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3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赋能粮食增产:效应与机制——基于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1
作者 邓玲 李明贤 肖化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可以较好地应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和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该结论经平...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可以较好地应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和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该结论经平行趋势检验、敏感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通过信贷支持和经营主体培育机制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稻谷增产作用显著,而对其他种类粮食增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 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平原北水南调灌溉垦荒粮食增产潜力研究
2
作者 梁书民 黎少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9-16,71,共9页
文章研究东北北水南调工程和松辽平原全域宜农荒地资源全面开发方案;以自流调水为原则,利用高精度GIS数据计算调水潜力和受水区干渠延伸和灌区布局规划,确定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集中连片垦荒开发区,计算出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最大... 文章研究东北北水南调工程和松辽平原全域宜农荒地资源全面开发方案;以自流调水为原则,利用高精度GIS数据计算调水潜力和受水区干渠延伸和灌区布局规划,确定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集中连片垦荒开发区,计算出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最大灌溉垦荒潜力和粮食油料增产潜力,并对工程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论为松辽平原可以新开垦宜农荒地1198.9×10^(4)hm^(2),按照进口替代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农业生产,最大粮油增产潜力为12814×10^(4)t,工程总投资约为9626亿元,16年期静态内部收益率可达17.75%;建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规划建设松辽平原调水垦荒增粮工程,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施工,争取到2040年全部完工,实现平均每年新增801×10^(4)t粮食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北水南调 水资源 松辽平原 灌溉垦荒 粮食增产潜力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持的粮食增产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水稻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吴清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持能够促进水稻总产量增长,但这种增产效应存在时滞;财政支持对水稻增产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扩大区域水稻生产规模实现;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导致水稻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趋势。鉴于水稻生产的空间异质性,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来看,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增产效应在东北地区更显著。因此,需要保持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负向抑制作用,增量资金向包括东北地区的主产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持 水稻生产 粮食增产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粮于技”战略下河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4
作者 王晓夕 王桂荣 +3 位作者 李敏 侯大山 陈曲 张新仕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藏粮于技”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梳理了“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背景下河北省耕地质量改善、品种创新、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等对粮食单产的提升带动作用,并基于单产目标产量测算了玉米和小麦两大主粮作物的增产潜... “藏粮于技”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梳理了“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背景下河北省耕地质量改善、品种创新、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等对粮食单产的提升带动作用,并基于单产目标产量测算了玉米和小麦两大主粮作物的增产潜力,分析了河北省“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生产经营“碎片化”、粮食产业种业短板依旧明显、机械智能化和精准化程度不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和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粮于技” 河北省 粮食增产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增产协调发展研究
5
作者 王振宇 周玉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探讨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增产协调发展状况,有利于在“双碳”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该文通过构建粮食生产碳排放测算体系,利用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01—2022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粮食生... 探讨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增产协调发展状况,有利于在“双碳”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该文通过构建粮食生产碳排放测算体系,利用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01—2022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增产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U”形态势,空间上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粮食生产总量呈增长趋势,重心北移趋势凸显;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增产的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2022年研究区绝大多数省域实现协调发展。根据以上结论为推进粮食增产提质与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 粮食增产 粮食主产区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减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婷婷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3期77-7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但在粮食增产和减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与减损的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但在粮食增产和减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与减损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与减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化目前仍然存在维护和保养困难、适用性和工作效率不足、成本高昂等客观问题,应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粮食增产 减损 农机与农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开展粮经轮作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7
作者 李宝聚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第2期45-46,共2页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目前总体状况是,除了部分集约化种植的大农场、大户种粮有效益、有积极性外,一些地区。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民增收 粮食增产 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 增加农民收入 共同富裕 总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与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奇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4-7,10,共5页
在农业技术驱动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迅速推进,农业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这些自然条件对农业机械的选型、高效运用及科学维护构成了独特挑战,... 在农业技术驱动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迅速推进,农业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这些自然条件对农业机械的选型、高效运用及科学维护构成了独特挑战,也为粮食增产与安全性提升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基于以上背景,在明确农业机械化生产自动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和技术集成3种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与安全性的影响。以农业机械化在不同角度的影响实际为基本角度,从根据地形条件精细化农业机械的使用功能、强化农机养护与故障处理培训和规范化精准农业技术的指导与监管3个方面,探究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与安全性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此次研究,全面揭示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增产和安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粮食增产 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就粮食增产好“丰”景--鹤山农场有限公司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纪实
9
作者 朱婧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如何发挥种子“芯片”作用,提高粮食品质?如何发挥科技增量器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如何发挥黑土地增产潜力,提高耕地质量?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稳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积极做好稳粮提质增效文章,千方百计将科技... 如何发挥种子“芯片”作用,提高粮食品质?如何发挥科技增量器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如何发挥黑土地增产潜力,提高耕地质量?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稳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积极做好稳粮提质增效文章,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潜力 耕地质量 粮食单产 粮食品质 增产潜力 粮食增产 作物产量 鹤山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和减损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李超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72-74,87,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是适时播种的关键措施,是农业防灾救灾的重要手段,是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文章深入挖掘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减损中的潜力,分析农业机械化在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烘干等各农业生产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是适时播种的关键措施,是农业防灾救灾的重要手段,是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文章深入挖掘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减损中的潜力,分析农业机械化在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烘干等各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出了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产品质量提升、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及改善农机应用条件等提升农业机械化应用效果的策略。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在粮食增产和减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粮食损耗,提升作物质量,保障农民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粮食增产 田间管理 机械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密植技术在粮食增产中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王铁柱 王欣宇 刘凡卉 《农业产业化》 2024年第10期78-81,共4页
通过对大垄密植技术的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其起源、发展以及原理特点,并对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采用大垄密植种植方式对比于常规小垄种植方式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并识别了影响其增产效能的关键因素,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 通过对大垄密植技术的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其起源、发展以及原理特点,并对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采用大垄密植种植方式对比于常规小垄种植方式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并识别了影响其增产效能的关键因素,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展现了大垄密植策略在增强作物产量方面的明显优势,为更有效的农作物种植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垄密植技术 粮食增产 技术原理 效果评估 关键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依安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12
作者 顾仲阳 《农村财务会计》 2024年第9期41-44,共4页
土地连片,大农机作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兴镇安乐村,民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地块里,玉米已齐腰高,高架车正在喷施矮壮素."建立新型经营体系后,土地连片,先进大农机能大显身手.今年我们采用了气吸式精密播种、深松... 土地连片,大农机作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兴镇安乐村,民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地块里,玉米已齐腰高,高架车正在喷施矮壮素."建立新型经营体系后,土地连片,先进大农机能大显身手.今年我们采用了气吸式精密播种、深松地、侧施肥等先进技术,双垄密植玉米长势非常好,亩产有望突破1吨."合作社监事会成员李彦杰告诉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会成员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精密播种 气吸式 依安县 农机作业 粮食增产 安乐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及建议
13
作者 王瑾 范合琴 +1 位作者 石卫东 许瑾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34-35,共2页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近年,焦作市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持续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全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焦作市粮食种植作物...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近年,焦作市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持续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全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焦作市粮食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hm^(2)左右,总产量稳定在200万t以上,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20 kg,玉米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00 kg;小麦每667 m^(2)产量最高为981.1 kg,玉米每667 m^(2)产量最高为1260.23 kg。焦作市在粮食高产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区域、地力、品种、技术等方面来看,粮食增产仍具有一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服务 粮食安全 持续改善 粮食高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 粮食增产 藏粮于技 持续稳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解与测算(2004-2013年)——基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 被引量:23
14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朱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章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重新对近10年来江苏省粮食持续增产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尽管过去10年来作物单产提升是江苏粮食增产的最主要贡献因素,但相比于其在年度间波动幅度大、... 文章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重新对近10年来江苏省粮食持续增产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尽管过去10年来作物单产提升是江苏粮食增产的最主要贡献因素,但相比于其在年度间波动幅度大、贡献不稳定的特点,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作用更为持久与稳定。同时,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相对高产的粮食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也是推动江苏粮食连续增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鉴于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持续而稳定的贡献作用,未来要实现江苏粮食可持续增产,保留一定的粮食用地规模是必须的;而进一步挖掘粮食单产潜力的重点,应该是在努力提升各粮食作物自身单产水平的同时,建立降低粮食单产年际间波动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种植结构调整 贡献率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市颍东区耕地地力与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史泽鹏 马中文 +3 位作者 马友华 刘学标 张旭 黄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5期139-143,共5页
为了研究阜阳市颍东区耕地地力对粮食增产潜力的影响,通过利用阜阳市颍东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将颍东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对颍东区的各等地的地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颍东区一、二等地面积为16876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1.0... 为了研究阜阳市颍东区耕地地力对粮食增产潜力的影响,通过利用阜阳市颍东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将颍东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对颍东区的各等地的地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颍东区一、二等地面积为16876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1.04%,该类地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呈中等偏上水平,地力水平较高;三~五等地地力水平较差且面积较大,共24248.2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8.96%。研究得出,三~五等地粮食生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同时,颍东区生产实践表明,一、二等地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通过实行秸秆还田、科学施肥、合理轮作以及土地流转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耕地地力,促进粮食增产,颍东区粮食生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粮食增产 耕地地力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政策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作用的定量分析及政策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郝金良 王冬 薛新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41,共6页
从宏观的角度选择了一些总量指标作为天气、政策因素的量化因子,用生产函数法计算了天气、政策以及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给出了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调控条件,对政策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
关键词 天气 政策 贡献率 良性循环条件 粮食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贡献分解与实证估算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军 张越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已有测算中国粮食增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存在虚增或低估某要素贡献率的缺陷,文章通过改进粮食增产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估计了2003—2016年期间单产、播种面积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巨大成... 已有测算中国粮食增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存在虚增或低估某要素贡献率的缺陷,文章通过改进粮食增产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估计了2003—2016年期间单产、播种面积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巨大成就主要是单产增长贡献,年均贡献率50%以上,播种面积和作物内部结构调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0%与10%以上。然而,未来中国粮食增产依靠播种面积扩大和结构调整的空间变窄,需要探索新的增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要素贡献 结构调整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增产背景下松花江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士锋 孟秀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松花江区是中国粮食增产计划的重点地区,这势必对该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挑战。建立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社会经济指标、用水指标、水土资源对人口的承载指标、水资源供需指标和水环境等5类共10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 松花江区是中国粮食增产计划的重点地区,这势必对该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挑战。建立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社会经济指标、用水指标、水土资源对人口的承载指标、水资源供需指标和水环境等5类共10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矩阵的方法进行计算。以2007年作为现状年,1999年为参照年份,得到各年份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均处于安全状态的结论;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粮食增产条件下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区 粮食增产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生态农业建设中粮食增产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西平 王栓全 张成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80-83,146,共5页
延安地区 70 %以上的耕地为山坡旱地 ,我国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约 81 %来源于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坡耕地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坡耕地面积大 ,存在着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 ,只要合理开发 ,就有可能为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延安地区 70 %以上的耕地为山坡旱地 ,我国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约 81 %来源于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坡耕地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坡耕地面积大 ,存在着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 ,只要合理开发 ,就有可能为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粮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粮食增产 延安 综合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务农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席利卿 彭可茂 彭开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在分析中国务农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1995-2011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务农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增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务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投入减少对粮食增产都起到负作用;务农人口老龄化和... 在分析中国务农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1995-2011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务农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增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务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投入减少对粮食增产都起到负作用;务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投入减少的负作用主要由科技水平、土地和化肥的贡献来弥补;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务农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农人口老龄化 粮食增产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