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踝针联合腹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验案1则
1
作者 齐英杰 孙阁 王庆浩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74-75,109,共3页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类表现形式[1],约占其75%,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肢体刺痛或灼痛,夜间尤重,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类表现形式[1],约占其75%,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肢体刺痛或灼痛,夜间尤重,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先累及下肢远端,病变范围自下而上扩大,很少波及上肢。DSPN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往往会发展为糖尿病足,有较高致残率。西医治疗DSPN是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甲钴胺以营养神经、硫酸锌以抗氧化应激等治疗,作用机制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腕踝针 腹针 验案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霍丽丽 兰玲 +4 位作者 李泉 陈佳 左庆瑶 张国英 邓微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7期67-70,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或病房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并自愿参加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的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合并DSPN分为DSPN组和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或病房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并自愿参加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的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合并DSPN分为DSPN组和非DSP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相关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SPN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共筛查出合并DSPN患者98例,DSPN发生率达61.3%。DSPN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和吸烟率高于非DSPN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PN组较非DSPN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以及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并发DSPN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SPN发生率高,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吸烟、糖尿病肾病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并发DSPN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海生 侯宇方 +2 位作者 刘翠 张志俊 魏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阳和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S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序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阳和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S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序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四逆汤。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胫前及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4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和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SPN阳虚寒凝证,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降低血浆Hcy水平,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阳虚寒凝证 阳和四逆汤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玄充络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F-36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文森 张社峰 《中医研究》 2022年第10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开玄充络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 目的:观察开玄充络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指导及根据病情选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血糖达到相应控制目标,即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在11.1 mol/L以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连续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开玄充络方(黄芪、桂枝、当归、白芍、僵蚕、地龙、鸡血藤、鬼箭羽、防风),1 d 1剂,早晚饭后冲服。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均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开玄充络法治疗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可以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开玄充络方 玄府论 健康调查量表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建伟 王欣欣 +4 位作者 郑玉英 赵菁菁 黄晓华 张继成 皮燕 《四川中医》 2019年第9期50-53,共4页
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 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以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iton Velocity,NCV)、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中医症状评分及SF-36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在SF-36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MDNS评分及SF-36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MDNS评分及NCV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DSPN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中药 皮肤针 走罐 硫辛酸 前列地尔 甲钴胺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欣欣 郑玉英 周建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皮肤针扣刺+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硫辛酸+口服甲钴胺"治疗。以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iton Velocity, NCV)、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 MDNS)、中医症状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MDNS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在麻木、疼痛、发凉、感觉减退四个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在麻木、感觉减退两个方面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NCV、MDNS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DSPN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麻木、发凉、疼痛等中医症候,该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中医综合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与适宜性探究
7
作者 吴源慧 唐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方法 收录2021.5—2023.5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 分析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方法 收录2021.5—2023.5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结果 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功能,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观察组更低,神经传导功能指标参数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对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其神经传导功能提升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 症状 血液流学指标 神经传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筛查及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杨小玲 袁丽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讨论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筛查对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对137例入选患者进行神经病变症状筛查和体征检查,并根据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检查(NCS)结果作出最终诊断,由专职糖... 目的讨论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筛查对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对137例入选患者进行神经病变症状筛查和体征检查,并根据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检查(NCS)结果作出最终诊断,由专职糖尿病足护士和健康教育护士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根据神经病变症状、5项体征检查及NCS结果,确诊74例(54.01%),临床诊断4例(2.91%),疑似10例(7.30%),亚临床8例(5.84%),无41例(29.93%)。结论强调最好通过临床问诊和体格检查来达到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并由专科护士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足部管理和预防措施,从而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筛查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MS的肝肾亏虚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代谢组学研究
9
作者 许嘉慧 陈清光 +5 位作者 韩煦 田静 闫子惠 郭秋月 金燊懿 陆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98-2402,共5页
目的:探索肝肾亏虚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代谢物特征及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对30例正常健康人群(Control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30例肝肾亏虚型DSPN患者(LK DSPN... 目的:探索肝肾亏虚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代谢物特征及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对30例正常健康人群(Control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30例肝肾亏虚型DSPN患者(LK DSPN组),30例非肝肾亏虚型DSPN患者(no-LK DSPN组)血浆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承判别分析与单变量分析中显著性检验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标志性差异代谢物,并对其代谢途径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鉴定出γ-谷氨酰蛋氨酸和3-甲基戊烯二酸为LK DSPN组中标志性代谢物,较Control组、T2DM组和no-LK DSPN组,其含量在LK DSPN组中显著升高且表现出递增趋势。结论:γ-谷氨酰蛋氨酸和3-甲基戊烯二酸可能成为肝肾亏虚型DSPN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肝肾亏虚证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力 于丽红 陈宝光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9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S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糖痛方泡洗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S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NCV)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糖痛方免煎颗粒泡洗治疗可提高SDS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亚临床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免煎颗粒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法 泡洗 中药外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铭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探讨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9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1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足洗剂治疗,观察2组... 目的探讨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9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1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足洗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症改善率、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足洗剂治疗糖尿病性亚临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足洗剂 糖尿病性亚临床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洪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776-778,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PDSPN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PDSPN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腺苷钴胺),以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基础治疗+腺苷钴胺+木丹颗粒),采用主觉症状问卷评分(TSS)、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评分,评估PDSPN者疾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行肌电图检查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TSS、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腓总神经神经运动、感觉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2型糖尿病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疗效理想,患者疼痛明显减、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腺苷钴胺 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辰宇 王萍 +2 位作者 许伟伟 曹含弘 张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48-550,共3页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纳入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患者63例,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降糖、调脂等治疗基础上,予...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纳入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患者63例,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降糖、调脂等治疗基础上,予两组患者腺苷钴胺1.5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同时予试验组患者木丹颗粒7g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严重程度的变化、疼痛对患者睡眠、心情和工作影响的差异以及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前下降(P<0.01),从第14天开始,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天时,疼痛对两组患者睡眠、心情和工作的影响均下降(P<0.01),且对试验组患者的影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PDSPN较单纯应用腺苷钴胺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木丹颗粒 腺苷钴胺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俊利 刘彦玲 饶小娟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68-570,575,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发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就诊的3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DSPN者作为发生组(170例),未发生DSPN者...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发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就诊的3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DSPN者作为发生组(170例),未发生DSPN者作为未发生组(214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DSPN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患者中170例发生DSPN,发生率为44.27%;发生组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血压升高比例及HbA l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HbA lc>8.44%、血压升高、空腹血糖>11.05 mmol/L、餐后2 h血糖>15.13 mmol/L为T2DM患者发生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HbA lc>8.44%、血压升高、空腹血糖>11.05 mmol/L、餐后2 h血糖>15.13 mmol/L为T2DM患者发生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对有上述特征的T2DM患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DSP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15
作者 史蕾 王丹 +1 位作者 阮园 盛吉莅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24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DS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DS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DS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DS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平均空腹血糖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Α-硫辛酸 糖尿病 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翔 刘志民 +3 位作者 石勇铨 邹俊杰 李文桐 刘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不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个体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包含5 075个功能已知人类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2名2型糖尿病并发...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不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个体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包含5 075个功能已知人类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2名2型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DSPN组),2名2型糖尿病不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DM组)以及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个体(C组)PBMC基因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选择其中有差异表达的部分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22条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代谢与信号转导基因,原癌与抑癌基因,DNA合成和修复基因,离子通道与运输蛋白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基因,细胞骨架组成基因等。其中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18条。实时定量RT-PCR测定下调基因中的AK1和FBXO7,与基因芯片技术结果一致。结论:2型糖尿病伴DSPN患者PBMC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DSPN可能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和DNA合成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对称性多发神经病 基因芯片 多聚酶链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传统温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双宝 陈秀红 特尼格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2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蒙医传统温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有5例脱落,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西药组为对照组,蒙医传统温针组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及硫辛酸静滴治疗,... 目的:评价蒙医传统温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有5例脱落,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西药组为对照组,蒙医传统温针组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及硫辛酸静滴治疗,治疗组给予蒙医传统温针治疗,治疗14 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测定,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临床试验观察,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快传导神经,能够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温针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脉通饮、血脉止痛洗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志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血脉通饮联合血脉止痛洗剂在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96例作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 目的:探讨血脉通饮联合血脉止痛洗剂在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96例作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静点、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血脉通饮口服联合血脉止痛洗剂熏洗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血脉通饮联合血脉止痛洗剂治疗后3个疗程疗效率为97.92%与对照组89.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NCV及SNCV传导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NCV和S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脉通饮联合血脉止痛洗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通饮 血脉止痛洗剂 老年2型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刍议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小粤 张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 is the most common.It affects small fibers,and then major ones,especially of the fee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CM,the authors discuss its treatmen...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 is the most common.It affects small fibers,and then major ones,especially of the fee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CM,the authors discuss its treatment based on spleen and stomach by analyzing its cause,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对称性神经病 中医药疗法 从脾胃论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对称性远端神经病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晓琴 《湖北中医杂志》 2001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对称性神经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痹Ⅰ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