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视角下粤剧表演的传承与保护分析
1
作者 陈艺文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粤剧表演是粤语地区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其戏曲作品中不仅融合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还体现了广东地区的发展历史和生活变迁,是广东等地区人们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粤剧... 粤剧表演是粤语地区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其戏曲作品中不仅融合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还体现了广东地区的发展历史和生活变迁,是广东等地区人们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粤剧表演凭借独特的唱腔和语言风格获得了群众的喜爱。但随着现代艺术文化形式种类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 独特艺术 戏曲作品 生活变迁 传承与保护 语言风格 广东地区 风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活态艺术遗产的文化壮举——《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序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馗 《文化遗产》 CSSCI 2019年第6期27-28,共2页
2009年9月30日,粤剧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有着至少三百年历史的戏曲剧种,在广泛传播于海内外的历史经验之上,进一步被世界所普遍认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界某些人士对于粤剧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品格总是有所忽... 2009年9月30日,粤剧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有着至少三百年历史的戏曲剧种,在广泛传播于海内外的历史经验之上,进一步被世界所普遍认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界某些人士对于粤剧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品格总是有所忽略,甚至产生误解。他们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粤剧是用地方语言演唱地方曲调的乡土艺术,是偏居地方社区的边缘艺术,甚至是气质粗朴的古老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艺术 戏曲剧种 艺术遗产 粤剧表演 边缘艺术 文化品格 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粤剧表演与观众的审美愉悦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丽品 《音乐时空》 2016年第9期38-39,共2页
粤剧是我国广东地区特有的艺术呈现形式。伴随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粤剧这一艺术形式得以有效传承下来,但是由于现阶段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粤剧艺术如何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中分析了大众对粤剧表演审美需求,重点阐述... 粤剧是我国广东地区特有的艺术呈现形式。伴随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粤剧这一艺术形式得以有效传承下来,但是由于现阶段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粤剧艺术如何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中分析了大众对粤剧表演审美需求,重点阐述粤剧审美与观众审美愉悦之间的联系,论述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 观众 审美愉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锣鼓在粤剧表演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4
作者 冼鉴棠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6期36-36,共1页
粤剧主要由岭南地区源起,经过优秀的乐师配乐和唱念做打等要素自然融合之后,演变成为一类特殊性的表演艺术。初始阶段,该类戏剧主要配合二弦、锣鼓、月琴等乐器伴奏,经过相关设施日渐完善,如今这部分配乐种类已经达到40多种,不过所谓万... 粤剧主要由岭南地区源起,经过优秀的乐师配乐和唱念做打等要素自然融合之后,演变成为一类特殊性的表演艺术。初始阶段,该类戏剧主要配合二弦、锣鼓、月琴等乐器伴奏,经过相关设施日渐完善,如今这部分配乐种类已经达到40多种,不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锣鼓作为一种敲击乐器,在现代粤剧表演中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地位。基于此,本文决定在理清锣鼓这类乐器在粤剧表演中的艺术功用基础上,探讨其在粤剧表演中的有效运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锣鼓 粤剧表演 有效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粤剧进校园看少儿粤剧表演的特点
5
作者 梁春凤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8期184-185,共2页
随着近年我国教育领域不断的改革发展,少儿教学也不再只注重文化成绩,开始开展体育艺术类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促使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少儿粤剧表演是少儿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 随着近年我国教育领域不断的改革发展,少儿教学也不再只注重文化成绩,开始开展体育艺术类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促使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少儿粤剧表演是少儿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基于对当前少儿粤剧表演中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实际教学成果进行详细分析,合理指出需要完善改进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少儿粤剧表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粤剧表演 综合素质 表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剧表演与观众的审美愉悦
6
作者 莫伟英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7期0064-0065,共2页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粤剧这种艺术形式能够有效的传承下来,但是,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形式种类繁多,粤剧这种艺术形式该如何推陈出新,已经成为了目前最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而粤剧在注重表演...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粤剧这种艺术形式能够有效的传承下来,但是,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形式种类繁多,粤剧这种艺术形式该如何推陈出新,已经成为了目前最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而粤剧在注重表演质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审美取向,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这样才可以使粤剧表演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所以,在本文中,针对观众对于粤剧表演的审美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粤剧表演与观众审美 愉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 审美愉悦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粤剧表演中的高胡伴奏
7
作者 郭衍毅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3期0050-0050,共1页
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表演艺术在历史风雨洗礼中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热爱,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其中高胡在粤剧表演伴奏中占据重要位置,其音色明丽柔美,悦耳动听又极具穿透力,作为一件极具特色而且非常出色... 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表演艺术在历史风雨洗礼中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热爱,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其中高胡在粤剧表演伴奏中占据重要位置,其音色明丽柔美,悦耳动听又极具穿透力,作为一件极具特色而且非常出色的民族乐器,完美地将粤剧表演中的音乐伴奏表达出来。由此可见,粤剧表演艺术离不开高胡乐器的伴奏支撑,本文结合高胡乐器在粤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价值意义,探析粤剧表演中所运用到的高胡伴奏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 高胡 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旦在粤剧表演程式中的体会分析
8
作者 莫翠屏 《艺术大观》 2019年第20期0231-0231,共1页
所谓表演程式,指的是给粤剧等戏曲艺术设立的一种艺术表演标准,将其发展成为一种规范统一的表演形式。小旦是粤剧花旦中的一个分支门类,它的表演程式与其他行当的表演程式有所不同,一方面体现在唱念做打各方面的独特要求,另一方面,也体... 所谓表演程式,指的是给粤剧等戏曲艺术设立的一种艺术表演标准,将其发展成为一种规范统一的表演形式。小旦是粤剧花旦中的一个分支门类,它的表演程式与其他行当的表演程式有所不同,一方面体现在唱念做打各方面的独特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服饰上,不论是在任务刻化上,还是表演方法和技巧上,都具有更高的难度。本文将在简单介绍粤剧小旦行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旦在粤剧表演中的表演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旦 粤剧表演 表演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懂”粤剧之美——粤剧表演与观众的审美愉悦探析
9
作者 欧宏亮 《艺术大观》 2019年第20期0225-0226,共2页
粤剧是我国广东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好的提高,同时人们的审美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百花齐放的局面下,粤剧艺术要怎样才能够吸引观众呢,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粤剧表演 观众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重构与“华人性”变迁--新加坡华人粤剧表演中的新现象及文化阐释
10
作者 潘妍娜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独立以来,为建立“一个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政府通过讲华语和重建华人文化等国家政策,将新加坡华人方言族群重建为“新加坡华族”,在这一过程中,粤剧职业演戏不断式微,但业余社团却获得新的发展。新加坡敦煌剧坊是当...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独立以来,为建立“一个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政府通过讲华语和重建华人文化等国家政策,将新加坡华人方言族群重建为“新加坡华族”,在这一过程中,粤剧职业演戏不断式微,但业余社团却获得新的发展。新加坡敦煌剧坊是当下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粤剧业余社团,其表演实践中通过音乐形式的改革和形象重建,使粤剧得以超越粤籍地方群体向更大的华人群体甚至非华人族群传播,体现了“国家、华族、原乡”多重认同交织下当代华人“重构传统”的意识,以及多族群环境下华人的文化适应与族群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粤剧表演 新加坡 华人性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此物最相思 粤魂永流传——《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回顾与思考
11
作者 王沥沥 《岭南音乐》 2019年第6期39-40,共2页
2019年11月23日,坐落于珠江畔的广州大剧院上演了一台富有历史文化意味的广府大戏,来自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佛山粤剧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深圳粤剧团以及香港、澳门、珠海等地的200多名粤剧名家与新秀同台献艺,他们中包括16... 2019年11月23日,坐落于珠江畔的广州大剧院上演了一台富有历史文化意味的广府大戏,来自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佛山粤剧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深圳粤剧团以及香港、澳门、珠海等地的200多名粤剧名家与新秀同台献艺,他们中包括1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5位国家一级演员,以及50多位年轻有为的武打演员,可谓是星光熠熠、群星璀璨,演出阵容之强大绝对突破了近十多年的舞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 《六国大封相》 回顾与思考
原文传递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掠影 被引量:1
12
作者 《粵剧表演艺术大全》编辑部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11月23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粵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
关键词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
原文传递
粤剧表演如何与时俱进
13
作者 朱建豪 《人文之友》 2019年第12期57-57,共1页
粤剧是戏曲表演当中的一部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粤剧始创于草台时代,其表演形式也主要以大棚戏为主,可是,粤剧表演艺术形式经过不断的进步及发展,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粤剧演员的不断努力.在本文中,将对粤剧... 粤剧是戏曲表演当中的一部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粤剧始创于草台时代,其表演形式也主要以大棚戏为主,可是,粤剧表演艺术形式经过不断的进步及发展,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粤剧演员的不断努力.在本文中,将对粤剧独特的表演形式,以及粤剧表演如何才能与时俱进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表演 与时俱进 发展
原文传递
舞台服装设计在传统粤剧与现代歌舞中的应用——以《关冕钧·铁路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盛莉 《天工》 2022年第36期24-26,共3页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艺术奇葩。佛山作为粤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粤剧盛行。在粤剧表演中,粤剧演员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吸睛,其中就有服装的一份功劳。以粤剧《关冕钧·铁路梦》为例,对舞台服装设计在...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艺术奇葩。佛山作为粤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粤剧盛行。在粤剧表演中,粤剧演员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吸睛,其中就有服装的一份功劳。以粤剧《关冕钧·铁路梦》为例,对舞台服装设计在传统粤剧与现代歌舞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在未来的艺术表演中更好地发挥服装艺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服饰 服装设计 粤剧表演 现代歌舞 服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粤剧排场的概念及其口头性
15
作者 杨迪 《戏曲研究》 2024年第3期345-366,共22页
2009年,粤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给粤剧界带来了空前的自豪感与价值感,这成为粤剧排场整理、复排、研究的契机。2017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工程正式启动,专设“排场·例戏卷”,对粤剧的全部排场进行搜集... 2009年,粤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给粤剧界带来了空前的自豪感与价值感,这成为粤剧排场整理、复排、研究的契机。2017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工程正式启动,专设“排场·例戏卷”,对粤剧的全部排场进行搜集和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性 粤剧表演 复排 例戏 粤剧 排场 自豪感
原文传递
从粤剧科班教育看粤剧排场的历史价值
16
作者 杨迪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3,共3页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角色行当、锣鼓、音乐、唱腔、曲牌、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情节或情境的粤剧表演片段。它所表现的情节或情境是程式化的,一般来说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通常用于多个相同或相似的戏剧场面,但也有些是...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角色行当、锣鼓、音乐、唱腔、曲牌、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情节或情境的粤剧表演片段。它所表现的情节或情境是程式化的,一般来说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通常用于多个相同或相似的戏剧场面,但也有些是专戏专用。在粤剧科班教育史上,排场戏被称为"嫁妆戏",是粤剧演员出科的必学剧目,也是粤剧科班的重要教学素材。今天,研究粤剧表演排场在粤剧科班历史中的作用,对于粤剧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调度 戏剧场面 粤剧表演 科班 教学素材 角色行当 教育史 情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