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2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谢君 李东升 +3 位作者 吴娟 吕静 肖田田 易露露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治疗的18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SLEDA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治疗的18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SLEDA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球蛋白比(A/G)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SLEDAI、NLR、A/G的相关性;对患者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SLEDAI>9分为高疾病活动度组(66例),SLEDAI≤9分为低疾病活动度组(122例),采用ROC曲线分析NLR、A/G对SLEDAI的预测价值。结果低疾病活动度组NLR低于高疾病活动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疾病活动度组患者A/G高于高疾病活动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LEDAI的增加,SLE患者的NLR增加(P<0.05),而A/G降低(P<0.05),说明NLR与SLEDAI呈正相关(r=0.233),A/G与SLEDAI呈负相关(r=-0.253)。NLR、A/G对SLEDAI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图大部分在参考线以上,AUC分别为0.722、0.698,灵敏度分别为67.83%、70.25%,特异度分别为70.24%、68.45%,预测价值较高。结论N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A/G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且NLR及A/G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白蛋白-球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相关特征分析及评估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彦 李鑫铭 +3 位作者 房柯池 朱华群 贾汝琳 王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进行临床分层,分析不同活动度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关键临床指标在SLE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进行临床分层,分析不同活动度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关键临床指标在SLE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SLE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2000(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2000,SLEDAI-2000)将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与无疾病活动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并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疾病活动组中与SLE活动度相关的临床指标。基于统计学分析结果,构建了逻辑回归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基本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组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ies,anti-dsDNA)阳性率升高;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及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补体C3和补体C4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具有更高的相关性指数,其中补体C3与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负相关性。基于12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的逻辑回归模型准确率为91.4%,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81.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结论:全面评估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的临床指标,以实验室检查指标为主构建的逻辑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为SLE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层 疾病活动 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及血清SUA、HGF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丛 向丹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尿酸(SU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3月份该院收治的9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尿酸(SU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3月份该院收治的9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其分为轻度活动组(5~9分)45例、中度活动组(10~14分)28例、重度活动组(≥15分)19例,统计不同活动度患者NLR、SUA、HGF水平,探讨其对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结果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组患者在SBP、PLT、TG、SLEDAI评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轻度活动度、中度及重度活动组患者NLR、SUA、Scr、HGF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活动度的提高,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NL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289、0.344,P均<0.05);HGF水平与SLEDAI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不同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NLR、SUA、Scr、HGF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UA、Scr、NL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可对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清尿酸 肝细胞生长因子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细胞与补体C3比值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余建林 吴洋 +4 位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谭立明 段新旺 余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水平;比较高、低疾病活动度组间NLR、NC3R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评价其与SLE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高、低疾病活动度SLE的价值。结果高疾病活动度组与低疾病活动度组间的NC3R、NLR、C3、N、NC4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度评分与NC3R(rs=0.367,P<0.01)、NLR(r_s=0.281,P<0.01)、NC4R(r_s=0.273,P<0.01)具有相关性。NC3R、NLR、NC4R诊断高活动度SLE的AUC分别为0.726、0.718、0.678;敏感性分别为0.690、0.500、0.619,特异性分别为0.741、0.857、0.755。结论 NC3R、NLR可以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R及NM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马苗 贾淑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及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乘积(NMP)作为一种炎性指标,已用于评估多种临床疾病,但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研究鲜为少见。探究RPR和NMP预测SLE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通过收... 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及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乘积(NMP)作为一种炎性指标,已用于评估多种临床疾病,但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研究鲜为少见。探究RPR和NMP预测SLE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通过收集本院2016-2021年就诊的71例SLE患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可将SLE病人分为活动组(SLEDAI≥10分)以及缓解组(SLEDAI<10分),主要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PR、NMP、ESR、CRP、补体C3、C4的差别,并探讨RPR、NMP与SLE疾病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评估RPR、NMP对SLE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SLE缓解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计数、RPR、C3、C4明显高于活动组(P<0.05),而NMP明显低于活动组(P<0.05)。RP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50,P<0.05),NMP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579,P<0.05)。ROC曲线表明,RPR、NMP均可作为较佳诊断SLE疾病活动度的临床指标,AUC分别为0.76、0.79。结论 RPR、NMP可作为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乘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菅夏楠 郑朝晖 +2 位作者 于若寒 刘升云 刘章锁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sRA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sRA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SLE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观察血清sRAGE浓度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非活动SLE组、活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sRAGE浓度分别为(1 060.16±762.59)、(912.06±759.98)、(1 232.96±736.16)、(1 300.42±466.01)pgml;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RAG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1,P=0.004),非活动SLE组、活动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RAG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9,P=0.000)。血清sRAGE浓度在SLE疾病活动指数≥10(Z=-3.052,P=0.002)和抗双链-DNA抗体滴度≥100(Z=-2.276,P=0.023)者中更高。血清sRAGE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10(r=0.373,P=0.000)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血清sRAGE浓度能够评价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2微球蛋白、C3、C4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988-398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3、C4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3、C4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β2-MG、C3、C4水平,分析其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β2-MG水平较高,C3、C4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LEDAI评分患者血清β2-MG、C3、C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SLEDAI评分升高,血清β2-MG水平升高,C3、C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C3、C4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水平升高,C3、C4水平降低,血清β2-MG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具有正相关关系,C3、C4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为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补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价指标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建利 叶冬青 +5 位作者 张国庆 郝加虎 李向培 徐建华 戴宏 陶金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在关系 评价指标 活动性指数 ERYTHEMATOSUS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SLEDAI LUPUS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廷栋 杨凯 +1 位作者 陈礼文 管世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1-1875,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初诊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疾病严重程度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1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初诊的181例SLE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初诊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疾病严重程度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1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初诊的181例SLE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等。依据国际通用的SLEDAI-2K准则评判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RDW指标的差异及SLEDAI-2K评分与RDW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t=16.36,P<0.001);SLE患者的RDW与ESR以及CRP呈正相关性(r=0.628、0.663,P<0.001),与C3及C4呈负相关性(r=-0.348、-0.273,P<0.001);RDW在SLE患者不同活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6,P<0.001),且与SLEDAI-2K评分呈正相关性(r=0.725,P<0.001),4组间两两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具有潜在评估SLE初诊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分布宽度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检测参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代荣琴 张金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活动性、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3(C3)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9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52例和非活动组27例,另选取健康体检...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活动性、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3(C3)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9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52例和非活动组27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及反应疾病活动度的免疫指标(IgG和C3),同时记录SLE患者的SLEDAI。观察血小板检测参数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患者血小板(PLT)及C3的水平明显低于SLE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IgG的水平明显高于SLE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非活动组患者PLT及C3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PV和IgG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PLT与SLEDAI及IgG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r=-0.77、-0.63和0.61,P<0.05);SLE患者MPV与SLEDAI及IgG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r=0.67、0.34和-0.43,P<0.05)。结论血小板检测参数中的PLT和MPV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性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检测参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帖彦清 陈伟华 +2 位作者 崔秋英 张新 周丽霞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患者、50例其它风湿性疾病(NSLE)组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患者、50例其它风湿性疾病(NSLE)组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分析AnuA对SLE组的诊断价值以及与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结果AnuA在SLE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3%和98%,敏感性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而特异性与它们没有区别;AnuA在狼疮肾炎(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5.4%,在非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0.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疾病活动组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5),AnuA阳性组患者口腔溃疡及肾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nuA阴性组(P<0.05)。结论AnuA是SLE的又一标志性抗体,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诊断率。AnuA的检测有助于SLE患者疾病活动及LN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小体抗体 疾病活动 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的血清学指标的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卫东 贾敬年 +1 位作者 俞晓洁 周永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9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对33例狼疮肾炎(L nephritis,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以43例无肾炎临床...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对33例狼疮肾炎(L nephritis,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以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做为对照组。同时将76例SLE患者按SLEDAI评分分为SLEDAI≥10分组与SLEDAI<10分组两组,进行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SLE活动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LN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C1q抗体浓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P<0.01),与SLE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LEDAI≥10分组,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DAI<10分组(P<0.01),3种抗体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66.7%),特异性(85.7%)。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R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P<0.05),以SLEDAI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和SLEDAI≥10分组中,存在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dsDNA抗体的高表达。3种血清标志物和SLE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C1Q抗体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SLE疾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C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晓洁 周蕾 +1 位作者 陈宪 王颖嫒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3-64,71,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补体C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SLE患者101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缓解组(n=73)和活动组(n=28),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1例患者血浆hs CRP,应用速率...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补体C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SLE患者101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缓解组(n=73)和活动组(n=28),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1例患者血浆hs CRP,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3,分组比较上述指标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活动组SLE患者hs CRP水平高于缓解组[(9.03±6.84)mg/L]vs[(1.51±1.27)mg/L],活动组SLE患者补体C3水平低于缓解组[(677.00±389.75)mg/L]vs[(877.94±316.54)m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 CRP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49,P<0.01),补体C3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590,P<0.01)。结论:Hs CRP和补体C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超敏C反应蛋白 补体C3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英 谢张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91例SLE患者进行活动性评估并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五种证型,比较各证型之间有无差异性。结果各证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热毒炽盛和阴虚内热患者疾病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91例SLE患者进行活动性评估并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五种证型,比较各证型之间有无差异性。结果各证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热毒炽盛和阴虚内热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均在10分以上,占所有病例的60.44%;热毒炽盛和阴虚内热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热毒炽盛与肝肾阴虚、瘀热伤肝、脾肾阳虚之间均有显著差异,阴虚内热与肝肾阴虚、瘀热伤肝、脾肾阳虚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SLE疾病活动性与中医热毒炽盛和阴虚内热密切相关,其活动程度依次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瘀热伤肝及脾肾阳虚,瘀热伤肝及脾肾阳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_(2)-MG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及合并肾损伤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及合并肾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依据SLE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将90例SLE患者分为疾病缓解组(n=47)和疾病活动组(n=43);再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及合并肾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依据SLE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将90例SLE患者分为疾病缓解组(n=47)和疾病活动组(n=43);再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分为肾正常组(n=56)、肾轻度损伤组(n=20)、肾中重度损伤组(n=14);另选取40名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各组间血清β_(2)-MG水平、SLE常规检测指标、SLEDAI评分及eGFR差异,分析β_(2)-MG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及肾损伤的关系。结果:疾病缓解组、疾病活动组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血肌酐(Scr)、β_(2)-MG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补体C3、C4、ALB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且疾病活动组dsDNA抗体+、Scr、β_(2)-MG高于疾病缓解组(P<0.05),补体C3、C4、ALB水平均低于疾病缓解组(P<0.05)。肾正常组、肾轻度损伤组、肾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Scr、β_(2)-MG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补体C3、C4、ALB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肾轻度损伤组、肾中重度损伤组Scr、β_(2)-MG高于肾正常组(P<0.05),且肾中重度损伤组高于肾轻度损伤组(P<0.05)。肾轻度损伤组、肾中重度损伤组ALB水平低于肾正常组(P<0.05),且肾中重度损伤组低于肾轻度损伤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β_(2)-MG水平与SLEDAI评分、Scr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C4、ALB、e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β_(2)-MG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及肾损伤紧密相关,加强β_(2)-MG检测对SLE病情诊断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 β_(2)-微球蛋白 肾损伤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丽秀 陈仁利 +3 位作者 聂成军 林新雁 汤一榕 陈琦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1期74-75,共2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7%,抑郁和焦虑同时存在者患病率为23.8%,SDS和SAS平均总分分别为(49±11.69)和(44±12.8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SDS和SAS评分就越高。结论 SLE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疾病活动越重,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这对及早对SLE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补体C3、C4比值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蝶 许联红 许珈豪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4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C4比值(NC3R、NC4R)以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 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C4比值(NC3R、NC4R)以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4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分为疾病活动组(24例)和缓解组(30例),比较两组NLR、NC3R、NC4R以及CRP/Alb比值差异,分析NLR、NC3R、NC4R以及CRP/Alb比值与SLEDAI指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NC3R、NC4R对SLE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活动度组NLR、NC3R和NC4R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1),而CRP/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NC3R和NC4R与患者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1),CRP/Alb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SLE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取最佳截断值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0%;NC3R预测SLE活动度的AUC为0.815,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3.3%;NC4R预测SLE活动度的AUC为0.715,灵敏度为54.2%、特异度为83.3%。结论NLR、NC3R和NC4R可能为SLE疾病活动度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补体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彭世光 符颖 +1 位作者 李莉 何焱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Rho kinase,ROCK)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ROCK活性,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SLEDAI-2K)评分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应... 目的探讨Rho激酶(Rho kinase,ROCK)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ROCK活性,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SLEDAI-2K)评分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ROCK活性与SLEDAI-2K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LE疾病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组患者ROCK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中度和重度活动组患者ROCK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患者的ROCK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K活性与SLEDAI-2K评分呈相关性。结论 ROCK活性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可作为一种新的潜在的SLE疾病活动度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RHO激酶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张宗玮 陈铖 +1 位作者 王惠明 丁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58-2063,共6页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引起狼疮性肾炎(LN),从而极大地影响SLE患者的生存率。β2微球蛋白(β2-MG)是存在于人有核细胞膜上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其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目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血清β2-MG水平与...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引起狼疮性肾炎(LN),从而极大地影响SLE患者的生存率。β2微球蛋白(β2-MG)是存在于人有核细胞膜上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其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目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血清β2-MG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的关系,为临床评价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及肾内科就诊的SLE患者260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评分。根据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SLEDAI评分0~9分)118例、中度活动组(SLEDAI评分10~14分)76例、重度活动组(SLEDAI评分≥15分)66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177例、肾功能轻度异常组45例、肾功能中度异常组23例、肾功能重度异常组9例及肾功能极重度异常组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疾病活动度组患者年龄、LN检出率、β2-MG、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血肌酐(Scr)、eGFR、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C3、C4、24 h尿蛋白定量(U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功能组患者年龄、病程、LN检出率、β2-MG、Hb、PLT、ALB、Scr、C3、SLE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β2-MG与年龄、LN、Scr、抗dsDNA抗体、UTP、SLEDAI评分呈正相关,与Hb、PLT、ALB、eGFR、C3呈负相关(P<0.05);eGFR与LN、Hb、PLT、ALB、抗RNP抗体、C3呈正相关,与年龄、β2-MG、Scr、BUN、抗dsDNA抗体、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SLEDAI评分与LN、β2-MG、Scr、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UTP呈正相关,与年龄、Hb、PLT、ALB、eGFR、C3、C4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2-MG[OR=1.197,95%CI(1.004,1.427)]、PLT[OR=0.992,95%CI(0.984,0.999)]、eGFR[OR=0.983,95%CI(0.968,0.998)]、抗dsDNA抗体[OR=2.239,95%CI(0.801,6.256)]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P<0.05);LN[OR=9.687,95%CI(1.004,93.500)]、β2-MG[OR=1.407,95%CI(0.797,2.481)]、Scr[OR=1.248,95%CI(1.154,1.351)]、抗RNP抗体[OR=5.149,95%CI(1.028,25.785)]为SLE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β2-MG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度及狼疮性肾损害程度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纳 阎磊 +3 位作者 张丽娜 王丽姣 董洋 邵凤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初次确诊为SLE的患者40例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稳定组与活动组。同期确诊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8例纳入其他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 目的探讨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初次确诊为SLE的患者40例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稳定组与活动组。同期确诊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8例纳入其他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F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ds DNA抗体,同时回顾性收集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及尿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SLE患者SF水平高于其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活动组SF水平高于稳定组(P=0.044)。SLE患者SF与SLEDAI评分(r=0.48,P<0.05)、抗ds DNA(r=0.34,P<0.05)、补体C3(r=-0.367,P=0.02)、C4(r=-0.371,P=0.018)均有相关性。另发现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SF水平较尿蛋白阴性者高(P<0.001)。结论 SF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与SLEDAI评分、抗ds NDA抗体滴度及补体C3、C4等指标联合检测可判断成人SLE疾病活动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