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砂岩粗粒土破碎性质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1
作者 龙尧 张同文 +2 位作者 李建平 张家生 肖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333,共9页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颗粒破碎率与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的关系。根据试验材料的动力破碎特性,构建了考虑颗粒破碎的累积变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大,动弹性应变越大,动弹性模量越小;动弹性应变先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动弹性模量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土体出现应变软化现象。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变化趋势与颗粒破碎率变化趋势相似,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形状系数值趋近于1。此外,所构建的累积变形模型包含了应力状态参数、物理状态参数和拟合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颗粒破碎状态下的红砂岩粗粒土的累积变形趋势。根据试验数据的反算结果,对累积变形模型的拟合参数进行了确定,便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路基变形进行计算。由于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现场工况有一定区别,提出了模型修正系数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红砂岩粗粒土路基设计、施工及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粗粒土 铁路路基 颗粒破碎 累积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路基循环荷载试验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龙尧 张家生 +1 位作者 丁建源 王维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8-133,158,共7页
为了探讨粗粒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和动力特性,开展了粗粒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围压对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影响的粗粒土路基累积... 为了探讨粗粒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和动力特性,开展了粗粒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围压对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影响的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应力比为0.3时是加载次数-累积动应变曲线由稳定型向破坏型演化的起点,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软化指数不断增大;当循环应力比小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循环应力比大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累积变形模型反映循环应力比和围压对累积动应变的影响,能较好地预测累积动应变的发展趋势,且模型参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为粗粒土路基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模型 动三轴试验 粗颗粒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的循环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春彦 周顺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44-3850,共7页
基于上海地区饱和软土的动三轴试验成果,通过对累积变形影响因素及累积变形发展规律的分析,引入等效循环动应力水平的概念,建立能综合考虑列车荷载循环次数、静偏应力和和动偏应力的耦合作用、固结方式等影响因素的软粘土循环累积变形... 基于上海地区饱和软土的动三轴试验成果,通过对累积变形影响因素及累积变形发展规律的分析,引入等效循环动应力水平的概念,建立能综合考虑列车荷载循环次数、静偏应力和和动偏应力的耦合作用、固结方式等影响因素的软粘土循环累积变形模型。结合试验成果对模型进行验证,确定不同试验条件下模型中的试验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多种因素对软土循环累积变形规律的影响;此模型仅适用于软土正常固结且循环应力比小于临界循环应力比的情况;为提高模型计算和预测的精度,用室内试验确定模型中的试验系数时,应采用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加载和固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软土 累积变形模型 等效循环动应力水平 正常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损伤量化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育才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1期57-58,共2页
指出建筑结构地震损伤模型是评价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震后对受损结构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从构件和结构层次上系统地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损伤模型,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损伤... 指出建筑结构地震损伤模型是评价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震后对受损结构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从构件和结构层次上系统地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损伤模型,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损伤模型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模型 累积损伤 变形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