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推拿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希 《大医生》 2025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推拿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脑血流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 目的研究“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推拿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脑血流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牵引疗法)和观察组(50例,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进行针刺推拿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脑血流参数[椎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期流速(V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升高,N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Vs、V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推拿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 针刺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脑血流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联合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泽升 曾维铨 +4 位作者 付解辉 潘细桂 向明 温颢玮 吴世君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联合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2例,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3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基于筋骨...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联合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2例,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3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治疗(A组)、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联合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B组)、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C组),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颈椎生理曲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颈椎功能评分(JOA)比较,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颈椎生理曲度比较,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刀联合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改善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刀治疗 南少林整脊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椎旁肌病变与腰椎退变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爽 施杞 +1 位作者 杜文岚 李晓锋 《中医正骨》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既往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疗,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变化,而忽视了椎旁肌这一重要的脊柱稳定结构的变化。筋骨平衡理论强调,在临床诊治骨伤疾病时应关注骨关节与软组织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本文总结了椎旁肌维持脊柱... 既往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疗,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变化,而忽视了椎旁肌这一重要的脊柱稳定结构的变化。筋骨平衡理论强调,在临床诊治骨伤疾病时应关注骨关节与软组织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本文总结了椎旁肌维持脊柱稳定的作用和腰椎退变后椎旁肌的病变表现,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对椎旁肌病变与腰椎退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椎旁肌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方法,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旁肌 筋骨平衡 退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宁 张署岚 +1 位作者 张遂连 袁星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火龙罐 筋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LBP发病机制探析筋骨平衡推拿治疗隔代照料老人腰痛的诊疗思路
6
作者 李振 孙武权 +1 位作者 沈国权 张喜林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现代家庭中隔代照料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同时降低了老人自身的生活质量。腰痛是隔代照料老人最常见的健康负担,虽然目前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治疗方案很多,但老人往往伴随诸多基础疾病,限制了药物和运动等方案的实施。筋骨平衡... 现代家庭中隔代照料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同时降低了老人自身的生活质量。腰痛是隔代照料老人最常见的健康负担,虽然目前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治疗方案很多,但老人往往伴随诸多基础疾病,限制了药物和运动等方案的实施。筋骨平衡推拿治疗老人腰痛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对CNLBP的发病机制以及对承担隔代照料老人的腰痛特点进行分析,以筋骨平衡为治疗原则,阐述推拿治疗隔代照料的老人腰痛的优势,旨在为治疗隔代照料老人的腰痛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隔代照料 老人 筋骨平衡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念的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探讨
7
作者 姜朝阳 赵军 +3 位作者 王兴盛 徐世红 刘一儒 王小强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49-52,共4页
从陇中正骨手法的发展历程、陇中正骨手法-膝关节调衡手法、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3方面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念的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期KOA的理论机制,指出陇中正骨调衡手法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注重... 从陇中正骨手法的发展历程、陇中正骨手法-膝关节调衡手法、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3方面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念的陇中正骨手法治疗早期KOA的理论机制,指出陇中正骨调衡手法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注重“筋骨平衡”理念,在治疗KOA的过程中融入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思想,重在纠正筋骨力学失衡,达到筋骨并调的目的,为手法治疗早期KOA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筋骨平衡 陇中正骨手法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分析王友仁推拿按动疗法治疗筋伤的特点
8
作者 智照林 邱丽漪 +1 位作者 王钲 王友仁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1945-1949,共5页
中医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束骨,骨张筋;骨为干,筋为刚,筋络骨,骨连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筋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筋出槽、骨错缝”是脊柱等骨关节疾病(筋伤)的关键病机。王友仁主任医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 中医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束骨,骨张筋;骨为干,筋为刚,筋络骨,骨连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筋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筋出槽、骨错缝”是脊柱等骨关节疾病(筋伤)的关键病机。王友仁主任医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按动疗法是其推拿治疗筋伤的核心手法,其治疗筋伤的特点是以“正筋先正骨,骨正筋自舒”为理念;手法注重按动结合,以达筋骨平衡;正骨兼理筋点穴,以巩固筋骨平衡。他强调筋骨并重、正骨为先、辨证施治、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中医) 筋骨平衡(中医) 推拿疗法 推拿按动疗法 名医经验 王友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暑岚 白玉 +3 位作者 吴凌云 马志红 王勤俭 徐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治疗的80例肩周炎患者,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式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治疗的80例肩周炎患者,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式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优于传统盲探式针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筋骨平衡 针刀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
10
作者 常赢 程露露 +2 位作者 孙韫頔 熊雯娟 扈盛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85-88,共4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筋骨失衡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筋与骨紧密相连,协调配合,对维持关节稳定及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推拿能够有效改善KOA的临床症状,因此,本文...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筋骨失衡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筋与骨紧密相连,协调配合,对维持关节稳定及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推拿能够有效改善KOA的临床症状,因此,本文基于筋骨平衡理论,从筋、骨含义及两者关系分析KOA与筋骨失衡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KOA的机制,以期为其诊疗与康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筋骨平衡 推拿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分析温针灸联合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古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5期37-39,5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分析温针灸联合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8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分析温针灸联合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8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骨关节炎指数(WOMAC)、Lysholm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抗氧化能力(TOAC)、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VAS、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VAS、WOMAC评分更低,Lysholm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揿针应用于KOA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缓解疼痛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筋骨平衡理论 温针灸 揿针 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肩胛骨回旋法治疗SIS思路
12
作者 刘进 黄露露 +2 位作者 梁存镕 耿东娴 周汝寿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9-23,共5页
肩痛为临床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在运动系统疾病排名第三位,好发于青壮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占肩痛发病原因44%~65%。中医医家将SIS归属于筋骨疾病范畴,祖国医学传统推拿手法在治疗... 肩痛为临床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在运动系统疾病排名第三位,好发于青壮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占肩痛发病原因44%~65%。中医医家将SIS归属于筋骨疾病范畴,祖国医学传统推拿手法在治疗筋骨病变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总结出肩胛骨回旋法治疗SIS,收获良好疗效。通过“筋骨平衡”理论与现代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 SD)结合探讨,从而对SIS治疗进行剖析,分析该疗法治疗SIS有效性依据,希望为SIS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筋骨平衡 肩胛骨回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曾令伟 张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应用。方法: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用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应用。方法: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用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及右旋转活动度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肩疼痛、活动受限、麻木僵硬、头目昏花等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可提高CSR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颈夹脊穴 筋骨平衡推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治疗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彭韵秋 周明明 +4 位作者 李文华 黄译 唐建鑫 黄坤齐 谢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导致腰痛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骶部疼痛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提示腰骶角增大。因该病手术指征不明显,故有关外科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医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正骨推拿手法与针灸治疗... 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导致腰痛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骶部疼痛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提示腰骶角增大。因该病手术指征不明显,故有关外科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医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正骨推拿手法与针灸治疗因缓解疼痛症状较快、复发率较低、操作简便、费用实惠等原因,广受临床医师青睐。该文收集近年来有关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文献,从“筋骨平衡”理论角度对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倾型 非特异性下腰痛 筋骨平衡 现代生物力学 针灸治疗 手法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治疗小儿颈部扭伤验案二则
15
作者 黄常乐 施方 倪彬斐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颈部扭伤是指因各种暴力导致颈部过度牵拉或扭转,或暴力直接打击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儿童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或长时间伏案学习,颈部肌肉会出现劳损,颈椎稳定性变差,亦可导致颈部扭伤。笔者基于“... 颈部扭伤是指因各种暴力导致颈部过度牵拉或扭转,或暴力直接打击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儿童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或长时间伏案学习,颈部肌肉会出现劳损,颈椎稳定性变差,亦可导致颈部扭伤。笔者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治疗小儿颈部扭伤,效果满意,现举验案二则,以飨同道。1验案举隅案1:患儿男,10岁,2023年1月30日来我院中医科就诊,主诉:颈痛伴活动受限1天。患儿1天前在夜间伏案写作业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颈痛伴活动受限,无头晕、头痛,无肢体活动不利,自行卧床后恢复正常。第2天患儿伏案写作业时再发,症状同前,平卧后不能缓解,侧屈头部,强迫体位来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颈部扭伤 儿童 筋出槽 骨错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的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陈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筋骨平衡理论的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基于筋骨平衡理论的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的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的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冷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筋骨平衡理论 温针灸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联合揿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蔡家勤 陈成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8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联合揿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东山县中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治疗的9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分析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联合揿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东山县中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治疗的9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揿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膝部肿胀、晨僵酸胀、跛行及行走痛)积分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各维度(疼痛、日常活动及关节僵硬)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K–κB)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温针灸+揿针治疗有助于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调节生长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筋骨平衡理论 温针灸 揿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志彬 谭啟恩 +2 位作者 李冠彦 李明明 莫华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观察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筋骨平衡推拿法,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的田中靖久20分法、数字评... 目的观察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筋骨平衡推拿法,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的田中靖久20分法、数字评估量表(NR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表(NDI)、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颈椎生理曲度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两组治疗后田中靖久20分法评分、CASC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NDI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筋骨平衡 推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平衡”理论下跪行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晶 张旻 +3 位作者 杨琪 徐张迎 庞坚 杜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跪行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判定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KOA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跪行治疗,对照组不接受... 目的观察跪行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判定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KOA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跪行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国际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以及BTE Primus Rs仿真测试评价系统判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OMAC总积分、WOMAC疼痛积分、60°屈峰值力矩与伸峰值力矩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伸肌群峰值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行训练治疗能改善KOA患者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屈伸平衡,进而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筋骨平衡 跪行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益兵 白玉 +2 位作者 文培培 李琛琪 陈振明 《国医论坛》 2020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联合牵引治疗。经治... 目的:观察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联合牵引治疗。经治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56/60);对照组60例中,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51/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郭氏筋骨平衡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氏筋骨平衡手法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