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艳春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观察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主... 目的:观察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主传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分析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患肢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随访,HSS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回访优良率分别为59.5%、78.6%、90.5%,对照组分别为28.6%、59.2%、74.5%,观察组回访各时间点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行走的稳定性及生活能力,对内固定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 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康复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春军 姚黎清 +1 位作者 张瑜 缪亚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系统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甲组患者进行传统功能康...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系统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甲组患者进行传统功能康复,乙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对比各项数据.结果乙组患者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甲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5%,高于甲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进行系统性康复,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系统功能康复 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焦维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34-143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 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7.7%,对照组为73.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行走的稳定性,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瀚 俞星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1期1767-1769,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系...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价中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实施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既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又可提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治疗 系统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建国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3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术,术后50例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组),另50例实施传统康复治疗(对照组),追踪观察患...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术,术后50例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组),另50例实施传统康复治疗(对照组),追踪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13.19、77.43±10.86、83.17±12.48 vs 63.47±11.16、71.57±10.05、77.64±12.03,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70%、88%vs 32%、50%、72%,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忠均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期144-144,146,共2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1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的自主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1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的自主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的1年内进行跟踪随访,运用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3、6、12个月改善状况以及愈合效果。结果经过术后的3、6、12个月的跟踪随访,治疗组患者的HSS评分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作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01~2017-01收治的1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01~2017-01收治的1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膝关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孔天天 杨勤 +4 位作者 罗毓钦 王松 严章强 丁定翔 谢齐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1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应用系统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1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以及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行走的稳定性,对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赵元锋 熊元 余爱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接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系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接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徒手肌力评定法(MMT)评分、屈曲角度、伸直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T评分(60.7±7.1)分、屈曲角度(114.1±12.1)°、伸直角度(4.1±2.3)°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增强其行走平衡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效果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7期206-206,208,共2页
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给患者分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功能... 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给患者分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疗效(98.00%)比参照组(90.00%)更为理想,对比疗效结果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参照组低,活动度、肌力、稳定性三个指标的评分均比参照组高,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建议针对在骨科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参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过程,全面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加速各项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泓 陈秋华 徐伊闻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实施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7 d及1个月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功能性口腔摄入量表及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张口受限程度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张口受限程度、吞咽及摄食功能,缓解其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早期吞咽功能系统康复策略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晓芳 马晓华 王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30期3197-3198,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康复组23例术后给予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23例术后给予一般功能康复护理。康复护理2个月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康...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康复组23例术后给予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23例术后给予一般功能康复护理。康复护理2个月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康复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术 系统功能康复 护理
原文传递
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和慢性疼痛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唐晓娟 王祥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5-00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的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其运动功能恢复及慢性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2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用抓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标准功能... 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的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其运动功能恢复及慢性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2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用抓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标准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41例,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生活自理能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估(VAS)。结果 在术后的一个月和三个月,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所有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估评分和Barthel生活自理能力指数均显著提升(P<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在这些评估指标上的表现超过了对照组(P<0.05)。在术后的三个月期间,实验组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尽管对照组中的一些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但他们在接受抗凝治疗后都成功恢复了正常。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使用过抗骨质疏松药物,也未出现过髋关节脱位的情况。结论 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能提升髋关节功能,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减少慢性疼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系统功能康复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张文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70-171,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执行后患者在康复期,施行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恢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按照均分思维,将患者分为两组,施行常规的康复治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比的内...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执行后患者在康复期,施行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恢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按照均分思维,将患者分为两组,施行常规的康复治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比的内容有患者于康复治疗一周期后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级,以各个等级下患者的所占例数作为对比数据;另对比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持续(每天疼痛3次以上;每次时间超过20分钟)、活动受限、抑郁的例数;比对患者恢复的优良差占比例数。结果:基于Fugl-Meyer肢体功能的评分,按照从Ⅰ到Ⅳ的等级区分患者肢体不同程度的障碍进行划分,以Ⅰ框内患者的障碍为最低,Ⅳ框内患者的障碍为最高,功能组中的低级障碍占比较多,高级障碍占比较少;常规组则反之;康复过程中,患者骨骼关节的系列常见临床症状对比中,功能组相应障碍问题较少,常规组的不良案例较多;通过将患者恢复状态分为优良差的模式,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评价,功能组优良占比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恢复期,应接受系统功能康复训练 ,使得康复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模式推进,按照患者的术后评估内容,展开康复计划式训练,此治疗更能保障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肢体功能,有助于手术治疗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3.0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沈敏海 林峋 林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 3.0版软件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孟庆周 张秀芳 +3 位作者 邱永斌 贾伟 姚飞 郭亮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系统(简称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与传统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 目的探讨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系统(简称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与传统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日常生活功能评分(BI)、神经损伤评分(NIHSS)、牛津残障评分(OHS)对患者肢体恢复效果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NIHSS、GCS评分均显著下降,BI评分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BI、NIHSS、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系统辅助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脑卒中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辅助价值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华勇 周莉娜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予以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行PTED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予以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行PTED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保守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随访1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恢复、生活自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术后1周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行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能够缩短活动恢复时间,减轻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康复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铮 戴琪萍 +2 位作者 孙剑 吴云鹏 车涛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1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颈椎主动运动范围及等长肌肉强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颈椎主动运动范围及等长肌肉强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颈椎主动运动范围及等长肌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颈椎病 颈型 功能颈椎康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文祥 倪朝民 +2 位作者 陈进 张金龙 穆景颂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于30例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同时合并患肢感觉障碍患者,除采取各种促通技术外,利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治疗8周,治疗前及结束后,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 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于30例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同时合并患肢感觉障碍患者,除采取各种促通技术外,利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治疗8周,治疗前及结束后,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linical Neural Impairment Measures Scale,NIM)进行评定。利用SPSS11.5软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BI提高、NIM降低(P<0.05)。结论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有助于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 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江红 陈树耿 +4 位作者 钱叶叶 陆小锋 龙海生 崔晓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1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评估,同时采用多维评估系统进行前臂、腕和手运动功能评估... 目的探讨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1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评估,同时采用多维评估系统进行前臂、腕和手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多维评估系统评估结果与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9, P=0.010)。结论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可用于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评定 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