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读Chomsky论“管约论” |
吴刚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
|
“管约论”阶段的生成语法研究 |
李浩杰
李春林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3
|
乔姆斯基管约论的解释力及理论缺陷 |
封虹虹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4
|
从“管约论”的“X-杠公式”看汉语的句法结构 |
刘道英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5
|
“管约论”与“最简方案”的异同 |
薛小英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6
|
中国管约论研究综述——从1984到2012的研究回顾 |
冉海勇
麻金星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管约论与广义短语结构语法句法理论的几点差异 |
卢晓青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6 |
0 |
|
8
|
Larson壳、vP壳与双宾语句 |
周长银
张法科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9
|
生成语法中的语言共性研究 |
王静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刍议 |
张松松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1
|
学术创新的阶段性和辐射力——透视乔姆斯基的理论演进 |
陶原珂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从“管约理论”到“最简方案”——语言学研究发展思路的思考 |
杨文地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3
|
论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初期发展阶段 |
李浩杰
李春林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 |
0 |
|
14
|
《解读最简主义》述评 |
马志刚
|
《国际汉语学报》
|
2013 |
0 |
|
15
|
试论约束理论的实用性(英文) |
王雪梅
|
《海外英语》
|
2010 |
0 |
|
16
|
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关系从句的推导生成 |
王琼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7
|
WH移位与句子语序的关系——TG理论的思考 |
周长银
张法科
|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8
|
格理论中的几种赋格现象研究 |
王东旭
|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
2015 |
0 |
|
19
|
生成语法中的汉语提升动词研究 |
何维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2 |
0 |
|
20
|
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解析 |
王洪铭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