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孙艳华 《云南医药》 202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整体护理干预在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DR玻璃体切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DT护...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整体护理干预在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DR玻璃体切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DT护理模式。对比分析2组空腹血糖达标率、围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体位依从率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达标率、体位依从率和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围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整体护理干预能降低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血糖,提高体位依从性,利于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多学科协作整体护理干预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阿瓦努尔·阿不都如苏力 蒋红文 +1 位作者 艾尼瓦尔·卡地尔 麦麦提艾力·尤力达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9-012,共4页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给予其康博西普联合依帕司他的干预方案,就该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入组时间控制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干...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给予其康博西普联合依帕司他的干预方案,就该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入组时间控制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干预方案为单纯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的干预方案为康柏西普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干预成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取得了比对照组更为理想的治疗成效(P<0.05);治疗后,两组的微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视力有一定的增高,且对比对照组可知观察组微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明显更低而视力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MDA、TAC水平出现了一定的降低而SOD水平有所增高,且对比对照组可知观察组MDA、TAC水平更低而SOD明显更高(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没有太大的区别(P>0.05)。结论 在康柏西普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依帕司他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野缺损症状,提升视力,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机体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并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依帕司他 康柏西普 视野缺损 氧化应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3
作者 林姿含 陶永健 +1 位作者 王康 李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基于“互联网+”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延续护理平台,探索该模式应用于DR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1月—2024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DR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基于“互联网+”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延续护理平台,探索该模式应用于DR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1月—2024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DR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干预时间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干预后)检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得分。结果(1)血糖:干预后2组FBG及2 h PG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t_(FBG)=10.912、t_(2 h PG)=13.097,均P=0.000;对照组:t_(FBG)=5.918、t_(2 hPG)=8.599,均P=0.000),且干预组FBG及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_(FBG)=5.570、t_(2 h PG)=5.318,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干预后干预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合理饮食)=8.522、t_(规律运动)=9.442、t_(血糖监测)=9.012、t_(足部护理)=10.398、t_(总得分)=19.077,均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合理饮食)=9.111、t_(规律运动)=9.197、t_(血糖监测)=9.618、t_(足部护理)=13.167、t_(总分)=23.296,均P=0.000)。(3)生活质量:干预后干预组3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躯体功能)=11.521、t_(社会功能)=12.021、t_(心理功能)=12.677,均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躯体功能)=3.251、t_(社会功能)=3.959、t_(心理功能)=5.115,均P=0.000)。结论应用基于“互联网+”构建的延续护理模式对DR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控制情况,增强其自我管理行为,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互联网+”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音乐疗法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谭珊珊 王艳 +2 位作者 何文文 秦兵 朱江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音乐疗法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估个体化音乐疗法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4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音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身心应激反应、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生性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个体化音乐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焦虑情绪,减轻心血管反应,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个体化音乐疗法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疾病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王语 赵慧杰 +5 位作者 肖梦伟 范硕宁 孙佳丽 王珂心 苏炫 杨滢瑞 《护理学报》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的体验与应对行为,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4年2—4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底外科收治的15例行硅油填充术的PD... 目的探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的体验与应对行为,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4年2—4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底外科收治的15例行硅油填充术的PDR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主题的归纳与分析。结果共归纳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光明之困,视力下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日常生活受限、受伤风险增加、术后保持特定体位带来的不适);情绪之重,疾病感知加重负性情绪体验(紧张、焦虑与担忧;沮丧、孤独与边缘化;后悔与自责);支持之需,缺乏并渴望理解与支持;应对之策,疾病认知与感知决定应对方式(情绪中心型、问题中心型、回避/屈服型应对方式)。结论PDR患者硅油填充期间面临视力下降和情绪困扰的双重挑战,渴望得到更多的照顾与支持,其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感知有关。护理人员应当重视PDR患者硅油填充期间的疾病体验,满足PDR患者多样化的支持需求并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治疗和管理疾病,帮助患者延缓疾病进展、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硅油填充 疾病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综述
6
作者 冯亚琳 周媛婷 邹文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34-138,148,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严重、难逆转、进展性、致盲性的特点。病情进展导致的视力下降和疾病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常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并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严重、难逆转、进展性、致盲性的特点。病情进展导致的视力下降和疾病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常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并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本文综述了DR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探讨DR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评估和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控制 负性情绪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7
作者 张永斌 杨金岗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 目的探讨通络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通络明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检测其眼底微循环指标、脉络膜厚度,记录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底微循环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脉络膜厚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还可改善其眼底微循环、脉络膜厚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微循环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柏西普不同给药时机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BCVA、彩超参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胡琳燕 蒋乐文 刘培文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不同给药时机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彩超参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收治的114例PDR患者(114只眼)纳入研究,按随...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不同给药时机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彩超参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收治的114例PDR患者(114只眼)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8例(各38只眼)。三组患者均采取玻璃体切割术,A组于术前3 d注射阿柏西普,B组于术前5 d注射阿柏西普,C组术前未给予阿柏西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彩超参数[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玻璃体液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QL-VI)评分。结果A组、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1.61±5.56)min、(63.08±4.79)min,明显短于C组的(80.81±8.46)min,电凝次数分别为(0.56±0.14)次、(0.52±0.18)次,明显少于C组的(0.84±0.2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5.12±1.33)×106/mL,明显低于B组的(65.52±6.69)×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分别为(1.20±0.30)LogMAR、(0.85±0.30)LogMAR、(0.71±0.34)LogMAR,B组分别为(1.16±0.33)LogMAR、(0.84±0.31)LogMAR、(0.67±0.36)LogMAR,明显优于C组的(1.45±0.35)LogMAR、(1.01±0.33)LogMAR、(0.90±0.35)Log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玻璃体液VEGF水平分别为(65.65±6.11)pg/mL、(67.11±7.45)pg/mL,明显低于C组的(123.34±14.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5.05±4.32)pg/mL、(43.99±5.78)pg/mL,明显低于C组的(58.44±6.2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眼动脉PSV、EDV分别为(40.42±4.11)cm/s、(15.58±2.36)cm/s,B组分别为(41.56±3.87)cm/s、(15.71±3.31)cm/s,明显高于C组的(36.36±3.53)cm/s、(13.02±1.87)cm/s,A组和B组RI分别为0.40±0.22、0.42±0.23,明显低于C组的0.63±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26%、10.53%,明显低于C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6个月SQQL-VI评分分别为(163.36±15.55)分、(162.28±16.11)分、(161.14±18.85)分,明显高于术前的(100.12±12.36)分、(98.99±15.59)分、(101.43±1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注射阿柏西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电凝次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视力水平、眼底血流动力学,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并可降低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但术前3 d、5 d注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期 阿柏西普 给药时机 玻璃体切割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下接纳与承诺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赵会芳 刘文 +1 位作者 李旭娟 何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下接纳与承诺干预下的血糖控制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D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79例,按照患者入院不同...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下接纳与承诺干预下的血糖控制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D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79例,按照患者入院不同时间所采用的不同干预方式,将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的入院患者分为对照组(n=36),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的入院患者分为研究组(n=43),采用IMB下接纳与承诺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SDSC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IMB下接纳与承诺对DR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并有效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血糖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范明峰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联合组(3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视盘血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CMT)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全周平均厚度(pRNFL)、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疗效较好,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视盘血流,提高视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气滞血瘀型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VEGF、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11
作者 明园园 王倩 《医药前沿》 2025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博山经济开发区卫生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博山经济开发区卫生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微血管损伤情况,将其分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组,44例)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测定血清CRP、VEGF、ICAM-1水平,分析血清CRP、VEGF、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增殖组血清CRP、VEGF、ICAM-1水平均高于非增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血清CRP、VEGF、ICAM-1是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CRP、VEGF、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呈正相关(r=0.405、0.357、0.423,均P<0.05)。结论血清CRP、VEGF、ICAM-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存在关联,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老年人 微血管损伤 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红云 袁振轩 +4 位作者 陈芳 叶炜 胡莉群 曾宪忠 徐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371-1379,共9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为T2DR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为T2DR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T2DR的患者共42例84眼,观察T2DR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及APN水平的关系以及不同FFA分期的血清炎症因子及APN水平差异,探讨T2DR患者各变量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2例T2DR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54.0±12.0)岁;其中,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14例(33.3%),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15例(35.7%),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9例(21.4%),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4例(9.5%),脾失健运、水湿阻滞证0例(0.0%)。(2)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中双眼眼底FFA分期≥4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者占78.6%(11/14),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患者占73.3%(11/15),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患者和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均占100%(9/9;4/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3)42例T2DR患者中,有35例(83.3%)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8例(68.3%)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38例(90.5%)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但不同FFA分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APN、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APN、TNF-α、CRP、IL-6、VEGF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比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眼部病程较短,两者的相关性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7,P=0.051);相比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CRP水平较高(r=0.592,P=0.010);相比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CRP水平较高(r=0.668,P=0.013)和糖尿病病程更长(r=0.629,P=0.021)。【结论】血清TNF-α及CRP在T2DR中有更高的表达;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和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为T2DR的常见证型;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与CRP密切相关,同时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型患者有更长的糖尿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辨证分型 炎症因子 脂联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SDF-1、HO-1及MDA水平变化及与IL-6、TNF-α、CRP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玉杰 王敏 +3 位作者 刘钰凤 刘学晶 钟胜楠 李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39-542,552,共5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31...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31例DR患者为DR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非DR组。比较两组SDF-1、HO-1、MDA水平;比较两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不同分期DR患者SDF-1、HO-1、MD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R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DR组患者SDF-1、HO-1、MDA水平与IL-6、TNF-α、CRP的相关性。结果 DR组SDF-1、HO-1水平比非DR组低,MDA水平比非D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IL-6、TNF-α、CRP水平均比非D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HO-1水平:Ⅰ~Ⅱ期>Ⅲ~Ⅳ期>Ⅴ~Ⅵ期,MDA水平:Ⅰ~Ⅱ期<Ⅲ~Ⅳ期<Ⅴ~Ⅵ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女、BMI≥24 km/m2、合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IL-6>1.17 mg/mL、TNF-α>30 ng/L、CRP>10 ng/mL、SDF-1>2 ng/mL、HO-1<125 ng/mL、MDA>4.06μmol/mL均是影响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与SDF-1、HO-1呈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且均为中度相关(P<0.05)。结论 SDF-1、HO-1、MDA、IL-6、CRP、TNF-α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DR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SDF-1 HO-1 MDA IL-6 CRP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娟 储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其中DR患者60例(DR组)、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NDR... 目的 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分级及视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其中DR患者60例(DR组)、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NDR)患者40例(NDR组)。根据DR分期标准将DR组分为35例非增殖型DR患者(NPDR组)和25例增殖型DR患者(PDR组)。比较DR组与NDR组患者、NPDR组与PDR组患者血糖和Hb A1c水平,比较不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 A1c水平患者的视力损伤程度,分析FPG、2hPG、Hb A1c与视力损伤及病变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NDR组FPG、2hPG、睡前血糖、Hb A1c水平低于DR组(P<0.05);NPDR组FPG、2hPG、睡前血糖、Hb A1c水平低于PDR组(P<0.05);不同FPG、2hPG、Hb A1c水平患者视力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 A1c与视力、病变分级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糖及Hb A1c水平与DR的发生、病变分级、视力损伤具有相关性,随着血糖及Hb A1c水平的升高,DR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婧 殷育茜 +2 位作者 陈正岗 于汶源 陶匀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于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标准,选择其中不伴慢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于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标准,选择其中不伴慢性牙周炎的66例患者为DR组(对照组),伴慢性牙周炎的77例患者为DRCP组(病例组)。采集血液标本,测量MDA等生化指标和其他临床指标,分析DR患者血清MDA水平与患CP的相关性。结果DRCP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CP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随慢性牙周炎分期的上升而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MDA水平每升高1μmol/L,慢性牙周炎发病风险增加至3.053倍(95%CI:1.518~6.136,P=0.002)。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DR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预测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95%CI:0.760~0.893),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结论DR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并与CP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其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慢性牙周炎 丙二醛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黄斑厚度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静 张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探讨止血散瘀明目汤(由黄芪、牡丹皮、山药、知母、黄柏、生地黄等中药组成)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黄斑厚度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 【目的】探讨止血散瘀明目汤(由黄芪、牡丹皮、山药、知母、黄柏、生地黄等中药组成)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黄斑厚度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气阴两虚、脉络瘀滞型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PRP组48例和联合组50例。PRP组单纯给予PRP治疗,联合组在PRP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黄斑厚度、视网膜中央静脉(CRV)血流相关参数[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脂指标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黄斑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黄斑厚度明显低于PRP组,视力明显高于P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CRV血流相关参数EDV、PS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的EDV、PSV均明显高于P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PRP组的TC、LDL-C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的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P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气阴两虚、脉络瘀滞型DR患者,在PRP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治疗,可有效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减小黄斑厚度,显著改善血脂指标、CRV血流相关参数及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散瘀明目汤 视网膜激光光凝(PRP)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黄斑厚度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设计出院模式的多维度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艳华 杨媛媛 岳艳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再设计出院(RED)模式的多维度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DR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观察基于再设计出院(RED)模式的多维度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DR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RED模式的多维度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及视功能相关生命质量[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VFQ-25)]评分。结果:护理1、3个月后,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HSMSR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FQ-25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RED模式的多维度延续性护理应用于DR患者,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视功能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设计出院模式 多维度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依从性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进展与房水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任芳芳 陈菲 +7 位作者 付群 张向东 吴改萍 杨邵晴 宋影慧 李洋 来晶晶 余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疗效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药物治疗的50例56眼DR患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疗效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药物治疗的50例56眼DR患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组(30例36眼)和增生型DR(PDR)组(20例20眼)。DME组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1次,连续3次,每次注射前抽取房水;PDR组在行玻璃体切割术前1周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1次,在注射前抽取房水,并在行玻璃体切割术时再次抽取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每次抽取的房水内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GF)、白细胞介素(IL)-1β、IL-23、IL-17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注射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检测,分析注射治疗前各细胞因子浓度与DR患者BCVA及CMT的相关性。结果DME组患者注射治疗前后比较,房水中VEGF-A、PLGF及IL-23浓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患者CMT值降低,BCVA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患者注射治疗后,房水中VEGF、PLGF、IL-1β、IL-23、IL-17A和TNF-α浓度均较注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射治疗前,DME组患者房水中VEGF-A、PLGF及IL-23水平均高于PD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注射治疗前,DME组患者中,VEGF与BCVA呈负相关(r=-0.767,P=0.004);VEGF与CMT呈正相关(r=0.662,P=0.019);VEGF与IL-23呈正相关(r=0.765,P=0.004)。PDR组患者注射治疗前各房水细胞因子之间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VEGF-A、PLGF、IL-23的浓度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VEGF治疗可使DME患者BCVA得到改善,CMT下降。房水中IL-23的表达水平可作为DR患者抗VEGF疗效的预测因子,为DR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房水 Luminex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随访信息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晨 林姿含 李静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35期36-38,共3页
目前,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这不仅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持续的跟踪随访。通过随访工作,既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宣传和教育,又能够为患者制定灵活且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目前,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这不仅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持续的跟踪随访。通过随访工作,既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宣传和教育,又能够为患者制定灵活且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然而,传统随访方式存在效率低、针对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长期、有效的护理需求。智能随访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随访手段,不仅能够有效规避传统随访方式的弊端,还可以显著提升慢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文章简要总结了当前传统随访方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随访信息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随访信息系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互联网 护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