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肱动脉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比较
1
作者 王友杰 程清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综合检查(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结果:经综合检查确诊,12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90例,占75.00%。经Kappa一致性检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结果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9、0.708、0.994。绘制ROC曲线图发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78、0.994。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均有一定价值,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踝肱动脉指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锦清 李翠萍 +1 位作者 蔡舒 马壮 《当代医学》 2021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方案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方法+介入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方案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方法+介入性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踝肱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治疗总有效率为82.26%,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进行常规方法+介入性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性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魏福庆 董智强 崔凤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4期57-57,共1页
目的对介入治疗应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4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取介入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比较分... 目的对介入治疗应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4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取介入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紫绀症状皮肤温度均得到了改善,麻木情况改善等比对照组优秀,;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比试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介入治疗能够让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让患者的并发症几率降低,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一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8期177-178,共2页
目的着重于观察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着重于观察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5.0%,90.0%皮肤低温改善,95.0%紫绀消失,92.5%麻木疼痛消失。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疗效,并发症少,临床症状消失快,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救治的7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救治的7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踝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踝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修南光 刘温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2期206-207,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6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6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紫绀消失、麻木、疼痛、皮肤低温等方面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症状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明 刘红斌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好,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同时较好的控制血糖,利于溃疡面或病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保守治疗 介入治疗 血清胆红素 脂联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孙俊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症状缓解、紫绀症状消失、皮肤低温改善、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后,能够对病情的发展进行控制,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静息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徐亚明 韩峰 张永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7期43-43,45,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4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紫绀症状消失、皮肤低温改善、疼痛... 目的:观察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4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紫绀症状消失、皮肤低温改善、疼痛麻木症状缓解及ABI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教学模式探讨
10
作者 王凯飞 黄勋 +2 位作者 张姝靓 李光月 王吉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75-77,共3页
2010年我国有超过35家医院的1600余名病患截肢,其中糖尿病足截肢病患占据470余名,占总截肢率的28%左右;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左右;且有74.8%的情况为糖尿病截肢病患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病情,以上均是2013年国内糖尿病防治指南调查中的总结... 2010年我国有超过35家医院的1600余名病患截肢,其中糖尿病足截肢病患占据470余名,占总截肢率的28%左右;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左右;且有74.8%的情况为糖尿病截肢病患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病情,以上均是2013年国内糖尿病防治指南调查中的总结数据。借助四肢多普勒检查研究表明,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的糖尿病病患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在23%,该项实践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危险程度超非糖尿病病患的40倍,相比传统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模式能促使糖尿病足病症治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实现截肢率的明显下降。但很多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对于该类治疗方法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且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论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有效教学模式构建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教学模式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探析
11
作者 袁修翠 刘曙光 许春生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12期256-257,共2页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糖尿痛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对参照...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糖尿痛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D。%)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26.00%),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运用介入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踝肱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的影响
12
作者 冰峰 冯银玲 任补元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sae,DPVD)接受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P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 目的分析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sae,DPVD)接受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P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予以介入治疗,对照组以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踝肱指数、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等7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踝肱指数、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VD患者实行介入治疗可以促进症状改善,调节踝肱功能和下肢血流状态,明显减轻患者的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显著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症状改善情况 踝肱功能评分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
13
作者 郭文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15-16,共2页
评价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6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办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 评价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6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办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效果观察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汤连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40-43,共4页
分析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外周性血管疾病病人,采用数字表格将其分为2个组,每个组25名,作为对照组,接受普通的药物,而介入治疗组则采用了介入疗法。对两种... 分析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外周性血管疾病病人,采用数字表格将其分为2个组,每个组25名,作为对照组,接受普通的药物,而介入治疗组则采用了介入疗法。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并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皮肤低温改善时间、紫绀消失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疼痛减轻时间,并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之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监测指标、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72.00%相比,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组皮肤低温改善时间、紫绀消失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监测指标、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介入治疗组的相关监测指标和视觉模拟得分均较低,而病人的生命品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介入治疗对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加速病情恢复,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15
作者 刘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探讨和分析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6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病人为对象实施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另一组采用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组... 探讨和分析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6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病人为对象实施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另一组采用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组)。就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展开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93.33%更高,并发症率6.67%更低,P<0.05.治疗后,典型症状评分均更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病人,采用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于缓解病人的疾病症状,改善下肢血流状态,控制并发症风险,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造影检查 介入治疗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