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整合素为作用靶点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模体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 王继红 +1 位作者 刘欣 李庆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6-411,共6页
整合素为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与胞内细胞骨架间的相互作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为整合素的结合位点,存在于多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中。整合素与RGD序列结合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活动,RGD模体还存在于... 整合素为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与胞内细胞骨架间的相互作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为整合素的结合位点,存在于多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中。整合素与RGD序列结合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活动,RGD模体还存在于来自蛇毒和其他物种来源的多种毒素蛋白中,这些RGD模体毒素能够特异性抑制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从而成为整合素的强效拮抗剂。本文对整合素的结构与功能、去整合素作为整合素拮抗剂的结构特征做一综述,并对整合素和以RGD为模体结构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应用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模体 毒素 整合素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减轻肝纤维化的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柴宁莉 徐世平 +5 位作者 石卉 常青 赵擎 万军 蔡昌豪 吴本俨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Aspartic acid,RGD)三肽序列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oxymatrine liposomes,OXYL)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HF模型,制备RGD...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Aspartic acid,RGD)三肽序列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oxymatrine liposomes,OXYL)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HF模型,制备RGD-OXYL和OXYL。动物分组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OXYL治疗组;RGD-OXYL治疗组;RGD脂质体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P,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肝脏病理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分离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利用半定量PCR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结果成功合成OX-YL及RGD-OXYL。与肝纤维化组比较,OXYL治疗组大鼠的ALP水平下降(344.47±27.52vs550.69±43.78,P<0.05)、肝损伤减轻、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显著减少(2.36%±0.09%vs7.70%±0.60%,P<0.05)、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下调;与OXYL治疗组大鼠相比,RGD-OX-YL治疗组大鼠ALP水平(272.51±19.55vs344.47±27.52,P<0.05)和肝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0.26%±0.09%vs2.36%±0.09%,P<0.05)及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等指标均有均有进一步改善。结论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抑制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RGD偶联的OXYL治疗效果优于OX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脂质 肝纤维化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肽对血小板聚集和ERK1/2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喜洪 林江 +3 位作者 张粉梅 陈菊 芦慧霞 吴国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P1c,专利公开号:101497656)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作用。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P1c;将不同浓度(0~2.6 mmol/L)的P1c加入富血小板血浆... 目的观察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P1c,专利公开号:101497656)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作用。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P1c;将不同浓度(0~2.6 mmol/L)的P1c加入富血小板血浆中,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肽干预后对总ERK1/2和p-ERK1/2的表达。结果 P1c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对总ERK1/2的表达无影响,而显著降低血小板p-ERK1/2的表达(P<0.05)。结论 P1c可能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血小板聚集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连接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活体可视化成像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云龙 黄昊 +1 位作者 杨凯 唐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植入裸鼠颊部皮下建立OSCC模型。用QD800-RGD探针和CD105单克隆抗体对OSCC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QD800-RGD探针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将QD800-RGD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入OSCC模型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观察QD800-RGD对OSCC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在12 h后处死荷瘤鼠取出肿瘤,检测QD800-RGD在体内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结果 QD800-RGD探针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与OSCC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靶向结合。静脉注射QD800-RGD探针后能对体内OSCC进行清楚地可视化成像,在注射QD800-RGD后0.5-6 h内肿瘤成像最完整,信噪比最高,9 h时肿瘤荧光强度显著减低,但在12 h时仍能看到明显的肿瘤成像。结论以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为靶点,利用QD800-RGD探针经静脉注射后能对OSCC进行清晰地可视化成像,在OSCC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量子点 整合素ΑVΒ3 --肽段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孔钛片表面固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国利 何福明 +3 位作者 赵姗姗 徐英 周庆 赵士芳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61-64,74,共5页
目的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固定方法,并与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法进行比较。方法55片10mm×10mm×1mmTi-6Al-4V片经喷砂、双重酸和过氧化氢热处理后,30片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RGD... 目的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固定方法,并与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法进行比较。方法55片10mm×10mm×1mmTi-6Al-4V片经喷砂、双重酸和过氧化氢热处理后,30片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RGD,并与物理吸附、应用CDI的化学偶联技术固定RGD相比较。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观察RGD固定过程中钛片表面形貌情况,荧光显微镜大体观察固定到钛片上的RGD数量。结果FSEM显示物理吸附和新的固定方法不会破坏钛片的表面形貌,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则破坏钛片原有的表面形貌,大小不等的多极孔洞被完全破坏。荧光显微镜图片显示物理吸附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少,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和新的固定方法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多。结论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有利于将RGD固定到钛表面且不破坏种植体表面形貌,同时可保证数量和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自组装 物理吸附 化学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类似物与新生血管内皮靶向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艳芳 邓宇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8111-8116,共6页
背景:血管内皮是缺血、血栓、炎症、水肿、氧化应激等病理损伤中的重要部位,选择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成为药物介入治疗的关键。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特异性的内皮细... 背景:血管内皮是缺血、血栓、炎症、水肿、氧化应激等病理损伤中的重要部位,选择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成为药物介入治疗的关键。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的研究。方法:分别以"RGD、整合素、靶向治疗","RGD、integrin、targetedtherapy"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有关文章。纳入有关血管新生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4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整合素αvβ3是内皮细胞病理损伤及血管新生时的特异靶点,参与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过程。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能结合肿瘤或者病理损伤时新生血管表达增高的整合素αvβ3,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新生血管显影、靶向药物递送、载体材料修饰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新生血管 整合素 靶向治疗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蜂毒素-^(88)精氨酸变体白细胞介素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军 王斌 +3 位作者 钱冬萌 丁守怡 闫志勇 宋旭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蜂毒素-88精氨酸变体白细胞介素2(Melittin-88ArgIL-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对含pGEX-4T-2-Melittin-88ArgIL-2重组质粒的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研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培养基的pH值等对谷胱甘... 目的研究重组蜂毒素-88精氨酸变体白细胞介素2(Melittin-88ArgIL-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对含pGEX-4T-2-Melittin-88ArgIL-2重组质粒的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研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培养基的pH值等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Melittin-88ArgIL-2表达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培养温度对产物表达形式的影响。结果根据优化的条件,蛋白质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36%左右。结论确立了该重组melittin-88ArgIL-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肽S转移酶-蜂毒素-^88白细胞介素2(GST-Melittin-^88ArgIL-2) 重组质粒 表达 发酵 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聚-(3-羟丙基)-天冬氨酸-氨基乙酸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楼伟建 汤谷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实验以萘普生为模型药物 ,用不同摩尔比的聚氨基酸材料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PH PAA)为载体 ,用共价键形式合成了萘普生 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NP PHPAA) ,用IR、DSC、X Ray等方法对材料作了表征 ,表... 实验以萘普生为模型药物 ,用不同摩尔比的聚氨基酸材料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PH PAA)为载体 ,用共价键形式合成了萘普生 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NP PHPAA) ,用IR、DSC、X Ray等方法对材料作了表征 ,表明药物已键合于材料。用碱水解法对键合药物进行水解 ,用HPLC法对药物结合率作了测定 ,结果表明萘普生在 9∶1、8∶2、7∶3的PHPAA材料中的结合率分别为 18.2 %、2 0 .4%、17.9% (n =3)。用 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对键合药物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 ,药物的释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丙基)--基乙 萘普生 外释放 合成 控释药物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共修饰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的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碧英 王志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构建半乳糖(Gal)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共修饰聚酰胺-胺(PAMAM)纳米粒,研究其肝癌靶向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Gal和RGD共修饰纳米粒(Gal/RGD-NPs),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肝癌肿瘤球穿透实... 目的构建半乳糖(Gal)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共修饰聚酰胺-胺(PAMAM)纳米粒,研究其肝癌靶向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Gal和RGD共修饰纳米粒(Gal/RGD-NPs),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肝癌肿瘤球穿透实验考察Gal/RGD-NPs与肝癌Hep G2细胞的亲和力和肿瘤组织穿透能力。结果制备的Gal/RGD-NPs粒径为(102.7±17.6)nm,电位为(3.92±1.37)m V。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p G2细胞对Gal/RGD-NPs的摄取效率分别是Gal-NPs和RGD-NPs的2.6倍和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摄取实验和肿瘤球摄取实验结果表明,Gal/RGD-NPs具有良好的肝癌细胞亲和力。结论 Gal与RGD共修饰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癌靶向性,是一种潜在的肝癌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 聚酰胺-胺纳米粒 肝癌 药物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通过下调黏着斑激酶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13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四肽 肝星状细胞增殖 纤维粘连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序列短肽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左斌海 付清泉 +1 位作者 李天全 万昌秀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酸 (RGD)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它是大多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能识别的配体上的最小氨基酸序列 ,在内皮细胞的识别、抗血栓、抑制肿瘤 ,治疗烧伤和皮肤溃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酸 (RGD)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它是大多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能识别的配体上的最小氨基酸序列 ,在内皮细胞的识别、抗血栓、抑制肿瘤 ,治疗烧伤和皮肤溃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含RGD序列短肽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液相合成 固相合成 酶促合成 生物活性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SI-MS/MS测定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燕 王有志 +1 位作者 安春志 罗佳波 《今日药学》 CAS 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离子化方式,以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扫描定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m/z148→m/z84(Glu),m/z134→m/z74(Asp),m/z104→m/z87(GABA),m/z76→m/z30(Gly)。测定SD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浓度。结果 4种氨基酸在4.8 min内即可完成测定,Glu在103~12 875 ng/mL线性关系良好,Asp和GABA在102~12 750 ng/mL线性关系良好,Gly在61.20~7 650 ng/mL线性关系良好。各神经递质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1%~107%(RSD≤9.1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测定,可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法 Γ-基丁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之磊 宋帅 +2 位作者 王甜 张雪 郭凤柱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27-29,共3页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在种子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初期添加3 g/L甘氨酸,天冬氨酸激酶活性会明显提高,ε-聚赖氨酸最高可积累0.51g/L,比对照组高27.5%。5L自控式发...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在种子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初期添加3 g/L甘氨酸,天冬氨酸激酶活性会明显提高,ε-聚赖氨酸最高可积累0.51g/L,比对照组高27.5%。5L自控式发酵罐发酵ε-聚赖氨酸试验中,种子液中添加甘氨酸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了菌体耗糖速度,缩短了达到最高生物量的积累时间,ε-聚赖氨酸产量也提高至12.87g/L,糖酸转化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30.6%。因此甘氨酸可作为一种新型营养物质用于ε-聚赖氨酸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 激酶 淀粉酶产色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吡啶对牛磺酸调节突触体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17
作者 郑里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AIM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aurine-regulated amino acid release from synaptosomes. METHODS Endogenous aspartate, glutamate and GABA release from cortical synaptosomes were measu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 AIM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aurine-regulated amino acid release from synaptosomes. METHODS Endogenous aspartate, glutamate and GABA release from cortical synaptosomes were measu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stepwise elution system, Glutamate release was monitored by continuous fluorometry. RESULTS 4-Aminopyridine (3 0×10 -2 mol·L -1 ) counteracted the taurine-induced inhibition of glutamate overflow ( P <0 05), while aspartate and GABA release was not affected. Nimodipine (10 -5 mol·L -1 ) combined with 4-aminopyridine was shown to decrease glutamate release ( P <0 05). CONCLUSION Taurine may regulate glutamate release through presynaptic L -type calcium channel and aslo act on Asp-and GABA-nereve terminal to regulate Asp and GABA release in rat c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基吡啶 牛横 突触 Γ-基丁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9、脑红蛋白表达和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陈萌 梁秀军 +2 位作者 吴晓光 马凯旋 陈元操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0-44,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对大鼠损伤大脑皮质组织caspase-9和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氧化损伤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ysC低、中、高浓度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对大鼠损伤大脑皮质组织caspase-9和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氧化损伤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ysC低、中、高浓度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后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皮质神经元NGB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检测脑皮质组织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化学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I/R组相比,CysC低、CysC中浓度组caspase-9表达较I/R组明显减少;而CysC高浓度组caspase-9的表达明显升高,与I/R无明显差别。CysC低、CysC中浓度组caspase-9阳性细胞数较I/R组明显减少,NGB阳性细胞数较I/R组显著增多,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而CysC高浓度组caspase-9阳性细胞数增多,NGB阳性细胞数减少,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CysC高浓度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低、中浓度可能通过上调NGB的表达,下调caspase-9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自由基损伤。而浓度过高则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皮质 半胱蛋白酶-9 脑红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脑脊液中4种氨基酸浓度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庆峰 杨天德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242-3243,326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SNI)模型大鼠中4种氨基酸浓度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SNI模型组(C组)。在动物模型制作前及制作后1、3、5d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并在体测量脑脊...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SNI)模型大鼠中4种氨基酸浓度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SNI模型组(C组)。在动物模型制作前及制作后1、3、5d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并在体测量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浓度变化。结果术后1、3、5d,C组大鼠MWT明显低于A、B组(P<0.01)。术后1、3、5d,C组大鼠Glu、Asp的浓度明显高于A、B组(P<0.01)。C组大鼠GABA、Gly的浓度在术后1d明显升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5d明显下降,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I模型大鼠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EAAs)和抑制性氨基酸(IAAs)失衡,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Γ-基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琴 邹玉安 +2 位作者 薛茜 田莉 魏孟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CIP)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30只,A组短暂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行CIP处理,B组不阻断血流,C组不处理。CIP后1、3、6...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CIP)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30只,A组短暂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行CIP处理,B组不阻断血流,C组不处理。CIP后1、3、6、12、2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及血清中的Glu、Asp、GABA、Gly。结果与B、C组同时点比较,A组脑组织与血清中Glu、Asp、GABA、Gly均增高(P均<0.05或0.01),1 h或3 h达高峰,3 h或6 h后开始逐渐下降,24 h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CIP后大鼠脑组织及血清Glu、Asp、Gly、GABA升高,这可能是早期脑缺血耐受机制的启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预处理 Γ-基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