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国 梁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1964-1966,共3页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细胞及组织中,有助于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和免疫抑制作用。GILZ可抑制核因子κB、转录激活因子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细胞及组织中,有助于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和免疫抑制作用。GILZ可抑制核因子κB、转录激活因子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对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慢性炎症反应中,GILZ的上调可抑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白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对GILZ的研究众多,该文对GILZ与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及相关疾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 内皮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延港 高清平 +2 位作者 杨年兰 张东华 刘凌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mRNA表达情况,探讨GILZ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VAD方案治疗后的MM患者(研究组)、初次发病的MM患者(病例对照组)...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mRNA表达情况,探讨GILZ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VAD方案治疗后的MM患者(研究组)、初次发病的MM患者(病例对照组)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各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ILZ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OT)的表达。结果与研究组相比,病例对照组GILZmRNA、BALP和OT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GILZmRNA、OT表达水平降低,BALP表达水平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对照组GILZ表达与BALP、OT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研究组GILZ表达与BALP、OT表达也均呈正相关性。结论地塞米松可以明显上调MM患者GILZmRNA表达;GILZmRNA表达上调可以促进成骨标志物BALP、OT表达,缓解MM患者骨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骨碱性磷 骨钙素
原文传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延港 高清平 杨年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ILZmRNA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23例(病例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患者22例(治疗组)及健康体检者22例...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ILZmRNA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23例(病例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患者22例(治疗组)及健康体检者22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ILZ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IFN-γ、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对照组GILZ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FN-γ表达明显升高(P〈0.01),IL-10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GILZmRNA、IFN-γ、IL-10表达差异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上调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ILZmRNA表达;GILZmRNA表达上调可明显抑制Th1细胞因子分泌,增强Th2细胞因子分泌,纠正ITP患者血清中Th1/Th2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原文传递
靶向大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si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L6细胞的感染
4
作者 向方华 夏燕 +4 位作者 杨仕红 熊剑 陈文革 袁林 杨朝晖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siRNA腺病毒载体,并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L6成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GILZ对脓毒症骨骼肌代谢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设计3条靶向大鼠GILZ mRNA的特异性siRNA序列和1条阴...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siRNA腺病毒载体,并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L6成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GILZ对脓毒症骨骼肌代谢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设计3条靶向大鼠GILZ mRNA的特异性siRNA序列和1条阴性对照序列,合成各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后,插入AgeⅠ和EcoRⅠ双酶切的载体GV119,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 BHG lox△E1,3 Cre共转染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分别命名为Ad-siRNA-1-GILZ、Ad-siRNA-2-GILZ和Ad-siRNA-3-GILZ,扩增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2)0.1、1.0、10.0μL重组腺病毒在不同类型培养液(完全培养液、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含5μg/m L Polybrene的完全培养液、含5μg/m L Polybrene的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中感染L6细胞,显微镜下观察L6细胞形态改变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确定最佳感染条件。(3)分别以阴性对照病毒(阴性对照组)、Ad-siRNA-1-GILZ(Ⅰ组)、Ad-siRNA-2-GILZ(Ⅱ组)和Ad-siRNA-3-GILZ(Ⅲ组)感染L6细胞,Real time-PCR检测各组GILZ mRNA的表达量。结果 (1)经测序分析和PCR验证,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经测定滴度为2.0×1010PFU/m L。(2)10μL重组腺病毒在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的感染效果最佳,感染效率达80%。(3)重组腺病毒感染L6细胞后,细胞无明显坏死,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4)Real time-PCR结果显示,Ⅱ、Ⅲ组GILZ mRNA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GILZ mRNA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沉默效率为59.8%。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大鼠GILZ的siRNA腺病毒载体,并可在体外细胞水平明显下调GILZ的表达,为后续研究GILZ对脓毒症骨骼肌蛋白代谢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SIRNA RNA干扰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佳 高清平 杨年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发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 induced leucine zipper,GILZ)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M患者抗凝血11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将PBMCs分为地塞米松(DEX...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发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 induced leucine zipper,GILZ)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M患者抗凝血11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将PBMCs分为地塞米松(DEX)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相同条件培养48h。采用逆转录-酶联聚合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PBMCs中GILZ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的表达。结果:在10-7 mol/L DEX刺激下,DEX刺激组MM患者PBMCs的GILZ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EX刺激组OPG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RANKL的表达量诱导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上调GILZ基因表达;GILZ的高表达可以调节MM患者RANKL及OPG的平衡,具有改善溶骨性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糖皮质激素 拉链蛋白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在糖皮质激素作用中的角色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红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92,共7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会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为了既保留GCs的抗炎作用、又减轻...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会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为了既保留GCs的抗炎作用、又减轻GCs的免疫抑制作用,深入研究GCs的分子作用机制对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或者具有GCs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 protein,GILZ)是GCs调控的靶分子,是GCs的重要下游执行分子,但GILZ效应又不完全等同于GCs通过糖皮质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发挥的生理和药理效应,具有替代GCs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就GILZ在GCs的抗炎、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分子机制以及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模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抗炎作用 免疫抑制 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琳琳 兰飞 薛小平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5-769,共5页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 uced leucine zipper,GIL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转录因子,属于转录因子TSC-2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timulated clone-22)家族。本文主要对GILZ的免疫抑制和抗炎功能、促...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 uced leucine zipper,GIL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转录因子,属于转录因子TSC-2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timulated clone-22)家族。本文主要对GILZ的免疫抑制和抗炎功能、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的成骨细胞分化和抑制成脂肪细胞分化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 免疫抑制 抗炎 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MSC) 成骨细胞分化 脂肪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Y-盒结合蛋白1和P-糖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爽 常苗苗 邹忠文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Y-盒结合蛋白1(YB-1)和P-糖蛋白(P—gP)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2005年3月至2012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Y-盒结合蛋白1(YB-1)和P-糖蛋白(P—gP)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2005年3月至2012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ILZ、YB-1和PGP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GILZ、YB-1和P—g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8%、48.2%和47.1%,在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B-1和P—gP在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Ⅰ~Ⅱ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P〈0.05)。GILZ、YB-1和P—gP三者相关,GILz与YB-1,r=0.344;P—gP与GILZ,r=0.437;P—gp与YB-1,r=0.570(P均〈0.01)。44例GILZ蛋白阳性表达者中18例为化疗耐药,41例GILZ蛋白阴性表达者中6例为化疗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YB-1蛋白阳性表达者中17例为化疗耐药,44例YB—1蛋白阴性表达者中7例为化疗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P—gP蛋白阳性表达者中17例为化疗耐药,45例P—gP蛋白阴性表达者中7例为化疗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LZ、YB-1和P—gP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3种蛋白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发挥-定作用,独立或联合检测可能预测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Y-盒结合蛋白1 P-糖蛋白 化疗耐药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白祥军 李波 +2 位作者 王海平 杨朝晖 李思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分两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其中刺激组加入地塞米松(DEX)刺激,而对照组仅加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12h后提取两...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分两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其中刺激组加入地塞米松(DEX)刺激,而对照组仅加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12h后提取两组细胞总RNA和总蛋白;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半定量检测GILZ基因;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翻译水平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与激活蛋白-1(AP-1)的蛋白表达。收集10例临床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伤后24h内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后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刺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DEX刺激,培养12h后提取白细胞总RNA和总蛋白;用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半定量检测GILZ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翻译水平检测NF-κB p65与AP-1的蛋白表达。结果在DEX刺激下,DEX刺激组THP-1细胞和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ILZ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DEX刺激组NF-κB p65与AP-1蛋白在THP-1细胞和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上调GILZ基因表达;GILZ的高表达可以抑制NF-κB与AP-1的活性,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拉链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激活蛋白-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研究
10
作者 何琳琳 兰飞 薛小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336-1342,共7页
探讨过表达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GILZ]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逆转录病毒为介导,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 探讨过表达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GILZ]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逆转录病毒为介导,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和GILZ基因分别导入小鼠BM-MSCs中,得到MSC-GFP和MSC-GILZ细胞。以MSC-GFP细胞为对照,对MSC-GILZ细胞进行成骨分化诱导,结果显示GILZ过表达显著增加了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矿化骨节的形成。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ILZ过表达显著增加了Runx2和Osterix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表明GILZ过表达对小鼠BM-MSCs成骨分化的增强,可能部分是通过促进成骨分化中两个关键的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亮氨酸拉链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重组子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冬兰 牧野圭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酵母转录因子 GCN4是通过亮氨酸拉链 (b ZIP)结构结合 DNA的蛋白质之一 ,当 GCN 4二聚体与 DNA结合时 ,亮氨酸拉链区的 2个单体结合为平行的卷曲螺旋结构 ,而其基区由无规线团结构变为α螺旋 .为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与 DNA的结合机理 ,... 酵母转录因子 GCN4是通过亮氨酸拉链 (b ZIP)结构结合 DNA的蛋白质之一 ,当 GCN 4二聚体与 DNA结合时 ,亮氨酸拉链区的 2个单体结合为平行的卷曲螺旋结构 ,而其基区由无规线团结构变为α螺旋 .为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与 DNA的结合机理 ,设计了含有 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 DNA的必需氨基酸的折叠片段 ,并将其克隆到 Escherichia coli BL 2 1,讨论了此亮氨酸拉链蛋白的表达条件 .在蛋白质的小量表达试验中 ,重组子 Es-cherichia coli BL 2 1于 5 m L含有 5 0μg/m L氨苄青霉素和 34μg/m L氯霉素的 L 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 ,加入不同浓度的 IPTG,继续培养以诱导蛋白质的表达 ,在不同的时间 (如 :诱导前 ,诱导 2 ,4 ,6 ,8h)取样 10 0μL到1.5 m L离心管中、离心收集沉淀 ,将沉淀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 ,用 10 % SDS- PAGE检测 ;在 10 L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 L 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大量表达 ,根据小量表达的试验结果确定了 IPTG的浓度和诱导时间 .结果表明 :含有这种拉链蛋白质的重组子 Escherichia coli BL 2 1在 37℃下小量培养时 ,0 .1~ 0 .8mm ol的 IPTG均可在 2~ 10 h内诱导该蛋白质表达 ;而大量培养时 ,0 .2 m mol和 0 .4 mm ol的 IPTG在 37℃均不可能诱导表达 ,只在2 8℃时才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链结构 诱导 蛋白 大肠杆菌 酵母转录因子 拉链蛋白 DNA 重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小鼠膀胱胶原沉积及SGK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莎莎 何平林 +4 位作者 杨亚飞 陈林 杨雨婷 雷霞 杨进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9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小鼠膀胱沉积胶原的影响。方法:40只清洁级BABLc雄性小鼠适应饲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高蛋氨酸饮水8周)、红景天苷25 mg·kg^(-1)组(0.01%的含红景天苷饮食喂养16周,后给...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小鼠膀胱沉积胶原的影响。方法:40只清洁级BABLc雄性小鼠适应饲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高蛋氨酸饮水8周)、红景天苷25 mg·kg^(-1)组(0.01%的含红景天苷饮食喂养16周,后给予1%高蛋氨酸饮水8周)和红景天苷50 mg·kg^(-1)组(0.02%的含红景天苷饮食喂养16周,后给予1%高蛋氨酸饮水8周),每组10只。取膀胱组织,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ed protein kinase,SGK1)表达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膀胱组织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50 mg·kg^(-1)可显著抑制高蛋氨酸诱导的膀胱组织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相关蛋白SGK1及膀胱组织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小鼠膀胱胶原沉积和SGK1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膀胱组织IL-1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高同型半胱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胶原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米明珊 鲍剑峰 +4 位作者 许勇 张伟波 杜鹏 彭兴国 任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GILZ)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T淋巴细胞GILZ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wT)制备脊髓损伤模型,观察GILZ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结果GILZ小鼠在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评分为1.1分,显著低...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GILZ)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T淋巴细胞GILZ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wT)制备脊髓损伤模型,观察GILZ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结果GILZ小鼠在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评分为1.1分,显著低于wr模型小鼠的4.2分(P〈0.05)。WT小鼠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促炎因子表达、CD4和CD8型T细胞表达和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后均显著增强(P〈0.05)。而GILZ模型小鼠均可降低上述反应(P〈0.05)。GILZ通过抑制核因子(NF)-kB的核转移抑制炎性反应,抑制凋亡基因和增强抗凋亡基因减少细胞凋亡。结论T淋巴细胞高表达糖皮质激素可以对小鼠脊髓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糖皮质激素 拉链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抑制亮氨酸拉链蛋白表达调节糖皮质激素诱导的MC3T3-E1成骨基因的表达失衡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忠 孙渊 +5 位作者 金慧 洪盾 朱敏 杨建苗 林建群 丁亭亭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26-933,共8页
目的考察成骨细胞MC3T3-E1中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表达与淫羊藿苷(icraiin,ICR)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部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诱导成熟分化的MC3T3-E1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DEX组、ICR组... 目的考察成骨细胞MC3T3-E1中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表达与淫羊藿苷(icraiin,ICR)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部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诱导成熟分化的MC3T3-E1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DEX组、ICR组以及ICR+DEX组,通过Real-Time RT-PCR来检测不同组中GILZ、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钙素(OC)和碱性磷酸酶(ALP)mRNA表达。结果 DEX能够提升GILZ、RANKL和ALP的表达,降低OPG、OC的表达,提高RANKL/OPG表达比率。ICR能够抑制GILZ、RANKL和ALP的表达,提升OPG、OC的表达,降低RANKL/OPG表达比率。并且ICR能够抑制DEX诱导的GILZ、RANKL和ALP表达升高,逆转DEX诱导的OPG、OC的表达抑制。同时显著降低了RANKL/OPG表达比率。结论 ICR通过抑制GILZ的mRNA表达,降低RANKL/OPG的表达比率,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激活。ICR通过抑制ALP表达和提高OC表达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拉链蛋白 糖皮质激素 MC3T3-E1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长亮氨酸拉链蛋白研究进展
15
作者 苏婧仪 伍春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156-1161,共6页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长亮氨酸拉链(long 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L-GILZ)是一种与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本文综述了L-GILZ的结构与功能,重点阐述了L-GILZ在控制精子发生、抑制癌细胞生长与转移、抗肌生成...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长亮氨酸拉链(long 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L-GILZ)是一种与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本文综述了L-GILZ的结构与功能,重点阐述了L-GILZ在控制精子发生、抑制癌细胞生长与转移、抗肌生成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雄性不育、癌症等方面开发针对L-GILZ靶点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拉链蛋白 结构 功能 癌细胞 抗肌生成 精子发生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宋佳 高清平 杨年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2-274,279,共4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发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已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凝血26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将PBMCs分为地塞米松(DEX...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发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已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凝血26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将PBMCs分为地塞米松(DEX)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相同条件培养48h。采用逆转录-酶联聚合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PBMCs中GILZ mRNA及Bcl-2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在10-7 mol/L DEX刺激下,DEX刺激组ITP患者PBMCs的GILZ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EX刺激组Bcl-2mRNA及Bcl-2蛋白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上调GILZ基因表达;GILZ的高表达可以下调Bcl-2表达量,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拉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凋亡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促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平 肖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4期2625-2632,共8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免疫抑制和抗炎症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长期服用后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成骨细胞与骨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然而在一定... 背景: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免疫抑制和抗炎症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长期服用后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成骨细胞与骨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又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成骨细胞标志基因诱导其向成骨方向分化。目的:对以地塞米松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1978至2012年有关地塞米松和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文献,英文关键词"Mesenchymal stem cell,dexamethasone,osteogenesis,osteoporosis,Runx2,BMP,Noggin,GILZ,glucocorticoid receptor"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查找,排除重复性的研究,最终保留55篇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与结论:地塞米松能够调节Runx2,Noggin以及亮氨酸拉链蛋白等基因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当糖皮质激素作用于间充质干细胞时,可能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其生理作用,也可能在糖皮质激素与其受体结合之前就受到11β-羟甾类脱氢酶的调节。另外,生理剂量(10-8mol/L)的地塞米松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药理剂量(≥10-7mol/L)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糖皮质激素受体 RUNX2 NOGGIN 拉链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分析DNA-蛋白复合物电泳迁移率的变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毅飞 蔡德鸿 +3 位作者 陈宏 莫永炎 伊娜 邢飞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通过红外荧光技术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2(PPARγ2)启动子寡核苷酸的结合,了解一种非放射性研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原核表达制备GILZ蛋白,与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标... 目的通过红外荧光技术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2(PPARγ2)启动子寡核苷酸的结合,了解一种非放射性研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原核表达制备GILZ蛋白,与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标记的PPARγ2启动子寡核苷酸结合,丙烯酰胺非变性胶电泳分离,Odyssey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扫描分析。结果一条DNA-蛋白结合复合物图像清晰直观,信号强度随着蛋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红外荧光技术可用于DNA-蛋白复合物电泳迁移率变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荧光 电泳迁移率 DNA-蛋白复合物 糖皮质激素诱导拉链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GILZ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2 位作者 吴琳英 黄晓淳 梁思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GILZ)蛋白表达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1×10^(-4)mmol/L^1×10^(-2)mmol/L)处理细胞48 h,然后于分化的第2、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GILZ)蛋白表达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1×10^(-4)mmol/L^1×10^(-2)mmol/L)处理细胞48 h,然后于分化的第2、4、6天用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甘油三酯相对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PPAR)γ2和脂蛋白酶(LPL)的mRNA表达。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GILZ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法显示甘油三酯相对含量随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1×10^(-3)mmol/L和1×10^(-2)mmol/L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PPARγ2、LPL的mRNA表达也是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吡格列酮高于1×10^(-3)mmol/L浓度时,PPARγ2、LPL的mRNA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Western blot显示GILZ蛋白表达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吡格列酮可下调GILZ表达,上调PPARγ2及下游LP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糖皮质激素诱导拉链 脂肪细胞分化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2 3T3-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ETM1、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李庆辉 牛冰 +2 位作者 李海平 冯燕枝 叶贝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77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TNBC患者病历资料和随...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77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TNBC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3年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3)和未复发组(n=124)。检测TNB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水平并比较差异。比较不同预后TNBC患者基线资料及癌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癌组织中LETM1、HIF-1α对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评估癌组织中LETM1、HIF-1α预测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 癌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Ki-67、LETM1、HIF-1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最大径>5 cm、Ki-67阳性、LETM1、HIF-1α是TN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癌组织中LETM1、HIF-1α单独及联合对TNBC患者复发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5)。绘制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12~0.95范围内,癌组织中LETM1、HIF-1α联合预测TNBC患者复发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指标,最大净收益率为0.299;且在高风险阈值0~1范围内,联合预测的净收益率>0,有临床意义。结论 LETM1、HIF-1α在TNB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均为TNBC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且可作为患者复发的预测指标,联合两项指标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