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的中国省际经济要素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春艳 《统计与管理》 2017年第6期60-61,共2页
本文选取1990-2014年全国和各省份面板数据,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各省全要素生产力数值,再利用索罗经济增长方程测算了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进步对各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东部省份全要素生产力明显好于西... 本文选取1990-2014年全国和各省份面板数据,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各省全要素生产力数值,再利用索罗经济增长方程测算了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进步对各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东部省份全要素生产力明显好于西部省份,从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有限,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我国经济发展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贡献率 TFP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的新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岑琛 《商业经济》 2019年第6期65-66,共2页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索罗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模型,进而给出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解释:只有以合意的旅游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才能使...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索罗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模型,进而给出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解释:只有以合意的旅游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才能使得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创新 旅游经济增长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康平 程婉静 冯烽 《经济学报》 2016年第4期186-202,共17页
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后出现了严重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这些入口年龄结构新特征对经济增长波动究竟有何影响?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值得着力研究。文章首先扩展了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用于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 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后出现了严重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这些入口年龄结构新特征对经济增长波动究竟有何影响?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值得着力研究。文章首先扩展了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用于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然后使用我国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波动有长远且滞后的影响,其中0~14岁少儿人口比例的快速增加对经济增长波动有滞后的正向冲击,而65岁以上老年入口比例的快速增加对经济增长波动有滞后的负向影响。因此为了缓解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我国应尽快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甚至是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快速有效地增加少儿人口比例,同时也可起到减缓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型 经济增长波动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建军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3-184,共2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在短期内影响投资、消费、净出口等即期需求的变化和长期内影响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计量模型分析(SAS①软件)以及FDI在中、美两国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在短期内FDI...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在短期内影响投资、消费、净出口等即期需求的变化和长期内影响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计量模型分析(SAS①软件)以及FDI在中、美两国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在短期内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于美国,而在长期内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应。通过比较本文还强调了FDI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及其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扩展IS—LM模型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回归分析 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袁金星 温军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58-60,共3页
利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河南省1990年至2005年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发现1990年至2005年河南省二三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广义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制度改进等)作用不明显,贡献率只有4.8%。这一发现... 利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河南省1990年至2005年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发现1990年至2005年河南省二三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广义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制度改进等)作用不明显,贡献率只有4.8%。这一发现符合河南经济增长(二三产业增长)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应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产业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