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构造属性:来自内蒙古扎鲁特旗北部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的制约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璐
唐振
+2 位作者
钱程
张渝金
杜继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29-2847,共19页
本文选择扎鲁特旗北部达巴艾勒地区出露的一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下...
本文选择扎鲁特旗北部达巴艾勒地区出露的一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变质沉积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最小峰值年龄为282.3±4.2Ma和285.9±5.6Ma,限定了沉积下限为早二叠世,另外还含有少量400~500Ma以及个别700~800Ma、1700Ma的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其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北侧的锡林浩特岩浆弧。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反映其沉积背景为汇聚背景下的弧前盆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寿山沟组变质沉积岩物源主要来自中酸性岩浆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该套沉积岩中的晚石炭世安山岩透镜体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04.9±4.7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高镁安山岩特征,为俯冲洋壳释放含水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处于洋内俯冲向洋陆俯冲过渡的转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
寿山沟组
安山岩透镜体
洋陆俯冲
扎鲁特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侧西段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碎屑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三友
刘少峰
苏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由于索伦-林西缝合带的地表露头较差,关于其存在与否和延伸状况仍然存在着争论。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俯冲碰撞过程,对缝合带以北的满都拉地区发育的中二叠统哲斯组磨拉石沉积地层中砂岩进行碎屑成分分析。砂岩碎屑成分及物源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索伦-林西缝合带的地表露头较差,关于其存在与否和延伸状况仍然存在着争论。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俯冲碰撞过程,对缝合带以北的满都拉地区发育的中二叠统哲斯组磨拉石沉积地层中砂岩进行碎屑成分分析。砂岩碎屑成分及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在盆地南部发育有与索伦—林西缝合带俯冲碰撞作用有关的晚古生代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伦
-
林西
缝合
带
磨拉石
砂岩碎屑成分分析
物源分析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面波层析成像
3
作者
冯梅
安美建
+2 位作者
侯贺晟
范桃园
臧虎临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先后经历了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中新生代太平洋俯冲等构造复合叠加,导致该区深部构造异常复杂。本研究从该区近年来累积的宽频地震探测资料的地震面波和环境噪音互相关格...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先后经历了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中新生代太平洋俯冲等构造复合叠加,导致该区深部构造异常复杂。本研究从该区近年来累积的宽频地震探测资料的地震面波和环境噪音互相关格林函数中提取瑞雷波群速度频散,并据此反演区域尺度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果发现:区域地壳厚度横向变化不大,松辽盆地和下辽河盆地地壳比大兴安岭薄,地壳厚度与地形吻合表明这些地区基本达到重力均衡状态;而辽东隆起和渤海湾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高度呈反相关,表明这些地区可能仍处于构造改造过程中。在80 km深度之下,波速分布则呈现与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走向近似平行的东西向展布。以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为界,南北两侧横波速分布复杂程度明显不同且南侧的东西两部分复杂程度也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区域受太平洋俯冲体系冲破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以南可能仍有古亚洲洋板片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层析成像
三维横波速度
索伦
-
西拉木伦
缝合
带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
带
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色哇组沉积环境分析
4
作者
余浩
朱利东
+5 位作者
杨文光
黄辉
纪国忠
陶刚
曾江
刘静雯
《科技视界》
2014年第11期195-196,298,共3页
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即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位置的色哇组实测剖面的分析,并结合周围色哇组地层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关于色哇组的时代界定,大多以古生物化石为主,前人在色哇组中采获较多的化石,主要以菊石化石为主。前人在双湖特别区毕...
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即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位置的色哇组实测剖面的分析,并结合周围色哇组地层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关于色哇组的时代界定,大多以古生物化石为主,前人在色哇组中采获较多的化石,主要以菊石化石为主。前人在双湖特别区毕洛错地区采获了大量的菊石,菊石保存较为完好,经鉴定后,其是时代为多为中侏罗世。研究区内色哇组地层岩性也主要以碎屑岩为主夹有砂岩透镜体和礁灰岩。岩相主要为一套浅海陆棚相,从下往上依次从外陆棚过渡到了内陆棚。区域上色哇组以一套陆棚相沉积为主,且总体上,都呈外陆棚亚相向内陆棚亚相过渡,反映了水深向水浅的过渡。这一海平面的变化时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所致,而不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此时盆地内发生了两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这也表明整个南羌塘地区均以相对稳定的沉降作用,色哇组的沉积特征表明,此时的班公湖-怒江带是一个较稳定的时期,且进一步佐证此时的班公湖-怒江洋盆并未向北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班公错
-
怒江
缝合
带
北缘
色哇组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构造属性:来自内蒙古扎鲁特旗北部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的制约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璐
唐振
钱程
张渝金
杜继宇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29-2847,共1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779-06、DD20221632-01、DD20190039-03、DD20190360)资助.
文摘
本文选择扎鲁特旗北部达巴艾勒地区出露的一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深入探讨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变质沉积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最小峰值年龄为282.3±4.2Ma和285.9±5.6Ma,限定了沉积下限为早二叠世,另外还含有少量400~500Ma以及个别700~800Ma、1700Ma的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其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北侧的锡林浩特岩浆弧。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反映其沉积背景为汇聚背景下的弧前盆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寿山沟组变质沉积岩物源主要来自中酸性岩浆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该套沉积岩中的晚石炭世安山岩透镜体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04.9±4.7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高镁安山岩特征,为俯冲洋壳释放含水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处于洋内俯冲向洋陆俯冲过渡的转换环境。
关键词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
寿山沟组
安山岩透镜体
洋陆俯冲
扎鲁特旗
Keywords
Northern Solonker
-
Linxi suture zone
Shoushangou Formation
Andesite lenticle
Ocean
-
land subduction
Jarud Banner
分类号
P588.144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侧西段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碎屑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三友
刘少峰
苏三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雪佛龙德士古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3027)
中国石化东北勘探新区项目管理部生产科研项目(DBKT2004-YJ-023)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12JC073)
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
文摘
由于索伦-林西缝合带的地表露头较差,关于其存在与否和延伸状况仍然存在着争论。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俯冲碰撞过程,对缝合带以北的满都拉地区发育的中二叠统哲斯组磨拉石沉积地层中砂岩进行碎屑成分分析。砂岩碎屑成分及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在盆地南部发育有与索伦—林西缝合带俯冲碰撞作用有关的晚古生代岩浆弧。
关键词
索伦
-
林西
缝合
带
磨拉石
砂岩碎屑成分分析
物源分析
岩浆
Keywords
Suolon
-
Linxi suture
molasse
sandstone elastic composition analysis
provenance analysis
magma
分类号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面波层析成像
3
作者
冯梅
安美建
侯贺晟
范桃园
臧虎临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用高覆盖宽频地震观测研究南美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41974051))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黑吉蒙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DD20221643-2)
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DD20190010))。
文摘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先后经历了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中新生代太平洋俯冲等构造复合叠加,导致该区深部构造异常复杂。本研究从该区近年来累积的宽频地震探测资料的地震面波和环境噪音互相关格林函数中提取瑞雷波群速度频散,并据此反演区域尺度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果发现:区域地壳厚度横向变化不大,松辽盆地和下辽河盆地地壳比大兴安岭薄,地壳厚度与地形吻合表明这些地区基本达到重力均衡状态;而辽东隆起和渤海湾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高度呈反相关,表明这些地区可能仍处于构造改造过程中。在80 km深度之下,波速分布则呈现与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走向近似平行的东西向展布。以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为界,南北两侧横波速分布复杂程度明显不同且南侧的东西两部分复杂程度也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区域受太平洋俯冲体系冲破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以南可能仍有古亚洲洋板片残留。
关键词
面波层析成像
三维横波速度
索伦
-
西拉木伦
缝合
带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
带
东段
Keywords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3D S
-
wave velocity
Solonker
-
Xar Moron suture
North China Craton
eastern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色哇组沉积环境分析
4
作者
余浩
朱利东
杨文光
黄辉
纪国忠
陶刚
曾江
刘静雯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出处
《科技视界》
2014年第11期195-196,298,共3页
文摘
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即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位置的色哇组实测剖面的分析,并结合周围色哇组地层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关于色哇组的时代界定,大多以古生物化石为主,前人在色哇组中采获较多的化石,主要以菊石化石为主。前人在双湖特别区毕洛错地区采获了大量的菊石,菊石保存较为完好,经鉴定后,其是时代为多为中侏罗世。研究区内色哇组地层岩性也主要以碎屑岩为主夹有砂岩透镜体和礁灰岩。岩相主要为一套浅海陆棚相,从下往上依次从外陆棚过渡到了内陆棚。区域上色哇组以一套陆棚相沉积为主,且总体上,都呈外陆棚亚相向内陆棚亚相过渡,反映了水深向水浅的过渡。这一海平面的变化时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所致,而不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此时盆地内发生了两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这也表明整个南羌塘地区均以相对稳定的沉降作用,色哇组的沉积特征表明,此时的班公湖-怒江带是一个较稳定的时期,且进一步佐证此时的班公湖-怒江洋盆并未向北消减。
关键词
西藏
班公错
-
怒江
缝合
带
北缘
色哇组沉积环境
Keywords
Tibet
Bangongcuo
-
Nujiang stuture zone north margin
Color wow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分类号
P588.12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缘构造属性:来自内蒙古扎鲁特旗北部寿山沟组变沉积岩及其安山岩透镜体的制约
施璐
唐振
钱程
张渝金
杜继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索伦-林西缝合带北侧西段中二叠统哲斯组砂岩碎屑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程三友
刘少峰
苏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中段及周边区域面波层析成像
冯梅
安美建
侯贺晟
范桃园
臧虎临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藏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色哇组沉积环境分析
余浩
朱利东
杨文光
黄辉
纪国忠
陶刚
曾江
刘静雯
《科技视界》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