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酸锌絮凝剂的电镜特征和絮凝效果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和清 汪凤珍 +2 位作者 袁天佑 谭承德 韦万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聚硅酸锌(PSAZ)絮凝剂的凝胶颗粒结构,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锌离子与二氧化硅含量以及不同阴离子组成对聚硅酸锌絮凝剂凝胶结构的影响.对比了锌离子和铝离子形成聚硅酸盐絮...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聚硅酸锌(PSAZ)絮凝剂的凝胶颗粒结构,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锌离子与二氧化硅含量以及不同阴离子组成对聚硅酸锌絮凝剂凝胶结构的影响.对比了锌离子和铝离子形成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同时比较了聚硅酸锌絮凝剂和铝系列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锌 聚硅酸铝 凝胶结构 电镜特征 絮凝效果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制备及絮凝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俞尚清 潘志彦 +2 位作者 钱小飞 郎建敏 包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以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 ( PSAF C)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和纯碱按 1∶ 1∶ 0 .8混合 ,在 80 0~ 90 0℃焙烧 15~ 3 0 min,用定量 1∶ 1盐酸浸取 ,固体溶出率高达 94% ... 以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 ( PSAF C)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和纯碱按 1∶ 1∶ 0 .8混合 ,在 80 0~ 90 0℃焙烧 15~ 3 0 min,用定量 1∶ 1盐酸浸取 ,固体溶出率高达 94% ,陈化后即为PSAFC絮凝剂。通过模拟和真实印染废水絮凝试验 ,表明 PSAF C絮凝效果与聚合氯化铝 ( PAC)相当 ,在沉降速度、污泥体积等方面要优于 PAC,且成本比 PAC低 ,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氯化铝铁 絮凝 絮凝效果 制备方法 PAC 粉煤灰 硫铁矿 固体废弃物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生物絮凝剂对沼液的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关正军 王新志 杨一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0-295,303,共7页
选择4种代表性藻种(小球藻、莱茵衣藻、紫球藻、斜生栅藻)在培养基中培养15 d,每天提取其培养液作为絮凝剂絮凝沼液,研究了不同藻种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对沼液的絮凝效果,选出能够高效絮凝沼液的藻种。经筛选试验,发现紫球藻所产出的絮... 选择4种代表性藻种(小球藻、莱茵衣藻、紫球藻、斜生栅藻)在培养基中培养15 d,每天提取其培养液作为絮凝剂絮凝沼液,研究了不同藻种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对沼液的絮凝效果,选出能够高效絮凝沼液的藻种。经筛选试验,发现紫球藻所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能够最高效地絮凝沼液,沼液絮凝率可达到39.01%;利用最适培养条件下提取的紫球藻培养液,以絮凝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探究了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4个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液絮凝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面模型,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都会对技术指标产生较大影响,而助凝剂添加量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最优工艺参数为:pH值7.69、絮凝温度26.78℃、絮凝剂投放量47.70 mL、絮凝时间20.39 min,验证后测得絮凝率为76.09%;总氮去除率达51.30%、总磷去除率达57.00%、氨氮去除率达54.67%、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43.16%、总固体去除率达54.11%、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57.80%、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5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生物 沼液 絮凝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化拜耳赤泥制备PAFC及其絮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钱翌 李龙 +1 位作者 崔永进 褚衍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了探讨工业废渣——拜耳赤泥的综合利用新途径,以超细化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用盐酸浸取的方法将赤泥中的铝和铁溶出,并经聚合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对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 为了探讨工业废渣——拜耳赤泥的综合利用新途径,以超细化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用盐酸浸取的方法将赤泥中的铝和铁溶出,并经聚合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对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和絮凝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酸浸的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盐酸浓度6mol/L,液固比5mL/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5 h。在浊度的去除上,自制PAFC与市售PAC、PFC对综合污水有相当或更优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为66.9%;在COD的去除上,自制PAFC的去除效果介于市售PAC及PFC之间,最高去除率为52.1%;在总磷和磷酸盐的去除上,自制PAFC稍逊于市售PAC、PFC,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3.8%和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拜耳赤泥 超细化 酸浸 聚合氯化铝铁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絮凝剂对甘油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毕喜婧 刘德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18,共4页
研究了用絮凝法处理甘油发酵液。选用国内外 7种絮凝剂 ,以FR值及滤速为指标 ,考察各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根据实验结果选出各种条件下适用于甘油发酵体系的絮凝剂 ,并证明所选用的
关键词 絮凝 甘油 发酵液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MNb-1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本军 林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7年第4期323-325,339,共4页
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用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代号MNb-1)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主要考察高岭土悬浮液的初始pH、絮凝剂MNb-1的投加量、金属离子助凝剂等3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 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用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代号MNb-1)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主要考察高岭土悬浮液的初始pH、絮凝剂MNb-1的投加量、金属离子助凝剂等3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高岭土悬浮液的初始pH对絮凝效果影响不是很明显,而絮凝剂MNb-1的投加量、金属离子助凝剂剂量对絮凝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絮凝剂MNb-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率可达到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 成分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对多组分活性染料废水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虹 王仲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8期24-25,共2页
活性染料废水组成复杂、色度深 ,作者利用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聚磷硫酸铁对多组分活性染料废水进行处理 ,讨论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并与常用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絮凝 聚磷硫酸铁 絮凝效果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对高浊度水源水的絮凝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友宏 陈萌萌 +4 位作者 王郑 仲米贵 黄雷 薛侨 韩庭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6年第12期39-42,共4页
本研究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处理高浊度水源水。以超纯水配高岭土为水样,水样浊度为200NTU。考察了PAC投加量、水样p H值、搅拌速度和自由沉降时间对絮凝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 H为强碱性,PAC浓度为30mg·L-1,搅拌速度200... 本研究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处理高浊度水源水。以超纯水配高岭土为水样,水样浊度为200NTU。考察了PAC投加量、水样p H值、搅拌速度和自由沉降时间对絮凝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 H为强碱性,PAC浓度为30mg·L-1,搅拌速度200 r·min-1,自由沉降时间30min时,絮凝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浊度水源水 聚合氯化铝 絮凝效果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效果控制指标的选择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乃忠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8-40,共3页
一、关于G和GT值 在絮凝(反应)池设计与运行中,通常以G与GT值作为絮凝效果的控制指标。平均速度梯度G值综合地表征了水流紊动程度,亦即反映了颗粒的碰撞频率。GY值则相当于单位体积水体中颗粒碰撞的总次数。
关键词 絮凝效果 控制指标 选择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水处理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建洲 董旭飞 程芳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测试了自制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时的性能,试验表明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对于高浊度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絮凝效果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效果接近,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而在碱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差。与阳... 测试了自制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时的性能,试验表明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对于高浊度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絮凝效果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效果接近,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而在碱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差。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比,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具有成本低、无毒性、高效、易降解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絮凝 水处理 絮凝效果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对膨润土悬液的絮凝效果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秀兰 张保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52-353,共2页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0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MBFII-3。以膨润土悬液为絮凝对象,研究了 MBFII-3投加量、温度和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用MBFII-3培养液对生活污水、汾河水等进行了絮凝实验,结果表明,浊度去除率均 ...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0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MBFII-3。以膨润土悬液为絮凝对象,研究了 MBFII-3投加量、温度和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用MBFII-3培养液对生活污水、汾河水等进行了絮凝实验,结果表明,浊度去除率均 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 絮凝活性 废水处理 膨润土悬液 絮凝效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A-60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康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4-86,共3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絮凝剂的菌株 A-60 ,以其发酵液作为絮凝剂 ,取名为 BFA-60。实验表明 ,BFA-60对各种菌悬液和固体悬浊液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通过实际废水絮凝实验发现 。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絮凝 絮凝效果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性质对不同煤浆絮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少章 高琳玉 +2 位作者 张志诚 刘传炬 朱彤 《选煤技术》 CAS 1996年第6期24-27,共4页
研究了絮凝剂性质、煤泥水性质等对煤泥水沉降、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提高选煤厂煤泥水沉降分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絮凝 煤泥水 沉降 分离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合成及其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婷 何静 吴玉英 《林产化工通讯》 CAS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本研究主要以丙稀酰胺和天然淀粉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及阳离子化,合成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丙稀酰胺浓度为7.108g/100mL,引发剂浓度为0.30g/50mL,温度为30~40℃时,接枝物产率高于60%.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体... 本研究主要以丙稀酰胺和天然淀粉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及阳离子化,合成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丙稀酰胺浓度为7.108g/100mL,引发剂浓度为0.30g/50mL,温度为30~40℃时,接枝物产率高于60%.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体系,结果为投加量14mL/L时即有理想的絮凝除浊效果.对城市污水絮凝实验表明,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0%左右,COD去除率在8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阳离子型 合成 天然高分子 引发剂浓度 絮凝效果 絮凝 COD去除率 城市污水 除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高浓度腐植酸水样的絮凝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宏新 史峰山 王振新 《昌吉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本文以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研究了絮凝时间、絮凝剂用量、体系酸度和絮凝剂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发现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条件... 本文以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研究了絮凝时间、絮凝剂用量、体系酸度和絮凝剂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发现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可使水样的透光率由13.4%提高到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铁 絮凝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三七茎叶水煮液的絮凝效果考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育方 陈丽兰 刘庆堂 《广东药学》 2001年第6期27-29,共3页
应用新型澄清剂———壳聚糖 ,对中药三七茎叶粗粉的煎煮液进行澄清条件试验 ,结果表明澄清效果好 ,能降低成本 (壳聚糖用量为 0 0 75 g/ 10 0ml) ,使操作更为简便 ,缩短生产周期 。
关键词 壳聚糖 澄清剂 三七茎叶水提液 絮凝效果 中药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剩余污泥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业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5-87,共3页
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顺序、温度、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投加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时,应先投加PAFC再投加PAM,此时的絮凝效果较好。PAFC的絮凝性能受pH的影响较大,其最适pH值为7.5~8.5;PAM和复合絮凝剂PAFC... 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顺序、温度、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投加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时,应先投加PAFC再投加PAM,此时的絮凝效果较好。PAFC的絮凝性能受pH的影响较大,其最适pH值为7.5~8.5;PAM和复合絮凝剂PAFC/PAM的絮凝性能受pH的影响均较小,二者的适应性均很强,其最适pH值均为8.0~8.5。当污泥温度为30~55℃时,各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对复合絮凝剂PAFC/PAM来说,应将水温控制在40~55℃之间,此时的絮凝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 剩余污泥 絮凝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对含表面活性剂原水的絮凝效果研究
18
作者 施周 王巧 +3 位作者 李冬梅 陈世洋 杨柳 张丽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8,共6页
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高岭土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PAC)对剩余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SDS存在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绝对值增加... 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高岭土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PAC)对剩余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SDS存在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绝对值增加,且高岭土原始粒径略有增大;②投加PAC,剩余浊度降低明显,但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③升高水温对浊度与SDS去除效果有改善;④纳米SiO2能显著提高PAC对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增大,絮团内部孔隙率较高,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氯化铝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维 絮凝效果 形态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聚合铝制备及絮凝效果的研究
19
作者 张志强 林波 杨育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改性 聚合铝 絮凝效果 制备方法 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废水处理中影响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红 《青海环境》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从聚丙烯酰胺的工业实际应用出发 ,针对废水处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归纳并评述影响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絮凝效果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