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O-甲基-N-硝基异脲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陈进 姚岢岢 +3 位作者 周建锋 李飞 欧阳兆辉 雷芸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5年第3期9-12,27,共5页
本文以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OMIU·H_(2)SO_(4))为原料,发烟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溶剂,在动态管式反应器中连续合成O-甲基-N-硝基异脲,再经冰析、离心、干燥得到产品,其结构经^(1)HNMR确证。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原料配比n(O-甲... 本文以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OMIU·H_(2)SO_(4))为原料,发烟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溶剂,在动态管式反应器中连续合成O-甲基-N-硝基异脲,再经冰析、离心、干燥得到产品,其结构经^(1)HNMR确证。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原料配比n(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n(硫酸)∶n(硝酸)=1∶2.66∶1.52、硝化温度为30℃、停留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O-甲基-N-硝基异脲的收率为82.5%,纯度为99.77%。相比传统的釜式硝化工艺,动态管式反应器合成技术具有本质安全、工序少、收率高、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可为O-甲基-N-硝基异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甲基-N-硝基异脲 动态管式反应器 连续流 硝化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式反应器中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珊珊 陈烽 +3 位作者 彭荩影 刘晓 王玲 姚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63-2071,共9页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IPEPPG)、2-甲基-2-(丁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MP)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反应原料,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利用热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1种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VR-PCE-TR...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IPEPPG)、2-甲基-2-(丁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MP)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反应原料,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利用热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1种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VR-PCE-TR。采用1HNMR、FTIR和GPC对VR-PCE-TR进行了表征,考察VR-PCE-TR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与釜式反应器中采用常规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当减水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VR-PCE-TR具有最低表面张力(30.65 mN/m);当减水剂质量分数为0.8%时,VR-PCE-TR对水泥颗粒具有更高的吸附量(2.803 mg/g);在减水剂掺量(以水泥质量计,下同)0.13%时,掺加VR-PCE-TR后的水泥浆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当减水剂掺量为0.4%时,掺加VR-PCE-TR后的水泥净浆具有更小的屈服应力(1.3 Pa)和更低的塑性黏度(0.26 Pa·s)。连续管式反应器避免了物料除氧步骤,能够保持聚合控制性和聚合反应速率,因此,制备的VR-PCE-TR具有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多分散性指数为1.19),进而有更好的降黏效果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降黏 连续管式反应器 热引发RAFT聚合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法LDPE管式反应器的结构优化方法
3
作者 从文杰 黄嘉雯 +3 位作者 范小强 杨遥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7-3567,共11页
高压管式反应器是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产品的重要装备。高压聚合反应条件苛刻,高压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聚合反应工艺要求,还要满足装备的机械强度和疲劳寿命要求。以高压法LDPE管式反应器为研... 高压管式反应器是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产品的重要装备。高压聚合反应条件苛刻,高压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聚合反应工艺要求,还要满足装备的机械强度和疲劳寿命要求。以高压法LDPE管式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管式反应器结构的两步法优化策略,首先根据超高压容器标准确定反应器的管径比要求,并基于管式反应器的详细模型计算引发剂配方对管式反应器升温速率的影响规律,然后以单位转化率下的年度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反应器的管径、分区长度等结构参数。所提出的管式反应器的结构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高压法LDPE管式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技术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聚合 管式反应器 结构设计 优化设计 反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管式反应器在400 kt/a 甲醇装置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广晗 刘孟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49-152,共4页
介绍了绕管式反应器在某400 kt/a甲醇装置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床层温度 压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的技术革新及应用
5
作者 丁茂轩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1期18-20,共3页
文章简要阐述了管式反应器的类型与特征,分析了管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对管式反应器进行了设计与优化,总结了管式反应器技术革新内容,探讨了其具体应用和市场趋势,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以期促进管式反应器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价值。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化学反应 催化剂 热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搅拌装置的管式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秋月 张廷安 +1 位作者 曹晓畅 蒋孝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8,共3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新型管式反应器.用NaCl溶液做示踪剂测定该管式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并计算了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采用L9(33)正交实验考察了流体在不同搅拌转速、不同流量及不同出口处的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 设计了一种带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新型管式反应器.用NaCl溶液做示踪剂测定该管式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并计算了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采用L9(33)正交实验考察了流体在不同搅拌转速、不同流量及不同出口处的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状态接近活塞流,平均停留时间随流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反应器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转速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停留时间分布 方差 活塞流 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石灰雾液脱硫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陆永琪 郝吉明 +1 位作者 姚小红 周中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36-641,共6页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SO2 浓度.传质过程的分析表明,反应开始阶段液膜扩散和固体溶解阻力均存在,而气膜扩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与试验值的比较发现,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约为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浆液 脱硫 敏感性分析 传质 管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在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秋月 张延安 +1 位作者 曹晓畅 娄旭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15-319,共5页
管式反应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性能好、效率高等优点,在氧化铝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管道化溶出技术有单流法、多流法、单管预热一高压釜溶出等技术,近10年来,通过改进和创新,一水硬铝石管道化溶出技术在我国得到应... 管式反应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性能好、效率高等优点,在氧化铝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管道化溶出技术有单流法、多流法、单管预热一高压釜溶出等技术,近10年来,通过改进和创新,一水硬铝石管道化溶出技术在我国得到应用,实践证明,该项技术符合中国国情,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氧化铝生产工艺能耗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铝土矿溶出 管道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端部结构应力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危书涛 陈学东 +2 位作者 崔军 聂德福 范志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是管式超高压聚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其端部通常为夹套与反应管的过盈配合连接结构。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针对某石化厂发生疲劳断裂的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端部结构应力场开展试验研究,采用应力释放法获得过盈配合后的局...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是管式超高压聚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其端部通常为夹套与反应管的过盈配合连接结构。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针对某石化厂发生疲劳断裂的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端部结构应力场开展试验研究,采用应力释放法获得过盈配合后的局部应力场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端部结构的过盈配合边缘局部范围内存在较高的轴向拉应力,且大于环向应力,应力水平随过盈量增加而提高;接触刚度对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在保证收敛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大接触刚度以提高模拟精度,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得较好。研究结果对后期的数值模拟以及结构失效原因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应力释放法 过盈配合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端部结构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危书涛 陈学东 +2 位作者 崔军 聂德福 金有海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0期23-28,35,共7页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发生疲劳断裂的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端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在过盈套合、自增强处理以及服役期间开停工循环载荷三种工况下的局部应力场。结果表明:三种工况下,端部结构在过盈套合边缘局部范围内...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发生疲劳断裂的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端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在过盈套合、自增强处理以及服役期间开停工循环载荷三种工况下的局部应力场。结果表明:三种工况下,端部结构在过盈套合边缘局部范围内均存在较高的轴向拉应力,且大于环向应力;局部轴向应力随套合过盈量和自增强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半径过盈量为0.05 mm时,开停工循环载荷下的局部轴向平均应力最大值可达86.71 MPa,轴向交变应力幅值最大值达到62.2 MPa,裂纹垂直于轴向扩展的推动力较大。模拟分析结果对端部结构失效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其设计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疲劳断裂 过盈配合 自增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洁 蒋剑春 +3 位作者 聂小安 李科 常侠 吴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9,共5页
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在催化剂和共溶剂的共同参与下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当催化剂KOH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6%,甲醇和棉籽油物质的量之比(醇油比)为28∶1,共溶剂丁酮与油脂体积比为1.5∶1... 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在催化剂和共溶剂的共同参与下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当催化剂KOH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6%,甲醇和棉籽油物质的量之比(醇油比)为28∶1,共溶剂丁酮与油脂体积比为1.5∶1,反应温度分别为45、50、55、60、65℃时,进行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3,活化能为11.74 kJ/mol。连续化反应的时间可控制在15 min内,并且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高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 酯交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填不同填料的管式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原平方 郭凯 +1 位作者 张小波 刘春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3-659,共7页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为工作体系,以离集指数(XS)表征微观混合性能,实验考察了Reynolds数Re、物料体积流量比对装填扁环填料和网架填料的管式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及离集指数在管式反应器轴向、径向的分布。结果表明,XS...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为工作体系,以离集指数(XS)表征微观混合性能,实验考察了Reynolds数Re、物料体积流量比对装填扁环填料和网架填料的管式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及离集指数在管式反应器轴向、径向的分布。结果表明,XS随着Re的增大而下降,而物料体积流量比的增加会导致XS增加,相同条件下网架填料的XS小于扁环填料,离集指数在轴向上呈现先明显降低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团聚模型计算装填网架填料的管式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时间(tm)为4.82~2.27 ms。与扁环填料对比,网架填料最小值(2.27 ms)低于扁环填料的最小值(2.73 ms),同时二者均小于空管的最小值(3.79 ms),表明装填填料可以改善管式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网架填料的微观混合性能略优于扁环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填料 微观混合 反应 反应器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扰流内构件强化管式反应器传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 初广文 +3 位作者 邹海魁 向阳 罗勇 陈建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NaOH-CO2-H2O体系,研究了4种不同扰流内构件及其组合型式对管式反应器传质性能的影响。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GaV作为衡量传质效果的评价指标,考察了液体流量L、气体流量G、不同扰流内构件及其组合型式对KGaV的影响。结果表明,KGaV... 采用NaOH-CO2-H2O体系,研究了4种不同扰流内构件及其组合型式对管式反应器传质性能的影响。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GaV作为衡量传质效果的评价指标,考察了液体流量L、气体流量G、不同扰流内构件及其组合型式对KGaV的影响。结果表明,KGaV随着液体流量增大而提高,气体流量的变化对KGaV的影响较小;中心扰流内构件和管壁扰流内构件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管式反应器的KGaV;与空管相比,中心扰流内构件加入后管式反应器的KGaV提高了8%~47%,管壁扰流内构件加入后KGaV提高了15%~46%,中心与管壁组合扰流内构件加入后KGaV提高了19%~65%;通过比较4种扰流内构件对KGaV的影响可知,U型叶扇的传质强化效果最好,平面叶片的传质强化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强化 扰流内构件 管式反应器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合成乙二醇单乙醚工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安维中 姜集宝 +2 位作者 林子昕 别海燕 朱建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4,共7页
为了开发新的乙氧基化工艺,提出和建立了三段管式反应器中试装置,用于乙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乙二醇单乙醚(EGMEE)的模型开发和实验研究,并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了装置运行的模拟研究。考察了环氧乙烷(EO)加料位置、进料流量、醇烷... 为了开发新的乙氧基化工艺,提出和建立了三段管式反应器中试装置,用于乙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乙二醇单乙醚(EGMEE)的模型开发和实验研究,并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了装置运行的模拟研究。考察了环氧乙烷(EO)加料位置、进料流量、醇烷比和换热方式等关键操作条件对环氧乙烷转化率、目标产物选择性及反应器热点温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优化的操作模式和操作参数。研究表明: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和换热呈现复杂的耦合行为,沿管EO浓度分布是影响原料转化率、乙二醇单乙醚选择性、反应热移出和装置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采用EO多段加料和反应器多段冷却是提高装置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乙醚环氧乙烷 乙氧基化 管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中交混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蓉 孙民 +1 位作者 黄钟岳 于继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316,共4页
对管式反应器中的交叉混合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技术以及网格拼接技术实现了适用于复杂形体的分块结构化网格的计算程序 ,采用修正的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描述反应器中的湍流流动 ,用类似 SIMPLE法对控制方程进行... 对管式反应器中的交叉混合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技术以及网格拼接技术实现了适用于复杂形体的分块结构化网格的计算程序 ,采用修正的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描述反应器中的湍流流动 ,用类似 SIMPLE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 ,经冷态模拟试验检验 ,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交叉混合流场 数值模拟 湍流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乙烷裂解管式反应器二维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阳永荣 曹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46-1050,共5页
建立了二氯乙烷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热裂解的二维模型 ,模型考虑了二氯乙烷热解生成氯乙烯的主反应和生成焦前体的副反应以及气体密度变化对裂解反应的影响 .模拟计算表明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的浓度沿径向分布平坦 ;但是管内近壁面处... 建立了二氯乙烷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热裂解的二维模型 ,模型考虑了二氯乙烷热解生成氯乙烯的主反应和生成焦前体的副反应以及气体密度变化对裂解反应的影响 .模拟计算表明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的浓度沿径向分布平坦 ;但是管内近壁面处由于存在边界层 ,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径向温差 ;近管壁处始终是裂解的高速率区 ,副反应也主要发生在管壁区 .表明确定最优的炉管管径时必须考虑提高裂解速率与降低结焦速率之间的平衡 .在距进口量纲 1管程 0 .3左右的管壁处裂解速率达到最高 ;副反应速率的最大点位于出口管壁处 .与工业数据比较后发现 ,炉管出口的转化率、选择性、出口压力和温度等数据与模型预测值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模拟 1 2-二氯乙烷 氯乙烯 裂解 结焦 管式反应器 二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管式反应器物料粘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会伦 邓方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
分析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管式反应器物料粘壁原因,阐述了粘壁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物料粘壁的原因主要有:开车初期反应温度曲线建立不及时,相对分子质量调整剂的初始加入量过低,预热器出口温度设定过低,原料含有不饱和烃类杂质等。... 分析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管式反应器物料粘壁原因,阐述了粘壁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物料粘壁的原因主要有:开车初期反应温度曲线建立不及时,相对分子质量调整剂的初始加入量过低,预热器出口温度设定过低,原料含有不饱和烃类杂质等。通过调整可避免粘壁现象的出现,但如果反应器出现较严重的粘壁现象,可通过转产高熔体流动速率的LDPE产品来冲刷管道,以及周期性地调整热水的温度、流量来降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管式反应器 粘壁 冲刷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高压管式反应器残余应力松弛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小平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2003年第3期98-106,共9页
自增强反应器管壁残余应力因交变压力及温度、温差的作用随时间而减小。在操作状态下 ,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及其计算对反应管安全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用和反应管相同材料及相同截面尺寸的试件模拟反应管在设计温度、温差作用下 ,以及开停... 自增强反应器管壁残余应力因交变压力及温度、温差的作用随时间而减小。在操作状态下 ,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及其计算对反应管安全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用和反应管相同材料及相同截面尺寸的试件模拟反应管在设计温度、温差作用下 ,以及开停工引起的压力变化的作用下反应管内壁残余应力的松弛。温度和温差引起的管内壁残余应力的松弛率(或剩余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用自然对数函数来描述 ,压力变动导致的管内壁残余应力松弛率(或剩余率)随压力循环次数的变化为指数函数。给出了温度、压力循环作用下反应管内壁剩余残余应力计算式。该式计算结果不但和本文试验结果符合很好 ,而且和其他作者报道的实验数据相吻合。预测了一根服务了九年的反应管(4340钢) ,其剩余残余应力误差在10 %以内。因此 ,该方法不但适用于30CrNiMo8材料的反应器也适用于4340钢制的聚乙烯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式反应器 残余应力松弛 试验研究 管壁 计算公式 温度 交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中3-氯-2-氯甲基丙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惠萍 蒋登高 +2 位作者 王红梅 李雪平 陈志彬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3-466,475,共5页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管式反应器中,采用异丁烯气相连续氯化合成了3-氯-2-氯甲基丙烯(CCMP),其结构经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实验表明该反应器解决了氯化反应的强放热问题,实现了温度的均布。重点考察了原料气配比、反应温度、停留...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管式反应器中,采用异丁烯气相连续氯化合成了3-氯-2-氯甲基丙烯(CCMP),其结构经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实验表明该反应器解决了氯化反应的强放热问题,实现了温度的均布。重点考察了原料气配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总流量等因素对该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管长500mm的反应器,氯气和异丁烯摩尔比为2.03,温度50℃,流量0.26L/min的较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3-氯-2-甲基丙烯(1.0~1.5)%,1,3-二氯-2-甲基丙烷(6~8)%,CCMP和1,3-二氯-2-甲基丙烯65%以上(选择性达80%),1,2,3-三氯-2-甲基丙烯约20%的产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异丁烯 氯化 3-氯-2-氯甲基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内部腐蚀原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浦江 姚刚 +2 位作者 王志亮 赵建平 陈林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296,共3页
对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内部缺陷进行了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及硬度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产物进行了成分及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壁腐蚀主要表现为腐蚀凹坑,凹坑底部未发现裂纹类缺陷,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根据内壁缺陷的... 对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内部缺陷进行了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及硬度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产物进行了成分及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壁腐蚀主要表现为腐蚀凹坑,凹坑底部未发现裂纹类缺陷,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根据内壁缺陷的位置和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温度场模拟和稳态热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位置处于醋酸蒸汽露点温度带;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停工期间醋酸蒸汽冷凝造成的露点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腐蚀凹坑 温度场模拟 醋酸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