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力 于丽红 陈宝光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9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S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S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NCV)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可提高SDS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 免煎颗粒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法 泡洗 中药外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建伟 王欣欣 +4 位作者 郑玉英 赵菁菁 黄晓华 张继成 皮燕 《四川中医》 2019年第9期50-53,共4页
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 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以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iton Velocity,NCV)、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中医症状评分及SF-36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在SF-36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MDNS评分及SF-36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MDNS评分及NCV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DSPN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中药 皮肤针 走罐 硫辛酸 前列地尔 甲钴胺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铭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探讨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9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1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足洗剂治疗,观察2组... 目的探讨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9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1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足洗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症改善率、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足洗剂 糖尿病临床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欣欣 郑玉英 周建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硫辛酸+口服甲钴胺"治疗。以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iton Velocity, NCV)、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 MDNS)、中医症状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MDNS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在麻木、疼痛、发凉、感觉减退四个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在麻木、感觉减退两个方面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NCV、MDNS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DSPN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麻木、发凉、疼痛等中医症候,该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中医综合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多种因素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
5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8期4-4,共1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周围神经损伤都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慢性远端型、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PN)和自主神经病变(DAN)。多达50%的DPN是无症状的,患者足部对损伤无感觉,&g...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周围神经损伤都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慢性远端型、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PN)和自主神经病变(DAN)。多达50%的DPN是无症状的,患者足部对损伤无感觉,>80%的患者因足部溃疡和损伤而截肢。因此,医生应提高对高危人群的识别,提供患者教育和合理的足部护理,能够降低坏疽和随后的截肢率。所以,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多发神经病 周围神经损伤 自主神经病 临床表现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改善糖尿病足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影响
6
作者 吴源慧 姜虹 唐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82-185,共4页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改善糖尿病足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DSPN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社区糖尿病DSPN患者8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40人(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照组40人(门诊常规治疗),评价对比不同方案干预结果。结果 接...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改善糖尿病足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DSPN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社区糖尿病DSPN患者8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40人(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照组40人(门诊常规治疗),评价对比不同方案干预结果。结果 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前两组间记录的临床症状得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入选者接受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干预后其症状评分(2.19±0.18)与对照组(4.92±0.21)形成鲜明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组间取得的肌电图检测结果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经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干预SCV、MCV速度与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佳(p<0.05);干预组内共计1例(2.50%)糖尿足与对照组的3例(7.50%)形成明显数据差(p<0.05)。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前两组的MDN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干预组MDNS得分为(9.03±1.28)分与对照组(11.67±1.02)对比形成鲜明差异(p<0.05)。讨论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是干预糖尿病足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有效干预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肌电图检测结果,同时对降重患者糖尿足发生率及改善MDNS评分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在社区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病床医疗 糖尿病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机制及治疗
7
作者 杨国庆(摘译) 任路平(摘译) 于淼(审校)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9-139,共1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S)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5个亚型,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对称性神经病 治疗 微血管并发症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蓉 陶安阳 李启富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远端对称性的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PD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达16%,而其中39%的患者未得到治疗[1].PDN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以肢体远端对...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远端对称性的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PD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达16%,而其中39%的患者未得到治疗[1].PDN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以肢体远端对称性的疼痛和夜间加重为突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疼痛为主,目前有较多的临床试验对此进行研究.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 药物治疗 多发神经病 诊断 周围神经病 临床表现 肢体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