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村落社区的民族志:类型比较与追踪调查 |
胡鸿保
左宁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VP前的“给”及其方言类型比较 |
苏俊波
|
《汉语学报》
|
2008 |
3
|
|
3
|
理想主义的个体求索与集体想象——中国现代作家两种理想类型比较 |
李运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4
|
历史比较与类型比较在汉语史研究中的意义 |
冯英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5
|
汉俄回文诗类型比较 |
杨正
|
《俄语学习》
|
2013 |
0 |
|
6
|
制度创新扩散中的组织退耦:生成机理与类型比较——基于江苏省两个地级市河长制实践的考察 |
熊烨
赵群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7
|
类型比较与抗逆力建设的内部差异性研究——以渝东M镇105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为例 |
魏爱春
李雪萍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8
|
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类型比较分析——以“面对面”与“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采访为例 |
闫伟
|
《今传媒》
|
2007 |
1
|
|
9
|
试论文化类型比较研究的叙事原则——以张正明先生《秦与楚》为例 |
王洪强
|
《邯郸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0
|
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化类型比较 |
杨义
|
《文艺研究》
|
1987 |
9
|
|
11
|
汉藏语类型比较方法论 |
戴庆厦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2
|
拍卖类型比较研究 |
陈延喜
周小平
刘富平
|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
1998 |
0 |
|
13
|
女性直系亲属称谓的类型比较 |
龚群虎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4
|
类型比较中的江村和禄村——基于《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例证与思考 |
王慧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15
|
参与观察、类型比较和文化变迁的经验基础——评费孝通与利奇之间的理论分歧 |
傲东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2 |
0 |
|
16
|
费孝通类型比较法的形成与发展 |
申珍珍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7
|
基于全球视野的矿产资源税费类型比较分析 |
陈林
|
《财政监督》
|
2015 |
0 |
|
18
|
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类型比较分析——以《面对面》与《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采访为例 |
闫伟
|
《声屏世界》
|
2007 |
0 |
|
19
|
比较的视野和高度——评《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
陈开俊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0
|
《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
黄鸣奋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