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4例精神分裂症Ⅰ型、Ⅱ型及混合型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杨永信 李文迁 +1 位作者 刘玉厚 赵启圣 《精神医学杂志》 1989年第2期13-16,共4页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已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比较依据阴阳性症状划分的Ⅰ型、Ⅱ型及混合型之临床特征,本文采用方差、Ridit及x^2检验对164例精神分裂症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一。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ⅰ型 阴阳性 临床分析 病前性格 功能恢复 统计分析 起病形式 显进 病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Ⅰ型、Ⅱ型家族遗传调查报告
2
作者 王相立 《精神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35-36,共2页
早在1913年,H·Jackson首先提出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一词,前者指异常功能的存在,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后者指正常功能的缺乏,如情感迟钝、思维贫乏等。Ey首先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划分。80年代初,Grow明确指出阳性和阴... 早在1913年,H·Jackson首先提出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一词,前者指异常功能的存在,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后者指正常功能的缺乏,如情感迟钝、思维贫乏等。Ey首先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划分。80年代初,Grow明确指出阳性和阴性症状代表精神分裂症的两个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ⅰ型 家族遗传 情感迟钝 症状群 思维贫乏 一级亲属 精神分裂症病人 脑室扩大 精神检查 起病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杰 瞿正万 +3 位作者 蔡正宜 杨建飞 张洁 金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间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可能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抽取初诊的住院或门诊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共计103例,其中Ⅰ型组63例,Ⅱ型组40例,健... 目的分析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间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可能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抽取初诊的住院或门诊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共计103例,其中Ⅰ型组63例,Ⅱ型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入组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判别精神症状程度,抽取晨血,测定血清BDNF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21.38±4.57)μ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3.68±6.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BDNF水平为(22.50±4.41)μg/L,明显高于Ⅱ型组的(19.61±4.3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组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长、复发次数越多,血清BDNF水平越低(P<0.05)。结论 BDNF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Ⅱ型患者精神神经生化学病因基础可能不同,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临床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分裂症ⅰ型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和扣带回毁损对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拴德 李涛 +5 位作者 王晓峰 姜克明 尹乾坤 杨来启 吴兴曲 刘光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8-599,共2页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联合毁损杏仁核内侧核群和扣带回前区对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探讨手术影响单胺类递质水平及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方法 用立体定向技术射频毁损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杏仁核内侧核群和扣...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联合毁损杏仁核内侧核群和扣带回前区对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探讨手术影响单胺类递质水平及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方法 用立体定向技术射频毁损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杏仁核内侧核群和扣带回前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LPC)测定手术前后患者脑脊液DA、5 HT、NE的含量 ,对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前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程之间DA、5 HT、NE未见明显差异(P >0 .0 5 ) ;治疗前DA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DA下降 ,与手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 5 HT和NE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升高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毁损杏仁核内侧核群和扣带回前区可以使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内DA水平升高 ,5 HT和NE水平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扣带毁损 精神分裂症 脑脊液 单胺递质 扣带回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少仕 吴传东 +10 位作者 杨庆雄 黄胜 黄进弟 肖玉瑛 卓亚龙 何永平 刘光明 周宇 韩妙林 符少剑 刘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436-1437,1422,共3页
目的了解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方法应用BPRS、SDSS、ADL和自编量表等对398例Ⅰ型精神分裂症加以随访3年。分析对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等远期疗效。结果随时间延长,其患者完全依从率从出院时的73.1%降至第3年时的34.9%,... 目的了解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方法应用BPRS、SDSS、ADL和自编量表等对398例Ⅰ型精神分裂症加以随访3年。分析对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等远期疗效。结果随时间延长,其患者完全依从率从出院时的73.1%降至第3年时的34.9%,完全不依从比例从随访1年时10.8%升到第3年时的15.6%;随访1年复发或恶化率的32.1%,到3年时为45.0%。远期社会功能缺陷率较高。男性性功能障碍率达69.3%。结论Ⅰ型精神分裂症远期依从性差,社会功能严重缺陷率高,复发率也高,应注意药源性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引起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随访 依从性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效应比较
6
作者 杨之江 许慧 宋因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了解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调查了精神分裂症Ⅰ型(186例)和Ⅱ型(99例)患者亲属中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Ⅱ型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 目的:了解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调查了精神分裂症Ⅰ型(186例)和Ⅱ型(99例)患者亲属中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Ⅱ型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的遗传率高,与Ⅰ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间存在着遗传效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与Ⅱ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概念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建华 严善民 +5 位作者 陈德沂 田志宏 姜厚壁 夏友春 张震 祁曙光 《四川精神卫生》 1996年第2期82-83,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数概念障碍方面的差异。检测分为直观数概念和抽象数概念二个部分,共分10个项目。结果表明Ⅱ型组患者在数概念障碍方面显著高于Ⅰ型组患者。
关键词 、Ⅱ精神分裂症 数概念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瑞文测验与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在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钟立萍 冷小兵 +4 位作者 王健 吴东 袁轶如 涂军 谢新园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4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瑞文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对于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1月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0例,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将符合Crow T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 目的研究联合瑞文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对于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1月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0例,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将符合Crow T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同时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与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智力情况评估,将资料整理,进行对比、统计及相关分析、研究,比较两种测验方法的差异,找出适合精神分裂症智力评估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经联合型瑞文测验换算后总智商为(75.98±13.63),经韦氏成人智力测验换算后总智商为(75.11±11.27)。结论联合瑞文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均能较好的反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力水平,但前者操作更方便,有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瑞文测验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阴性与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云飞 赵靖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Ⅱ型 )和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Ⅰ型 )两者认知损害程度的差别。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 (WMS)、数字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 2 9例精神... 目的 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Ⅱ型 )和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Ⅰ型 )两者认知损害程度的差别。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 (WMS)、数字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 2 9例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和 2 8例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及 2 8例正常对照组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结果 精神分裂症Ⅱ型和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的记忆测验 ,划销测验 ,WCST成绩显著性差于正常对照组 ;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在WMS测验中的 1~ 10 0、累积、图片、再认、记商 (MQ) ,在划销测验中的划对数目、划数测验净分和在WCST测验中的持续错误、测验次数成绩显著性差于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结论 精神分裂症Ⅱ型和Ⅰ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均较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ⅰ型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对治疗Ⅱ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倪秀英 郑荣 《海峡药学》 2001年第4期31-31,72,共2页
目的 确认复方丹参片有助Ⅱ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应用91例分两组对照试验,并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 复方丹参片能改善阴性症状及副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片有助Ⅱ型慢性精神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活血化瘀 复方丹参片 中医药治疗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