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
1
作者 徐亚纯 卫雅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价格基本稳定,必须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国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与粮食供应链韧性具有显... 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价格基本稳定,必须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国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与粮食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新质生产力在粮食主产区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应重视新质生产力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供应链韧性 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供应链韧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2
作者 曾俊杰 李贤柏 +2 位作者 蔡扬 喻莆俊 严笑 《新疆农垦经济》 2025年第2期27-38,92,共13页
中国粮食供应链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全国31省2011—2022年的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粮食供应链韧性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M... 中国粮食供应链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全国31省2011—2022年的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粮食供应链韧性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Moran’sI指数法分析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来识别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全国31省粮食供应链韧性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三大区域的粮食供应链韧性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国范围内的粮食供应链韧性存在一定差距,而区域间差异是导致差距的主因;三大区域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粮食供应链韧性同样存在一定差距;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经济基础、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及其两两交互均对粮食供应链韧性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应链韧性 核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自相关性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灾冲击下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对策研究
3
作者 张水旺 周传胜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在突发事件频发与粮食安全日益重要的关键交汇点上,提高粮食供应链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干旱灾害作为突发事件背景,探讨旱灾冲击下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分析旱灾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过程,并提出从粮食生产韧性、粮食流通韧性... 在突发事件频发与粮食安全日益重要的关键交汇点上,提高粮食供应链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干旱灾害作为突发事件背景,探讨旱灾冲击下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分析旱灾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过程,并提出从粮食生产韧性、粮食流通韧性和粮食可持续发展韧性3个层面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的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供应链韧性 旱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化与粮食供应链韧性:理论机制、经验证据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米尔卡米力·多力昆 赵振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0,共8页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村数字化 粮食供应链韧性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管理权衡与协同 被引量:1
5
作者 詹琳 蒋和平 蒋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7,共12页
粮食供应链通过国内食品运输网络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贯通。强化供应链韧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对我国粮食供应链特征及其面临多重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应... 粮食供应链通过国内食品运输网络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贯通。强化供应链韧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对我国粮食供应链特征及其面临多重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应链中存在大量小规模参与主体,链条较长,具有典型的过渡型特征,并且面临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供给压力、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产量不稳定性、物流与市场调控的脆弱性以及国际市场依赖度增加导致的风险。提升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管理需要在数量安全、效率和包容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充分考虑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确保数量安全是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首要目标,保障小农户种植积极性是建设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要求,维护粮食产销区利益平衡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必要措施,提升响应速度是稳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协同路径,包括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协同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强供应链支撑力,推动供应链多样化以提升适应力,加强内部协调和组织优化强化主体协同效应,完善市场化流通机制与储备管理以提升调控灵活性,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多式联运以提高效能,健全风险管理与预警机制以增强应急应响应能力,从而逐步构建成高效、包容且具有韧性的粮食供应链体系,实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应链韧性 粮食安全政策 资源配置 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 供应适应性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四川省粮食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及政策取向——基于四川省农业经营主体的访谈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泽华 陈姝旭 王樱筱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复杂国际局势与新冠疫情的冲击,培育粮食供应链韧性、维护粮食供应链稳定运行是维护四川省农业强省地位和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双案例研究...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复杂国际局势与新冠疫情的冲击,培育粮食供应链韧性、维护粮食供应链稳定运行是维护四川省农业强省地位和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双案例研究法,分析多轮国际局势及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不同跃进阶段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制及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夯实粮食供应链基础、优化粮食供应链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粮食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来帮助其抵御冲击,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第二,粮食企业的数字经济经历了工具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系统化演进的两次跃升,分别通过优化粮食供应链生产环节、赋能粮食供应链经营环节和升级粮食供应链销售环节来加强粮食供应链韧性。据此,本文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粮食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供应链韧性 粮食企业 事件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
7
作者 黄华一 李江红 《河北金融》 2024年第12期57-64,共8页
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还能通过促进粮食供给侧、需求侧及结构动能转换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并且结构... 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还能通过促进粮食供给侧、需求侧及结构动能转换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并且结构动能转换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对粮食不同功能区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主销区的促进效用最大、主产区次之、产销平衡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粮食供应链韧性 新旧动能转换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