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改革思维统筹推进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
1
作者 刘良军 《求知》 2024年第11期40-43,共4页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由此可见,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促进粮农增收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新征程上统筹推进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必须以改革思维谋划,既要把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放在同等战略位置来认识,更要牢牢把握以粮食丰收促进粮农增收这一战略基点,找准统筹推进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的主要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统筹推进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的体制机制,确保粮食丰收与粮农增收始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进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农增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农产品价格 中国式现代化 统筹推进 改革思维 国家粮食安全 战略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粮农增收活力:订单模式运作机制的多案例扎根分析
2
作者 李福夺 尹昌斌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立足新发展阶段,探索契约农业运作机制对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水稻主产区作为案例样本点,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法,借助Nvivo12 Plus对水稻企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进行多... 立足新发展阶段,探索契约农业运作机制对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水稻主产区作为案例样本点,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法,借助Nvivo12 Plus对水稻企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新发展理念下水稻订单模式的运作机制及其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增值、协作动力、订单制度安排、绿色生产、绩效增加和农户增收10个主范畴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稻订单模式的重要因素。继而,以订单模式为中心范畴,构建起“环境—价值(产业)链—协作动力—制度安排—共生共赢”的新型运作机制。最后,立足水稻订单模式发展共生共赢的根本目标,剖析企业绩效增加和农业绿色生产赋能粮农增收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订单模式 粮农增收 运作机制 优化路径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农增收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大才 《开发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是中央政府、专家学者们关注的两个重大现实问题。但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却会陷入一个两难选择境地。确保粮食安全会影响粮农增收,促进粮农稳定增收又会影响粮食安全。文章认为,这个两难选择根源于粮食生产的社会效益与... 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是中央政府、专家学者们关注的两个重大现实问题。但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却会陷入一个两难选择境地。确保粮食安全会影响粮农增收,促进粮农稳定增收又会影响粮食安全。文章认为,这个两难选择根源于粮食生产的社会效益与个人经济效益、宏观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要求、产区提供粮食安全与销区享受粮食安全、粮食产区的生产义务与国家扶持义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粮食问题内生的这些矛盾,必须从大政策、大粮食、大市场、大战略、大安全的角度综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农增收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340-7344,7391,共6页
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兼顾粮食主产区粮农的利益。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时间和政策变化为脉络,系统地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各个阶段的协调发展和矛盾冲突,指出了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兼顾粮食主产区粮农的利益。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时间和政策变化为脉络,系统地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各个阶段的协调发展和矛盾冲突,指出了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粮农收入在市场、贸易、资源、分工以及制度方面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新的应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农增收 障碍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粮食产业经营 增强粮农增收后劲——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经营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素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3期28-29,145,共3页
河南作为全国的产粮大省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粮食经营方面仍存在着活力不够、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如何优化粮食产业经营,增强粮农增收后劲,已成为粮食经营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粮食产业 优化经营 粮农增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资金撬动 粮农增收
6
作者 赵三志 雷雷 张真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7年第7期34-35,共2页
盛夏六月,汽车穿行在广袤的荆楚大地,只见昔日金灿灿的田野已被绿油油的玉米、秧苗所替代,整片田野披上了绿装;宽敞的公路上,满载小麦的汽车、拖拉机、板年来往穿梭,粮农们脸上洋溢着夏粮丰收的喜悦……卡句成了湖北夏粮收购的喜... 盛夏六月,汽车穿行在广袤的荆楚大地,只见昔日金灿灿的田野已被绿油油的玉米、秧苗所替代,整片田野披上了绿装;宽敞的公路上,满载小麦的汽车、拖拉机、板年来往穿梭,粮农们脸上洋溢着夏粮丰收的喜悦……卡句成了湖北夏粮收购的喜人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农增收 湖北 资金 夏粮收购 拖拉机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7
作者 宁杭 兆康 《唯实》 2006年第10期33-36,共4页
各级政府应把关注粮农增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粮农增收方式;把握粮农增收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基本点;坚持科技兴粮战略,构建粮农增收的支撑体系;尽快制定《粮食法》,为粮农持续增收提供法律保障。这是确保我国粮食... 各级政府应把关注粮农增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粮农增收方式;把握粮农增收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基本点;坚持科技兴粮战略,构建粮农增收的支撑体系;尽快制定《粮食法》,为粮农持续增收提供法律保障。这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粮农增收 长效机制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实现粮农增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新时期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研究>课题组 蔡贤恩 王钦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3,共5页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种粮直接补贴 粮农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政策的演变历程、内在逻辑及优化建议——基于粮食增产与粮农增收双重目标的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慧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我国粮食政策历经多次调整,凸显出鲜明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色彩。在不同时期,我国粮食政策的目标重心及措施手段有所差异,反映出不同时期粮农收入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平衡关系。从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双重目标视角审视粮食政策演变历程,粮... 我国粮食政策历经多次调整,凸显出鲜明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色彩。在不同时期,我国粮食政策的目标重心及措施手段有所差异,反映出不同时期粮农收入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平衡关系。从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双重目标视角审视粮食政策演变历程,粮食供给短缺阶段的政策以粮食增产为主要目标,粮食供给充足阶段的政策以防止减产、促进粮农增收为主要目标,呈现出以粮食增产为主到以粮农增收为主再到粮食增产与粮农增收之间相互协同的内在逻辑。因此,可从完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全面加强耕地保护、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政策 演变历程 内在逻辑 粮食增产 粮农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四川产粮大省的地位——四川粮农增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0
《四川统一战线》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四川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粮农的增收与否,直接影响四川省粮食生产的稳定以及粮食主产区的地位,这对四川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基础性... 四川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粮农的增收与否,直接影响四川省粮食生产的稳定以及粮食主产区的地位,这对四川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基础性作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农增收 产粮大省 四川经济 优惠政策 粮食主产区 对策建议 稳定 产业化 生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粮农增收 全面深化粮改——学习中共中央[2004]1号文件的体会
11
作者 郝奎霖 《黑龙江粮食》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粮农增收 粮改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与三产融合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东升 孔凡丕 钱静斐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7,共4页
通过对黑龙江、四川两省组建土地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等多重效果;四川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 通过对黑龙江、四川两省组建土地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等多重效果;四川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实现了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两地的实践表明,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龙头企业以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粮食规模经营优势和农业产业化优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产业融合 粮食安全 粮农增收
原文传递
农业转型阶段粮食安全、粮农增收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国勇 张扬 高士亮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88,共4页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期。在此期间,确保粮食安全变得尤其重要。学界对特殊时期粮食安全、粮农增收等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了丰富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事粮食生产的收入赶上或超过非农收入是保证...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期。在此期间,确保粮食安全变得尤其重要。学界对特殊时期粮食安全、粮农增收等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了丰富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事粮食生产的收入赶上或超过非农收入是保证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农增收 种粮积极性 农业转型
原文传递
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中的金融支持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逢民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6,共2页
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两者应该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与粮农持续增收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 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两者应该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与粮农持续增收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两者应该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者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当前条件下,发展粮食生产,农民收入难以稳定提高,增长趋势趋缓甚至下降,增产不一定增收;而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放弃比较收益低的粮食生产,从而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粮农增收 金融支持 社会政治稳定 粮食生产 农民收入 农业发展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的空间计量研究——基于“粮食增产、粮农增收”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刘魏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8年第4期40-54,共15页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不完善,尤其是很少考虑空间效应,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支农这一粮食生产主要资金来源角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测度其对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不完善,尤其是很少考虑空间效应,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支农这一粮食生产主要资金来源角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测度其对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金融支农政策对粮食产量和种粮收入的直接效应在整体时期和分时期均显著为正,空间溢出效应在整体时期不显著,但在分时期逐渐变为正向的,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而财政支农政策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甚至显著为负,不利于本省份和邻接省份的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受制于财政支农政策不合理,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联合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但这种局面正在得到不断扭转。这为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保障作用,逐步实现以金融支农为主导、调整财政支农模式及结构的支农政策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粮食增产 粮农增收 空间计量模型
原文传递
政策到家技术入户助力粮农增收减损——201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启程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16
《中国粮食经济》 2015年第C00期9-9,共1页
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第35个世界粮食日和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举行“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启程仪式。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活动启程仪式上作了... 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第35个世界粮食日和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举行“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启程仪式。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活动启程仪式上作了讲话,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清华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有关负责人作了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粮食日 宣传周活动 清华大学 仪式 粮农增收 惠农 节粮 联合国粮农组织
原文传递
关注消除农村贫困人口助力粮农增收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举办“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
17
作者 李可 《中国粮食经济》 2015年第11期5-5,共1页
今年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和宣传周的主题分别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和”兴粮惠农进万家”。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 今年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和宣传周的主题分别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和”兴粮惠农进万家”。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清华大学联合举行"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启程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国家粮食局 惠农 粮农增收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粮食日 五部 贫困恶性循环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劳动力转移与粮农家庭增收——基于全国7560户种粮家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鑫 任金政 王亚军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6-276,共11页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大数据”7560户粮农的调研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劳动力转移与粮农家庭增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粮农家庭总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和非农工资性收入均有显...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大数据”7560户粮农的调研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劳动力转移与粮农家庭增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粮农家庭总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和非农工资性收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增收的影响大于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2)生产环节外包既可以通过种植环节的优化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增长,也通过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务农时长的中介效应“部分地”作用于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增长。(3)不同的外包环节及服务强度对于粮农家庭增收的机制存在差异,耕地、播种、收割等生产环节外包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提升家庭收入的作用路径更显著。(4)劳动力转移和家庭务农时长的减少为粮农提供外出就业机会,直接促进家庭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并未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持续探索和创新面向小规模农户的服务模式,确保生产性外包服务的效供给,不断完善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专业化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 劳动力转移 粮农家庭增收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团场粮农从土地转移方式的思考
19
作者 吴国丰 《兵团工运》 2014年第3期17-17,共1页
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曾经为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现在人多地少,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种粮产出效率低,导致粮农增收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贯彻兵、师对于职工多元增收的要求,同时满足职工自身对于多元增收的需求.我们只有... 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曾经为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现在人多地少,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种粮产出效率低,导致粮农增收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贯彻兵、师对于职工多元增收的要求,同时满足职工自身对于多元增收的需求.我们只有下决心把粮农从土地转移出来,才能破解粮农多元增收这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农增收 土地转移 转移方式 团场 粮食安全 内部结构 产出效率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增收视角的粮食“三链同构”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20
作者 杨宇森 杨振业 张倩歌 《乡村科技》 2021年第22期54-56,共3页
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七连增”。但新时期种粮成本上升粮食价格走低的双重挤压使农户种粮收益走低,粮食生产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突出。农户增收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农户增收中... 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七连增”。但新时期种粮成本上升粮食价格走低的双重挤压使农户种粮收益走低,粮食生产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突出。农户增收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农户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与粮食主产区政府提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三链同构”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因此,基于农户增收视角,运用DEA模型对粮食“三链同构”进行政策绩效评价,最后创新提出粮食“三链同构”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建议,为粮食“三链同构”政策完善以及推动农户增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农增收 粮食“三链同构” 增收效应测度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