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类型电影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1
作者 刘汉文 王懿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深刻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维度,蕴含着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在精神文化领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目标为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世纪以来,类型电影在演进中愈加受...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深刻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维度,蕴含着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在精神文化领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目标为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世纪以来,类型电影在演进中愈加受到重视,既展现了蓬勃生机,同时其在创作上的积弊也更加明显。厘清当前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经验,探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促进中国类型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类型融合 商业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改写·风格建构·代际视角:银河映像的类型电影创作
2
作者 尹秋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电影的类型属性与地域环境、电影工业的制作情况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环境与工业制作内部的变动,类型片也必然会发生改写。世纪之交成立的中国香港电影公司银河映像在一系列创作中改写了电影的类型范式。银河映像吸收了本土电影工业中的优... 电影的类型属性与地域环境、电影工业的制作情况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环境与工业制作内部的变动,类型片也必然会发生改写。世纪之交成立的中国香港电影公司银河映像在一系列创作中改写了电影的类型范式。银河映像吸收了本土电影工业中的优势,从“黑色电影”的切入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并在具有差异性的影片中反映独特的现代社会经验。这种现代社会体验与电影创作方法得到杜韦之后新一代导演的认同与吸收,从而体现了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实践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映像 黑色电影 类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反类型电影创作研究——以《解密》为例
3
作者 袁培峰 《声屏世界》 2025年第3期44-46,共3页
面对类型电影的同质化和观众审美的多元化,以个性化、精品化、差异化为内核的反类型电影不断发展、变革,丰富了国产影视话语体系。陈思诚编剧并执导的谍战片《解密》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和充分... 面对类型电影的同质化和观众审美的多元化,以个性化、精品化、差异化为内核的反类型电影不断发展、变革,丰富了国产影视话语体系。陈思诚编剧并执导的谍战片《解密》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和充分的活力。影片不仅在视觉和情感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而且通过其反类型的特质,成功打破了传统类型的束缚,成为反类型电影的一个重要案例。基于此,文章从题材的创新、场景的设定、人物的塑造、叙事的特色、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剖析该电影的反类型创作特点,以期为我国反类型电影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密》 类型电影 内容创新 叙事策略 场景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类型电影的先锋性——以《河边的错误》为例
4
作者 徐卓 吕兴 《视听》 2025年第5期37-40,共4页
《河边的错误》作为一部剧情犯罪类型题材的电影,注重形式上的实验性和对主题的反叛性。从符号学出发,影片在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场景符号的建构上,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叙事暧昧,侧重对案件背后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剖析;同时通过... 《河边的错误》作为一部剧情犯罪类型题材的电影,注重形式上的实验性和对主题的反叛性。从符号学出发,影片在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场景符号的建构上,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叙事暧昧,侧重对案件背后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剖析;同时通过运用这些符号元素,展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让一个侦探类型电影呈现出荒诞的先锋性效果。影片不仅收获票房成功,还彰显出先锋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为类型电影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类型电影 先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电影的想象空间与“主题化”空间
5
作者 刘苗苗 《影视制作》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米克·巴尔在定义小说的空间时认为,“一方面它只是一个结构,一个行动的地点。……不过,在许多情况下,空间常被‘主题化’:自身就成了描述的对象本身。”[1]相较于小说,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其空间元素在推动情节发展中扮演着更为关键... 米克·巴尔在定义小说的空间时认为,“一方面它只是一个结构,一个行动的地点。……不过,在许多情况下,空间常被‘主题化’:自身就成了描述的对象本身。”[1]相较于小说,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其空间元素在推动情节发展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特别是在类型电影中,空间展现出鲜明的“主题化”特征,这些空间仿佛拥有生命力,如同角色一般具备能动性,它们是“行动着的地点(acting place),而非行为的地点(the place of action)”[1]。它们高度模式化、具备可复制性,会对事件产生持续的影响,并能有效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主题化空间,重新挖掘并强调空间在类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化空间 类型电影 想象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电影:文化、叙事与审美
6
作者 田义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2,共1页
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旨在颂扬社会的基本价值和理念体系,但它也具有一种文化与反文化的双重特性,潜在一定的“反艺术”风险。在电影市场与观众发生变化的当今,有必要对类型电影的当代价... 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旨在颂扬社会的基本价值和理念体系,但它也具有一种文化与反文化的双重特性,潜在一定的“反艺术”风险。在电影市场与观众发生变化的当今,有必要对类型电影的当代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期专题通过对科幻电影、法庭电影、公路电影、医疗电影、戏曲电影、武侠电影进行文化、叙事或伦理等层面的阐释,期冀为类型电影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科幻电影 公路电影 武侠电影 理念体系 戏曲电影 叙事 双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方式到审美范式:类型电影的当代价值
7
作者 田义贵 刘欣如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制片商”和“观众”是考察类型电影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本性,后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审美活动,二者共同为类型电影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电影主要作为某种特定的“生产方... “制片商”和“观众”是考察类型电影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本性,后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审美活动,二者共同为类型电影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电影主要作为某种特定的“生产方式”被指称,而中国的类型电影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50至80年代的香港地区最为典型,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电影商业性的复苏才使类型电影逐渐被重视,但更多地作为一种“审美范式”被发展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生产方式 审美范式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中存变: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平弧式人物建构策略探赜
8
作者 高雄杰 董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8-124,共7页
维罗妮卡·西科将“人物弧光”理论推至类型化探索的新领域,其建构机制存在着“类型”发生与观众知觉等多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其中,平弧式人物作为类型分支之一,显现出“反剧作冲突”的设定,区别于无弧人物,在好莱坞电影生态中具... 维罗妮卡·西科将“人物弧光”理论推至类型化探索的新领域,其建构机制存在着“类型”发生与观众知觉等多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其中,平弧式人物作为类型分支之一,显现出“反剧作冲突”的设定,区别于无弧人物,在好莱坞电影生态中具有独特的、非主流的审美倾向。平弧在“不变”中策略性地展现配角的完整变化,有效地通过强化观众共情来达成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文化诉求,彰显了反类型倾向下类型电影的本质属性和调节机制,成为主体流动书写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弧光 弧光类型 平弧式人物 类型电影 好莱坞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的现实功能
9
作者 左亚男 杨晓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4,共5页
21世纪以来,在中国电影跃升的浪潮中,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以厚积薄发的聚力、现象级的作品以及稳定的质量,呈现出适应产业发展的美学转向和立言时代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类型电影“向内转”的典范,21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既立足于... 21世纪以来,在中国电影跃升的浪潮中,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以厚积薄发的聚力、现象级的作品以及稳定的质量,呈现出适应产业发展的美学转向和立言时代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类型电影“向内转”的典范,21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既立足于中国根本,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实现构建“中国式”类型电影的自觉;又聚焦于历史节点,沿袭标示社会转型的传统,形成与国家主流价值的深度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类型电影 现实功能 地方知识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电影视域下《刺杀小说家》解析
10
作者 高杨 张远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奇幻电影是指超现实的幻想性电影,表现超现实时空、超自然现象,构建人、神、魔、仙、怪等并存的艺术世界,多制造视觉奇观给观众带来感官的惊颤体验。中国奇幻电影具有本土文化内核,彰显东方文化特征。《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 奇幻电影是指超现实的幻想性电影,表现超现实时空、超自然现象,构建人、神、魔、仙、怪等并存的艺术世界,多制造视觉奇观给观众带来感官的惊颤体验。中国奇幻电影具有本土文化内核,彰显东方文化特征。《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关注现实“打拐”题材、书写人伦温情的同时,探讨艺术与人、艺术与现实的抽象命题,显示出介入现实的努力,彰显理想主义情怀。对异世界的想象建构、整合多项复杂数字视效技术、追求技术与人文统一、迎合观众文化审美偏好等特征彰显想象力消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奇幻电影 《刺杀小说家》 想象力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影像”与好莱坞类型电影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厚翼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德勒兹的“行动—影像”诠释了20世纪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里“情境”与“行动”之间的二元生成机制。“行动-影像”理论将好莱坞电影类型转码为相关的结构性形式,从哲学层面把握了类型电影的构成与运作规律。
关键词 行动-影像 类型电影 德勒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类型电影的核心角度看《独行月球》的“科幻”碰撞
12
作者 李晓旭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128-130,共3页
探讨类型电影要抓住其核心,即主要冲突,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影片表达的观念。《独行月球》作为2022年暑期档大热影片之一,其科幻+喜剧的宣传为其带来更多的关注,使其收获不错的票房。本文通过梳理科幻片的概念,探讨科幻片不变的核心要素... 探讨类型电影要抓住其核心,即主要冲突,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影片表达的观念。《独行月球》作为2022年暑期档大热影片之一,其科幻+喜剧的宣传为其带来更多的关注,使其收获不错的票房。本文通过梳理科幻片的概念,探讨科幻片不变的核心要素,并重新认识《独行月球》中的“科幻”设置,进而对其作出评价,最后对国产科幻片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行月球 科幻片 类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电影学视阈下类型电影叙事节奏可视化探究
13
作者 姜海斌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1期141-146,共6页
电影的叙事节奏分为内容叙事节奏和形式叙事节奏两种。文章通过引入剧本创作领域“节拍”与场景一起做量化分析,将类型电影不同场景的叙事强度量化出来,最后绘制成可视化的图表,对电影的内容叙事节奏做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香... 电影的叙事节奏分为内容叙事节奏和形式叙事节奏两种。文章通过引入剧本创作领域“节拍”与场景一起做量化分析,将类型电影不同场景的叙事强度量化出来,最后绘制成可视化的图表,对电影的内容叙事节奏做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香港地区警匪电影的内容叙事节奏特征,在理论层面为类型电影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在实践层面总结叙事节奏可视化对电影产业和AI创作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电影 叙事节奏 类型电影 节奏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旋律类型电影的创作风格——以《紧急救援》为例
14
作者 钱孝铭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2,共3页
近几年,林超贤一直活跃在主旋律电影的类型片中,他所拍摄的大多为现实事件改编的军事题材电影,其中的大场面和纪实性往往让人过目难忘。主旋律电影创作的艺术风格、类型风格、制作风格都各具特色。在香港,许多导演都在用自身独特的眼光... 近几年,林超贤一直活跃在主旋律电影的类型片中,他所拍摄的大多为现实事件改编的军事题材电影,其中的大场面和纪实性往往让人过目难忘。主旋律电影创作的艺术风格、类型风格、制作风格都各具特色。在香港,许多导演都在用自身独特的眼光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起为国产片走向新高度努力。主旋律电影能充分体现历史,最重要的是能够展现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流价值观,还能成为宣传政治主张的一种手段,有的主旋律电影宣传的是一种反战思想、呼吁和平,有的主旋律电影宣扬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小人物,或者讲述匠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类型电影 主流价值观 紧急救援 类型风格 反战思想 匠人精神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类型电影的变革与发展
15
作者 李泓燠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2期31-33,共3页
类型电影研究虽然几经变革,但仍存在类型定义混乱、类型电影发展后继乏力等问题。因此,寻找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稳定文本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类型电影研究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影发展,但其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在商业化电影高... 类型电影研究虽然几经变革,但仍存在类型定义混乱、类型电影发展后继乏力等问题。因此,寻找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稳定文本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类型电影研究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影发展,但其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在商业化电影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市场考虑进类型电影的研究以及类型电影创作实践的突破之中。现归纳国内外类型电影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其面临的问题,以期促进类型电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文本模式 变革与发展 商业化电影 亟待解决的问题 类型定义 创作实践 面临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的类型电影
16
作者 曹毅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20世纪40年代,系统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普遍性的研究思路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别开生面的路径。系统科学的成果给类型电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类型电影传播系统是多功能交织的开放的复杂动态系统,由多项要素组成,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 20世纪40年代,系统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普遍性的研究思路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别开生面的路径。系统科学的成果给类型电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类型电影传播系统是多功能交织的开放的复杂动态系统,由多项要素组成,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多层次结构相互渗流,各部分彼此制衡,用以规范、制约类型电影的生产与销售,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购买后的体验又会再次作用于系统,推动系统进化。反类型电影来自类型电影,却使类型电影日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系统科学 传播系统 类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电影与类型批评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亚冰 吴小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无论在传统电影批评还是现代电影批评的领域,类型批评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批评方法之一。它的研究对象类型电影的产生是大工业生产和艺术审美合力的产物;类型电影的本质内涵是模式化,它的创新是在模式基础上的破格;类型批评的历史和类... 无论在传统电影批评还是现代电影批评的领域,类型批评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批评方法之一。它的研究对象类型电影的产生是大工业生产和艺术审美合力的产物;类型电影的本质内涵是模式化,它的创新是在模式基础上的破格;类型批评的历史和类型电影的创作并不同步,在经历了现代批评理论的洗礼后,类型批评呈现出综合化的跨学科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类型批评 模式化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类型电影的建构与发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家玲 周冬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全面推行市场化。有关商业类型电影的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一方面应借鉴和学习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另一方面应在考察和梳理本国已有的电影形态及其流变的基础上,建构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全面推行市场化。有关商业类型电影的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一方面应借鉴和学习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另一方面应在考察和梳理本国已有的电影形态及其流变的基础上,建构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类型电影,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消费性和国际竞争力。从中国电影实际出发,武侠片、喜剧片、家庭伦理片、战争片、惊险片、爱情片等有可能最先形成中国的商业类型电影。当然,这些电影类型也如好莱坞电影一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商业性 建构 大众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 被引量:29
19
作者 路春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类型是一个在成熟的电影工业语境中生发出来的概念,是一种折射社会、历史观念变迁的文化形式,可将类型电影视为一个由影片制作者、影片和观众构成的三角形关系。本文从本文特征、与观众的关系、社会文化功能三方面论述类型电影的特征。... 类型是一个在成熟的电影工业语境中生发出来的概念,是一种折射社会、历史观念变迁的文化形式,可将类型电影视为一个由影片制作者、影片和观众构成的三角形关系。本文从本文特征、与观众的关系、社会文化功能三方面论述类型电影的特征。本文认为特征表识是认识类型电影的起点,类型电影是制作者与观众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文化形式 社会文化功能 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分类理念与类型电影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9-42,共4页
《电影艺术词典》在“总论”“电影理论”之后就出现了“类别与流派”,其中有“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喜剧片”“惊险片”等条目,电影分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影片形态、题材、风格、样式等分类标准不同,以及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 《电影艺术词典》在“总论”“电影理论”之后就出现了“类别与流派”,其中有“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喜剧片”“惊险片”等条目,电影分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影片形态、题材、风格、样式等分类标准不同,以及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历史环境与本土特色,所以与其他国家的分类理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类型电影”这一国外产物进入中国后,又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厘清中国电影的分类理念与类型电影特性对中国电影类型电影研究极其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分类 类型电影研究 分类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