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Q-TOF-MS/MS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黄芪米炒前后的成分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妙诗 赵毅萌 +5 位作者 王泽琨 李明露 刘晨曦 陈辰 陈亚军 束雅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7,共9页
目的:建立黄芪米炒炮制前后成分定性分析方法,在系统表征黄芪及米炒黄芪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推断及鉴定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并分析黄芪及米炒黄芪的差异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别在... 目的:建立黄芪米炒炮制前后成分定性分析方法,在系统表征黄芪及米炒黄芪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推断及鉴定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并分析黄芪及米炒黄芪的差异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黄芪与米炒黄芪样品进行检测,通过自建数据库、文献及对照品等对各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对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筛选黄芪与米炒黄芪的差异性成分。结果:黄芪与米炒黄芪共鉴定出123个化合物,包括41种黄酮类成分、19种萜类成分、26种有机酸类成分、8种氨基酸类成分、5种核苷酸、5种糖及其他19个化合物,两者共有成分95种,黄芪独有成分18种,米炒黄芪独有成分10种。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均表明黄芪米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共筛选出L-刀豆氨酸、L-焦谷氨酸、L-苯丙氨酸、顺式咖啡酸、丙二酰黄芪皂苷Ⅰ等26个含量存在差异的成分,其中米炒黄芪相对于黄芪有19个成分下调,7个成分上调。结论:该研究明确了黄芪与米炒黄芪的化学成分组成以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为主,并结合化学计量法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成分以氨基酸、有机酸和萜类成分为主,可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米炒法 中药炮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 差异成分 结构鉴定 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