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的“精神创伤”与“数字文明”建构
1
作者 孙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6-55,共10页
人类已经进入认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方式已从传统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智力劳动扩展至对劳动者的注意力、情感和精神的深度剥削,导致了“精神创伤”,表现为心灵商品化、认知钝化、主体重置和未来感的终结。在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 人类已经进入认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方式已从传统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智力劳动扩展至对劳动者的注意力、情感和精神的深度剥削,导致了“精神创伤”,表现为心灵商品化、认知钝化、主体重置和未来感的终结。在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退出一切”成为修复这一“精神创伤”的流行文化心理方案。虽然这些理论超越了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单一关注,转而将问题置于与认知资本主义的关系中讨论,但最终仍认为必须依赖思维方式的变革。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重建数字文明既需要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应通过技术解决技术难题,并在希望哲学的理念中向创造性实践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资本主义 精神创伤 数字化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女性的精神创伤——论张翎《归海》
2
作者 王雨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63,共5页
在《归海》中,张翎持续了其一直以来对于战争、创伤、疗愈的思考。战争后遗症的描写、女性生命力量的礼赞、人性的幽微叩问,以及母女情深的叙述,小说从寓居加拿大的袁凤视角出发,讲述了其母袁春雨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故土到他乡,再从他... 在《归海》中,张翎持续了其一直以来对于战争、创伤、疗愈的思考。战争后遗症的描写、女性生命力量的礼赞、人性的幽微叩问,以及母女情深的叙述,小说从寓居加拿大的袁凤视角出发,讲述了其母袁春雨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故土到他乡,再从他乡回归故土,母亲的生命河流千回百转,终于归入大海。作品不仅以惨痛的笔触讲述了战争中女性的精神创伤故事,而且还凭借着母女情深的真切书写完成了某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海》 战争 女性 精神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急性期危机干预方法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丽 周建松 李凌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1-567,共7页
危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精神创伤所引起的应激相关障碍的手段,精神创伤急性期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有:心理急救、紧急事件应激晤谈、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方法的概念、应用环境、操作模式、效... 危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精神创伤所引起的应激相关障碍的手段,精神创伤急性期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有:心理急救、紧急事件应激晤谈、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方法的概念、应用环境、操作模式、效果的优劣性做一综述,以期为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危机干预 心理急救 紧急事件应激晤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编制的理论维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虎 张永东 张文蔚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当事人遭遇创伤性事件(Traumatic event)后可出现应激障碍,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研究中存在很大差异^[1]。对创伤性事件影响的评估,既涉及到事件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也涉及到当事人的遗传素质、个性特征... 当事人遭遇创伤性事件(Traumatic event)后可出现应激障碍,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研究中存在很大差异^[1]。对创伤性事件影响的评估,既涉及到事件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也涉及到当事人的遗传素质、个性特征、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个人经验。迄今,国内一直采用国外的现成评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性事件 维度 编制 持续时间 遗传素质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编制的项目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虎 张文蔚 张永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编制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预试问卷(PTIQ)的原始条目池,并通过项目分析进行题项的筛选和分析。方法 根据PTIQ的10个理论维度,编制原始条目池。预试样本为120例近期遭遇精神创伤事件的当事人或家属。预试后,采用t检验法和相关法... 目的 编制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预试问卷(PTIQ)的原始条目池,并通过项目分析进行题项的筛选和分析。方法 根据PTIQ的10个理论维度,编制原始条目池。预试样本为120例近期遭遇精神创伤事件的当事人或家属。预试后,采用t检验法和相关法进行条目鉴别力分析,修订问卷的题项组成。结果 问卷原始条目池共116个题项,形成预试问卷。根据条目鉴别力大小,有39个题项不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予以删除。予以保留的77个题项的决断值为2.348~12.377(P〈0.05),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r1)为0.235~0.704(P〈0.01),题项与所在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r2)为0.511~0.818(P〈0.01)。结论 项目分析表明,保留的77个题项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为PTIQ的效度和信度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问卷 条目池 项目分析 项目鉴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精神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方明 李春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精神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个人经历了超出人之常情范围的,几乎对所有的人都会明显带来痛苦的事件后,经常以一种或多种方式重新体验创伤事件,以致长期回避与... 精神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个人经历了超出人之常情范围的,几乎对所有的人都会明显带来痛苦的事件后,经常以一种或多种方式重新体验创伤事件,以致长期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或反应麻木,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障碍 精神创伤 大学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精神创伤事件及HPA轴功能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镇松 李宏伟 +3 位作者 吴强 郭赛玲 黄佩珊 陈耿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应激相关障碍患者遭受精神创伤事件类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对29例急性应激障碍(急性组)、2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组)和24例适应障碍(适应组)患者采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应激相关障碍患者遭受精神创伤事件类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对29例急性应激障碍(急性组)、2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组)和24例适应障碍(适应组)患者采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4 h尿17-羟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酮、8:00 AM血浆皮质醇、0:00 AM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3组生活事件量表总值及负性事件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遭受创伤事件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急性组以死亡威胁事件为主(48.3%),适应组以困境挫折事件为主(62.5%),创伤组以自然灾害类事件为主(50.0%).治疗前3组24 h尿游离皮质酮、8:00 AM血浆皮质醇、0:00 AM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遭受不同类型创伤事件患者治疗前24 h尿游离皮质酮、8:00 AM血浆皮质醇、0:00 AM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且以遭受死亡威胁事件患者较高;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但24 h尿游离皮质酮和8:00 AM血浆皮质醇水平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或0.01).结论:不同亚型应激相关障碍患者遭受精神刨伤事件各有特点,不同类型创伤事件对HPA轴功能有相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相关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精神创伤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灾后儿童精神创伤的心理援助与干预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淑华 杨玉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精神创伤 心理援助 干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儿童精神创伤后心理行为障碍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敏 赵新喜 +1 位作者 赵琳 张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精神创伤 行为障碍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7年第1期1-5,18,共6页
在我国,战争与现代社会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PTSD的症状、产生PTSD的原因、PTS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PTSD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SD研究的状况。指出PTSD... 在我国,战争与现代社会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PTSD的症状、产生PTSD的原因、PTS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PTSD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SD研究的状况。指出PTSD的发生与事件(战争、创伤)、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有关;其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决定记忆、情绪、思维和社交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目前对PTSD是以心理治疗和靶症状药物疗法(主要采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未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多肽、第二信使、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研究的理论,将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将为发展新型的抗PTSD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加强对PTS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我国和我军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具有军事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物治疗 抗抑郁 抗焦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创伤的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国平 张亚林 +1 位作者 邹韶红 赵兰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916-918,共3页
目的调查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创伤的特征。方法在湖南新路职业学校中,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471个女性服刑人员,分青少年组(年龄≤25岁)和成年组(〉25岁)。运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问卷(TLEQ)和访谈相结合的技术评估她们的精神... 目的调查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创伤的特征。方法在湖南新路职业学校中,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471个女性服刑人员,分青少年组(年龄≤25岁)和成年组(〉25岁)。运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问卷(TLEQ)和访谈相结合的技术评估她们的精神创伤经历。结果(1)90.4%的女性服刑人员至少经历1件创伤性事件,63.7%至少经历3件或以上的多重创伤。青少年组的事件数量多于成年组(平均为4和3件,P〈0.01)。暴力和毒品相关犯罪组的事件数量相当(平均4件),都多于经济犯罪组(2件);中学或相当教育程度者的事件数量最多(4件),大专或以上者最少(2件);未婚、离婚/丧偶2组经历的事件数量最多(4件),已婚组最少(2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2)最多见的创伤类型是机动车祸(46.9%)、目睹家庭暴力(46.1%)和被抢劫(38.9%)。16.7%的女犯在18岁以前遭遇过性虐待。与成年组相比,青少年组经历了更多的创伤类型为被抢劫、目睹被惨打、目睹家庭暴力,以及儿童期性虐待。结论我国文化背景下,女性服刑人员的精神创伤经历相当普遍,是精神创伤的潜在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 横断面调查 精神创伤 儿童期性虐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及其叙事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季广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6,共7页
精神创伤是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形成的破坏性的情感效应。创伤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社会灾害导致的精神创伤最具杀伤力。精神创伤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异常重要,甚至人和社会的性质都要以精神创伤来界定和解释。在这... 精神创伤是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形成的破坏性的情感效应。创伤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社会灾害导致的精神创伤最具杀伤力。精神创伤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异常重要,甚至人和社会的性质都要以精神创伤来界定和解释。在这方面,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最具代表性:她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最为惨痛,由此导致的精神创伤也最为深重。虽然她非常坚强,但最后还是被无情吞噬。这强化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彰显了鲁迅的深刻。相形之下,题材大致相似的其他一些作品均黯然失色。总之,创伤叙事是人在遭遇现实困厄和精神磨难后的真诚的心灵告白。从这个意义说,创伤叙事是对创伤的抚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创伤叙事 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经历《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思特 张献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李思特张献共一、过去和现在上个世纪,哲学家,后来成为精神病学家的PiereJanet对精神创伤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并于1889年发表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精神创伤后可产生精神衰...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李思特张献共一、过去和现在上个世纪,哲学家,后来成为精神病学家的PiereJanet对精神创伤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并于1889年发表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精神创伤后可产生精神衰弱和分离症状。从这以后,大西洋两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应激障碍 精神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超 张桂青 梁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经历精神创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症状特征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试验组为35名经历过精神创伤发生PTSD的患者,对照组为35名经历过精神创伤未发生PTSD的创伤暴露者,在不影响测验症状的情况下分别完成创伤...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经历精神创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症状特征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试验组为35名经历过精神创伤发生PTSD的患者,对照组为35名经历过精神创伤未发生PTSD的创伤暴露者,在不影响测验症状的情况下分别完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筛查表平民版量表(PCL-C)及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结果:PTSD患者述情障碍的发生率(57.14%)高于未发生PTSD的创伤幸存者(11.42%),PTSD患者的TAS-20总分(t=-5.271,P<0.001)、因子1(F1:情感辩别不能)(t=-6.113,P<0.001)及因子2(F2:情感描述不能)(t=-4.660,P<0.001)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分及因子分与PTSD症状的相关分析表明,PTSD患者的症状特征与TAS-20总分及F1、F2因子显著相关。结论:精神创伤暴露者中PTSD患者与未发生PTSD的创伤幸存者的述情障碍表现明显不同,TAS-20量表在临床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述情障碍 创伤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的效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东 张文蔚 +1 位作者 王晓英 赵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 目的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TIQ经项目分析具有满意鉴别力的条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转轴法进行问卷结构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积距相关法分析,分析PTIQ与效标量表相关性;比较应激组与对照组PTI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检验问卷判别效度。结果8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1.678~14.880,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138%,各条目的共同度0.295~0.760。转轴后的成分矩阵结果。最终析出警觉与焦虑、生理功能障碍、抑郁、闯入、分离、回避、睡眠障碍、社会功能障碍8个因子。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1~0.745不等。问卷总分与IES—R总分及闯入、回避、警觉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29,0.726,0.754,均为显著正相关。问卷抑郁因子与HAMD得分相关系数为0.602(P〈0.05)。问卷警觉与焦虑因子与HAMA得分相关系数为0.663(P〈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在PTIQ8个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TI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原问卷的理论维度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满意的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问卷 结构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NE、5-HT及D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平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585-587,591,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及DA(多巴胺)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选取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48例正常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检... 目的探讨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及DA(多巴胺)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选取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48例正常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2组患者NE、5-HT及DA等指标水平变化,分析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反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结果观察组NE为(298.7±80.1)pg/ml、5-HT为(191.4±92.3)pg/ml、DA为(180.6±70.8)pg/ml,观察组的NE、5-HT及DA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为(12.3±3.9)pg/ml、IL-6为(16.3±5.7)pg/ml、IL-8为(49.2±21.6)pg/ml、TNF-α为(25.1±10.8)pg/ml,观察组的IL-2、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D评分总分为(27.8±9.4)分,对照组的HAMD评分总分为(1.9±2.6)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评分总分为(32.6±8.2)分,对照组的HAMD评分总分为(4.5±2.5)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HAMA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其NE、5-HT及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有免疫异常情况,并且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对诊断和治疗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应激障碍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学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他过早地承受着疾病、死亡的沉重压力 ,他对于人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人性的冷酷与残忍。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鲁迅成为“示众”的...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他过早地承受着疾病、死亡的沉重压力 ,他对于人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人性的冷酷与残忍。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鲁迅成为“示众”的材料 ,并形成“示众 /吃人”情结。这一心理情结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精神创伤 改造国民性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精神创伤:一个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小年 王高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0-12,共3页
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将会产生最长久的影响。童年精神创伤则可能对青春期和成年期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就童年精神创伤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许多研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开展。本... 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将会产生最长久的影响。童年精神创伤则可能对青春期和成年期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就童年精神创伤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许多研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开展。本文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精神健康 卫生工作者 人格障碍 精神病人 精神疾病 精神发育 防御机制 广场恐怖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创伤的躯体化——读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君 吴垠 《中国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85-203,共19页
自德国精神治疗师Stekel于1925年提出躯体化(somatization)这一概念以来(汪新建、吕小康,2010),躯体化概念已经成为学者探讨精神疾病现象的重要概念。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自德国精神治疗师Stekel于1925年提出躯体化(somatization)这一概念以来(汪新建、吕小康,2010),躯体化概念已经成为学者探讨精神疾病现象的重要概念。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创伤 精神疾病 躯体化 现代中国 社会根源 神经衰弱 抑郁 苦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精神创伤的心理评估与干预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俊林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128-128,I0001,I0002,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心理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 汶川大地震 干预 创伤性事件 恐怖袭击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