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生态系统科学研究
1
作者 王铁军 晏智锋 +5 位作者 宋照亮 周浩然 孙新超 陈伟 李攀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1,共14页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互馈机制,为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本文从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态系统科学在相关研究领...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互馈机制,为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本文从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态系统科学在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梳理了当前的热点议题和面临的挑战。首先,讨论了表层地球系统科学与生态系统科学的关系:前者关注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整体行为,后者通过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流动,探究与其他圈层之间的协同演变机制。其次,探讨了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对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理论革新,特别是多圈层耦合框架和复杂系统理论的引入,推动了生态系统科学从局部到全球、从静态到动态的研究范式转变。结合从局部观测到全球整合的发展趋势,本文还讨论了系统观测与数据集成、跨尺度建模技术、新兴技术和指标等在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从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与其他地表圈层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问题,表明通过整合不同圈层间的互作机制,可以为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等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最后,面对人类活动加剧的全球变化,本文指出生态系统科学需要进一步整合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深刻揭示人类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非线性响应机制和临界阈值等问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科学 互作机制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与人类世可持续发展
2
作者 李磊 徐鹏 +3 位作者 曾昭 赵丹丹 马韶君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在“人类世”背景下,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梳理了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历史演...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在“人类世”背景下,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梳理了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历史演进,阐明了这一跨学科整合框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应用前景;第三,本文聚焦社会-生态系统科学在促进跨部门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政策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其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的关键意义;最后,本文展望了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特别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系统建模与技术创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系统科学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层圈相互作用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
3
作者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全球变化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活动主导下地球系统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其核心在于地球系统有限承载力与人类无限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圈层相互作用是驱动全球变化的关键因素,... 全球变化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活动主导下地球系统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其核心在于地球系统有限承载力与人类无限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圈层相互作用是驱动全球变化的关键因素,精准解析和预测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动态演变及相应的气候、环境和生态效应,有助于揭示全球变化的深层机制、准确评估地球系统突变风险和设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专辑聚焦全球变化与圈层相互作用前沿科学问题,从地球系统观测、模拟和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地球系统关键界面过程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互馈关系,概述了当前全球变化和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进展,梳理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前沿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全球变化科学应对、人类-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 圈层相互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4
作者 王兴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发展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需要。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系统存在...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发展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需要。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系统存在主体“混沌而不协同”的关系困境、秩序“有序而不整体”的空间困境和演进“线性而不多样”的时间困境。迫切需要坚持整体性、目标性、以人为本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四大原则,通过重构、共鸣、衔接和迭代四大路径,持续提升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系统整体功能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本一体化 系统科学 贯通培养 衔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陈晓松 探幽复杂之境 筑基科学宏图
5
作者 邓建萍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5-7,共3页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在21世纪的科学舞台上,复杂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到宏观气候的演变,从生物系统的精细调控到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复杂系统...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在21世纪的科学舞台上,复杂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到宏观气候的演变,从生物系统的精细调控到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复杂系统无处不在,其研究不仅关乎科学的前沿,更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的陈晓松教授,以其前瞻性的科研布局和创新性的学术成就,成为复杂系统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为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布局 北京师范大学 筑基 复杂系统科学 学术成就 学术研究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晓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角下非遗数字化的发展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詹一虹 赵禹晨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10期94-101,共8页
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但当前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引入系统观点有利于从动态和非线性的视角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文章... 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但当前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引入系统观点有利于从动态和非线性的视角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文章通过探讨由传承人、政府、企业、民众等主体组成的非遗数字化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由非遗资源保护、数字技术应用、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承人群体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期为非遗数字化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系统思想和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系统科学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基本原理与应用展望
7
作者 张万益 杜璨 +5 位作者 胡雅璐 刘江涛 夏烨 王丰翔 黄宽 史淳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7-1288,共12页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应时代之需产生的科学,它革新了地球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工作范式。自地球系统科学产生以来,围绕其是否是一门科学、具有何种应用前景等一直存在争议。从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与基本原理视角出发,对地球系统科...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应时代之需产生的科学,它革新了地球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工作范式。自地球系统科学产生以来,围绕其是否是一门科学、具有何种应用前景等一直存在争议。从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与基本原理视角出发,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内涵、理论体系及与地球科学之间的关系等本质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解决的不同问题,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在地球深部过程、岩石圈与外部圈层交互作用、外部圈层交互作用3个领域的应用展望。分析认为,地球系统科学既是基于地球科学与系统论的科学观,又是一套量化研究各圈层交互作用的先进工作方法体系,是揭示地球圈层交互奥秘、解决地球宜居性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科学 源汇系统 生态修复 地球深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系统科学论视野、以产教融合模式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歌 马幸飞 《中国就业》 2024年第7期79-81,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且迅速变化,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产教融合技能人才模式成为培养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为了确保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且迅速变化,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产教融合技能人才模式成为培养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为了确保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建立一个具备及时、有效反馈机制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运用系统科学的理念,探讨如何通过循环反馈和动态调整来优化评价体系,为学生和教育机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索与研究
9
作者 屈艺 诸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大学核心职责所在,是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所在。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运用控制论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特性角度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将控制论的思想和要素运用在高校学生教育... 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大学核心职责所在,是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所在。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运用控制论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特性角度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将控制论的思想和要素运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系统思维,构建和优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模式,即平稳、准确、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教育管理,帮助高校育人共同体各相关群体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理清责任、把握规律、强化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控制论 学生系统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杨璐 邓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综合改革,评价成为诊断贯通培养成效、调节贯通培养内容、激励与引导贯通培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依据。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评价呈现了整体涌现性、层次结构性、... 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综合改革,评价成为诊断贯通培养成效、调节贯通培养内容、激励与引导贯通培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依据。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评价呈现了整体涌现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关联性、目的最优化的解释性框架,应从组织化创生视角设计评价结构、从有序性协同视角生成指标元素、从发展性演化的视角优化评价体系。该过程亦是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作为有组织的整体实现持续不断的“组织化创生”的发展历程。以此为基础,在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评价实施的过程中,以开放性思维重构“大职教观”、跨层评价联动机制的优化、多元主体的参与、常态化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均有助于优化“组织化创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职业教育 人才贯通培养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开创地球系统科学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1
作者 雷涯邻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地球科学迫切需要调试与转型以适应技术革新。地球科学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传统地球科学转型升级及地球科学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地球科学迫切需要调试与转型以适应技术革新。地球科学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传统地球科学转型升级及地球科学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质生产力与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驱动地球系统科学高质量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二是新质生产力有效驱动地球系统科学高质量发展生产要素的全面提升;三是新质生产力驱动地球系统科学高质量发展是传统地学转型升级的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地球系统科学 高质量发展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术期刊管理改革实践——以《现代塑料加工应用》为例
12
作者 刘春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7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科学在办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期通过优秀的期刊管理而实现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法:以系统分析的方法,找出个刊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并实践。结果:期刊的量化指标逐渐... 目的:研究系统科学在办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期通过优秀的期刊管理而实现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法:以系统分析的方法,找出个刊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并实践。结果:期刊的量化指标逐渐走出低位徘徊,重新被北大核心、武大核心等多个核心评价体系纳入,期刊在评价体系中实现跃迁。在多核心评级的加持下,期刊又获得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结论: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系统科学 量化指标 核心评级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杂系统科学的“涌现”原理研究中医药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宏伟 曾科 张辰宇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3,共8页
中医药学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疾病治疗上展现了强大的疗效。然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特性的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体内各种不同层次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相互作用,保持稳态,还与外部环境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的... 中医药学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疾病治疗上展现了强大的疗效。然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特性的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体内各种不同层次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相互作用,保持稳态,还与外部环境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的实时交换。现代医学尚无法系统地研究与认识其中不同层次相互作用,如何导致人整体变化与适应的规律,因此也不足以解释中医理论与概念。“涌现”是复杂巨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级别的层次或整体具备着低级别层次或组分所不具备的新属性,而且无法从低级别层次或组分的属性推断出更高级别层次或整体的属性。“涌现”原理在解决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巨系统问题中,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本论文旨在探讨应用“涌现”原理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全过程,包括对象、方法、作用原理,这不仅能对中医药原理、理论的理解有促进作用,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中医药学体系的思维、方法和理念,与当代实验科学发现的人体不同层次组分相互作用的现象规律融合,发现生命现象与疾病的本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科学 涌现原理 中医药学 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下美国湿地保护修复的经验及启示--以大沼泽地综合修复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雅璐 张万益 +2 位作者 王泉 袁建国 杜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5-1314,共10页
湿地作为地球上初级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在遭遇全球性的退化危机。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地球系统科学指导下建立了全面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科学的生态系统修复理念、多部门... 湿地作为地球上初级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在遭遇全球性的退化危机。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地球系统科学指导下建立了全面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科学的生态系统修复理念、多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修复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以美国大沼泽地综合修复计划为例,对其生态修复工作模式进行了综述,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存在管理机制待完善、理念科学性不足、调查监测体系待加强等。建议设立国家湿地生态修复大科学计划,聚焦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水文条件等关键问题,建设全国湿地监测网络,建立综合调查、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动态调整的湿地生态修复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地球系统科学 美国大沼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编致读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例、进展和趋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成善 邓军 董云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地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门类之一,不仅探索地球起源、演化和发展趋势,而且为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知识、认知途径和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重大需求的日益增长,当前地球科学已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地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门类之一,不仅探索地球起源、演化和发展趋势,而且为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知识、认知途径和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重大需求的日益增长,当前地球科学已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固体地球层圈及其外部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层圈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科学 固体地球 地球起源 大气圈 认知途径 研究范例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系统科学初探 被引量:28
16
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3 位作者 田世民 李军华 许琳娟 张向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6-1037,共12页
随着人类社会对河流乃至流域影响广度、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对流域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馈关系和博弈关系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以致流域系统治理及其战略研究已经超过传统学科的范畴,亟需建立新的学科支撑体系。本文基于近十年... 随着人类社会对河流乃至流域影响广度、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对流域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馈关系和博弈关系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以致流域系统治理及其战略研究已经超过传统学科的范畴,亟需建立新的学科支撑体系。本文基于近十年的探索研究,提出了流域系统科学的概念,并对其研究对象、科学内涵、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全面阐释。流域系统科学以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流动过程为纽带,以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组成的流域复杂巨系统为研究对象,其基础研究需求包括各子系统内部演化过程与机理、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与协同演化机制、流域系统协调发展策略与战略布局3个层面。流域系统科学以传统学科为基础支撑,基于系统理论和方法探索制约流域治理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博弈关系,通过全流域系统观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流域系统治理集成研讨厅,为流域系统治理保护与管理的战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流域系统 行洪输沙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流域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17
作者 索贵彬 蒋晴云 +2 位作者 赵素彦 樊于靖 刘艺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7,42,共8页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相关文献进行发文作者(机构)合作、学科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作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合作松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学科研究热点包括人才培养、方法论、...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相关文献进行发文作者(机构)合作、学科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作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合作松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学科研究热点包括人才培养、方法论、中国实践、复杂性、安全科学、地球科学、学科交叉、涌现性等;关于学科发展沿革与趋势分析,近三十年学科发展可划分为学科体系完善阶段、融合发展阶段和深度研究与拓展研究阶段,学科发展由注重理论研究向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转变,由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转变。论文最后从加强合作、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服务于中国实践三个方面提出学科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系统工程 学科发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系统科学:地理学的升华 被引量:5
18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张丕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4-329,共6页
根据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 根据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专门评述。作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必须利用“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但就目前的进展看,“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系统科学 地理学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科学的错题管理实践与思考
19
作者 庄阳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针对错题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系统科学建立错题管理体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分类归纳、精准剖析及反思整合等三个路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诊断,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双减”背景下的... 针对错题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系统科学建立错题管理体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分类归纳、精准剖析及反思整合等三个路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诊断,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双减”背景下的“减负增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错题管理 个性诊断 减负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对海上执法办案的思考
20
作者 王圣江 张临涛 《中国水运》 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
随着《海警法》的颁布实施,为有效促进海上执法办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海上执法办案为视角,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分析海上执法办案工作所具有的系统属性与内涵,并从系统思维方法的要素角度、联系角度、结构角度、层次角度、环境角度等五... 随着《海警法》的颁布实施,为有效促进海上执法办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海上执法办案为视角,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分析海上执法办案工作所具有的系统属性与内涵,并从系统思维方法的要素角度、联系角度、结构角度、层次角度、环境角度等五个方面对海上执法办案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提升海上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有力打击海上犯罪,维护海上治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系统科学 系统思维 海上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