度渐近积分φ0-稳定 锥值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值控制积分微分系统的两度量实用φ_0-稳定性
3
作者 王培光 陈薇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8,281,共8页
给出在上拟单调增情况下连接两个高维系统的新的比较原理,为克服Lyapunov函数构造带来的困难,引入锥值Lyapunov函数概念,并利用锥值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带有控制项的集值积分微分系统的φ_0-稳定性,得到该系统相应的等度渐近φ_0-稳... 给出在上拟单调增情况下连接两个高维系统的新的比较原理,为克服Lyapunov函数构造带来的困难,引入锥值Lyapunov函数概念,并利用锥值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带有控制项的集值积分微分系统的φ_0-稳定性,得到该系统相应的等度渐近φ_0-稳定性和两度量实用φ_0-稳定性判别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值控制积分微分系统 锥值LYAPUNOV函数 上拟单调增函数 φ0-稳定 量实用φ0-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脉冲集值积分微分方程的φ0-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培光 安丽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采用锥值Lyapunov函数及比较方法研究了具有固定时刻脉冲影响的扰动集值积分微分方程的φ0-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 集值积分微分方程 脉冲 φ0-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系统中理论的相对发散度和相对相容度 被引量:3
5
作者 崔艳丽 吴洪博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9,共7页
利用公式的ΣΓ-真度(文中称为相对真度)理论,在模糊命题逻辑系统Ln*中提出了任意理论Γ相对于特定理论Γ0的相对发散度和ηΓ0-相容度概念。对于有限理论,给出了其相对于特定理论Γ0的δΓ0-相容度概念,并对两种相容度的性质作了初步探... 利用公式的ΣΓ-真度(文中称为相对真度)理论,在模糊命题逻辑系统Ln*中提出了任意理论Γ相对于特定理论Γ0的相对发散度和ηΓ0-相容度概念。对于有限理论,给出了其相对于特定理论Γ0的δΓ0-相容度概念,并对两种相容度的性质作了初步探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给出任意理论Γ相对于特定理论Γ0的相容、不相容及完全相容的定义及其等价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系统 相对 相对发散 ηΓ0-相容 δΓ0-相容
原文传递
采用模拟PID控制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穆叶 胡天立 +2 位作者 陈晨 宫鹤 李士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红外分布反馈激光器激发光源为核心的检测装置中,分布反馈激光器发光波长的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直接决定检测装置测量准确性。为此研发了一种采用模拟PID控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拟比例-积分-微分温度前向控制模... 以红外分布反馈激光器激发光源为核心的检测装置中,分布反馈激光器发光波长的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直接决定检测装置测量准确性。为此研发了一种采用模拟PID控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拟比例-积分-微分温度前向控制模块和温度实时后向采集模块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温度控制实验中采用激射中心波长为2 049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结果表明,系统温度控制稳定性为±0.05℃,稳定时间小于30 s。同时,利用所研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对上述可调谐DFB激光器做了光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器驱动电流固定时,激光器激射波长与其工作温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体检测 分布反馈激光器 模拟比例-积分-微分 稳定 高精确 高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比较微分系统解的φ_(0)-稳定性
7
作者 王晋茹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本文主要利用分段连续的Lyapunov函数得到脉冲比较微分系统(2)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比较方程,得到脉冲微分系统(1)的稳定性.
关键词 脉冲微分系统 φ_(0)-稳定 一致φ_(0)-稳定 等度渐近φ_(0)-稳定 一致渐近φ_(0)-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沙分级起动流速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奉广 曹叔尤 +1 位作者 刘兴年 杨克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7,共7页
非均匀沙对均匀沙明显不同,对非均匀沙起动机理作了分析,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现有的相对暴露度为基础导出了泥沙颗粒力臂的数学期望,进而导出了考虑非均匀沙隐暴效应的起动概率表达式。在采用的细颗粒暴露度的分布函数上存... 非均匀沙对均匀沙明显不同,对非均匀沙起动机理作了分析,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现有的相对暴露度为基础导出了泥沙颗粒力臂的数学期望,进而导出了考虑非均匀沙隐暴效应的起动概率表达式。在采用的细颗粒暴露度的分布函数上存在一间断点,从泥沙运动机理和数学上证明了它对力臂的数学期望没有影响。在起动概率的基础上建立了第l级粒径的起动公式。通过现有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试验资料,确定了计算公式的参数。同时用现有的实验资料对作者起动流速公式进行验证,并且同其它流速公式相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的起动流速公式预测精度较高。作为特例,同时也得到了均匀沙的起动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暴露 力臂 勒贝格-斯蒂阶积分 起动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景观河道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DOM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超男 何杰 +1 位作者 朱学惠 李学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为了解苏州景观河道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苏州城区自2020年汛期过后,7~9月景观河道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DOM的特性.结果表... 为了解苏州景观河道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苏州城区自2020年汛期过后,7~9月景观河道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DOM的特性.结果表明,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000左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分子质量均以相同的趋势变大.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均是类蛋白质类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到68%~79%,类腐殖质含量较低,质量分数在21%~32%左右,而且均以低激发色氨酸占主导.7~9月,间隙水中DOM含量大量提升后,上覆水中DOM含量逐渐提升,可能是源于夏季藻类暴发后沉积到河底,而后再裂解释放到间隙水和上覆水之中,间隙水和上覆水的荧光指标FI在7月时差异较大,而后以相同的变化趋势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大于1.2.自生源指标BIX值都大于0.8,且偏向于1.腐殖化指标HIX值均小于4,而且间隙水和上覆水都以相同的趋势变小.上覆水和间隙水中DOM的6个荧光组分之间均呈现相同的正相关(P<0.05),低激发酪氨酸、a;和HIX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苏州景观河道中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关系紧密,间隙水可能是上覆水中DOM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D0M)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