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袁现政 魏世娟 +3 位作者 高菲 邓晓彤 司晓青 高敏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患者,女,55岁,左侧枕部头皮赘生物偶伴瘙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凸向管腔,呈“墓碑状”...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患者,女,55岁,左侧枕部头皮赘生物偶伴瘙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凸向管腔,呈“墓碑状”;管周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予以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不规则血管 内皮细胞增生 墓碑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蜗牛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1例
2
作者 户梦婷 张栋 +8 位作者 贾沛瑶 陆旻雅 周梦兰 郭佳钰 苏慧婷 高羿 席婧媛 朱华栋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寄生虫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3
作者 贺亚杰 李琛 +4 位作者 聂磊 李小燕 郭伟 陈栋 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秋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53-956,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H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糖皮质激素结合中...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H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糖皮质激素结合中医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5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评估]、外周血EOS计数,并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3.3%(25/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ORAD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外周血EOS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为6.7%(2/30)、33.3%(10/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HED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病情,明显降低外周血EOS计数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放血疗法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疾病(EGPA)患者的护理需求与个性化护理计划的效果评估
5
作者 戴妹 《护理学》 2024年第11期1592-159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疾病(EGPA)患者的护理需求,并探讨个性化护理计划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70名EGP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疾病(EGPA)患者的护理需求,并探讨个性化护理计划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70名EGP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多学科团队合作、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SGRQ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FEV1、FVC、NIHSS评分和SGRQ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care needs of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lung disease (EGPA)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sonalized care plans in improving lung funct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Methods: From June 2023 to August 2024, 70 EGP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 including 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 medication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tandard care. Pulmonary function (FEV1, FVC), neurological function (NIHS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GRQ score) were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FEV1, FVC, NIHSS and SGRQ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pla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ung funct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GPA patients, and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of EGP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肺疾病 化护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国兴 刘齐 陆春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损害。其发病可能与外伤、动静脉畸形、内分泌、肿瘤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赖于活检和/或血管造影术。Mohs显微外科手术和宽波段可调染料激光治疗是新近发展的治疗方...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损害。其发病可能与外伤、动静脉畸形、内分泌、肿瘤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赖于活检和/或血管造影术。Mohs显微外科手术和宽波段可调染料激光治疗是新近发展的治疗方法,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染料激光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损害 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术 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腮腺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3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窦训武 朱雪明 +3 位作者 尹德佩 杨素娜 樊明月 杨代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5-677,共3页
2009年3—10月收治3例腮腺区肿块的患儿,术前检查可见:腮腺区局限性隆起,表面皮肤呈暗淡紫红色,边界不清,不活动;血清IgE明显升高;B超检查病灶为等回声团,周围有低回声暗带包绕,呈"牛眼征";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为皮下与腮腺之... 2009年3—10月收治3例腮腺区肿块的患儿,术前检查可见:腮腺区局限性隆起,表面皮肤呈暗淡紫红色,边界不清,不活动;血清IgE明显升高;B超检查病灶为等回声团,周围有低回声暗带包绕,呈"牛眼征";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为皮下与腮腺之间的囊性病变。术前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见局部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伴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证实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由此可见,该病虽然罕见,通过术前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仍可以作出诊断,为相应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腮腺区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尹锐 刁庆春 +1 位作者 王鲁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 195 0~ 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 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 ,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 195 0~ 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 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 ,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有其特征 ,形态学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①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大 ,似“墓碑”状突入血管腔 ;③病变处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局限性血管增生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熟悉这一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似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ALHE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媛 陶艳霞 +2 位作者 万屏 刘彤云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5.4∶1,平均发病年龄...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5.4∶1,平均发病年龄59.63岁;均仅有皮肤损害及血液系统异常。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较为敏感,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和甘草制剂合用有一定疗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糖皮质激素为其主要治疗药物,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和甘草制剂合用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剑虹 朱榆红 +5 位作者 吉维忠 李燕 严勇 殷梅 熊静 刘豫霞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对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食生螺肉史,潜伏期2~20d;以剧烈头痛、躯体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周围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头... 对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食生螺肉史,潜伏期2~20d;以剧烈头痛、躯体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周围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头颅CT正常,脑电图α波变慢;用阿苯哒唑、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于长平 周盛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1,共3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的轻型或此疾病谱的良性端,它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病。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后释放入外周血,通过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趋化作用集聚于组织中,然后通过多种细胞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的轻型或此疾病谱的良性端,它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病。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后释放入外周血,通过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趋化作用集聚于组织中,然后通过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而活化,并引起促炎症效应和组织的破坏。目前应用最多的HED诊断标准仍然是:符合Chusid于1975年制定的HES的标准,但仅有皮肤损害而无明显内脏损害。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HED的首选药物。对于累及心、肺、肝和肾等脏器者要按照HES治疗方案对其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颜廷凯 陈晓红 +2 位作者 曹碧兰 黄洋 袁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木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武 曾文军 +1 位作者 李顺凡 吴国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65-665,共1页
关键词 皮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凯芳 王强 +1 位作者 姚琦 李铁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2-1032,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右头面部暗红色肿块伴微痒1个月于2012年1月16日就诊。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头面部 药物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飞 曾跃平 晋红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仅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及皮肤损害的患者设定为研究组(HED组),其他类型的HES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进一步认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仅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及皮肤损害的患者设定为研究组(HED组),其他类型的HES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结果:HED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4.71±11.43)岁,明显晚于对照组[(33.65±13.19)岁](P<0.01),其首发症状均表现为瘙痒性皮炎。该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HED可能为HES的一个预后较好的亚型,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该病患者宜尽量明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以利于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控制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病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庞晓文 赵广 +1 位作者 王海林 李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4,共1页
报告 1例老年男性患者 ,因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病治疗不当致红皮病 。
关键词 红皮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焦晓燕 郭在培 +1 位作者 张宇虹 陈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现...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现报告我们诊治的1例AL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等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庞晓文 江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0-351,共2页
2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予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d,同时口服抗胺药物,3~6周后皮损基本消退,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抗组胺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扭扭 史利卿 +1 位作者 季坤 马建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28-229,共2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吸入到气道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继而引起支气管、肺部损害的临床疾病,ABPA同时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较为罕见,治疗比较棘手。中医文献对本...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吸入到气道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继而引起支气管、肺部损害的临床疾病,ABPA同时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较为罕见,治疗比较棘手。中医文献对本病并无记载,临床报道亦较少,所以制定有效且疗效显著的方案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患者长期发热、皮疹,辨证脾虚湿蕴,血虚风燥夹瘀,以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健脾祛湿,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疗效显著,期待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愔 王丽霞 +2 位作者 王艳 周存才 李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3-434,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34岁。因外耳郭肿物4年,治愈后复发1年于我院医疗美容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外耳郭出现一绿豆大肿物,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轻度肿胀不适。因正值妊娠2个月未及时就诊,之后数个月内肿物逐渐... 1病历摘要患者女,34岁。因外耳郭肿物4年,治愈后复发1年于我院医疗美容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外耳郭出现一绿豆大肿物,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轻度肿胀不适。因正值妊娠2个月未及时就诊,之后数个月内肿物逐渐增大增多,尤其于耳孔周围成簇分布并累及外耳道及耳后,后发肿物较小但数目多达10余个,约米粒至绿豆大,部分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