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3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李丽芳 王琴 +5 位作者 孙永福 杨中男 蔡艳 田志州 海瑞 李燕萍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1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LncRNA MALATl)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正常SD大鼠30只(雄性,体重220~260 g),将其分为正常组(n=10)和糖尿病模型组(n=20)...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LncRNA MALATl)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正常SD大鼠30只(雄性,体重220~260 g),将其分为正常组(n=10)和糖尿病模型组(n=20)。糖尿病模型组给予注射链脲佐菌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后,分为糖尿病心肌病组(n=10)、阿托伐他汀组(n=10)。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干预治疗,正常组、糖尿病心肌病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注射25%乌拉坦麻醉后处死大鼠,留取外周血,制备心肌病理标本及心肌匀浆。用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LncRNA MALATl水平。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肥大,多数细胞的胞浆内可见粉染颗粒,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并有少量点灶状出血。与糖尿病心肌病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损伤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细胞凋亡数增加,阿托伐他汀组能够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数;LncRNA MALATl在糖尿病心肌病组、阿托伐他汀组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心肌病组、阿托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MALATl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中异常表达,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不具有抑制LncRNA MALATl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心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伟刚 齐玉婕 +2 位作者 吴鹏宇 王昆仑 常学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D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与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均持续治疗6个月,随...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D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与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达格列净)。均持续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糖脂代谢指标[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8/60,96.7%)高于对照组(51/60,85.0%),治疗后LVEDVI、LVESVI、LV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 h PG、FBG、TC及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Ds、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TnT、cTnI、CK-MB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CM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心室重构及心肌标志物指标水平,促进心脏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达格列净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结果 心室重构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雅蓉 吴娟 +3 位作者 陈孟 马丽 包丽佳 吴庆秋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津力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5)、模型组(n=5)和津力达干预组(n=5)。对照组大鼠正常饲料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联合链脲菌素干预,构... 目的探讨津力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5)、模型组(n=5)和津力达干预组(n=5)。对照组大鼠正常饲料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联合链脲菌素干预,构建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津力达干预组大鼠在构建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基础上,以200 mg/kg的津力达连续4周灌胃治疗。利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利用血脂血糖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和自噬信号通路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胰岛素(INS)水平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HbAlc、TG和TC水平升高(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质量指数(HMI)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P<0.05);纤维化指标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表达水平上升(P<0.05),Mst1和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给予津力达干预后,津力达干预组大鼠INS水平比模型组高(P<0.05),FBG、HbA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纤维化指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表达水平降低,Mst1和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津力达能够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并伴随着Mst1/Beclin 1自噬信号通路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 自噬 糖尿病心肌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松素调节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炎症的影响
4
作者 张来军 郑乃汭 +6 位作者 胡仕坤 何敏 刘玮芳 马丽 王婧 彭青 申岩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乔松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炎症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TANK结合激酶1/干扰素调节因子3(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乔松素低、高剂量组及乔松素高剂量+ST... 目的探讨乔松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炎症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TANK结合激酶1/干扰素调节因子3(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乔松素低、高剂量组及乔松素高剂量+STING通路激活剂DMXAA组(乔松素高剂量+DMXAA组),每组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心功能及糖代谢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与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且间隙变宽,心肌细胞肥大,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蓝色胶原纤维增多,心肌胶原纤维化占比升高,LVEF、LVFS、Em/Am降低,FBG、FINS、CK-Mb、cTnI、TNF-α、IL-6、IL-1β水平及LOX、p-STING/STING、p-TBK1/TBK1、p-IRF3/IRF3表达升高(P<0.05);乔松素低、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心肌组织结构与细胞排列相对工整,心肌纤维断裂及间隙增宽减少,心肌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蓝色胶原纤维减少,心肌胶原纤维化占比降低,LVEF、LVFS、Em/Am升高,FBG、FINS、CK-Mb、cTnI、TNF-α、IL-6、IL-1β水平及LOX、p-STING/STING、p-TBK1/TBK1、p-IRF3/IRF3表达降低(P<0.05);乔松素高剂量+DMXAA组较乔松素高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严重,其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加剧,蓝色胶原纤维增多,心肌胶原纤维化占比升高,LVEF、LVFS、Em/Am降低,FBG、FINS、CK-Mb、cTnI、TNF-α、IL-6、IL-1β水平及LOX、p-STING/STING、p-TBK1/TBK1、p-IRF3/IRF3表达升高(P<0.05)。结论PIN可改善DCM大鼠心肌炎症,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松素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TANK结合激酶1/干扰素调节因子3信号通路 糖尿病心肌 心肌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影响PI3K/Akt/eNOS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帅 徐洪涛 +4 位作者 郅扶旻 李丹丹 王挺 刘莉 刘春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2期367-371,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早期表现为无症状性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顺应性降低,逐渐进展到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最终发展为难治性的心力衰竭。本文就中医药影响PI3K-AkteNOS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近年的概况...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早期表现为无症状性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顺应性降低,逐渐进展到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最终发展为难治性的心力衰竭。本文就中医药影响PI3K-AkteNOS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近年的概况进行综述,发现中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且效果显著,提出中药可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糖代谢等生理病理过程,改善DCM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本文以期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PI3K-Akt-eNOS 中医药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铜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李君 齐雅芝 +3 位作者 唐娅 曹睿 徐强 韩玉生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1-806,共6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因子53(P53)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铜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取32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因子53(P53)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铜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取32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AC低、中、高剂量组(7、10.5、14 mg/kg),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以正常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纤维化程度及Cu^(2+)沉积情况;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u^(2+)、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Sirt1/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irt1、P53、溶质家族载体7成员11(SLC7A11)]、铁硫簇相关蛋白[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合成酶(LIAS)、线粒体乌头酸酶2(ACO_(2))、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S8(NDUFS8)、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DLAT)、二氢硫辛酸二酰基转移酶(DLST)]、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水平,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K、CK-MB、LDH水平,心肌组织中Cu^(2+)水平以及P53、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和Sirt1、SLC7A11、FDX1、LIAS、ACO_(2)、NDUFS8、DLAT、DLS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出现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且纤维化明显,Cu^(2+)沉积增多。与模型组比较,TAC各剂量组大鼠上述大部分定量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纤维化和Cu^(2+)沉积减少。结论TAC可改善大鼠DCM,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P53信号通路活性,促进GSH与Cu^(2+)的螯合作用,抑制心肌细胞铜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 糖尿病心肌 铜死亡 Sirt/P53信号通路 铁硫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NT-proBNP、TGF-β1及心功能相关性
7
作者 郭涛 张静 张玲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究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心... 目的探究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心肌病组,另选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组。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47.16±6.24)岁。糖尿病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7.62±6.56)岁。糖尿病心肌病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48.08±6.88)岁。对比3组患者基线资料、利尿钠肽受体A、NT-proBNP、TGF-β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2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与NT-proBNP、心室重构、TGF-β1、心肌纤维化、心功能、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χ^(2)检验。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患者的利尿钠肽受体A、NT-proBNP、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0.72±0.21比0.32±0.17、0.47±0.21,(1586.23±300.28)ng/L比(1041.06±284.03)ng/L、(1313.65±292.16)ng/L,(235.44±30.19)ng/L比(221.21±31.06)ng/L、(228.33±30.63)ng/L];sST2、TIMP-1、TC、TG、LDL-C、LVRI、LVPW、R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MMP-2、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E/A)、每搏心输出量(SV)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利尿钠肽受体A与NT-proBNP、TGF-β1、sST2、TIMP-1、TC、TG、LDL-C、LVRI、LVPW、RVESV、LVEDD均呈正相关(r=0.432、0.415、0.431、0.418、0.441、0.513、0.475、0.526、0.548、0.519、0.356,均P<0.05),与MMP-2、HDL-C、LVEF、E/A、SV均呈负相关(r=-0.349、-0.482、-0.342、-0.294、-0.351,均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利尿钠肽受体A表达越低,NT-proBNP、TGF-β1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利尿钠肽受体A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调控L型钙通道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
8
作者 孙红燕 卢国庆 +10 位作者 付程文 徐梦文 朱小翌 邢国权 刘乐强 柯雨菲 崔乐妹 陈睿旸 王磊 康品方 唐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铜死亡与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对40只SD大鼠进行对照(Con)和糖尿病模型构建,后者通过高糖高脂饲料且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DM)、槲皮素组(DM+Que)和恩格列净组(DM+Empa),n...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铜死亡与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对40只SD大鼠进行对照(Con)和糖尿病模型构建,后者通过高糖高脂饲料且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DM)、槲皮素组(DM+Que)和恩格列净组(DM+Empa),n=10。每2周测量大鼠血糖和体质量,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通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WGA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铜离子水平和FDX1的表达情况。体外细胞(大鼠H9c2心肌细胞)实验:分别设置低糖组(Con)、高糖组(HG)、槲皮素组(HG+Que)、伊利司莫组(HG+ES)和伊利司莫+槲皮素组(HG+ES+Que),通过CK-MB和LDH评估心肌损伤,检测FDX1蛋白表达。膜片钳技术检测心肌细胞L钙电流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增加(P<0.05),体质量下降(P<0.05),左心功能下降,血清铜水平和FDX1表达增加(P<0.01),心肌L钙电流减小(P<0.01),动作电位时程延长(P<0.01)。与DM组相比,药物组血糖水平降低(P<0.05)、体质量增加(P<0.05)、左心功能改善。与DM+Empa组相比,槲皮素组铜离子水平、FDX1表达减少(P<0.01),心肌L钙电流增加(P<0.05)。在体外实验中,HG组的FDX1表达水平和心肌损伤均增加,槲皮素干预后,FDX1表达降低和心肌损伤改善。HG+ES组的FDX1、CK-MB和LDH均升高(P<0.05),加入槲皮素后,这些指标与HG+ES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可能与抑制铜死亡信号通路从而恢复心肌L型钙电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心肌 L-型钙电流 铜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及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丹 左淑萍 +3 位作者 张守军 徐宝清 武海岗 李春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究虫草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大鼠的干预效果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0只构建DCM模型,随... 目的探究虫草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大鼠的干预效果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0只构建DC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虫草素组、AKT抑制剂组、虫草素+AKT抑制剂组,每组20只,构建DCM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心肌组织SOD、GSH-Px、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AKT、磷酸化-GSK3β(phosphorylated-GSK3β,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VESD、LVEDD、心肌组织IL-6、IL-1β、TNF-α、丙二醛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素组LVEF、LVFS、心肌组织SOD、GSH-Px、p-AKT/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LVESD、LVEDD、心肌组织IL-6、IL-1β、TNF-α、丙二醛、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AKT抑制剂组LVEF、LVFS、心肌组织SOD、GSH-Px、p-AKT/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VESD、LVEDD、心肌组织IL-6、IL-1β、TNF-α、丙二醛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虫草素组比较,虫草素+AKT抑制剂组LVEF、LVFS、心肌组织SOD、GSH-Px、p-AKT/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VESD、LVEDD、心肌组织IL-6、IL-1β、TNF-α、丙二醛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AKT抑制剂组比较,虫草素+AKT抑制剂组LVEF、LVFS显著升高[(61.29±5.61)%vs(39.28±4.12)%,(39.05±3.43)%vs(24.47±2.73)%,P<0.05],LVESD、LVEDD显著降低[(4.36±0.48)mm vs(6.97±0.69)mm,(6.07±0.61)mm vs(9.02±0.85)mm,P<0.05]。结论虫草素可能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改善DCM大鼠心功能、心肌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糖尿病心肌 细胞凋亡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防治糖尿病心肌病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高紫红 谢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43-47,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发生在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以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为主,伴随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经验丰... 糖尿病心肌病是发生在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以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为主,伴随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经验丰富,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中药黄芪作为补益药,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效。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炎、降压、降糖调脂、调节免疫、抗肿瘤、保肝利胆、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黄芪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目前研究表明黄芪有效成分、黄芪药对、黄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疗效显著。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调节能量代谢,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肌炎症和纤维化、心肌损伤和糖脂代谢异常。作者旨在梳理相关文献,从黄芪有效成分、黄芪药对、黄芪复方3个方面归纳总结中药黄芪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心肌 中医药 黄芪药对 黄芪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马丽娜 张现峰 +1 位作者 孙晓茹 马立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y...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y factor-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CM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达格列净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ejct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internal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internal diameter,LVESD)指标及MMP-9、TIMP-1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LVES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IMP-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TIM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达格列净能有效减轻DCM患者症状,提高心脏泵血能力,改善心室重构,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IMP-1及MMP-9表达,维持心肌细胞外基质环境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颗粒 达格列净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 心脏功能 心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G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洪侨 吴子君 吴铿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具有明确病因的特异性心肌病。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能使受损的线粒体功... 糖尿病心肌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具有明确病因的特异性心肌病。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能使受损的线粒体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维持生命体正常的能量供应,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其在癌症、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OGG1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现就OGG1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血清Mst1水平与心功能、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13
作者 张磊 简讯 +1 位作者 邹强性 李林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清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水平与心功能、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6例,按照是否发生DCM分为T2DM组54例(单纯T2DM)和DCM组52例。比较两组血清Mst1水平、心功能指标[舒张早...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清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水平与心功能、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6例,按照是否发生DCM分为T2DM组54例(单纯T2DM)和DCM组52例。比较两组血清Mst1水平、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舒张末期心室充盈速率(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PCⅠ)、层粘连蛋白(LN)]。分析Mst1与心功能、心肌纤维化的关系。结果DCM组血清Mst1、HA、PCⅠ、LN、LVEDV、NT-proBNP水平高于T2DM组,E/A、LVEF低于T2DM组(P<0.05)。血清Mst1与E/A、LVEF呈负相关,与LVEDV、NT-proBNP、HA、PCⅠ、LN呈正相关(P<0.05)。结论DCM患者血清Mst1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心肌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Mst1 心功能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与糖尿病心肌病心室重塑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夏茂银 刘思泰 贾冬霞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648-653,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心室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环状RNA具有稳定性、广泛存在、高度进化保守性、组织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环状RNA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心室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环状RNA具有稳定性、广泛存在、高度进化保守性、组织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环状RNA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综述了环状RNA的合成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糖尿病心肌病心室重塑中的作用,希望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糖尿病心肌 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宣疆英 王燕平 张义林 《新中医》 2025年第4期165-171,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来构建DCM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苷(120 mg/kg)组、...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来构建DCM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苷(120 mg/kg)组、pc-NC(空载质粒)组、黄芩苷+pccGAS(120 mg/kg+cGAS过表达质粒)组,每组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以正常饲料喂养并于腹腔内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设为对照组,采用黄芩苷和质粒分组干预后测量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并比较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血清及心肌组织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CK-MB、LDH、cTnI、CRP、IL-18与TNF-α水平、心肌组织CRP、IL-18与TNF-α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IVRT、EF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大鼠FBG、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CK-MB、LDH、cTnI、CRP、IL-18与TNF-α水平、心肌组织CRP、IL-18与TNF-α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IVRT、EF均升高(P<0.05);pc-NC组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黄芩苷组比较,黄芩苷+pc-cGAS组大鼠FBG、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CK-MB、LDH、cTnI、CRP、IL-18与TNF-α水平、心肌组织CRP、IL-18与TNF-α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IVRT、EF均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通过阻止cGAS-STING信号激活而降低血糖水平,抑制DCM大鼠炎症,进而减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黄芩苷 GMP-AMP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cGAS-STING通路 炎症反应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ARγ/PGC-1α通路探讨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洁 袁桥玉 刘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9-1336,共8页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究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5 mg·kg...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究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5 mg·kg^(-1))、丹参素中剂量组(1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组(20 mg·kg^(-1))、二甲双胍组(14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GW9662组(20 mg·kg^(-1)丹参素+1 mg·kg^(-1)GW9662),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DCM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组按照上述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采用动物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值;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包括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LVFS、LVE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明显受损,心肌线粒体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LVFS、LVEF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有所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丹参素高剂量组比较,丹参素高剂量+GW9662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LVFS、LVE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加重,心肌线粒体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丹参素改善DCM大鼠线粒体功能可能与激活PPARγ/PGC-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糖尿病心肌 线粒体功能 PPARγ/PGC-1α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K/ERK/STAT3信号通路探讨丹皮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昌琴 陈江勇 +1 位作者 徐成 张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69-4173,共5页
目的 探究丹皮酚调节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 目的 探究丹皮酚调节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组、丹皮酚+MEK/ERK激活剂(C16-PAF)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6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 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以及MEK、磷酸化MEK (p-MEK)、 ERK、磷酸化ERK (p-ERK)、 STAT3、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LVPWT、 LVEDD、 LVESD、心肌组织病理评分、 MDA、 TNF-α、IL-1β、 IL-6、 MCP-1水平和p-MEK/MEK、 p-ERK/ERK、 p-STAT3/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LVEF、 LVFS、NO水平和SOD、 NOS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PWT、LVEDD、 LVESD、心肌组织病理评分、 MDA、 TNF-α、 IL-1β、 IL-6、 MCP-1水平和p-MEK/MEK、 p-ERK/ERK、 pSTAT3/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LVEF、 LVFS、 NO水平和SOD、 NOS活性升高(P<0.05);C16-PAF可减弱丹皮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抑制MEK/ERK/STAT3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糖尿病心肌 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FAT1调节miR-211-5p/CCND2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谷君 许峥嵘 +3 位作者 史丽 任卫东 左丽娟 张秋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24,共9页
目的探讨circFAT1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对miR-211-5p/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DCM组、circ-NC组、circFAT1组、circFAT1+激动剂-NC组和ci... 目的探讨circFAT1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对miR-211-5p/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DCM组、circ-NC组、circFAT1组、circFAT1+激动剂-NC组和circFAT1+miR-211-5p激动剂组,以喂食普通饲料的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20只。实时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ircFAT1、miR-211-5p、CCND2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CCND2蛋白表达;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FAT1、miR-211-5p、CCND2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circFAT1、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水平降低(P<0.05),FBG、TC、TG、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Ds)、胶原容积分数(CVF)、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DCM组相比,circFAT1组circFAT1、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LVEF、LVFS水平升高(P<0.05),FBG、TC、TG、LVEDd、LVEDs、CVF、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miR-211-5p激动剂逆转了circFAT1对DCM心肌损伤的缓解作用,且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ircFAT1通过调控miR-211-5p/CCND2轴减轻DCM大鼠心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FAT1 miR-211-5p 细胞周期蛋白D2 糖尿病心肌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病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肖红 罗红 +3 位作者 张宇菲 陶玲 徐旖旎 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93-1109,共17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 B)对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病(DCM)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n=12,Control组,正常饲料,灌胃生理盐水)和高脂高糖(HG)组[n=48,HFG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HFG饲料构建DCM模型],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 B)对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病(DCM)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n=12,Control组,正常饲料,灌胃生理盐水)和高脂高糖(HG)组[n=48,HFG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HFG饲料构建DCM模型],造模成功的HFG组小鼠分为DCM组(灌胃生理盐水)、Sal B低剂量[1.50 mg/(kg·d)]组(Sal B.L组)、Sal B高剂量[3.00 mg/(kg·d)]组(Sal B.H组)及200 mg/(kg·d)二甲双胍治疗组(Metformin组),灌胃连续8周;麻醉各组小鼠,采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仰卧位时各组小鼠心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IDs);处死各组小鼠,取心脏制作切片、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特征;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氧化应激蛋白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磷酸化Nrf2(pNrf2)、过氧化物酶1(PRDX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关联X(bax)蛋白的表达;SD乳鼠心脏提取分离培养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PNRCMs)构建DCM体外模型,将PNRCMs分为40 mmol/L甘露醇(Mannitol)组、空白(Control)组、40 mmol/L HG(HG)组、40 mmol/L HG+25μmol/L Sal B(Sal B低剂量,Sal B.L)组、40 mmol/L HG+50μmol/L Sal B(Sal B高剂量,Sal B.H)组、40 mmol/L HG+0.25 mmol/L二甲双胍(Metformin)组,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氧(ROS)、MDA、SOD及GS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蛋白Keap1、Nrf2、pNrf2、PRDX1、HO-1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基因Keap1、Nrf2、PRDX1及HO-1信使RNA(mRNA)的表达;采用Nrf2抑制剂(ML385)和激动剂(甲基巴多索隆)进一步分析氧化应激蛋白Keap1、Nrf2、pNrf2、PRDX1及HO-1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CM组小鼠的LVEF、FS降低(P<0.01),LVESV、LVIDs升高(P<0.01),心肌组织排列紊乱、间质细胞增多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和GSH减少(P<0.01),心肌组织中Keap1、Cleaved-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上调,Nrf2、pNrf2、PRDX1、HO-1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Control组比较,HG组心肌细胞中ROS表达增加,SOD表达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GSH表达下降(P<0.01),心肌细胞中的Keap1、Cleaved-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Nrf2、pNrf2、PRDX1、HO-1及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心肌细胞中的Keap1 mRNA表达升高(P<0.05),Nrf2、PRDX1及HO-1 mRNA表达降低(P<0.05);与DCM组比,Sal B.L和Sal B.H组小鼠的LVEF、FS增加(P<0.01)、LVESV、LVIDs降低(P<0.01),心肌组织排列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胶原沉积减少,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减少、SOD和GSH含量增加(P<0.01),心肌组织中Keap1、Cleaved-caspase3及bax表达下调,Nrf2、pNrf2、PRDX1、HO-1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HG组相比,Sal B.L和Sal B.H量组心肌细胞中ROS表达、MDA含量减少,SOD和GSH含量增加(P<0.05),心肌细胞中的Keap1、Cleaved-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减少(P<0.05),Nrf2、pNrf2、PRDX1、HO-1及Bcl2表达增加(P<0.05);心肌细胞中的Keap1 mRNA表达降低(P<0.05),Nrf2、PRDX1和HO-1 mRNA表达升高(P<0.05);进一步采用Nrf2抑制剂ML385和激动剂甲基巴多索隆干预,与HG组相比,Sal B.H组心肌细胞中的Nrf2、pNrf2、PRDX1及HO-1表达增加(P<0.05);与Sal B.H组相比,ML385和Sal B联用组心肌细胞中的Nrf2、pNrf2、PRDX1及HO-1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Sal B可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DCM的氧化应激作用,其机制与Keap1/Nrf2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心肌 丹酚酸B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在亚临床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20
作者 曹丽慧 孟宪杰 李会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93,105,共4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水平诊断亚临床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6例亚临床Ⅱ型糖尿病受试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49例患者被选入DCM组,另选取49例非DCM患者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M... 目的评估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水平诊断亚临床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6例亚临床Ⅱ型糖尿病受试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49例患者被选入DCM组,另选取49例非DCM患者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M发生的危险因素。ROC评价miR-4465和miR-6089对DCM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4465、miR-6089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结果DCM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均为DCM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对DCM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均与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miR-4465和miR-6089为DCM的危险因素,且与糖尿病病程和HbA1c呈负相关,可以作为诊断DCM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465 miR-6089 糖尿病心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