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等效信道增益下混合中继转发机制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1
作者
李广平
孙宜军
焦良全
《通信电源技术》
2016年第2期176-178,181,共4页
文中研究了一种功率分配方案使得系统在放大转发和译码转发的混合中继机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系统能效。在非等效信道增益系统模型下,对放大转发机制和译码转发机制进行自适应选择,同时利用最优功率分配算法对各子载波分配功率,从而能够...
文中研究了一种功率分配方案使得系统在放大转发和译码转发的混合中继机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系统能效。在非等效信道增益系统模型下,对放大转发机制和译码转发机制进行自适应选择,同时利用最优功率分配算法对各子载波分配功率,从而能够克服两种单一转发机制下系统存在的弊端,提高中继转发系统的能效和资源利用率。由数据分析仿真可知,当混合中继系统信道增益值不断增长,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系统模型与传统的AF中继机制和DF中继机制模型相比,系统能效分别提高了40%和10%以上,充分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中继转发系统
功率分配
非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勇
王琳
+1 位作者
魏琴芳
徐位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2-945,共4页
提出了一种近似等效信道模型,实现了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系统中的嵌入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帧长为1784bits,biterrorrate(ber)为2×10-6,采用FFT-BP译码算法,50次迭代时,GF(22)域上的LDPC码相比RS码与卷积码级联码具...
提出了一种近似等效信道模型,实现了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系统中的嵌入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帧长为1784bits,biterrorrate(ber)为2×10-6,采用FFT-BP译码算法,50次迭代时,GF(22)域上的LDPC码相比RS码与卷积码级联码具有4.8dB的编码增益;如果采用MAX-LOG-BP简化译码算法,10次迭代时,前者仍然能获得约3.8dB的增益,且复杂度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信道模型
深空通信
GF(2^2)域上的LDPC码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组空时块码系统中的排序最大信噪比检测算法
3
作者
徐维君
樊迅
宋文涛
《信息技术》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提出并比较了应用于分组空时块码(G-STBC)系统中两种不同信道模型的排序最大信噪比(Max SNR)检测算法。该系统在发端对发射天线分组,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块码编码;在收端应用排序最大信噪比算法进行检测。由于空时块码提供了额外的时域约...
提出并比较了应用于分组空时块码(G-STBC)系统中两种不同信道模型的排序最大信噪比(Max SNR)检测算法。该系统在发端对发射天线分组,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块码编码;在收端应用排序最大信噪比算法进行检测。由于空时块码提供了额外的时域约束,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约束对信道模型进行变换,得到一个等效信道模型,然后再使用排序Max SNR检测;当然也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信道模型,即非等效信道模型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天线数不少于发射天线数的一半时,采用等效信道模型下的排序Max SNR算法,系统的误码曲线就能保持陡降性;并且在收发天线数相同时,其性能总是优于非等效信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空时块码
等效信道模型
排序最大信噪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资源分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广平
杨守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1406,共6页
在基于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的混合中继转发机制模型下,为了使系统获得最大和速率,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在子载波对混合中继协议的判断选择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和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在非等...
在基于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的混合中继转发机制模型下,为了使系统获得最大和速率,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在子载波对混合中继协议的判断选择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和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在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次优算法。在该机制模型下,系统自适应地选择AF或者DF转发,既克服了两种单一转发模式存在的弊端,又能获得更大的和速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功率等因素变化时,该分配方案下的混合中继转发模型与传统的AF和DF模型相比系统和速率分别提高了60%和8%以上,充分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中继转发系统
功率分配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非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和速率
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等效信道增益下混合中继转发机制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1
作者
李广平
孙宜军
焦良全
机构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16年第2期176-178,181,共4页
文摘
文中研究了一种功率分配方案使得系统在放大转发和译码转发的混合中继机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系统能效。在非等效信道增益系统模型下,对放大转发机制和译码转发机制进行自适应选择,同时利用最优功率分配算法对各子载波分配功率,从而能够克服两种单一转发机制下系统存在的弊端,提高中继转发系统的能效和资源利用率。由数据分析仿真可知,当混合中继系统信道增益值不断增长,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系统模型与传统的AF中继机制和DF中继机制模型相比,系统能效分别提高了40%和10%以上,充分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关键词
混合中继转发系统
功率分配
非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能效
Keywords
hybrid relay systems
power allocation
the non-equivalent channel gain model
en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N91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勇
王琳
魏琴芳
徐位凯
机构
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
重庆邮电大学编码技术研究所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2-94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205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601)
文摘
提出了一种近似等效信道模型,实现了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系统中的嵌入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帧长为1784bits,biterrorrate(ber)为2×10-6,采用FFT-BP译码算法,50次迭代时,GF(22)域上的LDPC码相比RS码与卷积码级联码具有4.8dB的编码增益;如果采用MAX-LOG-BP简化译码算法,10次迭代时,前者仍然能获得约3.8dB的增益,且复杂度可以接受。
关键词
等效信道模型
深空通信
GF(2^2)域上的LDPC码
编码增益
Keywords
equivalent channel model
deep-space communications
LDPC codes on GF(22)
coding gain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组空时块码系统中的排序最大信噪比检测算法
3
作者
徐维君
樊迅
宋文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无线通信研究所
出处
《信息技术》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332030
6027207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项目(2003AA123310)
文摘
提出并比较了应用于分组空时块码(G-STBC)系统中两种不同信道模型的排序最大信噪比(Max SNR)检测算法。该系统在发端对发射天线分组,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块码编码;在收端应用排序最大信噪比算法进行检测。由于空时块码提供了额外的时域约束,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约束对信道模型进行变换,得到一个等效信道模型,然后再使用排序Max SNR检测;当然也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信道模型,即非等效信道模型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天线数不少于发射天线数的一半时,采用等效信道模型下的排序Max SNR算法,系统的误码曲线就能保持陡降性;并且在收发天线数相同时,其性能总是优于非等效信道模型。
关键词
分组空时块码
等效信道模型
排序最大信噪比算法
Keywords
group - wise space - time block coded (G - STBC)
equivalent channel model
ordering maximum signal- to- noise ratio (Max SNR) algorithm
分类号
TN9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资源分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广平
杨守义
机构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14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421)~~
文摘
在基于放大转发(AF)和译码转发(DF)的混合中继转发机制模型下,为了使系统获得最大和速率,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在子载波对混合中继协议的判断选择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和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在非等效信道增益模型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次优算法。在该机制模型下,系统自适应地选择AF或者DF转发,既克服了两种单一转发模式存在的弊端,又能获得更大的和速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功率等因素变化时,该分配方案下的混合中继转发模型与传统的AF和DF模型相比系统和速率分别提高了60%和8%以上,充分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关键词
混合中继转发系统
功率分配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非
等效
信道
增益
模型
和速率
资源利用率
Keywords
hybrid relay systems
power allocation
equivalent channel gain model
non-equivalent channel gain model
sum-r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等效信道增益下混合中继转发机制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李广平
孙宜军
焦良全
《通信电源技术》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黎勇
王琳
魏琴芳
徐位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分组空时块码系统中的排序最大信噪比检测算法
徐维君
樊迅
宋文涛
《信息技术》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合中继转发机制下的资源分配
李广平
杨守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