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活络效灵丹有效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活络效灵丹有效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靶点信息,绘制Venny图得到成药–疾病交集靶点。在STRING平台导入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将取得的TSV文件导入Cytoscape 3.8.1软件中,调节度值进行二次建模,颜色亮暗调节,筛选出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活性成分。结果:筛选获得活络效灵丹有效成分120个、潜在靶点219个,疾病潜在靶点136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08个。得到核心靶点细胞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通过GO富集分析,提示活络效灵丹对生物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激素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对氧气水平下降的反应、磷脂代谢的正向调节、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活络效灵丹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其中排名靠前的有癌症的途径、脂质与动脉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与β–谷甾醇、槲皮素,TP53与β–谷甾醇、槲皮素结合能力均较好。结论:活络效灵丹中含有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丹参酮IIA等多种有效成分,通过作用于TP53、AKT1、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关键靶点,发挥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凋亡、抗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以此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中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5例,根据是否存在DPN将其分为非DPN组(53例)和DPN组(4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性DPN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WCST)、视觉数字广度测试(VDST)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认知测试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DPN组糖尿病病程及每晚觉醒次数高于非DPN组,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尿酸(SUA)均低于非DPN组;DPN组患者WSCT中的总错误数、完成第1次分类所需应答数和持续性应答数明显高于非DPN组,总正确数及VDST中顺序及倒序记忆广度明显低于非DPN组(P<0.05);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CST(持续性应答数)与VAS评分及每晚觉醒次数均呈正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及肌酐(SCr)水平均呈负相关;VDST(倒序)与受教育年限、餐后2 h C肽(2 h CP)、ALT、Alb和SCr水平均呈正相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IGT(选择“好”卡片次数)与SCr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呈负相关;MoCA总分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S评分是中年T2DM合并DPN患者EF及VDST(倒序)的独立危险因素,SCr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与单纯T2DM患者相比,合并DPN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短时记忆容量下降的情况。疼痛会加重执行功能及短时记忆容量的下降,而肌酐能保护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记忆力。
文摘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活络效灵丹有效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靶点信息,绘制Venny图得到成药–疾病交集靶点。在STRING平台导入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将取得的TSV文件导入Cytoscape 3.8.1软件中,调节度值进行二次建模,颜色亮暗调节,筛选出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活性成分。结果:筛选获得活络效灵丹有效成分120个、潜在靶点219个,疾病潜在靶点136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08个。得到核心靶点细胞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通过GO富集分析,提示活络效灵丹对生物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激素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对氧气水平下降的反应、磷脂代谢的正向调节、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活络效灵丹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其中排名靠前的有癌症的途径、脂质与动脉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与β–谷甾醇、槲皮素,TP53与β–谷甾醇、槲皮素结合能力均较好。结论:活络效灵丹中含有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丹参酮IIA等多种有效成分,通过作用于TP53、AKT1、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关键靶点,发挥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凋亡、抗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以此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