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径角挤压(ECAP)的超细晶铸造镁合金制备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蓬 夏巨谌 +1 位作者 胡侨丹 王新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3-1496,共4页
研究了铸造镁合金等径角挤压(ECAP)的原理与技术实施手段。通过设计ECAP模具的几何结构,研究了剪切应变累积效应的度量方法。通过对AM60镁合金铸锭单道次ECAP加工后光学显微组织的观察,讨论了模具几何结构条件(转角与背转角大小)对变形... 研究了铸造镁合金等径角挤压(ECAP)的原理与技术实施手段。通过设计ECAP模具的几何结构,研究了剪切应变累积效应的度量方法。通过对AM60镁合金铸锭单道次ECAP加工后光学显微组织的观察,讨论了模具几何结构条件(转角与背转角大小)对变形组织演化形态的影响。根据多道次ECAP试验的位移-挤压力关系曲线,考察了加工工艺条件(加工道次数、背压与加工速率)对变形组织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镁合金ECAP加工技术的试验和模拟方案。研究表明:AM60镁合金铸锭的ECAP变形组织形态较好地符合理论预测结果;多道次ECAP加工显著改善了AM60镁铸锭的微观组织;对于具有粗大晶粒的铸造镁合金而言,ECAP工艺能以机械化冶金方式制备其超细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镁合金 等径挤压(ecap) 超细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速度对双通道等径角挤压7003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姜义 史庆南 +1 位作者 王璐 赵启淞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8-61,共4页
采用双通道等径角法制备了均匀稳定的超细晶7003铝合金,利用3D-deform软件分析不同挤压速度下,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速度、应力应变的变化,以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粒的细化情况。结果表明,一道次挤压时,随挤压速度的增加,金属流动速度... 采用双通道等径角法制备了均匀稳定的超细晶7003铝合金,利用3D-deform软件分析不同挤压速度下,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速度、应力应变的变化,以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粒的细化情况。结果表明,一道次挤压时,随挤压速度的增加,金属流动速度先增加后减少,挤压速度为35 mm/min时最大;不同挤压速度下,应力分布大致相同,试样与模具拐角处应力分布梯度较大,容易产生裂纹,且晶粒均得到细化,Z面最小晶粒尺寸为20μm,挤压速度为35 mm/min时,细化效果最好。二道次挤压时,随挤压速度增大,应变分布越来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等径挤压 挤压速度 7003铝合金 组织
原文传递
ECAP等径角挤压变形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伟 陈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1-63,72,共4页
等径角挤压 (EqualChannelAngularPressing ,ECAP)是一种利用纯剪切变形细化晶粒的大塑性变形加工方法 ,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给出了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 ,包括有效应变、模具角度、变形途径、挤压速度、挤压温度、挤... 等径角挤压 (EqualChannelAngularPressing ,ECAP)是一种利用纯剪切变形细化晶粒的大塑性变形加工方法 ,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给出了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 ,包括有效应变、模具角度、变形途径、挤压速度、挤压温度、挤压道次、剪切方向等的选择对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并评述了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p 等径挤压 大塑性变形 纳米结构材料 纳米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萍 魏学峰 +3 位作者 聂爱琴 段自豪 周玉峰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镦粗成形阶段、剪切变形阶段和最终成形阶段。3种工艺经4道次变形后均发生较大的应变积累,但是由于闭式模膛对试样头部的镦粗作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经过4道次变形后等效应变量最大,且等效应变分布最均匀。通过对模具应力的分析,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等径角挤压工艺冲头偏载问题,且试样经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提高了纯钨塑性,有利于进行多道次变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变形后的试样可分为4个区域:剪切变形区、伸长变形区、头部小变形区和尾部未变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式双通道等径挤压工艺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均匀性 冲头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等径角挤压中通道外角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玉 刘先兰 +1 位作者 杨浩 徐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7-80,83,共5页
通道外角是等径角挤压过程中影响试样变形均匀性的重要因素。运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道外角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外角的增大,材料的流动阻力降低,材料的剪切更加趋于均匀,致使试样的变形和等效应变分... 通道外角是等径角挤压过程中影响试样变形均匀性的重要因素。运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道外角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外角的增大,材料的流动阻力降低,材料的剪切更加趋于均匀,致使试样的变形和等效应变分布都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 通道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角模具通道等径角挤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石凤健 王雷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64,共4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研究了1100Al锐角模具通道(准=60°)等径角挤压时的坯料流动、等效应变、挤压应力以及速度分布。与准=90°模具等径角挤压坯料相比,锐角模具通道等径角挤压可以在坯料内产生更大的等效应变,有助于提高挤压的效率... 采用有限元模拟研究了1100Al锐角模具通道(准=60°)等径角挤压时的坯料流动、等效应变、挤压应力以及速度分布。与准=90°模具等径角挤压坯料相比,锐角模具通道等径角挤压可以在坯料内产生更大的等效应变,有助于提高挤压的效率;但挤压过程中在两通道相交外侧尖角处出现死区,由于死区的影响,坯料横截面上等效应变分布不均匀,挤出坯料下表面区域等效应变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同时,由于挤压应力明显上升,对挤压设备以及工模具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锐角模具通道等径角挤压比较适合于塑性较好、强度较低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通道 等径挤压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变 挤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通道径角挤压工艺制备UFG铝合金润滑条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敏 古京九 +1 位作者 杨峰 达成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为研究一种适合旋转通道径角挤压工艺制备铝合金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润滑剂,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和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添加到锂基抗极压润滑脂中,以模具材料H13钢和铝合金2024、7075为对磨材料,在往复运动实验平台上进行中高接触应力面面... 为研究一种适合旋转通道径角挤压工艺制备铝合金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润滑剂,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和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添加到锂基抗极压润滑脂中,以模具材料H13钢和铝合金2024、7075为对磨材料,在往复运动实验平台上进行中高接触应力面面接触摩擦实验,研究不同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表明:在抗极压润滑脂中增加固体润滑剂能提高大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减摩抗磨能力,改善摩擦磨损形式,其中未加入润滑剂时主要以咬合黏着磨损、磨粒磨损为主,加入固体润滑剂后以轻微黏着磨损为主;与二硫化钼相比,石墨的六边形层状结构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在铝合金挤压成形过程中表现出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石墨固体润滑剂的添加量与对磨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有关,其适宜的添加量为10%~20%,其中材质较软的铝合金2024与H13对磨时以黏着磨损为主,需要添加更多的石墨去填补黏着磨损形成的犁沟,而铝合金7075与H13对磨时以边界摩擦为主,石墨添加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通道挤压 铝合金 超细晶块体材料 润滑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克敏 王召宇 +2 位作者 田文春 代记仁 李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区域进行逆向点追踪,分析了特征区域的变形历史和变形方式对等效应变积累的作用规律,最后进行物理试验观察金相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变形区内分别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小变形区内每道次平均等效应变仅为0.37;各区域不同的受力状态与变形方式是导致多道次变形后累积等效应变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经3道次变形后,剪切变形区的最大平均等效应变为4.75,该区域第1道次变形时经历了剪切和伸长变形区,第2道次变形后为剪切变形区、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交叉区域,主要受到强烈的挤压变形。分别对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区域组织进行观察,第1和第2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位置均显示出了典型的变形特点,经过3道次变形后,应变的积累使得晶粒得到有效细化,方向性基本消失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呈现近等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式双通道等径挤压 有限元模拟 等效应变 变形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参数对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晖云 何敏 +3 位作者 陈映锟 张志教 祝文兴 马振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为克服传统等径角挤压反复多道次累积塑性变形带来多次装料、多次加载以及棒料机械加工等耗时问题,无损伤地制备均匀超细晶结构时效硬化型铝合金,提出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大塑性变形新工艺。该工艺在一个通道内设置多个剪切变形区,... 为克服传统等径角挤压反复多道次累积塑性变形带来多次装料、多次加载以及棒料机械加工等耗时问题,无损伤地制备均匀超细晶结构时效硬化型铝合金,提出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大塑性变形新工艺。该工艺在一个通道内设置多个剪切变形区,通过在两个等径角挤压通道之间设置旋转通道来改变圆棒料剪切方向和剪切角度,实现Bc加工路径,提高变形均匀性。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内角Φ、外角Ψ、升角γ、椭圆因子m、第2个通道中第1段直通道长度L_1作为因素,采用有限元模拟法对棒料在16组不同水平的模具中进行有限元挤压模拟。以等效应变、等效应力、损伤量以及变形均匀性系数作为指标值分析其对挤压过程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挤压通道内角Φ的合理范围为90°~120°,外角Ψ的合理范围为30°~40°,升角γ的合理范围为60°~80°,m的合理范围为1.2~1.4,L_1、L_3的合理范围为(1~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通道等径平行挤压 大塑性变形 变形均匀性 损伤 超细晶
原文传递
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颖梅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09年第9期21-22,共2页
文章论述了等径角挤压这种大塑性变形工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等径角挤压的工艺原理、剪切变形特征、不同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ECAP方法涉及的材料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晶粒细化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模具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婷 何敏 +5 位作者 原浩 颜林泉 达成 丁鹏 周凡哲 姚倩楠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为制备超细晶结构时效硬化型铝合金提出了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工艺,针对该工艺建立模具模型,采用Deform-3D软件对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模具进行了应力分析。利用容差值插值计算法,获得容差值与挤压模具力的关系,得出旋转通道模具... 为制备超细晶结构时效硬化型铝合金提出了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工艺,针对该工艺建立模具模型,采用Deform-3D软件对旋转通道等径角平行挤压模具进行了应力分析。利用容差值插值计算法,获得容差值与挤压模具力的关系,得出旋转通道模具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容差值对模具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小的容差值,会导致成形力与模具力相差较大;过大的容差值,并不一定能提高计算精度,但会增大计算量;准确的容差值是成形力映射到模具获得模具应力的关键,该工艺中模具应力分析容差值应为1。模具外壁50 MPa为安全载荷,应力集中区域在旋转通道与直通道过渡处。此安全载荷下通过线性外推法获得模具厚度为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通道等径平行挤压 模具应力分析 容差值 DEFORM-3D 模具厚度
原文传递
等径角挤压2A12铝合金超细晶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毕见强 孙康宁 +2 位作者 刘睿 范润华 王素梅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使用Φ=90°和ψ=30°的挤压模具在室温下对2A12铝合金进行了8次等径角挤压,成功制备了晶粒尺寸为200nm左右、具有大角度晶界的块体超细晶材料,并且采用HitachiS-800透射电镜,研究了挤压过程中2A12铝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 使用Φ=90°和ψ=30°的挤压模具在室温下对2A12铝合金进行了8次等径角挤压,成功制备了晶粒尺寸为200nm左右、具有大角度晶界的块体超细晶材料,并且采用HitachiS-800透射电镜,研究了挤压过程中2A12铝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挤压一次后,晶粒内位错密度急剧增加,形成位错纠缠,晶粒细化效果最明显;挤压前分布在α-Al基体上的针状第二相Al2Cu和颗粒状Al2Cu Mg,在剪切力的作用下,针状Al2Cu变成颗粒状,弥散分布在α-Al基体上,Al2CuMg颗粒因晶粒细化进入了晶界位置,而且在以后的挤压中,这些化合物颗粒大小基本保持不变。继续挤压,位错逐渐由晶内移动到晶界上,在晶界上形成胞状组织,最后逐渐变成了清晰的小角度晶界或大角度晶界,从而实现组织的超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超细晶材料 2A12铝合金 组织结构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等径角挤压和多向压缩变形中析出相的回溶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党朋 许晓嫦 +3 位作者 刘志义 于文斌 宁爱林 曾苏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等径角挤压(ECAP)和多向压缩(MAC)两种强塑性变形方式对Al-Cu合金中θ′相变形过程中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析出相先是与基体失去位向关系,随后破碎、回溶。在相同应变量下,MAC变形使析出相回溶的速...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等径角挤压(ECAP)和多向压缩(MAC)两种强塑性变形方式对Al-Cu合金中θ′相变形过程中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析出相先是与基体失去位向关系,随后破碎、回溶。在相同应变量下,MAC变形使析出相回溶的速度明显高于ECAP变形。应变引起析出相回溶受界面反应型回溶机理和界面弯曲效应机理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多向压缩(MAC) AL-CU合金 析出相 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工艺的无网格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管延锦 赵国群 +2 位作者 路平 曹伟 吴欣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共7页
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工艺,是一种通过材料的剧烈塑性变形,获得大块超细晶材料的有效方法。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对等径角挤压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挤压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规律,研究了模具圆心角、挤... 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工艺,是一种通过材料的剧烈塑性变形,获得大块超细晶材料的有效方法。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对等径角挤压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挤压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规律,研究了模具圆心角、挤压件与模具间的摩擦状况对ECAP挤压效果的影响。随着模具圆心角的减小,挤压件的等效应变增大并且变得更加均匀,但是模具圆心角越小,挤压载荷越大,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摩擦状况对挤压件的等效应变的影响较小,对挤压载荷影响显著。无网格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 ecap 无网格伽辽金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通道挤压中晶粒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索涛 李玉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等径通道挤压 (equal channelangularpressing ,简称ECAP)技术晶粒细化的机理、影响晶粒细化的因素及挤压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金属塑性变形理论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几项需要进一步深...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等径通道挤压 (equal channelangularpressing ,简称ECAP)技术晶粒细化的机理、影响晶粒细化的因素及挤压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金属塑性变形理论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几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通道挤压 ecap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塑性变形 超细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等径角挤压法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许 史庆南 +2 位作者 刘韶华 陈玉良 黎志勇 《上海金属》 CAS 2009年第3期54-58,共5页
材料等径角挤压法(ECAP)有着相对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好的细化效果。综述了块体纳米材料等径角挤压制备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分别介绍了新发展的连续等径角挤压方法,如旋转模具ECAP技术、多级连续ECAP法、板材连续剪切变形法、ECAP-Conform... 材料等径角挤压法(ECAP)有着相对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好的细化效果。综述了块体纳米材料等径角挤压制备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分别介绍了新发展的连续等径角挤压方法,如旋转模具ECAP技术、多级连续ECAP法、板材连续剪切变形法、ECAP-Conform新技术等,并对连续等径角挤压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超细晶材料 旋转模具 ecap-Conform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法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睿 孙康宁 毕见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9,共5页
对块体超细晶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大热点。大塑性变形法(Sever Plastic Deformation,SPD)之一的等径角挤压(Ea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法,可以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将材料的晶粒由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细化至200nm^400nm... 对块体超细晶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大热点。大塑性变形法(Sever Plastic Deformation,SPD)之一的等径角挤压(Ea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法,可以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将材料的晶粒由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细化至200nm^400nm,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并且ECAP法有着相对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好的细化效果。本文介绍了ECAP处理对提高材料的强度、疲劳寿命、超塑性等的贡献以及影响ECAP工艺的因素,分析了ECAP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ECAP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超细晶材料 大塑性变形(SPD) 等径挤压(e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毕见强 孙康宁 +1 位作者 刘睿 范润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87,共3页
等径角挤压可以在不改变材料横截面的情况下使其反复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材料的晶粒尺寸,是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新工艺。该文采用DEFORM程序对等径角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挤压过程中材料的应力、应变、挤压力等的变化及... 等径角挤压可以在不改变材料横截面的情况下使其反复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材料的晶粒尺寸,是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新工艺。该文采用DEFORM程序对等径角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挤压过程中材料的应力、应变、挤压力等的变化及其分布,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p(等径挤压) 块体超细晶材料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Si合金等径角挤压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廷彪 李海龙 +2 位作者 胡勇 刘博 丁雨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A路径对内部含有铜片的Al-3%Si合金在室温下进行5道次等径角挤压来考察其对材料宏观和微观组织影响.通过示踪法研究铜片位置的变化,通过SEM和OM观察脆性相Si的变化,并对材料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经5道次变形后铜片发生偏转至45... 采用A路径对内部含有铜片的Al-3%Si合金在室温下进行5道次等径角挤压来考察其对材料宏观和微观组织影响.通过示踪法研究铜片位置的变化,通过SEM和OM观察脆性相Si的变化,并对材料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经5道次变形后铜片发生偏转至45°,铜片自身也发生了扭曲变形,证明剪切作用下,存在着扭转力;共晶Si的变化行为是在1道次挤压后共晶Si呈长条状分布在晶界;2道次挤压后长条状共晶Si被破碎成短杆状,部分偏离晶界;4道次挤压后短杆状共晶Si被破碎成块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上;5道次挤压后块状共晶Si发生了偏聚,平均尺寸由10μm变为3μm,并在垂直剪切方向上存在明显移动;晶面取向(220)的衍射峰强度逐步降低,而(11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则明显增加,主导取向由(220)变为(111),晶面取向(200)和(311)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Al-3%Si 晶体取向 剪切 扭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对Fe-18.39Mn合金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姝珂 李宁 +3 位作者 文玉华 丁胜 莫华强 李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改变Fe-18.39Mn合金的ε马氏体片形态,进而研究其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上利用自制模具进行ECAP实验,采用倒扭摆测试合金阻尼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结果表明:Fe-18.3... 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改变Fe-18.39Mn合金的ε马氏体片形态,进而研究其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上利用自制模具进行ECAP实验,采用倒扭摆测试合金阻尼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结果表明:Fe-18.39Mn合金在300℃进行ECAP后,由于高密度位错的钉扎,阻尼性能丧失;经过600℃退火,没有改变其ECAP后的组织,阻尼性能仍然很低;而在高于700℃的温度退火处理能大量消除高密度位错,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ε马氏体片的形态,使ε马氏体片细化,交叉程度降低,进而阻尼性能较未ECAP时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挤压(ecap) 阻尼合金 阻尼性能 Fe—Mn Ε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