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顶红鳞茎切块的繁殖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原雅玲 张延龙 +1 位作者 赵锦丽 张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朱顶红(Amaryllis vittata)鳞茎切块繁殖方法,提高其繁殖能力。【方法】以国内外10个朱顶红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鳞茎切块数量、鳞茎年龄、基质种类、基质含水量、切块时间等因素对朱顶红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朱顶红(Amaryllis vittata)鳞茎切块繁殖方法,提高其繁殖能力。【方法】以国内外10个朱顶红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鳞茎切块数量、鳞茎年龄、基质种类、基质含水量、切块时间等因素对朱顶红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的朱顶红鳞茎切块繁殖率差异较大,自然繁殖率高的朱顶红,其鳞茎切块繁殖率也高。当鳞茎切成质量≥1.0 g的繁殖体培养时,成活率较高。鳞茎年龄对繁殖率有影响,1至2年生鳞茎切块繁殖率较高,多年生鳞茎相对较低;培养基质以蛭石、珍珠岩为好,含水量的大小对蛭石来说影响不大,而珍珠岩的含水量以体积分数9%为最好。切块最佳时期为12月份。【结论】朱顶红鳞茎切块繁殖是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能明显提高其繁殖率。陕西关中地区每年12月份是朱顶红鳞茎繁殖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 繁殖方法 鳞茎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优树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之悌 张志毅 赵勇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1-17,共17页
在林木无性系育种中,作为成年优树的无性繁殖方法,不仅要求能繁殖出众多的无性系分株,满足无性系测定的需要,而且还要求所繁殖出的苗木,能解除成年大树的老化,恢复幼态,克服枝条的位置效应,消除不同母树的年龄差别,使优树无性系测定的试... 在林木无性系育种中,作为成年优树的无性繁殖方法,不仅要求能繁殖出众多的无性系分株,满足无性系测定的需要,而且还要求所繁殖出的苗木,能解除成年大树的老化,恢复幼态,克服枝条的位置效应,消除不同母树的年龄差别,使优树无性系测定的试材,具有幼年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共同基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对940株毛白杨优树进行挖根、人工促萌、根出条嫩枝扦插的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同时对其中所涉及的10个试验因子,都一一作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优树 快速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 根出条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顶红不同繁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松青 朱旭东 +1 位作者 成海钟 郭维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3-156,共4页
采用鳞茎切割、组织培养不同繁殖方法对朱顶红的繁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相同鳞茎切割方式的繁殖率不同;不同层次的鳞片繁殖率也不同,按繁殖率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鳞茎切割时间对繁殖率也有影响,以8月切割最佳... 采用鳞茎切割、组织培养不同繁殖方法对朱顶红的繁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相同鳞茎切割方式的繁殖率不同;不同层次的鳞片繁殖率也不同,按繁殖率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鳞茎切割时间对繁殖率也有影响,以8月切割最佳;16等份切割繁殖效果优于刻沟方式;种子离体培养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 繁殖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肾茶3种繁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旭东 吴繁花 +2 位作者 黄勇 符常明 胡新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36-6437,6442,共3页
[目的]筛选海南肾茶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压条、分株和扦插3种方法繁殖海南肾茶,探讨这3种繁殖方法的效果。[结果] 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3种方法均能使海南肾茶成功繁殖,其中分株繁殖是保证材料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的]筛选海南肾茶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压条、分株和扦插3种方法繁殖海南肾茶,探讨这3种繁殖方法的效果。[结果] 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3种方法均能使海南肾茶成功繁殖,其中分株繁殖是保证材料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压条繁殖可以较快地提高海南肾茶的繁殖数量,扦插繁殖是满足产业化生产育苗的最佳方法。扦插繁殖的材料为5-12个月的茎干。在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当光照的情况下,扦插繁殖的材料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20d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海南全年均可繁殖,但在12月份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海南肾茶的繁殖及其产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肾茶 繁殖方法 压条繁殖 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野生郁金香的繁殖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邢桂梅 刘振雷 +2 位作者 张艳秋 崔玥晗 屈连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7,共6页
以老鸦瓣、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的种子、鳞茎、叶片及花茎为试材,研究我国野生郁金香的繁殖方法,以期为我国野生郁金香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是我国野生郁金香的主要繁殖方式,5℃低温能够促进老鸦瓣、阿尔泰郁... 以老鸦瓣、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的种子、鳞茎、叶片及花茎为试材,研究我国野生郁金香的繁殖方法,以期为我国野生郁金香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是我国野生郁金香的主要繁殖方式,5℃低温能够促进老鸦瓣、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种子的萌发,在培养皿试验中,萌发率分别达到75.6%、74.5%和70.1%;3种郁金香的种子播种在草炭土+细沙(2∶1)的基质中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0.5%、57.6%和68.3%;老鸦瓣的鳞茎是进行组织培养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接种在MS+TDZ 2.0mg·L^(1)+NAA 0.5mg·L^(1)+BA 1.0mg·L^(1)培养基上时,诱导与分化率最高,分别为67.4%和72.4%;而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的离体再生均很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瓣 阿尔泰郁金香 准噶尔郁金香 繁殖方法
原文传递
水茄的繁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房志坚 田素英 姚广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水茄的最佳繁殖方法。方法以成活所需时间(天)、成活率、植株高度等为指标,研究水茄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分蘖繁殖的效果。结果水茄种子发芽所用时间较长且发芽率低,10 mg·L-1的α-萘乙酸对嫩枝扦插影响不大,20 mg... 目的探讨水茄的最佳繁殖方法。方法以成活所需时间(天)、成活率、植株高度等为指标,研究水茄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分蘖繁殖的效果。结果水茄种子发芽所用时间较长且发芽率低,10 mg·L-1的α-萘乙酸对嫩枝扦插影响不大,20 mg·L-1的α-萘乙酸对硬枝扦插影响较明显;分蘖繁殖定根成活所用时间最短,成活率也最高,但水茄一般很少有分蘖。结论水茄最佳繁殖方法是嫩枝扦插繁殖,其次为20 mg·L-1的α-萘乙酸处理的硬枝扦插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茄 繁殖方法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切花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及温室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海红 赵兴华 张晶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0-72,共3页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为菊科扶郎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扶郎花、太阳花。原产地为非洲南部德兰士瓦,其适应性强,容易栽培,花瓣有红、橙、黄、黄绿、红褐等颜色,是目前国内外最重要的鲜切花品种之一。
关键词 温室栽培技术 鲜切花品种 非洲菊 繁殖方法 北方 草本植物 非洲南部 扶郎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众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汉珍 俞浩 +1 位作者 许文 何胜利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年第3期60-60,63,共2页
介绍了用贯众根茎及孢子的繁殖方法,为扩大药源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贯众 开发利用 根茎 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培养获得山风再生植株的繁殖方法推介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征柱 吴庆华 蓝祖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F004-F004,共1页
目的 :用组织培养获取山风再生植株。方法 :以山风腋芽为外植体 ,在 MS+BA2 .0 mg· L- 1 +NAA0 .2 mg· L- 1 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 ,丛生芽转入 1/2 MS+NAA 1.5 mg· L- 1 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结果与结论 :外植体经 4~ 5周... 目的 :用组织培养获取山风再生植株。方法 :以山风腋芽为外植体 ,在 MS+BA2 .0 mg· L- 1 +NAA0 .2 mg· L- 1 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 ,丛生芽转入 1/2 MS+NAA 1.5 mg· L- 1 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结果与结论 :外植体经 4~ 5周诱导培养 ,可分化形成具 8~ 10个芽的丛芽 ;小芽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经 3周培养 ,可形成具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风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腋芽 繁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根草繁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33-36,共4页
针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需求量较大和种苗供不应求的现状,综述了我国香根草繁殖方法的研究进展。认为整合组织培养法和种子繁殖法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展以种子为材料的组织培养研究,使香根草组织培养工作系统化和产业化,并诱导... 针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需求量较大和种苗供不应求的现状,综述了我国香根草繁殖方法的研究进展。认为整合组织培养法和种子繁殖法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展以种子为材料的组织培养研究,使香根草组织培养工作系统化和产业化,并诱导提高香根草的结籽率,是解决目前我国香根草繁殖慢、种苗供不应求的难题和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方法 组织培养 种子繁殖 香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植物繁殖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艳霞 陶佳喜 刘世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山茶 繁殖方法 水养靠接法 砧木 接穗 苗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繁殖方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诚明 冯卫生 +1 位作者 陈随清 王伟丽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连翘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压条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女贞快速繁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卉馥 赵锁江 于宝海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金叶女贞 叶色 快速繁殖方法 翠绿 龙柏 常绿灌木 生长期 需求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藤的繁殖方法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建林 夏明忠 +1 位作者 袁颖 杨红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25-26,共2页
本文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现有资料对葛藤(Pueraria Iobata Ohwi)的繁殖方法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展葛藤繁殖方法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既避免了乱采滥挖野生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满足了产业化生产和市场供给的需要,对保护和... 本文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现有资料对葛藤(Pueraria Iobata Ohwi)的繁殖方法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展葛藤繁殖方法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既避免了乱采滥挖野生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满足了产业化生产和市场供给的需要,对保护和利用野生葛藤资源,走长期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藤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野生植物 种子繁殖 分根繁殖 压条繁殖 苗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菖蒲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宁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唐菖蒲 生态习性 繁殖方法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叶花卉彩叶草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丹 张纯 阮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30-31,62,共3页
介绍了常见观叶花卉的特点、生物学特性,并以彩叶草为例详细探讨了彩叶草的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彩叶草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和黑莓繁殖方法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莉丽 崔宏安 +3 位作者 朱首军 武苏里 余培锋 陈铁山 《陕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5-37,共3页
简要介绍了树莓和黑莓的组织培养 ,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 ,根插 ,压条 ,分离根蘖的繁殖方法。
关键词 树莓 黑莓 繁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草坪植物常夏石竹的繁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慧 刘江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草坪植物 常夏石竹 繁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金叶榆的繁殖方法及管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影 谢遵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
中华金叶榆为榆科榆属乔木,系白榆的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脉清晰,质感好;叶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当枝条上长出... 中华金叶榆为榆科榆属乔木,系白榆的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脉清晰,质感好;叶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当枝条上长出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树冠更丰满,造型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 繁殖方法 中华 管理 枝条 白榆 叶片 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萌扦插繁殖方法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有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123-123,共1页
在我国,人工促萌扦插繁殖方法首次被朱之悌教授所应用。它不仅可以解决成年大树存在的位置效应、成熟效应和不同优树、不同年龄的繁殖材料等的差别问题,而且可以使成年大树幼化到相当于实生苗的水平,利于扦插生根,且苗木生长旺盛。这样... 在我国,人工促萌扦插繁殖方法首次被朱之悌教授所应用。它不仅可以解决成年大树存在的位置效应、成熟效应和不同优树、不同年龄的繁殖材料等的差别问题,而且可以使成年大树幼化到相当于实生苗的水平,利于扦插生根,且苗木生长旺盛。这样就可使传统认为扦插不易生根的树种也可以扦插生根,为林木的无性系育种开辟了一条途径。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十分科学、有效的繁殖途径。 1985~1987年,西北林学院、黑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我们曾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河北杨、山杨、泡桐、刺槐、白榆、楸树和枣树等7个树种上试用,发现在河北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萌扦插繁殖方法 推广应用 树种 萌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