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想M-C材料强度评估判据与等效塑性应变
1
作者 席丰 李芳 +2 位作者 胡亚超 谭英华 温新月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7-1576,共10页
基于理想Mohr-Coulomb(M-C)屈服准则,该文提出了拉伸、压缩和剪切等效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并给出了三个相应的强度评估条件.根据塑性功等效原则,分别导出了与上述等效应力共轭的拉伸、压缩等效塑性应变和等效塑性剪应变,探论了不同的摩... 基于理想Mohr-Coulomb(M-C)屈服准则,该文提出了拉伸、压缩和剪切等效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并给出了三个相应的强度评估条件.根据塑性功等效原则,分别导出了与上述等效应力共轭的拉伸、压缩等效塑性应变和等效塑性剪应变,探论了不同的摩擦因数下等效应变的变化特征.与Mises等效应变不同,所得到的M-C等效应变能够反映静水压力的影响,也可退化为简单应力状态.这些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概念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将能够应用于更准确、有效地评估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的强度,对于用简单拉伸、压缩或剪切试验标定复杂应力状态下本构模型参数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等效应力 M-C等效塑性应变 理想Mohr-Coulomb屈服准则 强度评估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尖等效塑性应变的面内与面外统一拘束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杰 王国珍 +1 位作者 轩福贞 涂善东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8,共7页
为提高核电设备缺陷评定的准确性,需要考虑裂尖拘束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如何找出一个统一的参数以表征复合拘束,是目前断裂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εp等值线所围面积作为统一拘束参数的可行性。结... 为提高核电设备缺陷评定的准确性,需要考虑裂尖拘束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如何找出一个统一的参数以表征复合拘束,是目前断裂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εp等值线所围面积作为统一拘束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εp等值线所围面积APEEQ与不同面内、面外拘束条件下材料的断裂韧性都有很好的关联性,因而它可能用来统一地表征复合拘束。用标准试样作参考,基于APEEQ定义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拘束参数Ap。材料的标称化断裂韧性JIC/Jref与Ap呈直线关系,并与所选择的εp等值线无关。JIC/Jref-Ap直线关系对于材料是唯一的,不同材料的JIC/Jref-Ap直线斜率不同,斜率大的材料对拘束更敏感。该直线可能用于评价实际结构中不同拘束条件下裂纹缺陷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内拘束 面外拘束 裂尖等效塑性应变 GTN损伤模型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Drucker-Prager条件下等效塑性应变系数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祥 张广清 王芝银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岩石类材料,试图在关联Drucker-Prager条件下建立更一般化的等效塑性应变定义方法,并研究等效塑性应变系数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变化。首先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的等效塑性应变定义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不合理性。然后从等效应力和等效塑... 针对岩石类材料,试图在关联Drucker-Prager条件下建立更一般化的等效塑性应变定义方法,并研究等效塑性应变系数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变化。首先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的等效塑性应变定义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不合理性。然后从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关联Drucker-Prager条件下等效塑性应变系数。结合室内致密砂岩三轴压缩试验,以塑性体应变为内变量,研究了致密砂岩峰后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随内变量的变化,进而研究了等效塑性应变系数随塑性变形的变化。研究发现:等效塑性应变系数依赖于屈服准则的选取,等效塑性应变系数为(2/3)^(1/2)是Mises屈服准则下的特例;关联Drucker-Prager条件下等效塑性应变系数C<(2/3)^(1/2),并且随着塑性变形的发展而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值;对于岩石类材料,很多有限元软件中不区分具体情况而直接选用C=(2/3)^(1/2)计算等效塑性应变存在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CKER-PRAGER准则 等效塑性应变系数 塑性应变 应变软化 峰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锥形环件冷辗压中等效塑性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龚小涛 杨帆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台阶锥形环件,以ABAQUS软件为平台,建立三维模型,研究了轧制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PEEQ变化情况,并根据台阶锥形环件截面特征,对关键点的等效塑性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该类零件轧制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进...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台阶锥形环件,以ABAQUS软件为平台,建立三维模型,研究了轧制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PEEQ变化情况,并根据台阶锥形环件截面特征,对关键点的等效塑性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该类零件轧制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进一步研究发现,等效塑性应变平均值PEEQa随着芯辊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驱动辊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锥形环件 冷辗压 等效塑性应变
原文传递
42CrMo钢超声滚压残余应力及等效塑性应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志钢 魏昕 +1 位作者 杨宇辉 李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9,共9页
基于接触力学模型,建立了超声滚压加工残余应力分布的理论模型,模拟了不同静压力、进给速度和振幅下的超声滚压加工过程,分析了超声滚压加工后残余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试样表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并产生残余... 基于接触力学模型,建立了超声滚压加工残余应力分布的理论模型,模拟了不同静压力、进给速度和振幅下的超声滚压加工过程,分析了超声滚压加工后残余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试样表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并产生残余压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残余压应力逐渐增大,在深度为0.4 mm处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转为残余拉应力,最后残余拉应力和残余压应力趋于平衡。随着深度的增加,等效塑性应变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在深度约1 mm处达到0。加工参数中静压力对残余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大残余压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随着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残余压应力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分别为-910.07 MPa和0.46。对比残余应力实验和仿真结果,发现二者残余应力随加工参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并且误差范围基本保持在10%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42CRMO钢 残余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在解决机油滤清器罐体破裂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宇波 陈阳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可靠性。针对机油滤清器罐体破裂的问题,常规的材料强度分析方法无法对此问题进行正确的仿真计算。针对一款机油滤清器的罐体破裂问题,对振动载荷和机油压力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机油... 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可靠性。针对机油滤清器罐体破裂的问题,常规的材料强度分析方法无法对此问题进行正确的仿真计算。针对一款机油滤清器的罐体破裂问题,对振动载荷和机油压力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机油滤清器罐体开展等效塑性应变分析,找到了导致罐体破裂失效的根本原因,确定了发生破裂失效的边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发动机台架耐久考核和整车耐久考核,确认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油滤清器 罐体破裂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凹陷在役管道应变预测模型
7
作者 齐建波 高建章 +5 位作者 刘通达 蒋国志 西敬军 李增材 曹宇光 王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541-12550,共10页
针对在役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价,准确预测凹陷管道应变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标准中的凹陷管道应变预测公式并未考虑管道运行内压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因此,建立了考虑内压... 针对在役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价,准确预测凹陷管道应变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标准中的凹陷管道应变预测公式并未考虑管道运行内压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因此,建立了考虑内压作用的含凹陷管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凹陷深度下,压头半径、管材性能、管道内压、管道壁厚、管道直径对管道最大等效塑性应变(ε_(0)^(max))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役凹陷管道的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相对凹陷深度为6%时,管道内压从0 MPa增加到8 MPa,管道凹陷处ε_(0)^(max)增长幅度为50.26%。所提出的ε_(0)^(max)预测模型与有限元结果相比,平均误差为5.32%;与文献测试结果相比,最大和最小误差分别为12.51%和4.74%;该预测模型可以为在役凹陷管道安全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凹陷 在役管道 等效塑性应变 预测模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对钢退火织构及平面应变影响分析
8
作者 葛林楠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7期86-87,共2页
为进一步提升钢材的轧制效果和质量,在对热轧工艺参数对钢结构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摩擦对钢退火结构的影响,得出了润滑轧制工艺下主要成分为γ纤维织构,无润滑轧制工艺下主要为高斯织构。通过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不同摩... 为进一步提升钢材的轧制效果和质量,在对热轧工艺参数对钢结构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摩擦对钢退火结构的影响,得出了润滑轧制工艺下主要成分为γ纤维织构,无润滑轧制工艺下主要为高斯织构。通过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不同摩擦系数对应板材的等效塑性变形、全塑性变形的变化,研究成果可指导后续实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工艺 钢结构 γ纤维织构 等效塑性应变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粗糙面滑动摩擦过程应力与应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赖联锋 高诚辉 黄健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8-282,共5页
建立了具有分形特征的二维双粗糙表面滑动接触模型,考虑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滑动过程中损伤失效,运用有限元方法动态探讨相嵌微凸体在滑动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最大等效塑... 建立了具有分形特征的二维双粗糙表面滑动接触模型,考虑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滑动过程中损伤失效,运用有限元方法动态探讨相嵌微凸体在滑动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量发生在摩擦次表层的某一深度处;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大,导致材料表层下微观裂纹的萌生,在外载荷持续作用下,表面一定深度处存在着一交错的剪切应力区,这一应力区阻止了裂纹沿深度方向扩展,但却促使了裂纹沿平行于摩擦表面方向的延伸裂纹扩展乃至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粗糙分形表面 滑动接触模型 损伤失效 等效塑性应变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体变形特性对接触过程的应力与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联锋 高诚辉 黄健萌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4期379-383,共5页
运用W-M函数生成分形粗糙表面,建立一个新的双粗糙体接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了在粗糙体不同变形特性条件下的接触过程,并分析了接触表面的应力分布及不同接触位置的塑性应变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双粗糙接触表面的应力主... 运用W-M函数生成分形粗糙表面,建立一个新的双粗糙体接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了在粗糙体不同变形特性条件下的接触过程,并分析了接触表面的应力分布及不同接触位置的塑性应变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双粗糙接触表面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个别的较高微凸体上,其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微凸体肩部区域的位置;等效塑性应变在不同位置沿深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微凸体顶部区域沿深度方向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均发生在次表层.材料表层下的塑性应变将会导致材料表层中的夹杂或微观缺陷周围萌生微孔和裂纹源.对比不同变形特性的模型,得出弹塑性-刚体模型的最大应力及应变值都大于弹塑性-弹塑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粗糙表面 接触模型 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鹏振 陈静曦 胡双双 《广东建材》 2006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应用到边坡稳定分析中,提出以“出现某一幅值的总等效塑性应变区,并且从坡脚到坡顶贯通”作为边坡破坏的标准。并借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技术,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及结果... 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应用到边坡稳定分析中,提出以“出现某一幅值的总等效塑性应变区,并且从坡脚到坡顶贯通”作为边坡破坏的标准。并借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技术,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及结果显示出来,不但物理意义明确,而且可以根据边坡临界破坏时的等效塑性应变区确定滑动面位置和边坡的安全系数。对算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合理的,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塑性有限元 强度折减法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腐蚀后钢筋的力学退化分析及断裂模型
12
作者 王彬 乔文靖 +2 位作者 杨帆 李沂倩 李卓达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1-103,共13页
为研究强腐作用对钢筋拉伸力学性能退化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用浓度为36%工业盐酸对27根钢筋进行腐蚀,随后开展拉伸试验,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的钢筋破坏形态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了腐蚀时间对应力三轴度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影响... 为研究强腐作用对钢筋拉伸力学性能退化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用浓度为36%工业盐酸对27根钢筋进行腐蚀,随后开展拉伸试验,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的钢筋破坏形态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了腐蚀时间对应力三轴度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推导出钢筋强腐蚀断裂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腐蚀率增加,钢筋的延性逐渐下降,经过72 h强腐后,名义屈服强度下降4.66%,名义极限强度下降4.65%,伸长率下降12.13%,弹性模量下降12.28%。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应力三轴度和等效塑性应变均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理论分析中对空穴增长(VGM)模型(the void growth)和应力修正临界应变(SMCS)模型(the stress modified critical strain)进行修正,建立了包含应力三轴度、等效塑性应变、腐蚀时间的钢筋强腐蚀断裂模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强腐作用下钢筋的工程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腐蚀 钢筋 力学退化 应力三轴性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板料摩擦热渐进成形中工艺参数对应力、应变、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诗尧 周六如 +1 位作者 姜旭 王嘉豪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2,共11页
为了探究工艺参数和应力、应变以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摩擦热渐进成形技术加工AZ31B镁合金板料,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分析工艺参数包括下降量(1.0、1.5和2.0 mm)和工具头直径(Φ8、Φ10和Φ16 mm)与Mises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的关系。... 为了探究工艺参数和应力、应变以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摩擦热渐进成形技术加工AZ31B镁合金板料,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分析工艺参数包括下降量(1.0、1.5和2.0 mm)和工具头直径(Φ8、Φ10和Φ16 mm)与Mises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最大Mises应力在前期加载过程中以一定比例递增、中后期成形过程在160~180 MPa之间波动,下降量和工具头直径对最大Mises应力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转角区域的Mises应力要大于侧壁区域;等效塑性应变随下降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工具头直径的增加,等效塑性应变呈现递减趋势,并且转角区域的等效塑性应变大于侧壁区域;下降量和厚度呈现负相关,而随着工具头直径的增加,厚度呈现先递增再递减的趋势,并且转角区域的厚度小于侧壁区域;沿着工具头运行方向,等效塑性应变呈现递增趋势、厚度呈现递减趋势。为此,针对原有的单向运行轨迹,提出双向运行轨迹,研究还发现,其使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分布的均匀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热渐进成形 AZ31B镁合金 Mises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厚度
原文传递
Q345R/316L蛇形轧制复合应变及曲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佳宇 刘贵文 +5 位作者 魏鹏洋 杨树国 吕彦兵 乔福振 杨超 江连运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60-566,570,共8页
为解决同步轧制工艺制备复合板时出现的结合强度低和板材弯曲等问题,提出了同径异速蛇形轧制复合工艺。采用Deform-2D平台对碳钢Q345R/不锈钢316L蛇形轧制复合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变形及微观组织,对结合面等效塑性应变、弯曲曲率和晶粒... 为解决同步轧制工艺制备复合板时出现的结合强度低和板材弯曲等问题,提出了同径异速蛇形轧制复合工艺。采用Deform-2D平台对碳钢Q345R/不锈钢316L蛇形轧制复合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变形及微观组织,对结合面等效塑性应变、弯曲曲率和晶粒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同步轧制相比,蛇形轧制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板结合强度、降低弯曲程度并细化晶粒;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结合面等效塑性应变随着初始层厚比、辊速比及工作辊直径的减小,压下率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在相同的工况下,当辊速比为1.20时,复合板接近平直状态;这为工业生产中制备性能优异且板形平直的复合板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R/316L 蛇形轧制 等效塑性应变 弯曲曲率 晶粒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穿孔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东财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研究含穿孔管道的局部力学特性,以X70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力学知识,利用ANSYS模拟其在运行压力作用下穿孔局部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分布,分析了穿孔局部的最大等效应力、塑性应变随内压的变化趋势,获得了穿孔局部屈服时达到极... 为研究含穿孔管道的局部力学特性,以X70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力学知识,利用ANSYS模拟其在运行压力作用下穿孔局部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分布,分析了穿孔局部的最大等效应力、塑性应变随内压的变化趋势,获得了穿孔局部屈服时达到极限强度和出现裂纹时的极限内压.进一步讨论了在特定运行压力下,外穿孔局部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穿孔外侧半径、管壁厚度和口径变化的趋势。发现:穿孔局部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穿孔外侧半径的增加快速减小一段后开始波动变化;随壁厚的增加迅速减小;随口径的增大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X70 穿孔 等效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壁厚 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管道穿孔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16
作者 任海峰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7年第12期22-25,16,共5页
为研究高温下含穿孔管道的局部力学特性,以X70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模拟在运行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穿孔局部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分布。对比分析了在特定运行压力下内、外穿孔局部的最大应力、塑性应变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高温... 为研究高温下含穿孔管道的局部力学特性,以X70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模拟在运行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穿孔局部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分布。对比分析了在特定运行压力下内、外穿孔局部的最大应力、塑性应变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高温下穿孔局部最大等效应力、塑性应变随内压的变化趋势;随管道内压的增加,应变增长趋势较快,到达一定压力后近乎呈指数增长,并得到泄漏孔可能开裂时极限内压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穿孔 高温 等效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780双相钢在不同应变状态下的断裂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立 刘静 +4 位作者 葛锐 魏星 彭周 陈明 刘冬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8-55,共8页
先进高强钢(AHSS)是重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其在不同应变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断裂特性。以DP780双相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典型应变状态下的断裂失效行为,并对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分析了DP780双相钢在不同应变... 先进高强钢(AHSS)是重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其在不同应变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断裂特性。以DP780双相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典型应变状态下的断裂失效行为,并对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分析了DP780双相钢在不同应变状态下断裂的微观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应变比的提高,等效塑性断裂应变ε-f先减小后增大;平面应变状态下ε-f最小,等轴拉伸应变状态下ε-f最大。应变状态对DP780双相钢的断裂特性和失效有重要影响:平面应变状态下,试样芯部的厚向应变梯度和三向拉应力状态增加了变形的不协调程度,加速了微孔洞的萌生和生长,相对于单轴拉伸更容易产生厚向裂纹而发生撕裂;等轴拉伸应变状态下,材料变形均匀,厚向应变梯度小,孔洞的萌生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使DP780双相钢在等轴拉伸应变状态下的等效塑性断裂应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双相钢 应变状态 断裂失效 等效塑性断裂应变 极限减薄率 相界面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Al/Ti异质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数值模拟
18
作者 宋奎晶 韦勇 +5 位作者 徐萌 季雨凯 刘鑫泉 张铭雨 杨蓓 钟志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作用明显,升温速率相对较快,随焊接过程进行,产热会由摩擦产热转变为摩擦和塑性变形共同产热,升温速率放缓。当搅拌头转速为2000 r/min、扎入速度为1 mm/s、扎入深度为1.9 mm、回填速度为1mm/s、停留时间为0 s时,铝合金焊核区温度峰值达到558℃,等效塑性应变峰值达到120。在模拟的工艺区间内,焊核区峰值温度与旋转速度呈正相关,停留时间对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 异质合金 温度场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体超声辅助分段镦粗准均匀变形
19
作者 朱宁远 陈俊郎 +2 位作者 陈世豪 左寿彬 廖羽昊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腰鼓形是圆柱体常规镦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变形不均匀现象。为提高镦粗成形均匀性,以Φ4.08 mm×4.8 mm的6061铝合金圆柱体为实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分段镦粗工艺,即先进行超声辅助镦粗,然后继续进行无超声常规镦粗,分别得到细腰形中... 腰鼓形是圆柱体常规镦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变形不均匀现象。为提高镦粗成形均匀性,以Φ4.08 mm×4.8 mm的6061铝合金圆柱体为实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分段镦粗工艺,即先进行超声辅助镦粗,然后继续进行无超声常规镦粗,分别得到细腰形中间体和最终的Φ5.4 mm×2.8 mm近圆柱体。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研究表明:超声辅助镦粗作用下形成的细腰形中间体可表现出近似椭圆形曲线或双曲线轮廓,同时细腰形轮廓的形成促进了圆柱形试样的端面径向变形。此外,超声辅助的分段镦粗可促进试样内等效塑性应变近似均匀地分布,从而改善腰鼓形不均匀变形。细腰形试样内部产生的切应变可与后段无超声常规镦粗形成的切应变产生抵消性矢量叠加,该切应变抵消机制促进了圆柱形试件整体的均匀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镦粗 成形均匀性 成形轮廓 等效塑性应变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
20
作者 张浦阳 郭文俊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载工况下的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分布情况以及筒体底部等效塑性应变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竖向荷载(0~0.15倍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存在能够增大结构的水平及弯矩承载力;在V-H与V-M荷载空间中,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变化、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互相对映参考;基础所承受的最大土压力位置与基础受力倾倒方向一致;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结构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基础底部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区的范围与深度相应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 二维复合加载条件 承载能力包络图 土压力分布 土体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